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PROM)危险因素、早产胎膜早破独立危险因素,以及对分娩方式、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01至2016-03在陆军总医院住院分娩的1105例胎膜早破孕妇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1)陆军总医院胎膜早破发生率16.3%,其中早产胎膜早破发生率为2.8%,足月胎膜早破发生率为13.5%.(2)导致胎膜早破的危险因素主要为:流产及引产史、生殖道感染、妊娠糖尿病、妊娠合并贫血、妊娠高血压、宫腔内压力增加(胎位异常、多胎妊娠、巨大儿、羊水过多)、子宫畸形等.(3) PPROM组生殖道感染、多胎妊娠、胎位异常(头盆不称/臀位/横位)、流产及引产史、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前置胎盘、妊娠合并贫血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足月胎膜早破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生殖道感染、多胎妊娠、胎位异常、流产及引产史、前置胎盘以及妊娠合并贫血均是影响PPRO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3.387,95% CI1.468~13.337;OR=3.533,95% CI1.892~13.993;OR=1.680,95%CI1.005~2.807;OR=1.635,95% CI1.127 ~2.372:OR =3.020,95% CI1.841~15.977;OR =3.177,95% CI1.294 ~7.798,P<0.05).(5)PPROM组剖宫产率及产褥感染、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显著高于TPROM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膜早破病因复杂,了解其危险因素对积极防治该疾病有重要意义,尤其是早产胎膜早破的防治,可有效预防母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未足月胎膜早破发生的原因及对母婴的影响,并对孕28~34+6周、35~36+6周两组做分析比较。结果感染、臀位、既往不良孕产史、妊高征、多胎等占PPROM病因的前5位;剖宫产率不随孕周的减小而降低,不同孕周两组剖宫产对母亲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生儿死亡、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产并胎膜早破是新生儿患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提高未足月胎膜早破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水平对提高围产期质量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本院2001-12~2009-12收治的273例住院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统计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到慢性并发症组较无慢性并发症组,病程、血压、血糖、年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病程、高血压、血糖、胰岛素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积水患儿术后发生相关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河北省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需手术的肾积水患儿268例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儿术后是否出现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n=96)与非并发症组(n=172)。收集患儿的一般资料与手术相关资料,包括年龄、分肾功能分级(DRF)、肾积水程度、部位、积水量、置管方式、肾小球滤过率(GFR)、血肌酐(Scr)、尿素氮(BUN)、β2微球蛋白(β2-MG)、α1微球蛋白(α1-MG)、血清胱抑素C(Cys-C)等指标,应用Logistics回归分析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儿的肾积水程度、置管方式、DRF、GFR、Scr、BUN、Cys-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内置管、DRF 1级、Cys-C是肾积水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内置管、DRF 1级、Cys-C是肾积水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预防并发症需考虑术前分肾功能、Cys-C水平,同时选择更为适合的置管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3月至2017年5月在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所有患者手术情况,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级、术前合并疾病、手术者经验、肿瘤直径、肿瘤位置、病理学分型、T分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方式等资料,分析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5.5%(51/2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术后出现并发症与年龄、术前合并疾病及手术者经验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前合并疾病、术者手术经验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出现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患者年龄越大、术前合并疾病和术者手术经验越少,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越高,临床上应对具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引起重视,提高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并发症危险因素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08年1月~2012年8月于我院因髋部骨折行手术治疗的571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男性187例,女性384例;平均年龄73.75岁。37.8%患者合并高血压病,18.3%合并糖尿病,12.3%合并冠心病。收集并分析可能导致围手术期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运用二分类Logistic多重逐步回归分析法;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围手术期并发症110例,占总数的19.26%。通过统计学分析,年龄(OR=0.6,95%CI 0.4~0.9)、术前合并高血压(OR=1.6,95%CI 1.2~2.1)、术前合糖尿病(OR=0.3,95%CI0.1~0.6)、心功能不全(OR=1.8,95%CI 1.1~2.9)、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3级(OR=2.2,95%CI1.2~4.3)、WBC计数升高(OR=1.8,95%CI 1.0~3.0)、低钾(OR=2.7,95%CI 1.3~5.5)、低白蛋白(OR=1.6,95%CI 1.0~2.5)、全身麻醉(OR=1.6,95%CI 1.1-2.3)、手术时间(OR=1.9,95%CI 1.2-3.1)为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内并发症危险因素(P<0.05)。结论明确术前及术中危险因素,在预防和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选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的62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主要研究指标有性别、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肝肾功能异常等合并症、手术时间、中转手术、术中失血量等。术后并发症:肠梗阻、吻合口漏、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切口感染、低蛋白血症、伤口裂开。临床指标及并发症的单因素分析采用χ2进行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sitiC回归检验。最终分析总结引发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症与肺部疾病和手术时间≥180 min有相关性,与性别、年龄、糖尿病、冠心病、中转手术等无相关性。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独立风险因素是肺部疾病(相对危险度为4.385,95%可信区间为1.282~15.617)和手术时间(相对危险度为5.146,95%可信区间为1.592~15.81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症中以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最高,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合并肺部疾病以及手术时间。在进行结直肠癌手术时,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测量及其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是提示动脉壁早期病变主要指标,可以用B型超声测量,具有操作简单、无创、便宜、精确、重复性好等优点,正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研究[1]。本文简要介绍颈动脉IMT测量方法、IMT的正常值、颈动脉IMT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1颈动脉IMT测量方法不同实验室测量颈动脉IMT的方法有很大区别[2],包括测量部位、图像分析及内中膜边界的界定方法不同(表1)。基本可以归为颅外颈动脉近侧壁和远侧壁的多点测量[3]和颈总动脉远侧壁的计算机自动测量两大类[4]。1.1颈动脉多点测量这种方法主要测量双…  相似文献   

9.
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高龄等均与冠心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吸烟时产生的自由基影响TXA_2/PGI_2平衡及血脂代谢,损伤血管内皮并激活血小板;高血压加速脂质过氧化;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与脂质过氧化有关;脂质过氧化物修饰低密度脂蛋白;氧自由基与高龄的关系尚见解不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分析军队离退休老干部群体体重指数(BMI)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其聚集性的关系。方法:根据计划方案对定居成都地区的军队离退休老干部进行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获得完整资料1677人份。对BMI和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TC)、高甘油三酯血症(高TC)等4个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总体BMI均值为24.40±3.05,性别间无显著差异,体重超重率为40.85%;(2)高血压、糖尿病、高TC、高TC的检出率分别为57.84%、23.85%、5.37%和26.36%,具有2个或以上危险因素(≥2RFs)的聚集率为32.26%;(3)将BMI从<18.5到≥30.5,每2.0进行分层,可见除高TC以外,各危险因素及≥2RFs的检出率随BMI的增大而逐渐上升。结论:军队离退休老干部群体的BMI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其聚集性密切相关,应重视控制体重对心血管病防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石海霞  杭木兰 《武警医学》2015,26(5):437-439
 目的 了解足月胎膜早破后残余羊水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收集143例足月胎膜早破孕产妇临床资料,根据产前B超检测的残余羊水指数(AFI)分为3组:A组(8 cm≤AFI<25 cm)75例,B组(5 cm≤AFI<8 cm)38例,C组(AFI<5 cm)30例,比较3组孕妇在分娩方式、宫内感染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发病率和羊水粪染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C组剖宫产率高于A组(70.00% vs 37.30%,P<0.05);A组自然分娩率高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宫内感染发生率、新生儿疾病发生率、羊水粪染率、胎儿窘迫发生率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残余羊水量(OR=2.912)、破膜至分娩时间(OR=2.356)与羊水粪染(OR=1.833)是产妇宫内感染、新生儿疾病发病的影响因素。结论 足月胎膜早破后残余羊水量的多少与妊娠结局密切相关,羊水残余量越少对母婴的威胁越大。  相似文献   

12.
高飞  王雅慧  张敏洁 《武警医学》2018,29(5):445-447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对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感染孕妇发生胎膜早破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7年6-11月在医院就诊的114例GBS阳性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胎膜早破将其分为胎膜早破组(31例)和非胎膜早破组(83例)。比较两组孕妇NLR的差异。结果 胎膜早破组NLR值(中位数为4.10,四分位数间距3.34~4.78)高于非胎膜早破组NLR值(中位数为3.56,四分位数间距2.86~4.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9)。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NLR是GBS孕妇发生胎膜早破的独立预后因素,高NLR值患者发生胎膜早破的风险是低NLR值患者的3.029倍(95%CI为1.203~7.632)(P=0.019)。结论 NLR是GBS阳性孕妇发生胎膜早破的独立预后因素,对于GBS感染的高NLR孕妇应加强管理,及早采取预防措施,预防胎膜早破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sHLA-G在胎膜早破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及相关性,并探讨其与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histological chorioamnionitis,HCA)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检测胎膜早破(promature rupture of memberes,PROM)及正常妊娠的孕妇血清及羊水中可溶性人白细胞抗原-G (soluble human leukocyte antigen-G,sHLA-G)的水平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正常分娩的足月胎膜早破孕妇(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ces,TPROM)、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PPROM)各30例与正常妊娠对照组24例血清及羊水中sHLA-G的表达水平变化,以及观察其在HCA与非HCA组中两因子的水平变化.结果 (1)胎膜早破孕妇血清及羊水中sHLA-G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升高,并于产后胎膜组织病理检测出HCA组血清及羊水中sHLA-G的水平均高于非HC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从破膜时间与胎膜HCA发生率的关系可知:<8 h发生率为7.14%,8~12 h发生率为33.3%,>12 h发生率为64.2%,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认为破膜时间越长感染发生率越高.结论 孕妇血清及羊水中sHLA-G水平升高可能参与了胎膜早破或合并有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进而推测其可能作为胎膜早破或绒毛膜羊膜炎的临床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危险因素及临床诊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确诊AP产妇(AP组)和50名健康产妇(对照组)临床资料,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期合并AP的危险因素。对比2组受试者血钙、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血脂[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 TG)]、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清淀粉酶(serum amylase,AMS)、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s count,WBC)等生化指标检测结果,记录40例AP产妇治疗结局。结果AP组合并胆道疾病、高脂血症、高钙血症、高糖血症比例分别为47.5%、40.0%、42.5%、37.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合并胆道疾病、高脂血症、高钙血症、高糖血症等是影响妊娠合并A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AP组产妇血钙、FPG、TC、TG、FIB、CRP、AMS、WBC等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0例接受临床治疗的AP产妇均母婴存活,其中27例继续妊娠至足月分娩(10例保守治疗后痊愈,顺产分娩新生儿,母婴平安;17例治疗期间顺产分娩,母婴结局良好),另4例行腹腔置管引流术,术后保守治疗痊愈,6例保守治疗36 h内行剖宫产分娩,3例行剖宫产后接受腹膜后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结论妊娠期合并胆道疾病、高脂血症、高钙血症、高糖血症等可能增加AP发生风险,需引起临床重视;妊娠期AP产妇多存在血脂、血糖、血钙指标异常情况,早期诊断及治疗是获得理想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胎膜早破期待疗法中的效果.方法:62例胎膜早破期待疗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常规予以基础护理及妇科专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休息饮食护理、健康教育、严密观察评估病情、用药护理、急救配合等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和新生儿围生期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感染降低、孕周延长、产后出血少、新生儿体重增加、Apger改善、RDS及死亡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胎膜早破期待疗法在胎膜早破治疗过程中,进行护理干预能在确保母婴安全的前提下延长孕龄、改善存活儿的预后和降低围生儿死率.  相似文献   

16.
肥胖的危险因素与相关疾病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武警部队这个群体中肥胖与相关疾病的关系,并对肥胖的相关危险因素作一探索.方法采用整体抽样的方法抽取部队35岁以上干部3 853人,进行详细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和相关病史及生活方式的问卷调查.结果病例对照研究的结果显示:肥胖或超重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密切相关(P<0.05),脑梗死组中肥胖或超重者所占比例较非脑梗死组有增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饮酒、日主食量大及食盐口味重是导致肥胖或超重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肥胖或超重与多种疾病的发生相关,生活方式是影响体重的重要因素,调节生活方式是预防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欣普贝生用于足月胎膜早破引产病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足月胎膜早破≥12h、Bishop宫颈评分≤6分、无妊娠合并症、无阴道分娩禁忌证、单胎头位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分为阴道放置欣普贝生的研究组和小剂量缩宫素静滴的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比较两组用药12h后宫颈Bishop评分变化、临产情况、分娩方式、产后2h出血量、产程及新生儿的情况。结果研究组促宫颈成熟评分及引产成功率均高于缩官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用药后至临产的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研究组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两组的产后出血量及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欣普贝生用于足月胎膜早破安全有效,与缩宫素相比,促子宫颈成熟有效率高,临产时间短,对新生儿不良影响小,可有效降低难产率及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克州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危险因素和发病特征。 方法分析我院近3年收治的VTE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与住院及手术相关,分为医院相关性VTE(HA VTE)和社区相关性VTE(CA VTE)。调查患者的VTE危险因素,分析不同部位类型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合并下腔静脉血栓或肺血栓栓塞症(PTE)的差异。 结果共纳入81例VTE患者,其中CA VTE 63例,HA VTE 18例,前者是后者的3.5倍。CA VTE的危险因素以肥胖(28.57%)、创伤或骨折(19.05%)、卧床(17.46%)为主,尚有15.87%的病例未能明确危险因素。HA VTE的危险因素以外科手术(66.67%)为主,其中又以骨科(6例)、妇产科手术(2例)最为常见。左下肢、右下肢、双侧下肢DVT的构成比分别为62.96%、34.57%、2.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合并PTE的概率,双侧下肢DVT为100%,右下肢为32.14%,左下肢为1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克州地区CA VTE较HA VTE常见,前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肥胖、创伤或骨折、卧床,后者为外科手术,并以骨科、妇产科手术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急性颅脑创伤后进展性颅内出血(progressive intracranial hemorrhage,PIH)发生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比较颅脑创伤患者连续头颅CT扫描的表现,确定是否发生PIH.分析PIH与非PIH患者在年龄、性别、受伤机制、入院时GCS、受伤至首次CT检查时间、首次CT检查表现、伤后早期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PLT)、D-二聚体(D-D)的含量等方面的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IH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498例患者,其中139例(27.9%)发生PIH.116例(83.5%)PIH在伤后2 h内行CT扫描.PIH组与非PIH组在年龄、入院时GCS、受伤至首次CT扫描时间、伤后首次CT表现为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挫裂伤、初发血肿、血浆PT、Fg、D-D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PIH组与非PIH组在伤后CT表现为SAH、挫裂伤、初发血肿以及D-D与PIH的发生密切相关(P<0.01).结论 对于受伤后早期(2 h内)即行首次头颅CT检查的患者,如果首次CT表现为SAH、挫裂伤、初发血肿合并D-D含量升高,应进行更早的连续CT扫描以期早期发现PI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