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初步探讨房颤自行复律的可能性和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173例房颤发作持续至入院小于 72小时患者的临床和心脏扇超资料 ,并作自行复律和非自行复律组的比较。结果  173例患者中 6 5 .32 %房颤自行复律 ,自行复律组和非自行复律组相比 ,房颤发作持续至入院小于 2 4小时者多见(P <0 .0 1) ,入院时心功能较好 (P <0 .0 1) ,EF较大 (P <0 .0 1) ,左房较小 (P <0 .0 5 )。结论 房颤发作持续至入院小于 72小时患者中约 6 5 %可自行复律。自行复律者多为房颤持续发作 2 4小时内入院 ,入院时心功能较好 ,左房较小。  相似文献   

2.
关于房颤的危害及其复律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庚 《中国全科医学》2006,9(3):244-244
编辑同志:您好!我是在某部干休所工作的保健医生,我们这里的多数患者是老年人,房颤发病率相对较高,常常是反复发作。我看了许多相关资料,有的说不复律好,理由有三:(1)因为强行复律可能引发血栓病,我们这里就有一位老干部4次发作,第5次复律时发生了脑栓塞;(2)有些房颤可自行复律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55例持续性心房颤动电复律治疗的观察,探讨既往某些疑难心房颤动患者复律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对该组患者常规抗凝、保护性起搏等安全措施下进行同步电复律。术前及术后口服胺碘酮,观察随访1年。结果55例患者电击1次复律的39例(70.9%),电击第2次成功的16例(29.1%),总成功率100%。复律后窦律维持1年的49例(89.09%),0.5年复发1例(1.82%),1周内复发的3例(3.64%),2例失访。复律过程中,3例发生急性左心衰,6例发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因有常规起搏保护未发生明显症状,心衰经常规治疗很快得到控制。结论对于传统认为不能复律的左心房、左心室明显增大的病程长患者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可以考虑电击复律治疗,且其成功率高,维持时间长,副作用小,安全可靠。在没作过电击复律前不要轻易作出永久性房颤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5.
胺碘酮联合电复律转复持续性心房颤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电复律转复持续性心房颤动的效果。方法:65例持续性房颤患者电复律前服用负荷量胺碘酮.房颤转复服用小剂量胺碘酮0.2g,每天1次维持。结果:62例患者均转为窦性心律。3例患者转复后窦性心律不能维持.早期有效率为95.4%。结论:胺碘酮联合电复律是治疗持续心房颤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自限发作性房颤来评价对房颤电复律后复发的预测。方法80例持续性房颤病人,成功接受直流电复律后1周、3周和6周监测24h动态心电图。结果80例病人中73例恢复窦性心律,随访6周,40例(54%)维持窦性心律,33例(24%)转为持续性房颤。第1周Holter记录有自限发作性房颤的病人为8例(24%);在40例未复发的病人中,第1周Holter记录有自限发作性房颤芡生的病人为12例(30%),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olter在第一、二和三次记录中,分别有21例(41%)、22例(51%)和15例(38%)发生自限发作性房颤。结论在房颤电复律后6周内,自限发作性房颤不能预测持续性房颤的发生,并且窦性心律伴短阵自限发作性房颤的发生在复律病人后很常见。  相似文献   

7.
8.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控制药物难治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效果。方法:用一条非开胸电极导线系统经锁骨下静脉,将电极顶端置于右室心尖部。结果:测室速复律能量为3J,心室颤动(室颤)除颤阈值为10J,并将转复功率设置在3J、5J、34J,除颤功率设置在20J、34J,并有两套抗心动过速起搏(ATP)功能。术后一直服用胺碘酮治疗,随访20个月,共发生室速13次,6次经ATP终止,44次以低能量转复,3次以高能量除颤成功。结论:植入ICD后,辅以药物治疗顽固性室速及室颤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9.
<正> 许多冠心病患者易发生心脏骤停及室颤的危险。在监护室内能及早发现并在1~2min内进行除颤,恢复自主心律,以保证人体重要器官的血液循环及供氧,是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而在除颤后做好各项护理,是提高患者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普罗帕酮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86例发生在急诊科和心内科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经心电图确诊后,行普罗帕酮70mg静脉注射,观察10分钟后,再行普罗帕酮70mg静脉注射,如此反复,普罗帕酮总用量不超过350mg,如房颤复律或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即停止静脉注射。结果86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中51例成功复律,占59.30%,未复律但心率明显减慢者占未复律的80%,明显缓解了临床症状。用药期间少数患者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窦性静止等缓慢心律失常,及时处理后缓解。结论普罗帕酮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首选药物之一,对阵发性心房颤动也有较好的复律效果,但对老年患者宜减少药物剂量,或权衡利弊,选用其它方法复律,对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慎用此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王梅琴 《疑难病杂志》2012,11(5):370-372
目的探讨小儿心房颤动临床复律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心房颤动患儿26例,LVEF<50%的9例患儿中有7例采用洋地黄+胺碘酮复律,成功后胺碘酮维持;2例心力衰竭较重患儿直接电复律,成功后胺碘酮维持。8例患儿采用胺碘酮复律并维持。5例患儿采用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复律,成功后胺碘酮维持。4例患儿采用普罗帕酮复律并维持。结果洋地黄+胺碘酮组有2例未转复窦性心律自动出院,3例在3d内转复窦律,1例7d转复窦律,1例治疗14d仍为房颤给予电复律。2例心力衰竭较重患儿首选电复律成功。胺碘酮组5例在3d内转复窦律,3例在5~10d转复窦律。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组4例在3d内转复窦律,1例5d转复窦律。普罗帕酮组2例在3d内转复窦律,1例6d转复窦律,1例患儿治疗7d,仍为房颤,改用胺碘酮治疗7d无效,改用电复律。随访1~2年,普罗帕酮维持者中有1例复发,胺碘酮维持者21例无1例复发。结论小儿心房颤动治疗目前还是选用药物及电复律。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可作为心功能正常的房颤患儿复律首选药物;电复律为心力衰竭及重症房颤患儿和药物复律失败者的最佳选择;胺碘酮可作为维持窦律首选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普罗帕酮联合电复律转复持续性心房颤动的效果.方法 30例持续性房颤患者电复律前服用负荷量普罗帕酮,房颤转复服用小剂量普罗帕酮100mg,每天3次维持.结果 29例患者均转为窦性心律,2例患者转复后窦性心律不能维持,早期有效率为90%.随访(12.3±2.0)月,期间5例(18.5%)复发,总体73.3%维持窦性心律.结论 普罗帕酮联合电复律是治疗持续心房颤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龚丽萍  张玉辉 《农垦医学》2011,33(4):355-356
随着冠心病、高血压的发病率的增加,心房纤颤发生的数量逐年上升。长期心房纤颤时可引起患者的不适感甚至恐惧心理,更严重的是可引起心房附壁血栓,致栓塞现象及心力衰竭。从而严重影响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1],因此,积极转复窦性心律是非常必要的。其中,电击复律在房颤患者的治疗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总结了37例房颤患者在我院心内科行直流电复律的护理体会,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房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可使心脏功能进一步恶化,导致发生心力衰竭。心房颤动是一种以心房收缩不协调而导致心房机械功能障碍为特征的房性心律失常之一,也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及危害最严重的心律失常,可引起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和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心脏复律药物已成为心律失常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并发房颤患者围手术期电击结合口服胺碘酮在复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围手术期口服胺碘酮,术中瓣膜置换后,根据心脏自动复跳情况采用电击复律。结果:关胸后、术后3d、10d、3个月分别有93.3%、80.0%、73.3%、66.7%的患者维持窦性心律。结论:该方法复律安全、效果好,可提高房颤的转复率,减少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胺碘酮维持慢性房颤复律后窦性心律4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胺碘酮维持慢性房颤复律后窦性心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45例慢性房颤患者经药物或电复律后第 1年给予负荷剂量 (80 0 mg/d× 7d、以后每天减少 10 0 mg直至 2 0 0 mg/d)和维持量 2 0 0 mg/d胺碘酮口服 ,1年末仍维持窦性心律者以更小的维持剂量 10 0 mg/d口服进入第 2年治疗。疗程中出现房颤复发或严重药物副作用需停止治疗者终止观察。结果 :用药后随访 1~ 5 2个月 ,第 6、第 12、第 2 4个月末时窦性心律维持率分别为 80 .0 %、6 8.9%和 6 0 .0 %。 45例中 11例 (2 4.4%)于第 1年的治疗中房颤复发 ,复发时间中位数为第 5 .5个月。 31例进入第 2年度治疗 (胺碘酮 10 0 mg/d) ,4例 (12 .9%)房颤复发 ,复发时间中位数在第 2 .0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除治疗前心电图 V1 导联 f波的振幅大小外 ,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基础心脏病变、房颤类型及左房大小均不能成为房颤复发的预测因素。结论 :较小负荷剂量及维持剂量胺碘酮能较好维持慢性房颤患者复律后窦性心律且副作用较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基线CRP水平与心房颤动(房颤)药物复律后远期复发间的关系.方法 入选43例持续性房颤患者,根据基线CRP水平把患者分为2组(0~4mg/L和≥4mg/L).所有患者通过药物复律,并且接受胺碘酮维持窦性节律的治疗.随访观察3年后,了解基线CRP水平与房颤复发间的关系.结果 在3年的随访期内,有74.7%的患者复发房颤.在CRP0~4mg/L组,房颤复发率明显降低,其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在预测房颤复发上,基线CRP水平有独立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心房颤动患者转复为窦性心律的预测因素。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住院,入院时为心房颤动患者共120例,按其住院期间是否转为窦性心律分为A组(阵发性房颤组)48例和B组(永久性房颤组)72例,统计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入院时心室率、房颤持续时间、左房大小、左室收缩功能、是否瓣膜病等方面的差异,分析心房颤动患者转复的预测因素。统计学采用t检验及x2检验。结果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是否瓣膜病、左室收缩功能(EF值)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左房大小明显小于B组(P〈0.05);A组房颤持续时间明显小于B组(P〈0.05);A组入院时平均心室率明显大于B组(P〈0.05)。结论左房大小、房颤持续时间、入院时心室率对房颤能否转复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0.
瓣膜置换术后心房颤动复律6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流同步电复律自Lown等[1]首先应用于临床以来,至今仍是房颤转复的首选治疗措施.术后电复律立足于原发病理解剖和血流动力学矫正的基础上,与传统内科复律有本质区别.作者对62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合并慢性心房纤颤患者实施电转复加药物维持窦性心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