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保留前列腺包膜的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2年5月至2008年9月,对35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施行了保留前列腺包膜的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其中开放手术22例,腹腔镜手术13例.术中保留患者的前列腺包膜、精囊、输精管、神经血管束.术后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患者的生活质量、排尿情况,并检测患者的残余尿量、新膀胱压力及性功能情况等.结果 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保留前列腺包膜和勃起神经的膀胱根治性切除一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其中开放手术时间为210~330 min,平均271 min;术中出血200~800 ml,平均460 ml.腹腔镜手术时间为210~420 min,平均343 min;术中出血80~800 ml,平均377 ml.术后3个月IVU及代膀胱造影检查,显示双肾显影良好,无输尿管返流及梗阻,代膀胱充盈良好,容量约250~350 ml.术后6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能自行排尿,2例患者有夜间尿失禁.术后71.4%(20/28)的患者保留了阴茎勃起功能.无患者出现尿道残端或前列腺包膜肿瘤复发,有2例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1例骨转移.结论 保留前列腺包膜的膀胱根治性切除术与标准的膀胱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相比,具有操作简单、控尿效果好、可保留勃起神经等特点,适用于对性功能要求较强、肿瘤未累及膀胱颈及前列腺的较年轻的患者.然而,其肿瘤控制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保留部分前列腺包膜的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于2011年6月~2015年3月期间对21例选择性的男性患者施行了腹腔镜下保留部分前列腺包膜的膀胱全切术-原位回肠膀胱术,记录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并对患者术后肾功能、尿控功能、性功能、肿瘤控制效果等进行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术后短期长期并发症。随访时间8~39个月,平均26个月。术后1年(除随访8个月1例外),白天尿控率为95%(19/20),夜尿次数0~5次,平均3.5次,夜间尿控率为80%(16/20);恢复勃起功能患者比例为80%(16/20)。末次随访时患者未见局部肿瘤复发或者转移。结论:腹腔镜下保留部分前列腺包膜的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对于选择性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保留前列腺尖部包膜的膀胱全切与原位回肠新膀胱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膀胱癌根治性全切术中保留前列腺尖部包膜与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4例膀胱癌患者行保留前列腺尖部包膜的膀胱全切与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术中保留距前列腺尖部约1cm的前列腺包膜及血管神经束。术后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患者术后控尿、性功能及瘤控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保留前列腺尖部包膜和勃起血管神经束的膀胱根治性切除与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手术时间为240~370min,平均273min;术中出血200800ml,平均385ml。术后随访3~36个月,所有患者均可自主排尿,新膀胱容量250-350ml,残余尿量0~80ml,除1例患者白天控尿良好,夜间少量漏尿外,其余患者均控尿良好。术前阴茎勃起正常23例患者中,术后6个月有10例(43.4%)阴茎勃起正常。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局部及尿道残端复发的现象。术后9个月1例出现肺部转移。结论保留前列腺尖部包膜的术式是以改善尿控为主要目的,在不降低瘤控效果的前提下的一种改良术式。  相似文献   

4.
保留前列腺远端包膜在全膀胱切除肠代膀胱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膀胱癌患者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中保留前列腺远端包膜的价值.方法56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62岁.其中膀胱移行细胞癌53例,鳞状细胞癌3例;原发肿瘤40例,复发肿瘤16例.浅表性肿瘤27例,浸润性肿瘤29例.常规盆腔淋巴清扫术后,行保留前列腺远端包膜的全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分别应用去管化回结肠或回肠作原位代膀胱20例和36例.随访观察手术效果和生活质量.结果回结肠代膀胱和回肠代膀胱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350和380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80和540 ml.病理报告pT1N028例,pT2N025例,pT3N+3例.平均随访42个月(4~102个月),3例T3N+者分别于术后8、11、19个月死于癌肿,死于其他病变者5例.随访1年时,两种代膀胱白天控尿率分别为94%(17/18)和100%(30/30),夜间排尿1~2次后,保持干燥者占96%(46/48).术后最大尿流率分别为(15.8±2.6)ml/s和(14.7±3.2)ml/s.随访5年以上者28例,肿瘤特异5年生存率T1N0为94%(15/16),T2N0为83%(10/12).术前勃起功能正常31例中,术后维持正常勃起23例(74%).结论保留前列腺远端包膜的膀胱癌肠代膀胱术,能有效保留神经和括约肌功能,提高术后控尿和勃起能力,不影响肿瘤切除原则,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保留性神经的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膀胱术在年轻膀胱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998年 l 月至2010年6月我院诊治的年轻膀胱癌患者34例,平均(37.0±2.4)岁.患者入选条件:肿瘤均未侵袭膀胱颈、后尿道、前列腺,无合并前列腺癌,且患者均行保留性神经的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膀胱术治疗,实现原位尿流改道.观察入选患者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随访情况并采用男性性功能量表(BMSFI)进行术后调查.结果34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280~410 min,平均(310.0±10.2)min.随访6~80个月,34例均存活,无尿道复发,无转移.术后2个月20例(58.8%)有晨间自发性阴茎勃起现象.治疗后28例(82.4%)可有性生活.结论年轻膀胱癌患者采用保留性神经的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膀胱术治疗效果理想,能维持患者勃起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保留部分前列腺外科包膜对原位新膀胱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全膀胱切除术中保留远端部分前列腺外科包膜及其周围横纹括约肌对原位新膀胱功能的影响。 方法 对 2 3例男性膀胱癌患者行全膀胱切除并肠道原位新膀胱术。分两组 :①改良手术组 :13例 ,在膀胱切除时保留远端部分前列腺外科包膜及其周围横纹括约肌 ,新膀胱与残留前列腺包膜连续缝合 ;②常规手术组 :10例 ,行常规全膀胱切除 ,新膀胱与后尿道间断缝合。对两组新膀胱术后的控尿和排尿功能进行随访和比较。 结果 术后病理分期 :T2aN0 M0 13例 ,T2bN0 M0 6例 ,T1N0 M0 1例 ,T3aN0 M0 1例 ,T3bN1M0 1例和T4aN0 M0 1例。术后随访 3~ 4 0个月。改良手术组无瘤生存 11例 ;带瘤生存 2例 ,其中 1例为低分化移行细胞癌 ;另 1例为低分化腺癌。 13例新膀胱排尿良好 ,剩余尿 0~ 70ml;完全控尿 12例 ,夜间尿失禁 1例。常规手术组 10例均无瘤生存 ,7例排尿好 ,剩余尿 10~ 10 0ml,3例剩余尿 10 0~ 2 5 0ml,需要不定期间歇导尿 ;完全控尿 7例 ,昼夜尿失禁 1例 ,夜间尿失禁 2例。 结论 保留部分前列腺外科包膜及其周围横纹括约肌可改善原位新膀胱术后患者的排尿和控尿功能。  相似文献   

7.
改良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96例报告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总结改良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经验。方法 采用改良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治疗局部浸润性膀胱癌患者96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5岁。96例中移行细胞癌91例,WHO分级Ⅲ级39例、Ⅱ级51例、Ⅰ级1例;鳞癌3例;腺癌2例。肿瘤多发92例(移行细胞癌91例、腺癌1例),单发4例(鳞癌3例、腺癌1例)。TNM临床分期T2N0M088例,T3N0M06例,T3N1M02例。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和输血量,对新膀胱功能、并发症、肿瘤控制和患者生存情况进行随访分析。结果 96例患者无手术死亡,手术时间190~330min,平均260min。术中出血150~1200ml,输血30例。病理分期T1N0M01例,T2N0M089例,T3aN0M、T3aN1M0和L3bN1M0各2例。随访5~58个月,平均31个月。无瘤生存94例,因肿瘤死亡2例。新膀胱白天控尿良好93例(97%),夜间控尿良好80例(83%)。剩余尿量0~80ml者87例,100~250ml者7例。主要并发症:切口裂开3例,二次缝合治愈;输尿管吻合151漏1例,再吻合后治愈;输尿管口狭窄2侧和输尿管口粘连4侧,经内镜下手术纠正;严重肠梗阻3例和慢性酸中毒低钾2例均经内科处理纠正。无严重远期并发症。结论 改良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后肿瘤控制满意,严重并发症少,新膀胱控尿良好,患者生活质量高,是目前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保留性功能膀胱全切除W形回肠新膀胱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 8月~ 2 0 0 2年 3月 ,我科对 7例膀胱肿瘤患者进行保留性功能膀胱全切除及W形回肠新膀胱术 ,随访 2~ 2 9个月 ,临床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 7例 ,男 6例 ,女 1例 ,年龄 3 5~ 70岁 ,平均 5 9岁。A期多发性肿瘤 3例 ,肿瘤伴广泛的膀胱粘膜病变 2例 ,B1 、B2 期 2例。全部病例均经病理检查确诊。术后定期随访排尿情况、血电解质、血气分析、肾功能、B超、IVU及膀胱镜检查等。1 .2   手术方法采用蔡松良等对膀胱全切除改进的方法分离膀胱顶部、侧壁及底部 ,最低位切断双侧输尿管。钳夹前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保留勃起和射精功能的全膀胱切除术对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06年6月膀胱移行细胞癌19例,男性,平均年龄50.9岁,为保留性功能,改善控尿,行改良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保留精囊、输精管、双侧神经血管束及大部分前列腺包膜,随访观察手术效果和生活质量。结果术后病理报告T2aN0M013例,T2bN0M06例。平均随访39个月(6~78个月),死亡率0,均未发现局部及远处转移;平均手术时间5h,平均出血400ml;白天控尿率100%(19/19),夜间尿失禁10.5%(2/19);全部患者均保留勃起及逆行射精功能,IIEF-5平均22分;新膀胱储尿囊容量350~480ml,充盈压13~25cmH2O,残余尿量10~60ml。结论对有选择的病例采用保留性功能的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可以更好的保留阴茎勃起射精及控尿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女性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技术改进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对20例女性膀胱肿瘤患者行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其间进行了系列改良探索,包括保留子宫、卵巢及附件的膀胱全切;保留完整尿道、阴道及自主神经的膀胱全切;腹膜外顺行切除膀胱;手助拔针邻边全层连续褥式缝合制作"W"回肠新膀胱;用直线切割吻合器恢复肠道连续性;用自制引导探子引导新膀胱与尿道吻合等。随访观察肿瘤控制、并发症及排尿控尿功能。结果手术时间平均330min,术中平均出血560ml。术后2~4周拔除尿管,患者排尿通畅。18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8个月,术后12个月内恢复昼夜尿控分别为94.4%和88.9%,新膀胱容量平均330ml,蹲式手辅腹压排尿下,最大尿流率平均24.6ml/s,残余尿量0~25ml。无肿瘤复发及种植转移。结论经初步观察,女性膀胱肿瘤患者行膀胱全切,可尝试保留子宫、卵巢、附件和完整的尿道、阴道;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较适于女性患者;所行系列改良可降低手术难度,减少并发症,在肿瘤根治的同时利于控尿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报告改良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11月12月施行改良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输血情况、手术并发症、新膀胱功能、肿瘤控制情况、生存情况、勃起功能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本组24例手术均顺利,手术时间240~380min,术中出血量200~1200ml,输血11例,术中直肠损伤1例。术后8例出现早期并发症,其中5例电解质紊乱,1例肠梗阻,2例尿瘘;另有2例真性尿失禁。20例获随访,1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死于脑梗死,1例死于梗阻性肾功能不全,1例死于肿瘤复发、转移,1例因肿瘤复发、转移而目前在接受放化疗中,15例无瘤生存。术后性功能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生活质量大致满意。结论对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实施改良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效果良好,提高手术技巧是术后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良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改良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手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排尿情况、肿瘤控制情况和生存质量等。结果 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250 min。术中输血量平均470 mL。术后3例出现早期并发症,其中电解质紊乱2例,尿瘘1例。18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时间20个月,1例发生单侧输尿管反流,1例死于脑梗死,1例死于肿瘤转移,1例死于肾功能衰竭。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满意。结论改良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手术术式简单、术后并发症少和代膀胱功能好,是浸润性膀胱癌较为理想的治疗术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加回肠膀胱术保留腹膜完整性,对患者术后库痛、胃肠功能恢复和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中,根据腹膜破损及修复情况设计为腹膜完整组和腹膜非完整组,其中腹膜完整组30例,腹膜非完整组37例;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库痛时间、镇痛剂应用时间、保留胃管时间、排便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等参数。结果: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鹰痛时间、镇痛药物使用时间、保留胃管时间、排便时间、胃肠功能恢复、住院时间及肠梗阻(3.3%,22.0%)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保留腹膜完整性不影响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可以减轻术后库痛、有利于术后肠道恢复及降低肠梗阻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4.
全膀胱切除和原位新膀胱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告全膀胱切除 原位新膀胱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经验.方法:对全膀胱切除 原位新膀胱术患者的并发症和处理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手术改良措施对并发症的预防作用.结果:对全膀胱切除 原位新膀胱术进行多处改良,119例术后共发生并发症20例,其中切口全层裂开5例,再次缝合治愈;输尿管吻合口漏和狭窄各1例,经再次开放手术治愈;输尿管口粘连8例.经内镜下手术治愈;不完全性肠梗阻3例,经保守治疗得到控制;慢性代谢性酸中毒和低钾血症2例,需长期服药纠正.无膀胱输尿管返流和肾功能不全病例.结论:经改良手术技术和采取预防措施后,全膀胱切除 原位新膀胱术的并发症减少,再次手术可纠正大部分外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下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代膀胱术的围术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5月~2007年11月,我科对12例膀胱癌患者行腹腔镜下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效果满意,现将同术期处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保留前列腺的腹腔镜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因膀胱癌在我院行保留前列腺的腹腔镜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的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0例患者,年龄37~45岁,中位年龄41岁,术前临床分期,T2N0M0。结果本组10例患者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20~340 min,中位时间250 min。术中出血量350~800 ml,中位出血量480 ml。术后随访6~24个月,术后6个月9例能勃起并完成射精,出现远处转移1例,行全身化疗,至今存活。结论保留前列腺的腹腔镜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术前患者要严格的选择,早期随访疗效满意,保留患者性功能明显,提高了年轻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改良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原位M形回肠代膀胱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9月及2005年3月分别对2例膀胱癌患者施行改良术:先在腹腔镜下切除膀胱、前列腺,再利用下腹壁小切口行原位M形回肠代膀胱术。本术式改良之处在于:采用气囊导尿管牵拉对合代膀胱开口与尿道断端;代膀胱底部开口周围行荷包缝合以加固其强度;安置代膀胱造瘘管。2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术后恢复自主控尿。本改良术式具有操作相对简单,利于术后恢复及训练控尿能力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仍然居高不下。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是手术治疗金标准。近年来腹腔镜手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本文主要针对腹腔镜膀胱癌手术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代膀胱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组11例均为膀胱尿路上皮癌,TNM分期为T2aN0M07例、T3aN0M03例、T3bN0M01例,麻醉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采用五点穿刺法置入腹腔镜,手术方式为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代膀胱术。结果本组11例均手术顺利,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时间为5~8h,平均7h;出血150~450ml,平均350ml。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2~5d,2例出现漏尿,均在14d内消失。术后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10个月。所有病例控尿情况均较理想,超声检查均未发现输尿管扩张、肾积水,2例代膀胱残余尿>100ml,均未发现复发及转移。结论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代膀胱术是膀胱癌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目前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有开放性手术和经腹腔镜手术两种,与开放性手术比较,经腹腔镜手术虽具有诸多优势,但仍有必要对一些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寻找更为合理的手术步骤、技巧和方法,从而进一步推动该项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介绍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乙状结肠去带原位新膀胱术的经验。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8月10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10例患者术后随访60d均无严重并发症,膀胱镜检查及活检未见复发。结论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切除术创伤少、出血少、恢复快,是全膀胱切除手术中的一种很有前景的方法。可控性全乙状结肠去带新膀胱术具有手术操作简单、需用肠段短、贮尿囊在原位、尿液自尿道可控排出、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