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分析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效果和并发症的防治,用allo-PBSCT治疗恶性血液病41例,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采用环孢素A(CsA)+短程氨甲蝶呤(MTX)、霉酚酸酯(MMF)联合CsA+短程MTX两种方案。结果显示,全部患者均顺利造血重建。HLA完全相合移植急性GVHDⅡ度以上者8例(21.05%)。慢性GVHD发生率76%。急性白血病CR1和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慢性期(CML-CP)、HLA完全相合移植34例,复发3例(8.82%);随访2年以上者存活率71.43%(10/14)。表明allo-PBSCT急性GVHD发生率并不高于骨髓移植,但慢性GVHD发生率明显高;感染和间质性肺炎是移植后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程科研 《西南军医》2012,14(1):122-124
伊马替尼已作为一线选择治疗慢性期CML,可以使大多数患者取得完全血液学的缓解和细胞遗传学缓解。大多数慢性期CML伊马替尼抑制患者治疗缓解后,转换用新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达沙替尼和尼罗替尼。第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达沙替尼,尼罗替尼对BCR/ABL融合基因(Bcr/Ablfusiongene)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并能够克服BCR/ABL激酶变异而产生的耐药(T315I变异除外)。通过伊马替尼预处理和尼罗替尼治疗CML病人,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本文就此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黄晓军  许兰平 《武警医学》2006,17(8):563-566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和部分非恶性疾病的有效方法,有时甚至是惟一可以治愈该病的手段,在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过去由于供者来源所限,只有少部分患者从中受益,更多患者因为没有配型相合的同胞供者而失去了移植的机会。独生子女时代的来临使供者来源越趋困难。令人鼓舞的是,随着HSCT技术体系的不断完善,临床用于移植的造血干细胞来源呈现了多元化的局面。目前用于HSCT的造血干细胞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4.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孟凡义 《解放军医学杂志》2003,28(11):1052-1054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GL)的发病率在白血病中居第 3位 ,占慢性白血病的 90 %。CGL进入临床期后经历慢性期 (CP)、加速期(AP)和急变期(BP)的演变过程 ,其各自的中位数持续时间分别为3年、3~ 9个月和 3~6个月。目前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单用化学药物治疗只能改善慢性期的症状 ,而不能阻止病程进展 ;应用α 干扰素治疗能够延长生存期 ,但停药后易复发 ,不能根治 ;基因靶向治疗药物STI 5 71的近期疗效肯定 ,但远期效果 ,尤其是停药后是否复发 ,尚无定论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CGL复发率极高。自1979年西雅图Fefer首次报道异基因造血干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脐带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恶性或非恶性疾病后患儿的常见死亡原因.方法 对采用脐带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28例儿童恶性或非恶性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移植后共死亡12例(42.9%),分别死于感染7例(肺部间质性肺炎3例、霉菌感染3例、病毒性肺炎1例),复发3例,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2例.结论 原发病复发和感染是脐带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儿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6.
为评价HA方案治疗初诊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慢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作者按治疗方案与Sokal危险指数对94例患者进行分组,对比观察单用羟基脲(0.5-3.0g/d)与HA方案治疗慢性期初诊CML的近、远期临床疗效。结果发现,HA治疗初诊CML慢性期患者的近期疗效较好,中、高危组患者获CR率(77.4%,20.0%)均优于羟基脲组(35.0%,0%),但HA方案不能延长CML的慢性期维持时间。  相似文献   

7.
自身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1例晚期恶性淋巴瘤俞受程张伟京何祥林阎安文马恩普*苏航周振山乔艳萍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北京100039*北京放射医学研究所北京100850近年来随着造血干细胞保存技术的进步和血细胞分离技术的应用,使临床采用外周血造血干细...  相似文献   

8.
1998年以来,Slaven等学者率先开展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NAPBSCT),治疗白血病等恶性血液病,取得显著效果。笔者采用白消安(Bus)、CY及环孢素(环孢菌素A,CsA)等,为1例HLA配型四个位点不合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患者成功进行NAPBSCT,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恶性淋巴瘤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淋巴瘤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现状730050兰州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达万明关键词淋巴瘤;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551.2现代化放疗的进展虽可使约60%的霍奇金淋巴瘤(HL)和近30%的非HL(NHL)长期存活,但对复发或持续未达缓解的...  相似文献   

10.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肿瘤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近25年来,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迅猛发展。造血干细胞特性、调控及与造血微环境的关系的内容不断更新,与临床移植有关的知识、方法和技术更加标准化,治疗的病谱和适应证亦不断扩大,疗效逐步提高。根据IBMTR/ABMTR的统计,仅1...  相似文献   

11.
近十年来,国内外在血液病的研究如造血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血液病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及临床干预措施,血液病的分子诊断及靶向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案的优化、替代供体的选择及并发症防治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未来血液病学的发展方向为:发现造血及淋巴组织肿瘤中的分子遗传学异常,以期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关注干细胞与造血微环境(niche)的关系、血液病发病机制与异常基因的表达调控,以及相关的转化医学研究;探索新的治疗靶点、靶向治疗药物、细胞学诊治策略,通过多中心临床研究获取我国血液病患者诊治的循证医学证据;进一步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预防疾病复发。上述研究成果不仅将造福血液病患者,亦具有重要的军事医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联合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s,APBSCs)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可行性、有效性和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采用无血清培养体系体外培养MSCs,将自体骨髓MSCs与APBSCs共移植治疗12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并与同期进行的12例未联合MSCs的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s transplantation,APBSCT)的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造血恢复及并发症比较。结果:MSCs输注无明显不良反应;联合移植的患者,造血恢复中性粒细胞(ANC)≥0.5×109/L平均9.52 d,血小板(PBC)≥20×109/L平均9.05 d,较对照组恢复快(P<0.05);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较对照组低(P<0.05);口腔溃疡和感染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s与APBSCs联合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安全可行,移植后造血重建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大剂量放疗化疗结合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是治疗高危组恶性淋巴瘤的有效方法,这是近年来治疗学上的一大进展;但是恶性淋巴瘤易侵犯骨髓,瘤细胞也难免释放入外周血,行APBSCT时有可能将少量肿瘤细胞回输给预处理后的患者,从而增加患者复发的机会。CD34 细胞是造血干细胞的表面标记,而瘤细胞常常无此表面标记。CD34 细胞富集仪利用此特性清除瘤细胞,达到净化外周血的目的。我院自1999年1月开始使用CD34 细胞富集仪并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患者,男性,23岁,1997年7月出现右颈部肿块,无发热、…  相似文献   

14.
全身(全淋巴)照射后100例医源性急性放射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肿瘤过程中用全身照射(TBI)或全淋巴照射(TLI)预处理,研究受照不同剂量患者发生医源性急性放射病严重程度,治疗方法和造血恢复及相关合并症。方法100例患者(白血病91例,其他肿瘤9例)接受500~1000cGyTBI或TLI和超大剂量化疗作预处理。结果均发生医源性急性放射病,白细胞降至(0~0.15)×109/L,骨髓空虚,合并各种感染和出血。经造血干细胞移植,抗感染,应用GM-CSF或G-CSF积极支持治疗及保护隔离措施,92例造血恢复,8例死于不同感染和出血。结论造血干细胞的移植起主要治疗作用,不同造血因子用于治疗急性放射病,可能是一种有希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慢性期肺部病变的CT表现及治疗后变化的影像特点.资料与方法 对近4年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生存期超过3个月的受者中发现胸部异常的35例患者的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移植后慢性期胸部CT表现:9例旱局限叶或多叶的磨玻璃样改变,同时伴网状或网织结节状影;16例为散在胸膜下肺内团片状或斑点状影.伴支气管气像5例;5例表现为胸膜下肺内多发球形不均匀密度影与厚壁空洞并存;4例表现为下肺间质条索状密度影;1例为肺气囊.治疗过程中累计出现19个空洞,2例纵隔气肿.2例气胸,治疗时间约2~6个月.结论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慢性期肺部病变以肺间质病变为主,实变病灶好发于胸膜下且易合并真菌感染出现空洞,上肺较下肺好发.  相似文献   

16.
恶性淋巴瘤由于其病变的广泛性可以累及多部位淋巴结及其有关器官 ,采用大面积高剂量的放化疗结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常能取得较好疗效[1 ] ,但因移植时全身放疗常能引起严重的骨髓抑制和间质性肺炎而导致死亡率增加。有实验表明恶性淋巴瘤在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时应用全淋巴区照射 ,肿瘤控制满意 ,疗效较好而又避免了严重的并发症[2 ] 。本院 1982年 10月~ 2 0 0 0年 10月对部分恶性淋巴瘤患者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时采用全淋巴区照射治疗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 一般资料 :恶性淋巴瘤患者共 30例 ,男 2 1例 ,女 9例 ,年龄 16~ 6 5…  相似文献   

17.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营养不良因素分析及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引起营养不良的因素 1.1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期 患者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前,要接受超剂量的化学或放射治疗。化学或放射治疗可能后果:(1)化学治疗可改变机体代谢和DNA合成,直接造成蛋白质能量代谢异常。放射治疗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损伤了正常组织细胞,头颈部放射治疗可损害口腔黏膜,影响唾液分泌;腹部放射治疗可使小肠黏膜损伤,从而导致营养吸收不良。(2)化学或放射治疗会引起严重胃肠反应,如恶心、呕吐、腹胀和腹泻,味觉异常,食欲缺乏,甚至厌食。(3)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居住在无菌隔离病房,大多数患者会产生焦虑、恐惧和悲观心理,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者在无菌隔离病房出现精神症状的约41%。  相似文献   

18.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治疗许多血液病和某些实体瘤将可应用外周血来源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取代骨髓移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可加速恢复大剂量放、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因此,随着外周血干细胞保存技术的进步和连续血细胞分离技术的应用,临床医生得以更广泛地采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我们曾对1例患者用全淋巴区大剂量放、化疗随之采用自身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并取得了成功。现报道如下。1 临床经过患者,男性,20岁。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发热反复发作1年。X线胸片示:纵隔增宽,左颈淋巴结活检病理确诊为非何…  相似文献   

19.
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是临床常见的骨髓衰竭性疾病,常规治疗有效率低,造血干细胞移植是SAA尤其是依赖输血维持生命的重症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我们应用非清髓的预处理方案,进行了1例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HLA半相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同时为减轻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还首次进行了体外扩增培养的间充质干细胞(MSC)的共移植。  相似文献   

20.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应用自体骨髓移植(ABMT)38例,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BSCT)13例,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与自体骨髓联合移植15例。治疗白血病54例,恶性淋巴瘤11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用化疗加多抗甲素或C—CSF动员。移植物采用微波、阿克拉霉素净化处理。结果:两组动员方案均有良好动员效果。ABSCT组及联合移植组造血功能恢复比ABMT组快(P<0.05),合并症少。66例中,45例仍呈持续缓解(CCR),中位CCR时间32(5~98)个月,复发21例。3年无病生存率及复发率分别为68.5%及26.1%。结果表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根治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手段。ABSCT及联合移植具有造血功能恢复快,合并症少等优点。微波和阿克拉霉素体外净化移植物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净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