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采取摄入碘盐前后甲状腺疾病的变化.根据富拉尔基区平均碘摄入量,了解甲状腺疾病的发生原因.结论 随着食用碘的应用,甲状腺疾病患者明显增多,甲状腺疾病谱构成也发生了明显改变,尤其是甲亢发病率明显增高,与碘摄入量增多明显相关,但补碘后各种甲状腺疾病发病率变化的最终模式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
碘与甲状腺     
主持人的话碘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之一,它与甲状腺密切相关。在我国古代,医生就开始用含碘的药物治疗某些甲状腺疾病。当代人们已经普遍了解碘缺乏会造成甲状腺疾病,食盐加碘正是为了彻底消除碘缺乏病。患甲状腺疾病应该补碘已成为人们的观念。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甲状腺疾病都应补碘,尤其是在碘盐成为调味品的今天,居民碘的营养已经充足。过量补碘对某些甲状腺疾病不但没有好处,反而有害。因此,科学补碘最重要。本期由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的专家们讲讲相关知识。碘与甲状腺$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核医学科!教授@谭建  相似文献   

3.
我国碘摄入量与甲状腺疾病防治研究中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碘摄入量不足所致的甲状腺疾病最初主要以甲状腺肿和克汀病为主 ,与此同时 ,也出现了碘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亢 )、碘过敏、桥本甲状腺炎及碘导致的甲状腺肿大等高碘性疾病。碘摄入量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已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期《中华医学杂志》发表了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的流行病学调查 ,他们对低碘地区、中碘地区、高碘地区的相关疾病进行了分析 ,做了大量有意义的工作 ,这对碘所致疾病的防治具有借鉴意义。但是 ,纵观我国碘摄入量与甲状腺疾病防治研究的现状 ,尚存在一些问题应引起重视。1 在加强碘缺乏病防治的同…  相似文献   

4.
赵恒强  黄韬 《医学综述》2014,(23):4261-4264
尿碘是衡量机体碘营养状况的主要指标,甲状腺的主要功能是利用碘为机体提供甲状腺激素,碘过多过少都将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进而通过相应机制影响甲状腺的生理及病理。实施全民食盐加碘后,人群碘营养状况已处于碘超足量和碘过量水平,同时甲状腺疾病谱也在发生变化。碘作为已知的引起甲状腺疾病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尽管碘与甲状腺疾病关系研究已有一定进展,但碘代谢异常导致甲状腺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有许多问题需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健康老年男性中的慢性碘营养状况与亚临床甲状腺疾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0年4月在本科进行体检的年龄>75岁的老年男性进行膳食调查,通过公式计算每日摄碘量,分析入组人群的每日摄碘量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甲状腺超声改变以及亚临床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将入组人群分为碘适中亚组和碘足量亚组进行比较.结果 健康碘营养正常的59例老年男性每日摄碘量与TSH、FT3、甲状腺容积以及甲状腺多发结节数量显著相关(P<0.05).入组人群中碘适中亚组和碘足量亚组比较,TSH水平显著降低,FT3水平显著增高,甲状腺平均体积显著减少,甲状腺结节数量显著减少,亚临床甲状腺疾病发生率显著降低.结论 高龄老年男性的碘营养需求可能发生随年龄的降低,碘营养正常范围内的碘足量摄入即增加亚临床甲状腺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中医应用富碘中药治疗瘿病历史悠久,疗效确切,但碘摄入过多、过久易导致多种甲状腺疾病的发生。准确、有效的测定中草药的碘含量具有重要意义,既可明确各味中药的碘含量,也能指导临床医师根据碘含量选择适当的中药治疗瘿病。当前,用于测定中药碘含量的方法主要包括催化法、滴定法、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等,其中ICP-MS因快速、准确、检出限低更适于中药的碘测定。临床治疗瘿病时,不可盲目否定富碘中药,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并根据中药碘含量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疗程。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比新疆少数民族与汉族甲状腺疾病的临床特征。突出新疆少数民族与汉族甲状腺疾病的发病与性别、年龄、居住地等具有显著性差异。同时,展望碘摄入量过量导致的甲状腺疾病,需要进一步临床研究分析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碘摄入过量问题导致的甲状腺疾病问题。  相似文献   

8.
近年,国内外学者相继提出甲状腺结节性疾病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以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为甚。钠碘转运体( sodium iodide symporter ,NIS)作为机体的“碘泵”,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必需原料-碘的运输载体,与甲状腺肿瘤的发生相关。碘营养与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的关系也是近年的研究热点。本文就高碘、NIS及甲状腺肿瘤3者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碘与甲状腺疾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随着碘摄入的增加 ,出现了甲状腺疾病发病率增加的趋势。这种现象 ,欧美等发达国家在 2 0世纪 2 0年代实施补碘时曾遇到过[1 ] 。分析他们的流行病学资料和有关的基础研究以及我国现有的能利用的资料之后 ,可以看出 :碘摄入增加对甲状腺疾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和碘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iodine inducedhyperthyzoid ism ,IIH)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就此简要综述如下。1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自身免疫甲状腺病 (AITD)是一种有明显遗传倾向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对于AITD的发生与发展 ,碘作为一种环境因…  相似文献   

10.
碘摄入量增加对甲状腺疾病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卫平 《当代医学》2001,7(2):17-21
碘与甲状腺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本文将围绕碘摄入量增加后,对甲状腺疾病产生的影响加以评述.过量碘摄入的负效应问题,以及碘摄入量的安全上限研究应当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中药药理分子基础的探索与延缓衰老密码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酮类与雌性激素立体结构的相似,胆汁酸与齐墩果酸等五环三萜药物成分的结构相似,为它们通过雌性激素受体ER和GPR30,与胆汁酸受体FXR和TGR5引起药理学效果提供了解释;中药有效成分对NFκB的阻止,为抗炎药物在非传统炎症概念上的相关疾病治疗得到了诠释。基于这些研究,从中药有效成分与受体配体结构相似性,以及植物小分子在细胞内信号传导调节中的作用阐述中药的功用;并从分子水平剖析中药"七情"理论的多靶点性,以及解读延缓衰老的因子与中药抗衰老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富碘中药复方海藻玉壶汤对甲亢动物甲状腺功能和形态的影响,探求海藻玉壶汤治疗甲亢的机理。方法:选用普通级健康Wistar大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组12只,正常饲养;其余48只大鼠参照邝安堃甲状腺素片饲服的方法制备成甲亢大鼠腜停婊治?4组:模型对照组、海藻玉壶汤组、海藻玉壶汤去富碘中药组、他巴唑组。14天后测定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血清总甲状腺素(TT4),并观察光镜下甲状腺形态。结果:①血清TT3:海藻玉壶汤组高于正常对照组,低于模型对照组,低于海藻玉壶汤去富碘中药组,P<0.01,高于他巴唑组,P>0.05。海藻玉壶汤去富碘中药组高于模型组,P<0.05。②血清TT4:海藻玉壶汤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低于模型对照组和海藻玉壶汤去富碘中药组,P均<0.05,高于他巴唑组,P>0.05。海藻玉壶汤去富碘中药组高于模型组,P>0.05。③在甲状腺形态方面,治疗组均可使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高度、滤泡腔面积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以海藻玉壶汤组明显,但仍未恢复正常。结论:富碘中药复方海藻玉壶汤可以较好地改善甲亢大鼠甲状腺的功能和形态,从而推测富碘中药复方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机体中起...  相似文献   

13.
采用美国兰德公司创造的特尔斐(Delphi)预测技术,对未来20年(1990~2010)内中医药在基础理论、临床、中药、针灸、气功推拿及情报、文献、医史方面可能出现的重大进展及突破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4.
《中药学》既是中医辨证施治、理法方药的重要环节,又是从基础过渡到临床的桥梁课程。但其内容多、难记忆、易混淆和枯燥乏味,历来是中医药院校的学生所“头痛”的课程。本文通过介绍几种常用的教学方法,论述了在课堂上有层次的、综合的、灵活的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是提高《中药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推动中药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中药鉴別紫外谱线组法基础上对几十种中药进行了导数紫外光谱谱线组法测试研究,发现其四溶剂一阶导数谱线各异,且具有较好的特征性、重现性和较高灵敏性,直接读数,准确、快速、直观。据此首次提出鉴别中药的导数紫外光谱谱线组法,提高了鉴别中药的可靠性和方法本身的选择性,并且用该法对部分不同产地基原相近及常用中药材进行了测试鉴别,取得了满意效果,为中药鉴別工作提供了一种高灵敏性、快速、简便的现代仪器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6.
根据考古发现,人类早在旧石器时代即已开始利用海洋资源.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类开始利用海洋生物入药,并对其功效、炮制有简单的认识.到了秦汉时期,人类对海洋中药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并创制了运用海洋药物的方剂.到了唐宋时期,海洋中药的种数以及相应的方剂明显增多,对海洋中药的性味功效以及配伍规律有了进一步认识,其治疗范围也明显扩大.明清时期,人类对海洋中药的认识主要是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建国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能力大幅提高,海洋中药的种数达到1 000余种.但海洋中药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即海洋中药的种数虽然增加,但对其性味功效的认识则明显滞后,严重影响了海洋中药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根据考古发现,人类早在旧石器时代即已开始利用海洋资源.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类开始利用海洋生物入药,并对其功效、炮制有简单的认识.到了秦汉时期,人类对海洋中药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并创制了运用海洋药物的方剂.到了唐宋时期,海洋中药的种数以及相应的方剂明显增多,对海洋中药的性味功效以及配伍规律有了进一步认识,其治疗范围也明显扩大.明清时期,人类对海洋中药的认识主要是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建国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能力大幅提高,海洋中药的种数达到1 000余种.但海洋中药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即海洋中药的种数虽然增加,但对其性味功效的认识则明显滞后,严重影响了海洋中药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根据考古发现,人类早在旧石器时代即已开始利用海洋资源.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类开始利用海洋生物入药,并对其功效、炮制有简单的认识.到了秦汉时期,人类对海洋中药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并创制了运用海洋药物的方剂.到了唐宋时期,海洋中药的种数以及相应的方剂明显增多,对海洋中药的性味功效以及配伍规律有了进一步认识,其治疗范围也明显扩大.明清时期,人类对海洋中药的认识主要是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建国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能力大幅提高,海洋中药的种数达到1 000余种.但海洋中药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即海洋中药的种数虽然增加,但对其性味功效的认识则明显滞后,严重影响了海洋中药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根据考古发现,人类早在旧石器时代即已开始利用海洋资源。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类开始利用海洋生物入药,并对其功效、炮制有简单的认识。到了秦汉时期,人类对海洋中药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并创制了运用海洋药物的方剂。到了唐宋时期,海洋中药的种数以及相应的方剂明显增多,对海洋中药的性味功效以及配伍规律有了进一步认识,其治疗范围也明显扩大。明清时期,人类对海洋中药的认识主要是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建国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能力大幅提高,海洋中药的种数达到1000余种。但海洋中药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即海洋中药的种数虽然增加,但对其性味功效的认识则明显滞后,严重影响了海洋中药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