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顽固性头痛是常见疾病 ,包括血管性头痛和神经性头痛两大类。近年来 ,笔者以自拟芎蝎参芪汤治疗顽固性头痛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病因病机原发性血管性头痛 ,属中医学的头痛、头风范畴。从发病及临床症状分析 ,内伤气滞、血瘀、痰浊、虚损 ,外感风寒 ,热湿均可引发本病。病位在肝脾肾三脏。肝失疏泄 ,郁而化火 ,上扰清窍或肾水不足 ,水不涵木 ,肝肾阴亏 ,肝阳上亢而致头痛 ;脾胃失调 ,化生无源 ,或劳累过度 ,形神俱耗致气血不足 ,脑髓脉络失于濡养 ,而发头痛。饮食失节、过食肥甘、脾失健运痰湿内生 ,上扰清窍 ,阻遏清阳而致头痛 ;禀…  相似文献   

2.
顽固性头痛是常见疾病,包括血管性头痛和神经性头痛两大类。近年来,笔者以自拟芎蝎参芪汤治疗顽固性头痛,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紧张型头痛辨治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历代医家对头痛的认识,分析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特点,认为素体虚弱、阴血亏虚是其发病的根本,内外合邪、拘急作痛为其发病特点,常因情志内伤、饮食劳倦、局部劳损导致气血失常,不通、不荣则筋脉失养,拘急作痛;外邪侵犯常为诱因。治疗以柔筋缓急、调养气血为大法,注重酸甘化阴,调养气血,升清降浊,祛风熄风。  相似文献   

4.
根据历代医家对头痛的认识,分析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特点,认为素体虚弱、阴血亏虚是其发病的根本,内外合邪、拘急作痛为其发病特点,常因情志内伤、饮食劳倦、局部劳损导致气血失常,不通、不荣则筋脉失养,拘急作痛;外邪侵犯常为诱因。治疗以柔筋缓急、调养气血为大法,注重酸甘化阴,调养气血,升清降浊,祛风熄风。  相似文献   

5.
《金匮要略》脾胃病证辨治思路与规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匮要略》关于脾胃病内容丰富,在辨与治方面呈现出规律性的内容。其中在辨的目标上主要是辨其“证”,在辨的方法上主要是辨其八纲属性.在治的原则上遵循着审证求因,审因论治,包括审病变脏腑、病证属性等;其组方用药体现为围绕主症,结合病机,以组方用药。  相似文献   

6.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脾胃辨治规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天士(1667~1746),名桂,号香岩,是清代著名的中医临床家。他一生博采各家之长,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体系,从而成为治温病第一家。他对内伤杂病的辨治也颇有成就,其特色在于对脾胃学说的发挥和从脾胃论治全身疾病。《临证指南医案》(以下简称医案)是叶氏医案中内容最  相似文献   

7.
张仲景治未病思想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仲景继承和发扬<内经>治未病思想,对现代预防医学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其治未病思想包括:养生防病,有病早治,已病防传,病盛防危,新愈防复5个方面内容.仲景治未病思想对于日常生活和防病治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仲景辨治胸痹心痛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仲景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指导,脉证合参,以胸痹心痛短气开篇,系统的描述了胸痹心痛的症状、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原则,提出了一系列经典方剂,一直被历代医家遵循并不断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对厥证有较详细的论述,后世医家对《伤寒论》厥证主要从寒厥、热厥的角度讨论,从发病机理及治疗方面论述了阳气在厥证中的重要地位,概括厥证的病机主要为阳虚、阳郁两类,并从具体的治法中体现了温补阳气和发越郁阳的治则。  相似文献   

10.
头痛,尤其是反复发作的顽固性头痛给人们带来很大痛苦。按照国际头痛协会(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的最新分类方法,将头痛分为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簇发性头痛及慢性头痛等13大类。头痛涉及精神、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种疾病,其中,偏头痛最为常见,一般认为人群发病率达5%。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偏头患病率为985.2/10万。目前对头痛的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治疗不尽如意。西医采用麦角胺、西比灵等起到了一定的防治作用,但远期疗效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从三方面探讨了张仲景的高尚和值得学习的地方。第一方面是行医的目的。首先是为大众百姓服务.张仲景不计个人名利,不分服务对象的贫富贵贱,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在当前仍有教育意义。其次是“卫生”与“护生”。张仲景“保身长全,以养其生”的理念,提示医生的根本性职责在于保护人的生命,保卫人类的繁衍生息。第二方面是医生的行为品格。一是要认真仔细,可表现在诊察患者,治疗观察,药后护理等多方面;二是要沉着冷静,面对危重病或病情突变,应具有沉着应对,冷静思考,临变不慌的品格;三是要关爱体恤患者,首先体现在重视预防,早期治疗,及时给药,尤其要保护妇女儿童,其次,适当地、恰如其分地凋整患者的心理,既是对患者的关爱,又能起到治病的作用;四是要克服私念,医生治病要做到不求功名,实事求是,不患得患失等,要一切从患者实际情况出发,履行治病救人的职责。第三方面是当好医生的基本要求:一是要有博采众方,不陋已见的学风;二是要有辨证沦治,精益求精的技术;三是要有通晓药剂,杜绝误用的广博知识,除了掌握药物的基本功效外,还包括了解药物的剂量、剂型、煎煮法,药物服用后的反应以及毒副反应的消除等。  相似文献   

12.
从三方面探讨了张仲景的高尚和值得学习的地方。第一方面是行医的目的。首先是为大众百姓服务.张仲景不计个人名利,不分服务对象的贫富贵贱,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在当前仍有教育意义。其次是“卫生”与“护生”。张仲景“保身长全,以养其生”的理念,提示医生的根本性职责在于保护人的生命,保卫人类的繁衍生息。第二方面是医生的行为品格。一是要认真仔细,可表现在诊察患者,治疗观察,药后护理等多方面;二是要沉着冷静,面对危重病或病情突变,应具有沉着应对,冷静思考,临变不慌的品格;三是要关爱体恤患者,首先体现在重视预防,早期治疗,及时给药,尤其要保护妇女儿童,其次,适当地、恰如其分地凋整患者的心理,既是对患者的关爱,又能起到治病的作用;四是要克服私念,医生治病要做到不求功名,实事求是,不患得患失等,要一切从患者实际情况出发,履行治病救人的职责。第三方面是当好医生的基本要求:一是要有博采众方,不陋已见的学风;二是要有辨证沦治,精益求精的技术;三是要有通晓药剂,杜绝误用的广博知识,除了掌握药物的基本功效外,还包括了解药物的剂量、剂型、煎煮法,药物服用后的反应以及毒副反应的消除等。  相似文献   

13.
仲景脾胃学说临证启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将《内经》脾胃理论创造性地应用于临床实践,对后世脾胃学说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追根溯源,历代脾胃大家,如李东垣、叶天士等,无不推崇仲景脾胃学术思想。作者通过系统学习仲景脾胃学说,结合临床实践,受益匪浅,仲景首创辛开苦降法治疗脾胃疾病,重视阳气的作用,推崇温补脾胃,重视脏腑气机的上下通畅,强调行气导滞。  相似文献   

14.
仲景脾胃学说临证启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将《内经》脾胃理论创造性地应用于临床实践,对后世脾胃学说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追根溯源,历代脾胃大家,如李东垣、叶天士等,无不推崇仲景脾胃学术思想。作者通过系统学习仲景脾胃学说,结合临床实践,受益匪浅,仲景首创辛开苦降法治疗脾胃疾病,重视阳气的作用,推崇温补脾胃,重视脏腑气机的上下通畅,强调行气导滞。  相似文献   

15.
医圣张仲景在其所著的《伤寒论》、《金匮要略》中,针对不同的病症,不同的选方用药,采用了不同的溶剂作为药物溶媒。其论述丰富而详尽,为我们现代选择适宜的溶媒以提高临床疗效,留下了丰富的经验与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中,探讨总结了张仲景调和肝脾的学术思想及其体系,其总的精神为"平调阴阳",恢复机体生理平衡;其治疗方法,则按照标本关系,或治肝为主,或治脾为主,或肝脾同治,或先用一法,后用一法。其治疗手段则有方药、针刺等。文章试图总结归纳其方法及精神,以期对临床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文章总结了张仲景对于附子、鸟头类方剂在治疗疼痛中的应用情况,并结合病证医案对其中的代表方剂的配伍思想及临床运用做以详细分析,同时对于乌头与附子的不同应用范围作了归纳阐释。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张仲景的合方理论。方法以文献学、数学的方法,分别探讨张仲景合方的动机与目的、合方的依据、合方的原则,合方中方与方间的“七情”关系,合方的功效,合方“先煎后合”与“先合后煎”之异同。结果合方动机与目的除获取更好的临床疗效外尚存在信仰和经验的问题;合方的依据是依据证候与病机;合方的原则是增效与减毒,合方中方与方间在比重上起码存在着主辅、对等关系;从方与方间的相互作用来看可能存在着类似中药配伍的“七情”关系;合方的功效将产生相加、协同与拮抗;合方“先煎后合”与“先合后煎”的不同制备法将影响合方的疗效。结论合方是方剂发展的另一条路,是方剂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合方能够拓广现有方剂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9.
张仲景重视护理,其著作中涵盖了丰富的中医护理内容,例如,他提出了辨证施护,重视药物护理、起居护理、饮食护理等,发明了灌肠、胸外按压等护理操作。此类学术思想不仅助于提高医疗效果,而且促进了中医护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张仲景对“脉症不应”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医家在遇到“脉症不应”的情况时多沿袭明代张景岳的理论,对脉或症进行“从舍”,然而反观大医家张仲景的著作,却以“脉症不应”之处为辨证之关键,强调“脉症合参”,认真分析脉症不应之理。通过研究张仲景脉症并重的思想,对“脉症不应”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