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痛风性肾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痛风性肾病又称慢性尿酸性肾病,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过高,尿酸盐在肾脏沉积、结晶而引起肾损害导致肾的间质性炎症.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变化及医药卫生状况的改善,其发病率逐年增加[1],而且中老年男性发病率较高[2,3].本文就中医药对痛风性肾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尿酸性肾病动物模型十年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尿酸性肾病,又称痛风性肾病,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血尿酸升高导致的肾脏损害的疾病。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蛋白、高嘌呤饮食增加,我国尿酸性肾病患病率逐年增高。为了进一步研究尿酸性肾病的发病机制,探讨各种药物对其的作用原理,开发  相似文献   

3.
痛风性肾病又称慢性尿酸性肾病(chronic uric acid nephropathy,CUAN)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过高,尿酸盐在肾脏沉积、结晶而引起肾损害导致肾的间质性炎症和尿酸结石。随着我国科技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改变,蛋白质及富含嘌呤食物摄入明显增多,高尿酸血  相似文献   

4.
慢性尿酸性肾病(亦称痛风性肾病)是指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或肾脏排泄减少,血尿酸升高,引起尿酸及其结晶沉积于肾脏,造成肾损害的一类疾病。随着经济发展带来饮食结构的巨变,高脂高热量饮食的摄入增加致使高尿酸血症及其导致的多器官损害问题日益突出。肾脏是高尿酸血症最易常损害的靶器官之一,而炎症在高尿酸所致肾损伤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痛风性肾病是由于机体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浓度过饱和、析出结晶沉积于肾组织引起损害[1].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痛风及痛风性肾病的发生率在逐年升高[2].此类患者若延治或误治,则导致慢性肾衰竭,甚至发展为终末期肾病[3],严重影响着病人的生活质量.目前没有针对痛风性肾病的特效药物,西医主要以调整生活方式、控制血尿酸...  相似文献   

6.
痛风性肾病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使血尿酸升高,尿酸结晶沉积于肾脏引起肾小管间质损伤为主的一种疾病。血尿酸是肾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其风险甚至高于尿蛋白量^[1-2]。近年来有多项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与慢性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3-4]。目前西药尚缺乏既可降低血尿酸,又具有明确改善肾功能的药物,而中医药在此独具特色。本研究将评价补肾活血法治疗痛风性肾病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尿酸性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尿酸性肾病是西方国家的一种常见病 ,欧美国家发病率约为 0 .3% ,据欧洲透析移植协会显示终末期肾衰竭由尿酸性肾病所致者所占比例为 0 .6 %~ 1.0 %。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饮食结构的改变 ,特别是富含蛋白质和嘌呤的食物摄入增加。本病发病率逐年提高 ,由于本病误诊率较高 ,约为 30 %~ 4 0 % ,因此不应视之为少见病。   1 尿酸性肾病的实验研究1.1 尿酸性肾病机理研究1.1.1 尿酸盐与尿酸性肾病 普遍认为高尿酸血症时 ,当体内pH <5 .5或脱水 ,可引起尿酸盐沉积在肾小管 -间质部位 ,引起尿酸性肾病 ,也可在远端小管及集合管…  相似文献   

8.
正痛风性肾病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使血尿酸升高,尿酸结晶沉积于肾组织引起肾小管间质损伤为主的一种疾病。研究发现血尿酸是肾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1])。目前西药尚缺乏既可降低血尿酸,又具有明确改善肾功能的药物,而中医药在此独具特色。本研究将评价三五独活寄生汤治疗痛风性肾病的有效性。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选择2015年1月~2015年7月在我院肾内科住院及门诊治疗的痛风性肾病患者64例,采用SPSS 13.0  相似文献   

9.
痛风克汤对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痛风性肾病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除障碍引起的长期高尿酸血症,导致尿酸盐沉积于肾脏所致。据不完全统计,发病5-10年后,可严重损害肾功能而致尿毒症给患者及家属造成严重身心影响。笔者从2000年3月-2005年9月观察了旷惠桃教授之经验方———痛风克汤对58例痛风性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尿酸利仙冲剂治疗痛风性肾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痛风性肾病是由于高尿酸血症尿酸钠结晶沉积在肾脏髓质 ,引起炎症反应及间质纤维化病损的一种疾病。迄今为止 ,中医药治疗痛风性肾病尚处于临床疗效观察阶段 ,尚无实验研究的报道。我们对治疗痛风性肾病的经验方尿酸利仙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 ,观察其对实验性痛风性肾病高尿酸血症、肾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 ,旨在研究其对痛风性肾病的作用机理。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1.1 动物 雄性Wistar大鼠 2 4只 ,体重 (10 0± 10 ) g ,由中科院上海动物所提供。1.2 药物 尿酸利仙冲剂由土茯苓、桑寄生、丹参、制胆南星等组成 ,药物用江苏天江制…  相似文献   

11.
慢性尿酸性肾病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尿酸盐结晶沉积于肾间质而引起的肾脏病变,通常亦称为痛风肾病,临床表现可有尿酸结石,小分子蛋白尿、水肿、夜尿、血尿酸升高及肾小管功能损害,常合并有轻中度高血压、高脂血症、代谢综合征,易产生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12.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及皮下组织而致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以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结石形成为特点,严重者可致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急性梗阻性肾病或痛风性肾病.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了可喜进展,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痛风病患者的发病率近年增加,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致血尿酸增高所引起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包括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的急性单关节炎、痛风石沉积、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痛风性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等.本文就近年来的治疗总结下体会与经验.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4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慢性尿酸性肾病是尿酸性。肾病的临床类型之一,也是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引起关节炎以外的一种最常见的临床病证。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善、平均寿命延长等因素,我国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增高,尿酸性。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已成为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2000年6月~2008年6月,笔者采用自拟加味三妙散配合常规西药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痛风性肾病( gouty nephropathy,GN)也称为尿酸性肾病,是指由于血尿酸产生过多,和(或)排泄减少,导致尿酸晶体沉积于远端小管或集合管管腔所致的肾脏损害.有调查显示,我国成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高达8. 4% ~13. 3%,约半数患者伴有显著肾损害[1].HUA发病率不断升高,男性高于女性,并有年轻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膳食结构的改变,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由于肾脏既是排泄尿酸的重要器官,也是高尿酸血症的靶器官,因此慢性尿酸性肾病的发病率也明显上升。自1998年-2006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草药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用计算机对网上电子数据库和手工对参考文献进行检索有关中草药治疗尿酸性肾病的临床试验、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结果:共有12项随机临床试验符合标准而纳入研究。8项(67%)试验涉及9个(75%)中草药单用或与降尿酸西药联用显示治疗尿酸性肾病有明显疗效。其中6种(75%)中草药(滋肾汤、化湿泄浊祛瘀汤、降尿酸方、补肾化湿通络汤、活血泄浊汤、痛风1号)加用西药有显著疗效。3种(60%)中草药(威草胶囊、痛风合剂、痛风1号)单用有显著疗效。所有试验均为低质量试验。倒漏斗图形显著不对称,提示存在发表偏畸。结论:本系统综述显示某些中草药单用或与西药联用治疗痛风性肾病有具有一定的疗效,亦无发生严重毒副作用的报道。但由于所纳入试验方法学质量低下等原因,推荐中草药用于治疗痛风性肾病的证据强度不大。其潜在的疗效及安全性还需严格设计的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8.
刘云海教授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的经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云海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专家 ,现任空军总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教授 ,兼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北京市及全军医药卫生评审专家 ,本刊副总编。刘教授擅长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肾脏疾病 ,疗效显著 ,并长期从事高尿酸血症及尿酸性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发表相关论文多篇。今将刘教授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以窥先生丰富学术经验之一斑。慢性尿酸性肾病俗称痛风性肾病 ,为尿酸盐在血中浓度呈过饱和状态 ,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益肾泄浊方对痛风性肾病并发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血清尿素氮、肌酐、尿酸的影响及肾脏病理组织学变化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组处理:模型组予高酵母饲料喂养及腺嘌呤灌胃,建立痛风性肾病并发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同时分别以别嘌醇、益肾泄浊方干预;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大鼠颗粒饲料喂养,生理盐水灌胃。监测大鼠血清尿酸、肌酐及尿素氮水平的变化,同时观察大鼠肾脏病理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第5周末模型组大鼠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增高,P<0.05,肾脏病理为痛风性肾病并发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改变;与模型组比较,别嘌醇组血尿酸明显下降,P<0.05;益肾泄浊方大剂量组血肌酐下降明显,P<0.05;益肾泄浊方大剂量组病理修复最好,别嘌醇组次之。结论:益肾泄浊方可以保护痛风性肾病并发慢性肾衰竭大鼠肾功能、修复肾脏病理。  相似文献   

20.
尿酸是人类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由次黄嘌呤、黄嘌呤在黄嘌呤氧化酶的作用下生成.由于灵长类缺乏尿酸氧化酶,不能将其分解成可溶性的尿囊素,因此极易形成高尿酸血症.在正常嘌呤饮食情况下,非同日2次空腹血清尿酸水平男性和绝经期女性〉420μmol/L,绝经前女性〉360μmol/L,称之为高尿酸血症.由于高尿酸血症造成的肾脏损伤称为高尿酸性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