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生长激素在短方案超排周期中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在可疑卵巢储备力低下患者行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IVF ET)治疗时给予短方案并合用生长激素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 2 0 0 0年 3月— 2 0 0 3年 3月由于有可疑卵巢储备力低下的原因接受IVF ET治疗而使用短方案控制超促排卵治疗 5 4人 ,其中加用生长激素 (GH)者 2 4人 ,设为研究组 ,未用GH者 3 0人 ,设为对照组。结果 两组在年龄、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和妊娠率上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卵巢反应不良上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2 5 )。结论 对可疑卵巢储备力低下者采取IVF ET治疗时可给予GnRHa短方案并合用生长激素 ,可减少卵巢反应不良和取消周期的发生 ,并可能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不同受精方式是否对新生儿出生缺陷存在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20年12月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治疗并进行了胚胎移植的周期数据,共7 372个胚胎移植周期,出生婴儿3 265名。按照受精方式分为常规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组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组,补救ICSI(rescue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R-ICSI)纳入ICSI组。每组又进一步分为鲜胚移植亚组和复苏移植亚组。比较各组及各亚组间患者平均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平均胚胎移植数、临床妊娠率、双胎率、剖宫产率、出生体质量、男女性别比及出生缺陷发生率。结果 与IVF组比较,ICSI组的患者平均年龄、BMI和临床妊娠率均低于IVF组,平均胚胎移植数高于IV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胎率、剖宫产率、出生体质量以及男女性别比差异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在体外授精(in-vitro fertilization,IVF)超排卵周期,基础窦卵泡数(basisantral follicle count, bAFC)预测卵巢低反应性的价值。方法 收集国内外有关bAFC与IVF超排卵周期卵巢低反应的相关研究,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相关文献共11篇,涉及患者11425例,采用RevMan5.2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通过对纳入的11项研究进行meta分析显示,bAFC直接影响获卵数和促性腺激素(Gn)使用量(支),bAFC越多,获卵数越多,促性腺激素(Gn)使用量越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获卵数(SMD合并-0.87,95%CI:-1.22--0.52;Z=4.84,P<0.00001);促性腺激素(Gn)使用量(支)(SMD合并0.68,95%CI:0.21-1.15;Z=2.83,P=0.005)。结论 bAFC对IVF超排卵周期卵巢低反应性具有预测价值,可作为独立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反复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失败的患者继续应用体外授精(IVF)方式治疗的实验室结果。方法对2010年1—12月在本中心应用辅助生殖技术(ART)治疗反复IUI失败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有92对IUI患者转入ART治疗,其中86个周期进行IVF治疗(对照组),共17周期进行补救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R-ICSI)治疗,有6周期进行ICSI治疗。与同年其他原因进行IVF治疗的周期相比,86个周期反复IUI失败组的卵母细胞成熟率以及受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PN率,卵裂率,D3优质胚胎率均比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反复IUI治疗失败的患者采用R-ICSI与其他R-ICSI相比,卵子的成熟率,受精率,2PN率,卵裂率以及优质胚胎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反复IUI治疗失败的患者中存在着受精失败的可能,采取短时授精联合R-ICSI可以有效的解决受精障碍和低受精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早期妊娠丢失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0年6月在我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或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ICSI)后成功妊娠的253例患者的资料,根据妊娠结局分为早期妊娠丢失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间患者年龄、流产次数、基础FSH、基础LH、基础E2、基础T、Gn用量、Gn天数、HCG日E2、HCG日P、内膜厚度、获卵数、孕胎数等的差异;比较ⅣF与ICSI两组间早期妊娠丢失率的差异及长方案、短方案两组间早期妊娠丢失率的差异.结果:高原地区早期妊娠丢失率与平原地区相似;早期妊娠丢失组的年龄高于对照组,丢失组的孕胎数、获卵数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高原地区引起IVF-ET后妊娠丢失的原因复杂,可能与患者的年龄、孕胎数、获卵数等因素相关,与高原缺氧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泌乳素对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8周期高泌乳素血症及 5 0周期输卵管因素不孕患者的取卵数、受精率、卵裂率、胚胎种植率、妊娠率及流产率等。结果 两组患者取卵数、受精率、卵裂率、胚胎种植率、妊娠率及流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高泌乳素血症不影响卵巢超促排卵反应 ;与输卵管不孕比较 ,高泌乳素对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结果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16年1—4月收治的36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入两组,每组18例。A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B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比较两组患者促黄体激素、雌二醇及获卵数、受精数、优质胚胎数。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B组促黄体激素为(2. 6±1. 3)的U/L,明显低于A组的(4. 1±1. 5)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B组雌二醇为(986. 4±648. 5) U/L,明显低于A组的(1623. 5±632. 6)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B组获卵数、受精数、优质胚胎数分别为(36. 5±4. 1)个、(22. 8±5. 2)个、(9. 5±2. 2)个,均多于A组的(22. 1±4. 3)个、(13. 4±5. 3)个、(6. 4±2. 3)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治疗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安全有效,可控制疾病进展,也可用于疾病预防。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IVF -ET中影响临床妊娠率的因素。方法 :对 149例不孕夫妇 16 0周期IVF -ET治疗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妊娠组与非妊娠组的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使用促性腺激素 (Gn)量、移植优质胚胎数、移植后移植管带血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两组的使用Gn天数、取卵数、hCC日子宫内膜厚度及类型、移植胚胎数、原发性不孕率、移植时困难度、血清免疫性抗体阳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女性年龄、优质胚胎移植数目、移植后移植管带血是影响IVF -ET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女性年龄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果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 探讨女性年龄与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结果的关系。方法 分析IVF ET 10 6个起始周期、90个移植周期的临床资料 ,按女性年龄≤ 30岁 ,31~ 34岁 ,≥ 35岁分Ⅰ ,Ⅱ ,Ⅲ组 ,比较取消率、Gn用量、卵泡数、回收卵子数、受精数、卵裂数、优质胚胎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的差别。结果  3组的取消率分别为 12 .5 0 % ,2 .78% ,33 .33 % ,三组间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5 ) ;Gn用量分别为 (2 8.71± 5 .45 )支、(33 .46± 7.5 1)支、(34.0 5± 5 .78)支 ,3组相比 ,Ⅰ组与Ⅱ ,Ⅲ组差异显著 (P <0 .0 5 ) ,Ⅱ组与Ⅲ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各组间卵泡数、周期取卵数、受精数、卵裂数、优质胚胎数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3组受精率分别为 74.49% ,6 8.0 7% ,6 7.82 % ,各组间相比 ,Ⅰ组与Ⅱ ,Ⅲ组差异显著 (P <0 .0 5 ) ,Ⅱ组与Ⅲ组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而卵裂率、优质胚胎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3组的每移植周期妊娠率分别是 45 .71% ,2 5 .71% ,15 .0 0 % ,各组间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女性年龄是影响IVF ET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不孕患者AMH G146T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并进一步分析其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生殖辅助技术中对控制性超排卵的反应性及其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就诊于我院生殖中心经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9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女性,使用Taqman技术分析AMH G146T基因多态性分布,随后评估G146T基因型、等位基因型对超排的反应性以及辅助生殖技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PCOS患者组TT基因型、等位基因T的频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LH浓度、窦卵泡数目、HCG日雌激素水平、获卵数在基因型为TT的PCOS患者中要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此外,受精率在不同的G146T基因型间无显著差异,而种植率与临床妊娠率在TT基因型患者中显著低于GG、GT基因(P<0.05);同样,等位基因型T患者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均显著低于G等位基因型(P<0.05)。结论:在PCOS不孕患者中G146T基因多态性与辅助生殖技术结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无精子症患者附睾或睾丸精子、重度少和(或)弱精子症患者精子以及非男方因素不育患者精子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非男方因素患者(n=62)和重度少和(或)弱精子症患者(n=102)采用射出的精子,无精子症患者(n=24)采用经皮附睾穿刺抽吸术(PESA)或睾丸穿刺抽吸术(TESA)获取精子,比较ICSI后的受精率、妊娠率和种植率等。结果非男方因素患者组女方年龄显著高于重度少和(或)弱精子症患者组以及无精子症患者组(P<0.05),然而三组患者的平均获卵数、MⅡ期卵数以及正常受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男方因素患者组的卵裂率显著高于无精子症患者组(P<0.05),但三组患者的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以及胚胎种植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SA-ICSI和TESA-ICSI治疗部分无精子症患者可获得与重度少和(或)弱精子症患者甚至非男方因素不育患者同等的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是治疗梗阻性和非梗阻性无精子不育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与PDT联合玻璃体腔注射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CEC患者46例46只眼,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22只眼,联合组24例24只眼。对照组单纯PDT治疗,联合组行PDT治疗1周后行玻璃体腔内注射贝伐珠单抗1.5 mg(0.06 ml)。两组患者术后1、3、6和12个月随访复查最佳矫正视力、眼底、眼底荧光造影(FFA)、吲哚青绿荧光造影(ICG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随访时若发现脉络膜新生血管(CNV)部分闭合或仍有渗漏,联合组再行玻璃体腔注射贝伐珠单抗治疗,最短间隔1个月;对照组再行PDT治疗,最短间隔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底改变、FFA、ICGA、OCT等,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视力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两组患者眼底病灶缩小、出血吸收、视网膜水肿消退。联合组19只眼(79.2%)CNV完全闭合,5只眼(20.8%)CNV大部分闭合,轻微荧光素渗漏;对照组15只眼(68.2%)CNV完全闭合,7只眼(31.8%)CNV大部分闭合,轻微荧光素渗漏。OCT显示两组患者术眼视网膜下液吸收,CNV强反射区域明显缩小;联合组和对照组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均显著缩小。联合组患者仅接受一次PDT治疗,贝伐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平均治疗次数1.75次;对照组患者PDT平均治疗次数为1.86次。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及术后随访均未见明显眼部或全身不良反应。结论 PDT或PDT联合玻璃体内注射贝伐珠单抗治疗CEC均安全有效,联合治疗能更有效封闭CNV,促进视网膜渗出及出血的吸收,同时减少PDT治疗次数,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降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电视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不孕症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12月~2009年9月我院妇科收治的确诊为PCOS的不孕症患者22例,选择在月经干净3~7天给予腹腔镜卵巢打孔术(LOD),术后定期观察月经、卵巢排卵及妊娠情况,3个月未孕者使用促排卵药物,比较手术前后血清雄激素(T)、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刺激素(FSH)值的变化及月经情况的改变。结果术后血清性激素T、LH明显下降,LH/FSH比值降低,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月经均已恢复正常,排卵率81.8%,妊娠率68.2%,早期流产率12.5%。结论腹腔镜卵巢打孔术是治疗PCOS不孕症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影响腹腔镜卵巢打孔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自然妊娠的相关因素。方法以腹腔镜卵巢打孔治疗PCOS后自然妊娠患者168例为妊娠组,未能自然妊娠患者82例为未妊娠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打孔数目、术后并发盆腔粘连、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及激素分泌情况。结果妊娠组BMI≥23 kg/m^2者所占比例(48.2%)显著低于未妊娠组(68.3%)(χ^2=8.968,P〈0.01)。两组打孔数目相比无显著差异(3.2±1.6 vs 3.5±1.8)(t=1.3351,P〉0.05)。妊娠组术后并发盆腔粘连(1.8%)较非妊娠组(9.8%)显著降低(χ^2=8.3221,P〈0.01)。妊娠组术后卵巢体积(OV)、窦卵泡数(AFC)、基础黄体生成素(LH)、卵泡雌激素(FSH)、雌二醇(E2)及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均显著高于非妊娠组(P〈0.05或P〈0.01),基础睾酮(T)、雄激素游离指数(FAI)、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HOMA-IR)均较非妊娠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 BMI、卵巢储备功能、高雄激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与PCOS患者卵巢打孔治疗后自然妊娠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新型SSTR显像剂68Ga-DOTATATE在不同类型垂体腺瘤中的摄取情况,评估其对奥曲肽治疗生长激素腺瘤的疗效评价作用。方法选取34例(男15例,女19例)原发垂体腺瘤患者,其中22例为分泌型腺瘤(5例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17例为生长激素腺瘤),12例为无功能腺瘤。有13例生长激素腺瘤术前行奥曲肽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行68Ga—DOTATATEPET/CT显像,其余患者术前行显像。结合MRI判断腺瘤位置并使用PET/CT自带软件勾画ROI,获得肿瘤SUVmax、肿瘤体积和密度指数(DI)。显像后2周内所有患者均行经鼻垂体腺瘤切除术,并行病理和常规免疫组织化学检查。采用Mann—Whitneyu检验分析数据。结果分泌型腺瘤的DI大于无功能腺瘤的PI(7.16±4.52与1.08±1.40;u=48.5,P〈0.05),而前者的肿瘤体积小于后者[(2.92±1.60)cm2和(9.10±7.00)cm2;=43.0,P〈0.05],但两者的SUV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130.0,P〉0.05)。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与生长激素腺瘤的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8.0,P〉0.05),且前者的肿瘤体积小于后者[(0.95±1.08)cm。和(3.49±3.01)cm2;M=16.5,P〈0.05]。奥曲肽治疗有效的8例生长激素腺瘤患者的DI高于治疗无效的5例腺瘤患者的DI(3.55±0.91与1.38±0.69;M=2.0,P〈0.05)。结论68Ga—DOTATATEPET/CT显像可以观察垂体腺瘤的体积变化,可用于垂体腺瘤疗效评估,且奥曲肽治疗前DI高者疗效优于DI低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将54例老年COPD急性期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胸腺肽治疗组2组,胸腺肽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 1.6mg皮下注射.1次/d,疗程2周。观察2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细胞免疫功能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胸腺肽组CD3+、CD4+,CD4+/CD8+水平较常规组明显改善(P〈0.05),CRP和PCT水平较常规组明显下降(P〈0.05),临床有效率较常规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胸腺肽d1能改善老年COPD患者的免疫功能,联合胸腺肽仪1治疗老年COPD急性发作期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育龄期女性格雷夫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Graves甲亢)131I治疗后随访中怀孕与生育的情况进行分析,探讨131I对其生育及出生婴儿健康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2年有Graves甲亢病史、于维持治疗期间怀孕的102例女性患者的妊娠及生育情况。按照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131I治疗组(57例)、非131I治疗组(45例),记录治疗6个月后怀孕全程的甲状腺功能,维持治疗药量的调整情况,随访妊娠终止及婴儿出生情况。采用x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Mann—Whitneyu检验、两独立样本t检验对2组病例的服药情况、生产方式、婴儿性别、婴儿体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02例患者中97例正常分娩。131I治疗组与非131I治疗组相比,怀孕期间服用丙基硫氧嘧啶(PTu)、左旋甲状腺素(优甲乐)及未服药比例相当,分别为15、31、11例和22、18、5例(X2=5.69,P〉0.05);2组各药物间的用量构成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Tu及优甲乐对应u值分别为163.50和233.50,均P〉0.05)。生产方式(顺产/剖宫产分别为36/19和28/14,X2=0.016)、婴儿性别构成(男/女分别为32/23和18/24,X2=2.239)、婴儿体质量[(3.18±0.47)和(3.07±4.17)kg,t=1.154;均P〉0.05]均相似。结论患有Graves甲亢的育龄期女性经131I治疗后可以正常妊娠。只要在妊娠前及妊娠期常规检查甲状腺功能,合理用药控制或维持甲状腺功能正常,可以达到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甲地孕酮对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影响。方法 70例晚期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口服甲地孕酮与化疗联用,对照组30例仅行化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食欲改善占67.5%,体重增加占47.5%,Karnofsky评分提高占65%,中位生存期(MST)延长,优于对照组(P〈0.05),化疗期间胃肠道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地孕酮联合化疗能改善晚期肿瘤患者恶液质状况,提高生活质量,且毒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深部热疗联合紫衫醇每周疗法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将6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深部热疗联合紫杉醇周剂量化疗组和紫杉醇周剂量化疗组,每组30例;化疗方案为紫杉醇+DDP+5-FU。结果深部热疗联合紫杉醇周剂量化疗组有效率为83.3%,紫杉醇周剂量化疗组有效率为56.7%。两组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深部热疗联合紫杉醇每周疗法是治疗晚期胃癌较有效的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