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痉挛性偏瘫是一种常见的中风恢复期后遗综合征,约65%的脑卒中患者会出现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表现。中医学认为,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主要以阴阳失调,气血逆乱,肝肾亏虚,痰瘀阻络为病机。在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进展中,少阳经取穴已广泛运用于针灸临床,并且疗效确切。目前,在不同的理论指导下,痉挛性偏瘫的针灸治疗方法繁多,但疗效各一。文章总结针刺少阳经穴治疗痉挛性偏瘫的理论基础,并从多方面分析针刺少阳经穴治疗痉挛性偏瘫的理论基础,为临床针刺少阳经穴治疗痉挛性偏瘫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尔兆娟 《医学综述》2009,15(18):2832-2834
近年来,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治疗受到重视,针灸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报道较多,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关于针灸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现状和进展,从取穴、针法、针灸结合其他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认为针灸能够缓解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状态,而且疗效好、无不良反应,并提出优化选穴、规范临床试验设计、统一疗效标准、进行机制研究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白雪芹 《中外医疗》2011,30(20):137-139
中风偏瘫以其高发率、高致残率,日益引起人们载视,偏瘫后的恢复成为世界康复学的一大难题。目前针对中风后偏瘫的治疗,现代医学的方式是药物、手术和功能训练;中医中药针灸的疗效己经得到普遍认同。目前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方法包括传统针灸及现代针灸。传统针灸包括体针、头针、固定取穴(醒脑升窍、华佗夹脊穴等)、透刺、腹针等,现代针灸有电针、分期取穴以及现代CT、MRI定位取穴法等。此外,针灸结合其它疗法以增强治疗效果的临床、实验研究也越来越多。例如针灸结合中药熏蒸、推拿以及现代医学的功能训练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使用醒脑开窍针刺法与传统针灸疗法治疗偏瘫的疗效。方法:以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作为疗效评定标准,并设常规针刺治疗组对照。结果: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组的疗效比常规针刺治疗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使用醒脑开窍针刺法取穴治疗比传统针灸治疗中风后偏瘫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目前临床针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康复训练存在费用高、疗程长且疗效不显著等缺点。该次研究运用中医特色温阳疗偏的针灸辅助治疗,通过对其最佳针刺时机和最优选穴配伍的分析,旨在为临床提供较严谨的循证医学依据。方法:参照最新指南及纳入标准筛选2018年1月—2018年12月间于我院收治且明确诊断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253例,作为该次前瞻性、大样本、随机对照、第三方盲态评价的2×2析因研究对象。根据公允的CSI评分、ADL Barthel指数、NDS评分、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标准,结合中医证候疗效、安全性评价及相关炎性指标生化检测等多维评价体系,综合判断不同针刺时机和选穴配伍联合治疗中风后痉挛状态的增效因素。结果:该疗法在CSI评分、ADL Barthel指数、NDS评分、Fugl-Meyer评定上,统计学分析均显示无明显的协同、交互干预作用点,但有较为良好的交叉趋势;并且根据选穴配伍、针刺时机的固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无论在中风早期还是晚期,辅助使用针灸治疗均可以缓解中风后肢体的痉挛性紧张程度(P0.05),从而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能力(P0.05),促进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康复(P0.05),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P0.05),并且及早治疗在配合偏瘫侧头手足穴位针灸治疗方案临床疗效为佳(P0.05)。结论:中风早期行温阳疗偏针刺法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有显著疗效,花费低、安全性高且操作方便,更易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效果并分析。方法:选取160例脑卒中肢体痉挛性偏瘫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均在康复运动疗法的前提下,将患者随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0例。并采用 Ashworth 量表评定肢体痉挛状态,采用简化 Fugl -Meyer 评价法和改良 Barthel指数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5 d、治疗30 d 三个时间段评定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水平、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在 Ashworth 评分方面所有患者在治疗15d后无显著差异,治疗30 d 后开始出现显著差异(P <0.05),而 Barthel 指数分级法和简化后 fugl -meyer 评定法评定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温针灸对于缓解中风偏瘫所导致的痉挛状态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
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荟萃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通过对中国生4物医学资料库及手工查阅,选出以针灸为干预措施来治疗中风偏瘫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研究方法的质量评估及提取有效数据进行随机效应模型的Meta-分析。结果:共9篇文章进入研究,发现针灸治疗对恢复中风偏瘫患者的偏瘫侧上下肢体的肌力及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指标可能优于西医一般的对症治疗。结论:可以初步认为,针灸治疗中风偏瘫有疗效,但由于尚缺乏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支持,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尚不能作最后结论,需进一步的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中风偏瘫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82例偏瘫患者随机分成针灸组41例、康复组41例。针灸组采用针灸治疗,取穴:百会、四神聪、臂臑、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梁丘、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丘墟、太冲等;康复组采用理疗、肢体功能训练等其他康复治疗。5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的减少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针灸组与康复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4%、83.3%;显著有效率分别为:33.3%、2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康复组。结论针灸疗法治疗,可促进中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减少致残率,疗效较显著,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谈阴经穴位在中风偏瘫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历代医家以阳经为主治疗中风偏瘫取得较好疗效,对阴经辨证取穴、辨经取穴虽亦时有报道,却未能为多数医家所重视。笔者对阴经穴位在中风偏瘫中的应用问题有如下见解:1 阴经在中风偏瘫治疗中有重要作用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体会到:阴经穴位对恢复中风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针灸疗效及减少病残率等都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尤其对长期用阳经穴位效果不佳或偏瘫后期,用阴经穴位为主或配合阴经穴位常获良效。有关阴经穴治疗中风偏瘫的大量的、散在的报道也证实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0.
廖杏球 《中外医疗》2012,31(11):141-141
目的结合临床研究观察针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于再我院住院治疗的患有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患者中随机抽取30例,采用针灸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在进行3个疗程的治疗之后分别采用Ashworth痉挛量表进行接受治疗前、后的患者痉挛状态的评定、采用Fugl-Meyer运动评分进行肢体功能测量、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平时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采用针灸治疗30d后,患者的肢体痉挛状态得到有效缓解、运动情况及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得到明显的改善。结论针灸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的痉挛状态,对患者后期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有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效果并分析。方法:选取160例脑卒中肢体痉挛性偏瘫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均在康复运动疗法的前提下,将患者随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0例。并采用Ashworth量表评定肢体痉挛状态,采用简化Fugl-Meyer评价法和改良Barthel指数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5 d、治疗30 d三个时间段评定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水平、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在Ashworth评分方面所有患者在治疗15d后无显著差异,治疗30 d后开始出现显著差异(P0.05),而Barthel指数分级法和简化后fugl-meyer评定法评定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温针灸对于缓解中风偏瘫所导致的痉挛状态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探讨中医特色"针药并用"方案在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方面的应用效能,旨在为临床提供较严谨的循证医学依据。方法:参照最新指南及纳入标准筛选2018年1月—2018年12月间收治且明确诊断为中风恢复期痉挛性偏瘫患者103例,行前瞻性、大样本、随机对照、第三方盲态评价。根据公允的CSI评分、ADL Barthel指数、NDS评分、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标准,结合中医证候疗效、相关功能量表等多维体系,综合评价巨刺联合通督疗痿方治疗中风后痉挛状态的应用效能。结果:在常规内科康复治疗及训练基础上,辅助使用针灸并配合通督疗痿方治疗均可以有效缓解中风后肢体的痉挛性紧张程度(P0.05),从而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能力(P0.05),促进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康复(P0.05),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P0.05),并且巨刺联合通督疗痿方治疗方案临床疗效更为显著(P0.05)。结论:中风恢复期行巨刺联合通督疗痿方对痉挛性瘫痪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3.
择时取穴针灸法治疗中风病150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择时取穴针灸法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子午流注配合灵龟八法开穴针刺治疗中风病人 15 0例 ;10 0例中风患者采用循经取穴 ,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结果 :1)治疗组总有效率 96 % ,优于对照组的 82 % (P <0 0 5 )。 2 )择时取穴针灸法治疗中风病人的临床疗效与病情轻重及病程长短密切相关。结论 :择时取穴针灸法治疗中风病疗效优于循经取穴常规针灸法 ;中风患者应尽早采用择时取穴针灸法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针灸配合康复护理在治疗中风偏瘫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一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65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3例,选用针灸配合康复护理进行治疗,对照组32例,仅选用康复护理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与运动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康复护理在治疗中风偏瘫的的临床疗效好,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万氏温胆汤联合针灸治疗风痰阻络型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0例风痰阻络型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西药对症治疗及上下肢运动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灸及万氏温胆汤.2组连续治疗3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接受治疗的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8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据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实施常规康复训练的同时给予中医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两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2个疗程后痊愈率和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有利于患肢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自理能力,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康复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80例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在康复治疗基础上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肌电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电针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结合康复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分析针灸推拿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针灸推拿的方法治疗中风偏瘫。结果本组病例,经针灸推拿治疗后,中风偏瘫的总显效率为93.75%。结论针灸推拿疗法是临床上治疗中风偏瘫的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中风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均分2组,各59例,对照组实行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辅以针灸治疗及综合康复训练,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肢Ashworth痉挛评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治疗前的Ashworth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经住院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Ashworth痉挛评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但试验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1)。结论: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施行针灸治疗及综合康复训练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偏瘫肢体痉挛程度,促进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分别采用中药离子导入疗法结合康复和常规康复进行治疗;对照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患侧的痉挛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中药离子导入组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操作简单,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