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患者,男,64岁。主因"全膀胱根治性切除术后9年,下腹痛2周"入院。既往史:高血压病史25年,糖尿病病史9年,阑尾切除术后10年。9年前患者因膀胱肿瘤于我院行腹腔镜全膀胱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膀胱腺癌(非脐尿管型),出院后患者未定期随访复查。现患者因下腹痛2周再次入院。术前血常规:中性粒细胞百分数为78.4%。尿常规:尿潜血2+,尿蛋白2+,尿白细胞3+。肾功能、凝血功能正常。泌尿系CT示(图1):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后,腔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膀胱非尿路上皮癌的发病特点,总结其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59例膀胱非尿路上皮癌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7例,女22例,平均年龄72.6岁;临床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肉眼血尿和膀胱刺激症状;辅助检查包括B超、盆腔CT及膀胱镜检+活检.另选同期膀胱尿路上皮癌51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治疗,术后1、3和5年生存率等差异.结果 59例膀胱非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后病理检查证实膀胱腺癌13例、膀胱鳞癌10例、膀胱小细胞癌5例、膀胱平滑肌肉瘤2例、副神经节瘤4例和混合癌肿25例.其中行全膀胱切除术41例,膀胱部分切除术6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BRT)12例.术前新辅助治疗4例,术后辅助放疗14例,术后辅助化疗35例.有效随访53例,术后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3.1%、54.7%和28.3%.51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均经病理证实诊断,其中行全膀胱切除术12例,膀胱部分切除术3例,TUBRT 36例.术后成功随访43例,术后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1.8%、76.7%和72.7%.结论 膀胱非尿路上皮癌临床少见,恶性程度较高,预后较差.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是首选手术方法,结合不同肿瘤类型的病理特点,辅助或新辅助放、化疗可望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原位回肠代膀胱的新膀胱术治疗复发性膀胱癌的护理. 方法:患者女60岁,间歇性无痛血尿7年,曾6次行膀胱肿物切除术,一次膀胱部分切除,5次turp术,病理均回报为膀胱癌.结果:患者于术后多能恢复类似正常的排尿功能,提高了膀胱全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采用全膀胱切除术治疗膀胱癌,按其适应症和切除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下述几种手术方式:1.简单的全膀胱切除术;2.膀胱前列腺精囊切除术;3.膀胱前列腺精囊切除,同时清除髂动脉旁的盆腔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应用2μm激光行经尿道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膀胱肿瘤的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 2007年10月至2008年12月采用经尿道膀胱镜行2 μm激光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54例膀胱肿瘤患者,男性41例,女性13例,年龄27~81岁,平均(66.2±12.4)岁;共有肿瘤65个.术中全层汽化切割瘤体周围膀胱壁至膀胱壁最外层的疏松结缔组织,将切取的全层标本送病理检查.观察术后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 54例患者均可耐受手术.术后肿瘤临床分期:T1期42例,T2期12例.术后随访1~14个月,平均8.5个月,复发2例,无原位复发.组织病理学示瘤体及其附着的膀胱黏膜、黏膜下层及全部肌层完整切除,切缘无残留,标本可清楚判定肿瘤分期.术后1周手术创面呈凹陷状,为纤维结缔组织伴慢性炎细胞浸润;术后1个月创面凹陷变浅,并出现移行上皮细胞覆盖,其下为纤维结缔组织;至术后3个月创面凹陷基本消失,黏膜稍苍白;术后6个月观察创面黏膜与周围膀胱壁黏膜基本一致.结论 2μm激光治疗膀胱肿瘤可达到膀胱部分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肿瘤及其附着的膀胱壁全肌层可完整切除,所得标本可准确判定肿瘤的临床分期,术后创面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6.
原位膀胱替代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膀胱肿瘤患者施行膀胱全切除术后,尿路的处理方法经历了一系列变革.特别是Camey等做了开拓性工作,研究出许多原位可控性回肠膀胱术的术式.现就原位膀胱替代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各种贮尿囊的比较与尿动力学特点、原位膀胱替代术后肠道超微结构的变化、新膀胱功能失调,以及肿瘤复发、原位膀胱替代术后的上尿路的保护、患者生活质量等问题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7.
全膀胱切除术前肠道准备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术前饮食护理、口服抗生素应用、清洁肠道方法3个方面,综述近年来肠道准备在全膀胱切除术前的应用及护理进展.为全膀胱切除术患者术前进行肠道准备提供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分析经尿道2 μm激光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的膀胱肿瘤患者术后1年的临床随访效果.方法 在2007年12月至2008年5月间,选取门诊和住院的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47例,采用经尿道2 μm激光膀胱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分析手术特点,观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病理分期特点;总结并分析膀胱肿瘤患者术后一年随访结果和特点.结果 所有患者在骶管麻醉下均可耐受经尿道2 μm激光膀胱部分切除术.手术时间5~15 min,术中几乎不出血,无闭孔神经反射,术后亦无继发出血;术后大体标本可清楚判定肿瘤临床分期;术后出现腹膜穿孔1例,给予手术引流治疗后好转;术后患者均获得随访12~17个月,中位随访15个月,无原位复发.随访期生存率100%.结论 通过1年的随访观察,经尿道2 μm激光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膀胱肿瘤被证实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所获得的大体组织标本可以满足病理学检查,明确临床分期,达到了膀胱部分切除术的目的 .  相似文献   

9.
低压可控性回肠代膀胱术17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膀胱全切除术后患者理想的膀胱替代式。方法:采用W形尿囊及球形贮尿囊代膀胱作低压可控性回长膀胱术治疗因膀胱癌而行膀胱全切除术患者17例。结果:随访0.5 ̄2年,经代膀胱造影、测压和IVU检查,效果满意,仅5例术后出现没的并发症,经症处理均治愈;术后膀胱容量达240 ̄560ml,膀胱静压为2.44 ̄4.68kPa。结论:本文式代膀胱内压低、容量大、抗反流效果好无明显输尿管梗阻及肾盂积水,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乙状结肠去带原位新膀胱术的经验。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8月10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10例患者术后随访60d均无严重并发症,膀胱镜检查及活检未见复发。结论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切除术创伤少、出血少、恢复快,是全膀胱切除手术中的一种很有前景的方法。可控性全乙状结肠去带新膀胱术具有手术操作简单、需用肠段短、贮尿囊在原位、尿液自尿道可控排出、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改良乙状结肠原位膀胱术(附7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最有效的手段。膀胱全切后尿路重建或尿流改道直接关系到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6月我们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膀胱移行细胞癌 2 2例 ,对其中 7例作改良乙状结肠替代原位膀胱尿路重建术 ,获得了较理想的结果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7例男性患者 ,年龄 46~ 5 6岁 ,平均 5 0 .1岁。均为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 ,术前肿瘤临床分期T2a~2b N0 M0 ,细胞分级Ⅱ级 3例 ,Ⅲ级 4例。1 .2   手术方法气管内全麻 ,下腹正中切口 ,将脐尿管残迹连同该部腹膜…  相似文献   

12.
膀胱移行细胞癌阴茎转移罕见,我院2009年12月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75岁.主因"全膀胱切除术后21个月,阴茎肿痛1个月"于2009年12月25日入院.患者于2004年12月在外院因膀胱肿瘤行TURBt,术后病理示膀胱移行细胞癌Ⅲ级,行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化疗.2006年4月因膀胱肿瘤复发再次行TURBt,术中发现膀胱前壁、膀胱左侧壁和前壁交界处、左输尿管口后方大片苔藓样肿瘤,术后病理为膀胱移行细胞癌Ⅲ级,术后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8个月.2008年3月因"无痛性肉眼血尿4个月"入院,膀胱镜检示膀胱左侧壁地毯样隆起,范围3 cm×3 cm.活检病理示膀胱移行细胞癌Ⅲ级,灶性呈腺癌分化.遂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回肠膀胱术.术后病理示膀胱移行细胞癌Ⅲ级,灶性呈腺癌分化,侵及膀胱壁全层.双侧输尿管切端,尿道切端,左右精囊未见癌侵及,左右髂血管旁淋巴结未见转移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行全盆腔脏器切除术中将原乙状结肠造口改行结肠代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9~2013年因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盆腔局部复发而行全盆腔脏器切除的12例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均截取10~12 cm长的原有乙状结肠造口肠管改行结肠代膀胱,近端行横结肠襻式造口.术后1年为临床疗效观察终点.结果 该组行全盆腔脏器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为(348±47) min,术中平均失血量约为(630±110) ml.3例患者术后近期发生结肠代膀胱相关并发症,其中出血2例,黏膜部分坏死1例.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为66.7%(8/12).术后1年内随访超声检查均未发现输尿管扩张、肾积水.结论 应用原有乙状结肠造口改行结肠代膀胱的方法简单、手术时间短、泌尿造口相关并发症少,适应于选择性的直肠癌术后复发行全盆腔脏器切除的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膀胱憩室癌的临床特点及腹腔镜全膀胱切除术治疗膀胱憩室癌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前4例因膀胱憩室癌行腹腔镜膀胱憩室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例,女1例,中位年龄62岁,术前均行膀胱镜成功活检,病理提示均为肌层浸润性膀胱憩室癌。B超、胸部CT、ECT等检查未发现远处脏器及骨转移,CT尿路成像提示双侧上尿路成像正常,无肾积水、囊肿及肿瘤。4例患者均行腹腔镜全膀胱切除术,其中3例行回肠代膀胱尿流改道术,1例行双侧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术后病理结果均为尿路上皮癌,分级分别为G1级1例,G2级2例,G3级1例。4例患者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39个月,其中1例于术后31个月死于远处肿瘤转移,余3例患者均无瘤生存。结论:影像学、膀胱镜检查及病理活检是确诊膀胱憩室癌的重要方法。对于肌层浸润的膀胱憩室癌的治疗应采取根治性切除,腹腔镜全膀胱切除术治疗膀胱憩室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经尿道2 μm激光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膀胱肿瘤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应用经尿道2μm激光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骶管麻醉,经尿道膀胱镜2μm激光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18例膀胱肿瘤患者,共切除肿瘤21个,肿瘤直径大小1~3 cm.术中用2μm激光沿肿瘤周围全层切开膀胱壁,在肌层与外层结缔组织之间剥离整块膀胱壁,完整切除肿瘤及其基底部膀胱全肌层标本送病理检查.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肿瘤病理分期以及术后随访.结果 18例患者均可耐受手术,本组患者手术时间5~12 min,平均(7.4±3.3)min;术中出血量极少或几乎不出血,无闭孔神经反射,术后亦无继发出血,1例术后出现尿外渗,给予置管引流;术后肿瘤病理分期:T1期15例患者,共18个肿瘤,T2期:3例患者,共3个肿瘤;术后随访3~6个月,平均4.5个月,无原位复发.结论 2μm激光能对膀胱壁全层进行精确的汽化切割,并且可以在肌层与疏松结缔组织之间进行剥离,在膀胱肿瘤治疗中达到膀胱部分切除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应用经尿道绿激光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膀胱肿瘤的手术方法、安全性与疗效。方法 2011年7月至2012年10月在本院应用经尿道绿激光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的24例膀胱肿瘤患者,共切除肿瘤29个。术中以绿激光沿肿瘤周围全层切开并在肌层与外层结缔组织间剥离膀胱壁,将肿瘤及其基底部膀胱壁整块切除。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中术后并发症、肿瘤病理结果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 24例患者均可耐受手术,本组患者手术时间10~23分钟,平均(14.2±4.3)分钟;术中出血量极少或几乎不出血,无闭孔神经反射,术后亦无继发出血,术后留置导管1~3天,无需膀胱冲洗。术后病理示T1期18例,T2期6例,随访12个月,复发1例,无原位复发。结论经尿道绿激光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膀胱肿瘤,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用于临床治疗膀胱癌已有100余年历史,是目前治疗浸润性膀胱癌最有效的手段。2006年7月至2009年4月我院采用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腹壁小切口行原位乙状结肠代膀胱术治疗膀胱肿瘤患者13例,对术后排尿进行了系统的训练指导,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腹腔镜下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膀胱憩室癌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本组21例膀胱憩室癌患者,均行腹腔镜下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患者年龄69±7.2(59 ~78)岁,女15例,男6例,肉眼或镜下血尿入院19例,并膀胱结石2例.憩室大小6.1±2.5(3.4~8.9)cm,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I结合其他影像学分期为≤T2N0M0,膀胱镜检成功17例,其余4例通过脱落细胞学获取明确诊断均为TCC.所有病例均行腹腔镜下包含憩室的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即刻丝裂霉素膀胱灌注(病理为高危险者维持灌注).术后分期≤T2,分级≤Ⅱ级.随访6个月~2年,复发2例,其中进展1例.结论 腹腔镜下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膀胱憩室癌效果良好,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微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高龄膀胱癌患者全膀胱切除术19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高龄(≥75岁)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全膀胱切除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1985年1月至2002年1月收治高龄(≥75岁)浸润性膀胱癌行全膀胱切除术患者19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78岁。从手术时间、术中输血、术后并发症、生存率等方而与同期202例浸润性膀胱癌(〈75岁,对照组)行全膀胱切除术患者进行比较。结果高龄组平均手术时间414min,平均术中输血1550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24d,对照组分别为366min,1200ml,19d,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和对照组术后近期并发症分别为9例(47.4%)、28例(13.9%),P〈0.05。高龄组13例获随访,1、5年生存率分别为66.7%(8/12)、50.0%(3/6)。对照组138例获得随访,1、5年生存率分别为90.4%(113/125)、68.4%(52/76)。高龄组患者1年生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膀胱切除术可以安全地应用于适当选择的高龄患者,年龄不应成为高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的排除标准。  相似文献   

20.
提肛肌训练对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后膀胱功能恢复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加强提肛肌训练对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后膀胱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将80例广泛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按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提肛肌训练.结果对照组发生尿潴留11例(27.5%),排尿时有膀胱刺激症状者12例(30.0%);观察组分别为2例(5.0%)、3例(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对广泛全子宫切除术患者行有效的提肛肌训练,可减少尿潴留及膀胱刺激症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