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了解清远市2007年吸毒人群HIV、梅毒感染状况及危险行为的特征,为制定艾滋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7年6—12月对清远市3家强制戒毒所的所有吸毒者进行行为学调查,并采集血样进行HIV、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共调查1073名吸毒者,吸毒者以20~39岁男性为主,吸毒方式以静脉注射为主,占75.58%,其中共用针具占53.21%;曾有性乱经历的人数占53.22%(571/1073);安全套每次使用的人数占11.56%(66/571),偶尔使用的人数占22.24%(127/571),从来不使用的人数占66.20%(378/571)。共检测3家戒毒所1073名吸毒者血清样本,HIV抗体阳性率为3.08%(33/1073),梅毒抗体阳性率为9.97%(107/1073),其中同时感染HIV和梅毒的2例,感染率为0.19%。结论清远市吸毒人群HIV和梅毒感染虽属低流行,但感染HIV的危险因素普遍存在,应尽快采取有效措施防止HIV在该人群中传播以及该人群向其他高危人群和一般人群传播。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驻马店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及梅毒的感染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全国哨点监测方案要求,以重复横断面调查方法对强制戒毒所内吸毒人员进行监测,对2010-2013年吸毒哨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监测检测972名吸毒者,平均年龄(32.05±2.45)岁,注射吸毒占8.23%(80/972),吸毒者通过钱或毒品交易与他人发生过性行为占13.75%(130/972)、其中每次均能够使用安全套的占25.38%(33/130);HIV抗体阳性5例,阳性率为0.51%,梅毒感染者14例、感染率为1.44%,HCV抗体阳性62例,阳性率为6.38%;注射吸毒及吸毒者通过钱或毒品交易与他人发生性行为的HIV、梅毒和HCV的感染率均高于口吸及固定性伴人群。结论驻马店市吸毒人群的HIV、梅毒和HCV的感染率较低,但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应加强综合防控,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在该人群的传播。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2004年艾滋病病毒及梅毒的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监测重庆市高危人群中艾滋病病毒(以下简称HIV)和梅毒的感染状况以及主要危险行为因素,为艾滋病性病的疫情估计和有针对性开展高危人群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血清流行病学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分二轮连续抽样对戒毒所、女教所的新人所人员和来医院性病门诊就诊者,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每人抽取5ml静脉血进行HIV和梅毒抗体检测,并同时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结果:①戒毒所新人所的吸毒人员HIV的阳性检出率为3.0%;梅毒阳性检出率为2.3%,注射吸毒占82.0%,共用注射器或针头吸毒占45.0%,有56.7%的吸毒者在与他(她)人发生性行为时从未使用安全套;②女教所新人所的暗娼HIV的阳性检出率为3.9%,梅毒阳性检出率为5.5%,该人群中有53.8%的人吸毒,其中共用注射器或针头吸毒占57.6%。入所前(或最近)1个月内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从未使用安全套的占76.1%;③医院性病门诊就诊者中HIV的阳性检出率为0.5%,梅毒阳性检出率为13.9%,有59.3%的人有非婚性伴,近3个月内与非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未用安全套的占47.2%。结论:重庆市暗娼哨点中HIV的阳性检出率首次超过吸毒者哨点,并且梅毒的阳性检出率亦高于吸毒者;暗娼和吸毒者中共用注射器或针头吸毒的比例较高,而安全套的使用率均较低;首次在性病门诊就诊者哨点中检出4例HIV感染者。表明HIV已通过性行为向一般人群扩散,开展高危人群艾滋病干预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大连市甘井子区吸毒人员的人口构成、行为态度和HIV、梅毒感染状况。[方法]对2007年第一次在大连市禁毒支队戒毒所戒毒的678名吸毒人员进行调查。[结果]调查678人,曾有注射吸毒史的占30.38%,经静脉注射吸毒的占28.91%,注射吸毒者中共用注射器或针头的占15.82%;通过金钱或毒品交易与他人发生性行为的72人(占10.62%),其中每次性行为时都使用安全套的占18.06%,最近1次性交易时使用安全套的占22.22%。检测678人,HIV抗体阳性的2例,阳性率为0.29%,均有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史;检出梅毒抗体阳性的6例,阳性率为0.88%,其中男性2例、女性4例,注射吸毒者4例、口服吸毒者2例。[结论]吸毒人员性行为较为混乱,HIV、梅毒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建水县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IV)和梅毒感染状况及流行趋势,为制定艾滋病、性病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RDS方法对2007年~2009年在建水县社区、村委会、戒毒所内的吸毒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进行血清HIV抗体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3年共监测1053名吸毒者,吸毒者以20岁~39岁的男性为主,占86.80%;其中静脉注射占总数的98.48%。静脉注射吸毒人群中,有共用针具行为的比例为82.55%。1053名吸毒者中检出HIV抗体阳性475人,HIV检测阳性率为45.11%;梅毒血清反应实验(TPHA)阳性18人,阳性率为1.72%。[结论]建水县吸毒人群HIV感染率较高,传播的危险大,为防止HIV的传播,应加强对吸毒者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阻止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传播。  相似文献   

6.
新会区强制戒毒人员HIV感染现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我区吸毒者HIV感染现况及有关的流行因素,为制定针对吸毒者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问卷方式对强制戒毒人员的一般情况、吸毒行为、性交易情况、梅毒感染情况及安全套使用等进行调查,同时进行HIV检测及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共调查512名强制戒毒者,HIV抗体阳性率为6.4%,外地户口吸毒者阳性率(5.0%),高于本地户口吸毒者(10.0%);静脉吸毒者占调查对象的67.2%,其中56.4%曾经与人共用注射器具,曾经与人共用注射器具是HIV感染的危险因素;26.2%的调查对象曾通过性交易获取钱或毒品,其中仅25.4%每次均使用安全套。结论:静脉吸毒是HIV感染的危险因素,我区吸毒人员中存在HIV广泛传播的基础和不安全性行为,应迅速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控制HIV在吸毒人员中的流行。  相似文献   

7.
四类重点人群HIV、梅毒、肝炎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中小工业城市重点人群HIV、梅毒和肝炎的感染现状。方法现场调查采用哨点监测的方法,血清检测应用ELISA法,检测了256名有偿供血者、266名性病门诊患者、271名孕妇、228名吸毒者的HIV抗体、梅毒抗体、抗-HCV和乙肝HBsAg。结果吸毒者检出1例HIV抗体阳性,阳性检出率为0.43%,吸毒者丙型肝炎的感染率为83.87%,与有偿供血者(5.86%)、性病门诊患者(2.26%)和孕妇(1.11%)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有偿供血者丙型肝炎感染率与除吸毒人群外的其他两类人群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病门诊患者梅毒感染率与性别、年龄、婚外性伴数呈正相关。结论性病门诊患者和吸毒人群梅毒感染率、吸毒人群和有偿供血者丙型肝炎感染率较高,性病门诊患者和吸毒人群存在感染HIV/性病的危险因素。应加强上述重点人群的监测和管理,防止艾滋病等疾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中山市2010-2012年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广东省中山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HIV抗体阳性率及影响因素。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下载2010--2012年广东省中山市艾滋病VCT数据;对参加VCT的人员进行HIV、梅毒血清学检测;在描述性分析基础上,对影响HIV阳性率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广东省中山市设置3个VCT点,2010--2012年对3613人次提供服务,其中3601人次(99.7%)接受HIV抗体检测,阳性率5.9%(212/3601),其中男性、女性HI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8%(173/2972)、6.2%(39/629);2759人次接受梅毒抗体检测,梅毒阳性率4.4%(121/2759),其中男性、女性梅毒阳性率分别为4.9%(117/2389)、1.1%(4/370)。梅毒阳性者的HIV阳性率为25.6%(31/121)。不同求询原因人群HIV阳性率分别为:既往检测怀疑阳性66.7%(8/12),既往输血卖血史17.6%(3/17),固定性伴阳性13.1%(29/221),注射吸毒12.7%(8/63),男男性行为人群(MSM)10.4%(114/1096),性病史6.3%(3/48),固定性伴高危行为人群5.9%(4/68),母亲阳性3.0%(1/33),非婚异性性行为2.5%(22/896),商业异性性行为人群2.4%(20/825);职业暴露、母亲之外其他家庭成员阳性、拔牙、针刺等不安全行为、健康检查和恐艾人群均未发现阳性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文化程度越低(AOR=1.39),HIV阳性的风险越高;相对于梅毒阴性者,梅毒阳性者HIV阳性的风险更高(AOR=4.14);MSM、固定性伴阳性人群HIV阳性的风险分别高于非婚异性性行为人群(AOR=4.78、4.71,均P〈0.01)。结论中山市接受VCT服务的人群中,文化程度低、梅毒抗体阳性、MSM及固定性伴阳性人群有着更高的HIV感染率,需要在这些人群中开展更加有效的综合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东莞市吸毒人员HIV、梅毒的感染状况,为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数据。方法:对吸毒人员吸毒方式、性行为等进行问卷调查,并采血样检测HIV抗体、梅毒抗体。结果:395名吸毒者中,HIV、梅毒感染率分别为6.84%和9.62%。单一口吸者、口吸并静注者、单一静注者HIV感染率分别为0%、8.14%、23.08%;梅毒感染率分别为10.81%、9.30%、7.69%;这3种吸毒方式之间HIV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单一静注者感染率最高。有静脉注射史者(包括单一静注者和口吸并静注者)占71.9%(284/395),其中共用针具者与非共用针具者HIV感染率分别为18.42%(21/114)、3.53%(6/170),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非共用针具静注者与单一口吸者之间HIV感染率并无显著性差异。以上各组间梅毒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本次调查中吸毒者不同性行为(有无用安全套)之间HIV、梅毒的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市吸毒人群HIV的感染率处于中等水平,共用注射器吸毒是HIV感染的主要因素。有必要在吸毒人群中开展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和干预。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某劳教戒毒所学员中HIV与梅毒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了解吸毒者中梅毒与HIV双重感染情况,为制定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在戒毒所的276名学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行为学的同时,采血进行梅毒和HIV抗体检测。结果 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21.7%,梅毒阳性检出率为7.2%。90.0%梅毒病人同时感染HIV。HIV感染者均有共用注射吸毒史,同时这些人多数有多性伴和性生活使用安全套低的危险行为。结论 吸毒人群除应重视HIV感染外,梅毒感染情况也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无锡市吸毒人群国家级哨点吸毒者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为在该人群中开展监测和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对2010-2012年新进入戒毒所的1158名吸毒者进行问卷调查,同时抽取血样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实验室检测。结果l158名吸毒者的HIV感染率为0.35%(4/1158),梅毒感染率为9.93%(115/1158),HCV感染率为55.87%(647/1158)。吸毒者中注射吸毒比例为50.35%(583/1158),其中有88.34%(515/583)与他人共用针具。共用注射器吸毒者HIV、HCV感染率与其他吸毒者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最近一年有过商业性行为的占28.07%(325/1158),商业性行为时从未使用安全套的占31.38%(102/325)。结论无锡市吸毒者HIV感染率较低,但梅毒和HCV感染率较高,共用注射器吸毒是HIV和HCV感染的高危因素,不安全的性行为增加了HIV、梅毒等性传播疾病向一般人群传播的机会,应对吸毒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广州市吸毒者安全套使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广州市吸毒者安全套使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 ,于 2 0 0 4年在广州市某戒毒所随机整群抽取部分戒毒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 ,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调查 373名吸毒者 ,承认进入戒毒所前 3个月内有发生性行为者 2 77人 ,占74 2 6 %。吸毒者中 ,以性换钱 /毒品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占 75 0 0 % (18/ 2 4 ) ,而以钱 /毒品换性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仅占 34 4 8% (10 / 2 9) ,与一般熟悉的朋友发生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占2 1 4 3% (9/ 4 2 ) ,与配偶或固定的男 /女朋友发生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占 10 91% (2 4 / 2 2 0 ) ,与不同性伴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吸毒者 (15 1名应答者 )使用安全套的原因 ,5 0 99%担心自己被传染性病 ,4 9 0 1%为了避孕 ;自己提出要用的占 4 6 36 % ,伴侣提出的占2 7 15 %。吸毒者 (2 12名应答者 )不使用安全套的主要原因 ,包括觉得没必要 (占 5 1 4 2 % )、没想到要用 (占 2 0 2 8% )、没有快感 (占 19 81% )、不方便买到 (占 4 72 % )和伴侣反对 (占 3 78% ) ,其中由于性伴反对而未能使用安全套的女性占 11 4 8% ,多于男性 (0 0 5 % ) (P <0 0 1)。在发生商业性性行为时 ,男性吸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2015年西藏自治区暗娼等7类艾滋病重点人群HIV、梅毒和HCV的流行现状及其相关行为因素。方法 2015年6-12月对西藏自治区的拉萨市、昌都市、林芝市、日喀则市、山南市、阿里地区、那曲地区共7个市(地区)及25个县(区)的暗娼等7类艾滋病重点人群开展横断面调查。样本量分别为暗娼人群2 000人、MSM人群200人、注射吸毒者200人、男性流动人群1 200人、青年学生5 600人、医院就诊人群为2015年6-12月在综合医院就诊者、孕产妇为2015年6-12月在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首次接受孕期和围产期检查的门诊或住院孕产妇。收集人口学和行为学信息,进行HIV、梅毒和HCV血清学检测。计数资料采用率或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结果 7类艾滋病重点人群共调查20 597人。暗娼人群HIV和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05%(1/2 133)和5.81%(124/2 133);MSM的HIV和梅毒抗体阳性率均为9.80%(10/102);吸毒人群、男性流动人群及青年学生中未检出HIV抗体阳性,梅毒阳性率分别为4.00%(4/100)、0.33%(4/1 297)和0.08%(4/5 095);医院就诊人群HIV和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04%(2/5 565)和1.64%(91/5 565);孕产妇中HIV和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11%(7/6 305)和1.19%(75/6 305)。HCV抗体阳性率,吸毒人群为1.00%(1/100),其他6类人群均低于0.50%。各类人群坚持使用安全套率均较低。结论 西藏自治区的HIV感染主要集中在MSM人群,梅毒感染主要集中在MSM人群和暗娼人群中,HCV感染主要集中在吸毒人群中,各人群对艾滋病和性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接受干预服务比例均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温州市鹿城区娱乐场所女性性服务者HIV,HCV,HBsAg,梅毒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实施有效干预,预防控制相关疾病在该类人群中传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不同类别高危场所,再采用整群抽样(≤25人)或方便样本法(>25人)抽取调查对象,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对调查对象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及抽血检测HIV,HCV,HBsAg,梅毒.结果 412名调查对象以20~29岁年龄段为主,占67.96%,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63.84%,未婚者占61.65%,外省户籍占89.08%,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70.87%.最近1个月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较低,每次都用的占48.30%,从来不用的占12.14%,曾做过艾滋病检测的占53.71%.18.20%的人曾患过性病,1.46%的人有吸毒史.未检出HIV抗体阳性,HCV,HBsAg,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24%;,6.31%和2.43%.低档和中高档场所梅毒阳性率分别为5.15%,1.59%,最近一年曾患过性病和未患过性病的梅毒阳性率分别为8.51%,1.64%,梅毒阳性率在不同档次场所和是否曾患过性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5,P=0.045;χ2=8.290,P=0.004).结论 温州市鹿城区娱乐场所女性性服务者艾滋病知识掌握不全面,安全套使用率较低,HIV感染率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低档次场所和曾患过性病的女性性服务者梅毒感染率较高.仍需进一步加强对此类人群特别是低档次人群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云南省吸毒人群艾滋病新发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3-2015年云南省吸毒人群哨点监测样本,筛选出血清学检测新确证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抗体阳性的样本进行BED捕获酶联免疫方法(BED capture enzyme immunoassay,BED-CEIA)新发感染检测,并结合问卷中人口学资料和相关行为学特征等情况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在31 503例样本中,共检出HIV抗体阳性3 424例(含既往阳性2 793例),检出率为10.9%(3 424/31 503),其中,87.3%(2 989/3 424)为男性,12.7%(435/3 424)为女性;新报告的感染者,经BED-CEIA方法检出新发感染者101例,其中男性有90例(89.1%),女性有11例(10.9%),新发感染者平均年龄为31.54岁(16~54岁);2013-2015年吸毒人群的新发感染率为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外籍(主要为缅甸籍)、非汉族和注射吸毒的吸毒者艾滋病新发感染的危险性分别高于本省/外省户籍、汉族和口吸的吸毒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 应重点关注少数民族、外籍(主要为缅甸籍)和注射吸毒人群,进一步强化落实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同伴教育和艾滋病检测咨询等综合干预措施,以减少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了解昌平区建筑工地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
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对北京市昌平区3家建筑工地外省市流动人口进行面对面的问
卷调查并采集血样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 和梅毒抗体,对艾滋病知识知
晓、安全套使用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699 人参与调查, 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为
92.70% (648/699)。艾滋病知晓率随文化程度的增高而增加,近1年内与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的
使用情况,在已婚者中69.30% (395/570)的人从来不用,仅4.74% (27/570)的人每次使用,在非婚者
中29.17% (7/24)的人从来不用,29.17% (7/24) 的人每次使用;与非固定性伴(暗娼、临时性性伴)
有过性行为史的人群安全套每次使用率仅为41.18% (28/68)。HIV 抗体阳性检出率为0.14% (1/699),
HCV 抗体阳性检出率为0.57% (4/699),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为0.14% (1/699)。结论 应加强对建筑
工地流动人口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套使用意识,遏制艾滋病在该人群中的传播扩散。
关键词: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行为
中图分类号:R51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4)05 0416 03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中国卫生部-比尔盖茨基金会AIDS防治国际合作项目(简称中盖AIDS项目)实施地区15个城市吸毒人群的HIV感染现况及相关行为特征.方法 查询公安部门资料、结合专家咨询,了解吸毒人员规模,问卷调查了解吸毒人群AIDS行为相关特征,采血检测HIV、梅毒螺旋体及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况.结果 中盖AIDS项目地区15个城市2007年登记在册和估计吸毒人数分别为176 004、477 989名,吸食毒品以海洛因和冰毒为主,AIDS防治知识知晓率为41.0%(2685/6155),其中杭州97.6%(410/420)、青岛85.5%(342/400)、武汉69.7%(308/442)、昆明63.8%(255/400)、上海45.4%(237/522)、西安44.5%(178/400)、南京38.8%(155/400)、北京36.5%(237/650)、广州 29.5%(122/413)、哈尔滨25.4%(114/447)、海口23.8%(96/402)、重庆22.4%(90/401)、三亚20.0%(80/400)、天津16.2%(41/253)、沈阳9.8%(20/205),各城市之间AIDS防治知识知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482.833,P<0.05).最近1次共用注射器吸毒率仅为10.8%(665/6155),其中杭州10.8%(45/420)、重庆26.4%(106/401)、广州2.6%(11/413)、沈阳31.3%(64/205)、上海0.4%(2/522)、昆明10.8%(43/400)、北京10.6%(69/650)、天津5.4%(14/253)、西安3.3%(13/400)、武汉17.9%(79/442)、三亚20.0%(80/400)、海口2.2%(9/402)、哈尔滨8.5%(38/447)、南京21.4%(86/400)、青岛1.5%(6/400),城市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3.044,P<0.05);仅5.0%(8737/176 004)的吸毒人员和1.2%(155/12 611)HIV阳性的吸毒人员参加了针具交换;现场调查HIV、梅毒螺旋体及HCV感染率分别为2.76%(155/5620)、3.38%(190/5620)和32.35%(1818/5620),各城市HIV感染率为:杭州0.4%(1/273)、重庆7.5%(30/401)、广州2.9%(12/413)、沈阳0.5%(1/205)、上海0.32%(1/316)、昆明16.25%(65/400)、北京2.6%(16/624)、天津2.0%(5/253)、西安1.25%(5/400)、武汉0.24%(1/411)、三亚1.75%(7/400)、海口0.2%(1/402)、哈尔滨1.1%(5/447)、南京1.1%(3/275)、青岛0.5%(2/400),城市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4.203,P<0.05).结论 15个城市中重庆、昆明等部分城市吸毒人群HIV感染率超流行警戒线,但总体稳中有降,因共用注射器感染HIV的危险性处于下降趋势,但要防范新型毒品如冰毒带来的不安全性行为传播HIV的危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开远市嫖客人群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相关知识和高危行为状况, 以及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梅毒、生殖器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2, HSV-2)状况, 分析HSV-2感染相关因素, 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外展人员招募”与“滚雪球”方式招募对象, 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液和尿液进行相应实验室检查。  结果  98.22%的嫖客知晓艾滋病知识; 9.33%曾使用过毒品; 14.67%在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时未使用安全套; 62.22%曾有过非婚性伴, 在过去一年与非婚性伴有性行为的嫖客中, 59.55%未坚持使用安全套。嫖客中HIV/梅毒/HSV-2的总体感染率为18.22%, 其中HIV、梅毒、HSV-2的感染率分别为3.11%、1.33%、16.44%。年龄较大者HSV-2感染率较高[AOR=1.044, 95%CI: 1.016~1.073, P=0.002], 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中未使用安全套者HSV-2感染率较高[AOR=3.125, 95%CI: 1.229~7.945, P=0.017]。  结论  开远市嫖客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高, 但仍存在高危行为, 有较高的HIV和其它性传播疾病感染率, 需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提高该人群感染性传播疾病的风险意识, 促进他们在商业和非婚性行为中坚持使用安全套。  相似文献   

19.
珠海市吸毒人群HIV和梅毒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珠海市吸毒人群HIV感染状况及其危险行为,为在该人群中开展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定期对珠海市戒毒所的吸毒人员进行调查,按照统一调查表填写,Excel录入,用SASV8进行统计分析,同时采集静脉血5ml,HIV抗体检测用酶联免疫试剂,初筛阳性标本用蛋白印记法(WB)进行确证;梅毒抗体检测采用ELISA法。结果1264名吸毒者中,检出69例HIV抗体阳性,阳性率为5.46%。静脉注射者比单一口吸者HIV感染率高;共用注射器者比非共用注射器者HIV感染率高;在静脉注射吸毒者中,具有不同注射年限者分为<1年组、1~年组、>5年三组,HIV感染率>5年组最高,其次为1~年组,最低为<1年组。对1264名吸毒者进行梅毒抗体的检测,阳性82份,阳性率为6.49%。在安全套的使用情况中,未用过或有时用组比每次都用组梅毒感染率高;在最近一次有否使用安全套分组中,未使用组比有使用组梅毒感染率高。结论静脉吸毒是吸毒人群感染HIV的主要途径,共用注射器具是HIV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安全套的使用与否是影响梅毒感染率的主要因素,切断HIV从吸毒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是HIV防治工作的关键,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宣传和干预措施的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