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亦称老年性痴呆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病理特征包括大脑局部尤其是海马和皮层出现由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形成的老年斑(SP)和由Tau蛋白异常磷酸化而形成的纤维缠结(NFT)以及神经元的缺失,但在部分AD病人中,NFT现象并不明显。而且NFT在许多疾病中均存在。此外Ap亦可通过多种途径上调Tau蛋白的异常磷酸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G蛋白与内分泌代谢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α、β和γ3个亚基组成的G蛋白是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的下游转导分子。G蛋白亚基(主要是α亚基)基因突变导致G蛋白功能减退或亢进(G蛋白病),临床上以前者为为见,包括内分泌腺的一些肿瘤、新生儿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甲旁减)和假假性甲旁减等。充分认识这些疾病的分子病因与发病机制,有助于提高对这些疾病的认识和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3.
β—淀粉样蛋白及Tau蛋白和Alzheimer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β-淀粉样蛋白是一种正常细胞的代谢产物,是因β-淀粉样蛋白前体基国 变或“α-分泌酶”作用后产生的,并与载脂蛋白E结合而沉积于脑内形成老年斑,新的观点认为α-淀粉样蛋白沉积是Alzheimer病的病因和结果。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可以形成神经原纤维缠结,Tau蛋白异常磷酸化的原因可能是促细胞激活蛋白激酶的结果和载脂蛋白E、ε4与Tau蛋白结合,使Tau不与微小管蛋白结合,降低其稳定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阿尔茨海默病与他汀类药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痴呆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特征性病理学改变是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神经原纤维缠结(NFT)、细胞外大量老年斑(SP)形成及神经元缺失。β-淀粉样蛋白(Aβ)是SP的核心物质。当Aβ生成增加,自发快速聚集形成β-片层折叠结构,进而形成Aβ纤维大量沉积后导致SP发生。Aβ在AD的发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起始及枢纽作用。大量证据表明,脑Aβ的生成与胆固醇的量有关。他汀类药物是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R)的抑制剂,能抑制胆固醇的合成,降低Aβ的生成。本文就阿尔茨海默病、胆固醇与他汀类药物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张婷  董克礼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11):1080-1081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是世界上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最多的国家。AD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主要侵犯大脑皮质神经元,引起痴呆的变性疾病。大量研究证实,21号染色体的淀粉样蛋白前体的代谢产物β-淀粉样蛋白(Aβ)的过量产生是AD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针对Aβ的治疗药物中,Aβ聚集抑制剂和降解促进剂因不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而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β淀粉样蛋白及其前体蛋白与缺血性脑损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β淀粉样蛋白(Aβ)及其前体蛋白(APP)沉积被认为是Alzheimer病的特征性病理改变之一。近年的研究表明,在缺血性脑损伤后,APP/Aβ也发生沉积,因此APP/Aβ可能参与了脑缺血后脑损伤的发生与发展。文章综述了APP/Aβ在缺血性脑损伤后的表达,作用和机制。  相似文献   

7.
β淀粉样蛋白(Aβ)及其前体蛋白(APP)沉积被认为是Alzheimer病的特征性病理改变之一。近年的研究表明,在缺血性脑损伤后,APP、Aβ也发生沉积,因此APP、Aβ可能参与了缺血后脑损伤的发生与发展。本文就脑缺血损伤后APP、Aβ在脑组织中的表达、作用机制和针对β淀粉样蛋白治疗策略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年龄相关的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为特征的脑变性疾病。表现为:①脑细胞外产生大量炎性斑块,即老年斑(SPs),其核心及主要成分为β淀粉样肽(Aβ)。Aβ由39—43个氨基酸组成,来源于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的水解。②神经元内有神经原纤维缠结(NFTs)。NFTs由高度磷酸化的tau蛋白形成。③胆碱能神经元和突触的大量丢失。到目前为止,AD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更没有预防和治疗的特效药物,临床用药多以推迟或缓解病情为主,因此,  相似文献   

9.
Smad蛋白家族与骨形态发生蛋白信号传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Smad蛋白直接参与转化生长因子(TGF-β)、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和活化素的信号传导,TGF-β和BMP是调节骨代谢的信息转导是由Smad蛋白家族成员承担的。在已经鉴定的8种Smads成员中,与骨代谢密切相关的是Smad 1、Smad 5及Smad 4。实验证明在成骨细胞系Smad是BMP信号转导的关键因子,对Smad蛋白家族的了解将有助于对TGF-β和BMP参与成骨细胞分化调节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张峰 《山东医药》2014,(31):44-46
目的:观察Smad7及Smad4蛋白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对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组织、癌旁组织、活检留取的正常头颈部组织中的Smad7蛋白、Smad4蛋白、TGF-β1表达进行检测,分析三者间表达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①TGF-β1和Smad7蛋白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F分别为5.71、7.31),而Smad4蛋白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F为14.92),P均<0.05。②随肿瘤分化程度增高,TGF-β1及Smad7蛋白表达呈降低趋势(F分别为11.2、12.8)、Smad4蛋白呈升高趋势(F为7.91),P均<0.05;Smad4蛋白表达与肿瘤直径呈负相关、Smad7蛋白表达与肿瘤直径呈正相关(P均<0.05),TGF-β1表达与肿瘤直径无明显相关(P>0.05);Smad4蛋白表达在淋巴结转移者明显低于无转移者(P<0.05),有无淋巴结转移者Smad7蛋白及TGF-β1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③Smad4蛋白表达与TGF-β1呈负相关(r=-0.32),与Smad7蛋白呈正相关(r=0.39),P均<0.05。结论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mad7、Smad4蛋白表达异常,且可能通过调控上皮-间质转化参与肿瘤的侵袭、分化;检测两者(尤其是Smad4蛋白)可为临床分期、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Kirk等认为老年性痴呆(Alzheimer病,AD)患者从正常脑功能到痴呆形成过程分为5个阶段(症状前阶段、临床前阶段、轻度痴呆、中度痴呆和重度痴呆)。Crystal等认为AD的脑部病理变化早于临床症状15-20年。所以人们就有可能在痴呆症状出现前找出脑部的病理变化,作出AD的早期诊断。AD的典型病理表现为脑部出现老年斑、神经纤维缠结、神经元细胞丧失等。老年斑主要由神经纤维网(neuropil)、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p rotein,Aβ)异常突触和胶质细胞等构成。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PET)扫描重要进展在于AD的早期或临床前阶段能找出脑内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和乙酰胆碱(Ach)神经元代谢障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ADPN)、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变化,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纳入病例组,轻度30例、中度35例、重度21例;选择86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ADPN、S100-β蛋白并计算CRP/ALB,分析病例组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与血清ADPN、S100-β蛋白及CRP/ALB的相关性。根据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将病例组分为预后良好亚组(0~2分)和预后较差亚组(3~5分),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DPN、S100-β蛋白及CRP/ALB对急性脑梗死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病例组血清ADPN低于对照组,S100-β蛋白、CRP/ALB高于对照组(P均<0.05);病例组轻、中、重度患者血清ADPN依次降低,S100-β蛋白、CRP/ALB依次升高(P均<0.05)。病例组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与血清ADPN呈负相关,与S100-β蛋白、CRP/ALB呈正相关(P均<0.05)。CRP/A...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损伤在钙磷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钙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采用氯化钙(CaCl2)联合β-甘油磷酸钠(β-GP)建立大鼠VSMCs钙化模型。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钙化组、钙化+过氧化氢(H2O2)组和钙化+过氧化氢酶组。8天后分别通过茜素红S染色法和邻甲酚肽络合酮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钙结节形成及钙含量;活性氧检测试剂盒(DCFH-DA探针)检测各组细胞活性氧阳性细胞数;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成骨转录因子Runx2的蛋白表达量。
  结果:钙化组活性氧的产生、钙结节、钙含量及Runx2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钙化+过氧化氢组与钙化组相比,各项指标进一步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化+过氧化氢酶组活性氧产生量、钙结节、钙含量及Runx2蛋白表达量均低于钙化组和钙化+过氧化氢组,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中Runx2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氯化钙联合β-GP通过激活ROS-Runx2信号通路诱导大鼠VSMCs钙化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stathmin、β-tubulinⅢ,并探讨其与紫杉醇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3例NSCLC患者肿瘤组织(观察组)和15例炎性假瘤患者瘤组织(对照组)中的stathmin、β-tubulinⅢ,并对其中32例根治术后用紫杉醇类药物行辅助化疗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NSCLC组织中stathmin、β-tubulinⅢ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2.8%、62.6%,显著高于良性对照组的6.7%、13.3%(P均〈0.05)。stathmin蛋白均在低分化和有淋巴转移的肿瘤中表达明显升高(P均〈0.05);β-tubulinⅢ蛋白在低分化和Ⅲ-Ⅳ期肿瘤中表达均明显升高(P均〈0.05)。32例术后用含紫杉醇化疗方案化疗的患者中,stathmin、β-tubulinⅢ蛋白表达全阳性者的生存率较全阴性者低(P〈0.05)。结论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stathmin、β-tubulinⅢ蛋白均明显升高。二者表达均阳性预示着肿瘤的恶性程度较高,对紫杉醇类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较差,术后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积雪草颗粒(CAG)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及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NRK-52E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TGF-β1刺激组(T组)和CAG小(C1组)、中(C2组)、大(C3组)及蒙诺组(M组)。细胞培养48h后取出,采用RT—PCR技术和细胞免疫化学技术检测其BMP-7、TGF-β1 mRNA及蛋白。结果与N组比较,T组BMP-7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少,TGF-β1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C2、C3、M组TGF-β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T组(P均〈0.05),BMP-7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T组(P均〈0.05);G3、M组BMP-7 mRNA及蛋白和TGF-β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与N组比较,P均〉0.05。结论CAG可通过直接抑制NRK52E中TGF-β1的表达并维持BMP-7的表达,而发挥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老年性痴呆(AD)是50岁以上人群最常见的脑变性病,其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且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其病理变化主要是脑内β-粉样蛋白(Aβ)的沉积及神经元纤维缠结的形成。3个基因突变β-粉样前体蛋白,早老素1,早老素2)均能增加AB的产生。普遍认为不同的基因突变可引起相同的病理变化即Aβ的沉积,且Aβ^1-42沉积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7.
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的成员,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胚胎形成、骨代谢、造血作用以及神经形成等。近年来研究发现,BMPs还与糖、脂类及能量代谢密切相关,并参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如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血管病变等过程的调节。同时BMPs可以从代谢角度调节糖尿病型肥胖的发生,为未来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融合蛋白CAC免疫的小鼠血清可抑制β-淀粉样肽的纤维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融合蛋白CAC(HBcAg与β-淀粉样肽基因重组的原核表达产物)免疫的小鼠血清对β-淀粉样肽(Aβ)纤维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融合蛋白CAC免疫BALB/C小鼠,通过ELISA方法检测其血清中抗-Aβ抗体的滴度。当滴度大于1:10000时,经小鼠眼球采血分离血清。以不同稀释度的血清与终浓度为0.5mg/ml的AB混合,37℃孵育(老化)5d后,透射电镜观察A13的聚集和纤维形成。结果 融合蛋白免疫3次后,小鼠血清中抗-Aβ抗体的滴度达到了1:16000。电镜观察可见,加未免疫的对照鼠血清时,经过5d的老化,Aβ聚集成空心管状纤维,纤维密集,呈网状,几乎充斥于整个视野。当加入稀释度为1:2000的高滴度免疫血清时,开始出现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血清浓度的增加,形成的Aβ纤维逐渐减少;到1:500时,镜下见不到Aβ纤维的存在。结论 CAC免疫的小鼠血清可抑制Aβ的纤维形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stathmin、β-tubulinⅢ,并探讨其与紫杉醇化疗疗效的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3例NSCLC患者肿瘤组织(观察组)和15例炎性假瘤患者瘤组织(对照组)中的stathmin、-βtubulinⅢ,并对其中行根治术后用紫杉醇类药物行辅助化疗的32例NSCLC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NSCLC组织中stathmin、-βtubulinⅢ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2.8%、62.6%,显著高于良性对照组的6.7%、13.3%(P均〈0.05)。stathmin蛋白均在低分化和有淋巴转移的肿瘤中表达明显升高(P均〈0.05);-βtubu linⅢ蛋白在低分化和Ⅲ~Ⅳ期肿瘤中表达明显升高(P均〈0.05)。32例术后用含紫杉醇化疗方案化疗的患者中,stath-min、-βtubulinⅢ蛋白表达全阳性者的生存率较全阴性者低(P〈0.05)。结论 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stathmin、β-tubulinⅢ蛋白均明显升高。二者表达均阳性预示着肿瘤的恶性程度较高,对紫杉醇类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较差,术后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加味五子衍宗颗粒对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记忆功能及血清β淀粉样蛋白(Aβ1-28)的影响。方法筛选36例MCI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分组,分为加味五子衍宗颗粒治疗组(18例)和安慰剂对照组(18例),服药3个月,观察用药前后记忆功能及血清β淀粉样蛋白(Aβ1-28)的变化。另设20例正常人对照组。结果MCI的记忆商(MQ)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血清β淀粉样蛋白的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用药后加味五子衍宗颗粒治疗组的MQ较其用药前明显提高(P〈0.01),且较安慰剂对照组治疗前后MQ的差值有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较安慰剂组血清β淀粉样蛋白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加味五子衍宗颗粒能改善MCI患者记忆功能及血清β淀粉样蛋白的代谢功能,对延缓MCI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