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雾化吸入联合氨溴索治疗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在脑梗死常规支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a-糜蛋白酶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30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氧驱动雾化吸入氨溴索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45,P〈0.05)。观察组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经统计学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氨溴索治疗脑梗死并肺部感染有利于症状的缓解,其疗效确切,氧驱动雾化吸入氨溴索治疗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是较好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氧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82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9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接受氧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0%(P<0.05);观察组患者的咳嗽消失、湿啰音消失、哮鸣音消失、喘息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的方式对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辅助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呼吸道感染时应用雾化吸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对门急诊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疗时辅助应用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应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8%,胸片显示炎症吸收明显,无并发症,明显加快恢复时间。对照组有效率8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操作简便,时间短,安全可靠,费用低,可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及改善呼吸功能,是基层医院及门诊治疗呼吸道感染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杨林爱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20(3):29-31
目的:探讨超声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与复方鲜竹沥液佐治老年人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岁以上肺部感染病人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盐酸氨溴索15 mg加入生理盐水10 mL,超声雾化吸入,2次/d;或用复方鲜竹沥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 mL,超生雾化吸入,2次/d。两药交替使用,6 h一次。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7%,对照组69.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与复方鲜竹沥交替超声雾化吸入佐治老年人肺部感染,不但能稀释痰液,促进黏痰排出,同时可提高局部药物的浓度,增强清热化痰、抗炎作用,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5.
高氧驱动雾化吸入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 -肺部感染住院病人中以老年人为最常见。老年人常因呼吸粘膜纤毛运动的减弱 ,肺功能低下 ,咳痰无力及反应迟钝等 ,而使痰液阻塞气管 ,严重影响通气功能 ,单纯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难以奏效 ,以致病程迁延 ,经久不愈。在临床实践中 ,我们通过对 6 0位老年患者常规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 ,采取高氧驱动雾化吸入的配合治疗及护理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文 6 0例系本科 1999年 1月至4月住院的支气管 -肺部感染者 ,其中男性 55例 ,女性 5例 ,年龄在 50~ 6 8岁之间。将 6 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氧气雾化吸入在治疗中风病痰热证证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观察和护理。方法:将72例中风病痰热证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氧气雾化吸入,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氧气雾化吸入沐舒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观察组显效时间和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中药氧气雾化在治疗中风痰热证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氧驱动雾化吸入法在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6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特布他林、布地奈德雾化液,对照组30例采用氢化考的松、二羟丙茶碱静脉给药,两组病例均常规吸氧。观察两组治疗显效率及呼吸困难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显效24例(66.7%),有效12例(33.3%),无效0例,对照组显效12例(40.4%)、有效16例(53.3%)、无效2例(6.3%),两组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8,P<0.05);显效患者呼吸困难消失时间观察组3.4±1.2天优于对照组4.2±0.7天,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19,P<0.05);血氧饱和度恢复正常时间观察组1.7±0.8小时优于对照组2.4±0.9小时,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92,P<0.05)。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对改善毛细支气管炎呼吸症状疗效肯定,可用于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在体位引流、拍背的过程中,痰液受重力作用变得易松动、易脱落。使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提高血氧饱和度和动脉氧分压,加速了炎症的愈合。结果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下,肺部炎症得到及时控制。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是一种效果肯定、安全、副作用小、简便、容易操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护理体会.方法 将82例小儿哮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吸氧、吸痰、镇静、抗感染、静滴氨茶碱、激素,超声雾化吸入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上述综合治疗基础上,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异丙托溴铵溶液和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氧驱动雾化吸入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异丙托溴铵溶液和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具有治疗效果好、用药量少、药物吸收率高、全身副作用少、作用直接、起效快,同时能改善缺氧,方法简单,容易操作. 相似文献
11.
清金化痰汤对抗生素治疗脑卒中并肺部感染的协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清金化痰汤辅佐抗生素治疗脑卒中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清金化痰汤加减辅佐抗生素治疗脑卒中并肺部感染66例,并设对照组63例仅予常规的抗生素治疗,两组治疗2周后作疗效观察.结果观察组治愈48例,好转12例,未愈6例,总有效率90.90%;对照组治愈33例,好转14例,未愈16例,总有效率74.46%;经卡方检验X2=7.411,P<0.05.结论清金化痰汤可协同抗生素提高治疗脑卒中并肺部感染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高压氧对不同证型脑卒中血液流变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将54例脑卒中患者辨证分为3型,进行高压氧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阴虚风动型高切变率、中切变率、低切变率、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等明显高于风痰上扰痰热腑实型和气虚血瘀型(P〈0.01)。[结论]从血液流变学的角度,提示高压氧治疗脑卒中的最佳适应证为“虚风动型”阴虚风动是脑卒中血液流变学改变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脑卒中偏瘫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43例,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包括良肢位摆放、肢体按摩、床边康复训练、心理和日常生活能力指导等,每日1次,对照组37例采用常规护理。4周后观察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积分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组43例中35例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有了明显提高(肌力在3级以上),较常规护理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发病的急性期和恢复早期得到正规康复,能够充分挖掘恢复潜能,为以后肢体运动功能得到巩固和进一步改善提供必要的基础保证,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有较好的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医用吊床在肺部感染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2013年收治的10例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治疗组5例使用吊床,对照组5例未使用吊床。结果治疗组平均脱机时间为(22.4±4.1)d,对照组平均脱机时间为(28.5±3.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平均抗生素应用时间为(13.2±2.5)d,对照组平均抗生素应用时间为(18.5±4.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用吊床可有效辅助肺部感染患者进行脱机,缩短卧床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在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2例伴Hp感染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性护理组(n=36)和常规护理组(n=36),均给予抗Hp的三联疗法和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脑梗死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性强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Hp根除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检测两组护理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及血小板活化率,并统计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等。结果强化护理组Hp根除率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69.44%,护理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及血小板活化百分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强化护理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T)、凝血酶时间(TT)明显较长,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CD62p血小板百分率显著较低(P0.05)。强化护理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合并症发生率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30.55%(P0.05)。结论综合性强化护理干预对改善伴Hp感染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和凝血功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并发尿路感染的临床分析及诊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并发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耐药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济南市第八人民医院2010年1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368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42例伴有尿路感染的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及病原菌、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有高龄、留置导尿管、糖尿病、低蛋白血症、出血性脑卒中(P<0.05).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51%;在革兰阴性菌中,仅对亚胺培南、头孢噻肟、阿米卡星敏感性较高;在革兰阳性菌中,对呋喃妥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的敏感性高;而在真菌敏感性中,对所有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均较高.结论 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主要与病情有关,且应选择敏感的抗生素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ICU治疗严重肺部感染患者的应用意义。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4年9月ICU治疗严重肺部感染患者114例,将其随机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抗感染和吸痰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检查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胸片阴影消失时间、呼吸机治疗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住ICU时间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胸片阴影消失时间为(11.21±5.37)d、呼吸机治疗时间为(9.17±3.26)d、抗生素应用时间为(3.21±1.24)d住ICU时间为(19.32±1.16)d,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4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将纤维支气管镜应用于ICU治疗的严重肺部感染患者中,治疗效果显著,而且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心率,缩短其住ICU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脑卒中与癫痫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 对489例确诊为脑卒中患者进行住院调查和出院后随访.结果 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为12.96%;脑卒中后癫痫发作时间2周内发生率为50.79%,2周~2个月发生率为33.33%,2个月后发生率为15.87%;继发癫痫的各类型脑卒中,以脑出血最多(60.32%),其次为脑梗塞(34.92%),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少(4.76%);癫痫发作患者病灶主要位于脑皮质(44.44%)和脑叶(31.13%).结论 脑卒中后癫痫发生与发病时间和病灶的部位(皮质和脑叶)密切相关(P〈0.01).抗癫痫药和镇静药对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控制有较好的疗效(90.48%).脑卒中后早期出现癫痫发作死亡率较高(9.52%),提示要重视脑卒中早期治疗和及时抗癫痫治疗. 相似文献
19.
吴积海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0(6):12-13
脑中风病位在脑,与心、肾、肝、脾、肺密切相关,但肺功能失调在脑中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临床分肺气上逆、肺气郁滞、肺气不足、肺阴亏虚四型,用药肯綮,辨证准确,清虚灵活。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兆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1,13(3):25-26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心律失常情况及其与岛叶病变的关系。方法对68例脑卒中患和30例对照组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和分析。结果左侧大脑半球岛叶卒中患急性期ST段降低发生率明显增高,右侧大脑半球岛叶卒中患急性期室上性心律失常和房颤发生率增高。结论左侧和右侧大脑半球卒中对心脏的传导系统影响不同,岛叶病变在其中起着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