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变应性鼻炎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相当于中医学“鼻鼽”范畴.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喷嚏,大量清水样鼻涕,程度不等的鼻痒、鼻塞、嗅觉减退.自2008-04-2011-05我科采用微波照射结合中药内服及熏蒸治疗过敏性鼻炎150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布地奈德对变应性鼻炎患者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军合  范学政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1):3357-3358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对Th1/Th2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布地夺德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机制。方法:72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分成布地夺德治疗组和滴通鼻炎水治疗组,分别予以布地奈德和滴通鼻炎水治疗:两组均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患者鼻分泌物中的Th1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以及Th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含量,并与10例健康成年人(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鼻分泌物中IL-2、IFN-γ含量显著减少,而IL-4、IL-5含量显著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IL-2、IFN-γ、IL-4、IL-5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2)布地奈德治疗组治疗2周后患者鼻分泌物中IL-2、IFN-γ含量显著升高,而IL-4、IL-5水平明显降低,与滴通鼻炙水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3)布地奈德治疗组疗效评定也优于滴通鼻炎水治疗组(P〈0.05)。结论:(1)变应性鼻炎患者体内存在Th1/Th2细胞因子失平衡状态:(2)布地奈德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可靠,其治疗作用可能与纠正患者体内Th1/Th2细胞因子的失平衡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侧翼管-筛前神经丛集区射频热凝术治疗慢性变应性鼻炎与血管运动性鼻炎的效果及护理.[方法]选择104例变应性鼻炎及血管运动性鼻炎病人,行双侧翼管-筛前神经丛集区射频热凝术,并进行精心护理,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观察病人体征、症状改善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病人术后鼻炎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双侧翼管-筛前神经丛集区射频热凝术治疗变应性鼻炎与血管运动性鼻炎效果明显,可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血清白介素33(IL-33)水平,为临床诊治变应性鼻炎探讨新途径.方法 收集2013年5月~10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131例成年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性鼻炎的诊断和分类依据2009年武夷山会议制定的《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以同期155例健康体检个体为对照,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患者和对照个体的血清IL-33水平.结果 131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血清IL-33水平为28.11±1.6 ng/ml,155例健康对照个体的血清IL-33水平为15.2±4.2 ng/ml,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血清IL-33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个体(t=12.08,P<0.01).在患者组,间歇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L-33水平为27.2±9.1 ng/ml,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L-33水平为31.11±7.3 ng/ml,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9,P>0.05).结论 IL-33可能参与变应性鼻炎的发病过程,抑制血清IL-33水平或许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侧翼管-筛前神经丛集区射频热凝术治疗慢性变应性鼻炎与血管运动性鼻炎的效果及护理。[方法]选择104例变应性鼻炎及血管运动性鼻炎病人,行双侧翼管-筛前神经丛集区射频热凝术,并进行精心护理,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观察病人体征、症状改善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病人术后鼻炎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双侧翼管-筛前神经丛集区射频热凝术治疗变应性鼻炎与血管运动性鼻炎效果明显,可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对120例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显效69例,有效4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5%.结论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变应性鼻炎,视野清晰,疗效满意.符合现在外科微创技术.  相似文献   

7.
穆宝平 《护理研究》2005,19(5):879-879
变应性鼻炎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IgE介导的介质释放为开端的、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我科1998年-2002年采用SHP-Ⅱ型五官科射频治疗仪治疗变应性鼻炎52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分析186例慢性副鼻窦炎患者经药物治疗达到临床治愈后,其中5例出现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表现,以及明确两者的关系从而达到应有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0~2006年间就诊我院并经过门诊检查、前鼻镜、X线或CR检查、接受药物治疗的186例慢性副鼻窦炎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等,根据患者病史病情的不同给予相应抗生素药、中药及对症治疗,以达到对患者最有利的临床疗效.对慢性副鼻窦炎临床治愈后出现5例变应性鼻炎的患者再做前鼻镜等检查,给予相应治疗.结果 186例慢性副鼻窦炎患者经抗炎等治疗后病情得以改善或好转,治愈率为100%.其中5例后来出现变应性鼻炎临床表现,患者经用抗组胺类等药物治疗,患者症状均能得到控制,但5例患者病情反复发作,尤其是在环境、气候等变化时较易发生.结论 慢性副鼻窦炎与变应性鼻炎均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独立存在时两者诊断、鉴别较易.慢性副鼻窦炎多为急性副鼻窦炎迁延而致,变应性鼻炎则多由特应性个体对外界变应原产生变态反应等原因所致,此外变应性鼻炎也是慢性副鼻窦炎的主要原因之一.文内186例慢性副鼻窦炎患者起病前及就诊时均无变应性鼻炎疾患与病史,仅其中5例在慢性副鼻窦炎临床治愈后出现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表现,可认为在临床表现上这5例慢性副鼻窦炎掩盖了变应性鼻炎,两种疾病的这种临床现象有其特殊的探讨价值与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骨桥蛋白(OPN)、核转录因子-κB(NF-κB)水平与变应性鼻炎患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到该院就诊的85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作为变应性鼻炎组;将患者按严重程度分组:轻度31例、中-重度组54例;按变应性鼻炎类型分组:间歇性组44例、持续性组41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病原微生物分布及糠酸氟替卡松对其定植的影响。方法选取48例变应性鼻炎患儿作为变应性鼻炎组,给予糠酸氟替卡松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留取鼻腔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另设立48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变应性鼻炎组送检的鼻腔分泌物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9.6%,对照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5.4%。两组比较,鼻腔分泌物细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变应性鼻炎组19份阳性标本中有10份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照组17份阳性标本中有7份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应性鼻炎组与对照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应性鼻炎组治疗前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9.6%、治疗后细菌培养阳性率为41.7%,变应性鼻炎组治疗前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均为18.8%,变应性鼻炎组治疗前后鼻腔分泌物细菌检出率、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能参与儿童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糠酸氟替卡松是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有效药物,对鼻腔局部菌群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变应性鼻炎并发鼻息肉患者接受鼻窦内镜手术后变应性鼻炎症状的改变.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变应性鼻炎并发鼻息肉患者手术前后变应性鼻炎的症状变化及用药情况.结果 手术后,患者的变应性鼻炎症状有明显改善,显效率为70%,总有效率为86%.结论 变应性鼻炎伴有鼻息肉、鼻窦炎患者行鼻窦内镜手术可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12.
变应性鼻炎行特异性脱敏治疗的效果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的特异性脱敏治疗的效果和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根据主要致敏原对74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脱敏治疗,连续3年观察疗效;治疗期间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2%(69/74)。临床控制为25例(33.8%),显效30例(40.5%),好转14例(18.9%),无效5例(6.8%)。脱敏治疗后血液中血清白三烯和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含量比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接近于健康者(P〉0.05)。结论脱敏治疗与临床护理相结合,更有利于变应性鼻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变应性鼻炎(AR)又称过敏性鼻炎,是发生在鼻粘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变应原抗体反应为基础,以引起鼻痒、发作性喷嚏、清涕、鼻堵、鼻粘膜肿胀为特征,属于Ⅰ型变态反应[1-2].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又叫做脱敏疗法,是目前已知唯一能够改变过敏性疾病自然进程的治疗方法[3-4], 治疗变异性鼻炎疗效确切,但由于疗程长、疗效慢,使一些患者不能坚持治疗,因此作者采用新的快速减敏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拟寻找一种疗程短,显效快,更易被广大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鼻-鼻窦炎包括鼻炎(变应性与非变应性)、鼻窦炎(变应性、感染性或混合性)、鼻息肉和鼻息肉病;狭义的鼻-鼻窦炎专指鼻窦炎。本文重点讨论鼻-鼻窦炎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及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延续护理的新模式,以提高变应性鼻炎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我院门诊接受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变应性鼻炎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按简单随机方法等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微信延续护理,建立医、护、患微信群,并成立护士长任组长,由2名专职医师及6名专职护士组成微信管理小组,制定每个月的健康教育计划、及时评估患者报告结果并给予个性化指导; B组采用电话延续护理,治疗开始后第1,3,6,9,12个月分别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的相关情况并进行相应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第3,12个月的脱落情况及1年后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第3个月脱落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A组患者第12个月脱落率低于B组(P 0. 05)。治疗1年后A组疗效优于B组(P 0. 05)。结论微信管理作为延续护理新模式,较传统电话模式对患者报告结局指标的评估和对患者的干预更加及时和准确,有助于提高变应性鼻炎患者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依从性和疗效。  相似文献   

16.
1996~2001年,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变应性鼻炎120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06-28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和1997年海口修订的《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变应性鼻炎240例.随机分治疗组120例,男62例,女58例;年龄7~63岁,平均23.6岁;病程2~23 a,平均4.2 a.对照组120例,男63例,女57例;年龄8~63岁,平均21.8岁;病程2~24 a,平均3.8 a.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系统评价舌下含服尘螨滴剂对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2012年第10期)、CNKI、VIP、WanFang Data和CBM,收集有关舌下含服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2年10月.由2名研究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8个RCT,共78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舌下含服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RR=1.15,95%CI (0.88,1.50),P=0.29],但其在降低鼻症状评分[SMD--1.13,95%CI(-2.07,-0.20),P=0.02]和减少药物使用[SMD=-0.60,95%CI(-1.06,-0.15),P=0.009]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 舌下含服尘螨滴剂可改善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抗组胺、β受体阻滞剂及鼻喷激素的使用频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探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与通窍鼻炎片联合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沈阳242医院2013-01—2014-06期间所收治的42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通窍鼻炎片治疗,治疗组采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联合通窍鼻炎片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5%,明显高于对照组(7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4,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采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与通窍鼻炎片治疗变应性鼻炎,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变应性鼻炎、鼻-鼻窦炎与支气管哮喘的密切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虹  汤彦 《临床荟萃》2009,24(1):86-87
研究表明,上下呼吸道之间的炎症密切相关,呼吸内科医生在治疗支气管哮喘(下称哮喘)等下呼吸道炎症性疾病时,不应忽视对鼻部炎症性疾病的诊治。鼻部炎症性疾病分为鼻炎、鼻窦炎。鼻炎按是否对变应原发生变态反应(过敏)分为变应性(过敏性)鼻炎、非变应性鼻炎。由于鼻窦炎常继发于鼻炎,近年来多用“鼻-鼻窦炎”(rhinosinusitis)的概念取代“鼻窦炎”(sinusitis)。现就变应性鼻炎、鼻一鼻窦炎与哮喘的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组织中炎性细胞含量的变化,探讨与变应性鼻炎的关系。方法 选择55例发作期变应性鼻炎患者与123例健康对照者,采用刮匙在下鼻甲黏膜处刮拭涂片,用Wright出染色,进行细胞学检测,统计学分析。结果变应性鼻炎发作期患者鼻黏膜细胞发生了显著性变化,中性粒细胞及嗜酸粒细胞的数量显著性增加(P〈0.001),淋巴细胞明显增加(P〈0.05),而脱落上皮细胞显著性减少(P〈0.001)。结论 炎性细胞在变应性鼻炎发病过程中发生着明显变化,深入了解这一现象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