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中友 《吉林医学》2013,34(15):3000
目的:分析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酶联免疫吸附法在血液透析患者HCV感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疑似丙型肝炎的感染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酶联免疫吸附法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定HCV核心抗原、抗-HCV、HCVRNA。结果:抗-HCV阳性者66例,HCV RNA与HCV核心抗原均为阳性者53例,三种检测均为阳性者36例;抗-HCV为阴性、HCVRNA与HCV核心抗原均为阳性者1例。三种抗原的阳性率分别为66%、54%、63%。HCV RNA阳性患者中检测出HCV核心抗原阳性样本符合率为68.51%。结论:HCV核心抗原是HCV早期感染的重要标志,加强对其诊断有利于丙型肝炎的早期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CLIA)检测无偿献血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并与常规抗-HCV ELISA法和HCV RNA-RT-PCR荧光定量检测法进行比较。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8月的5 985例献血者血清标本,先应用HCV-CLIA法和试剂①、试剂②两种抗-HCV ELISA试剂进行常规初检、复检检测。对HCV-CLIA法和试剂①、试剂②检出的阳性标本,再进行HCV RNA-RT-PCR荧光定量检测。结果在被检测的5 985份标本中,HCV-CLIA法HCV阳性14份;抗-HCV ELISA法初检阳性15份和复检阳性为16份(其中初检、复检均阳性的14份);HCV RNA-RT-PCR荧光定量检测阳性的13份。结论本组HCV-CLIA法与HCV ELISA法初检、复检结果比较符合率分别为93.33%和87.50%;与HCV RNA-RT-PCR荧光定量检测比较符合率为92.86%。HCV-CLIA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重复性好等优点,适合献血者抗-HCV的筛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抗原(HCV-Ag)ELISA法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81份怀疑为HCV感染患者血清中的HCV核心抗原,并将HCV核心抗原检测与HCV-RNA PCR法和抗-HCV检测进行比较.结果 HCV-RNA PCR、HCV-Ag、抗-HCV阳性率分别为45.68%、42.00%、37 03%;测结果比较HCV-Ag 检测符合率92.59%(75/81),假阳性率3.70%(3/81),假阴性率3.70%(3/81);抗-HCV检测符合率82.71%(67/81),假阳性率4.94%(4/81),假阴性率9.87%(8/81).结论 HCV-Ag与HCV-RNA PCR检测符合性较高,可作为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标志,早期检测可明显缩短窗口期,ELISA法检测HCV-Ag方法简便、快捷、价廉,所需设备简单,适合大规模筛查和多数基层医院,比HCV-RNA PCR检测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张晶秋 《中外医疗》2015,(5):193-194
丙型肝炎首个检测方法丙肝病毒-HCV检测法于1989年正式被提出,丙型肝炎病毒(HCV)医学检测研究和实践越来越深入。该研究为了解丙肝病毒检验技术发展发展与研究现状,对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报道进行了综述,此类病毒的检验手段主要涵盖了HCV抗原检测技术、HCV-RNA核算扩增检测技术、抗-HCV检测以及HCV核心抗原和抗-HCV检测等类。了解不同HCV检验技术研究和应用现状、进展是加快HCV检验技术研究改良以及更好地运用HCV检验技术、改善HCV临床诊疗水平与效益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HCV核心抗原检测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ELISA试剂盒对临床丙肝感染者血清进行检测,同时用HCV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和HCV RNA基因扩增试验作为对照进行比较。结果:以HCV RNA PCR检测为对照,HCV抗原检测试剂盒的灵敏度为95.65%,特异性为100%,23例HCV RNA PCR检测阳性血清,用HCV抗体检测法进行检测,其中有3例阴性,将这3例阴性标本用HCV核心抗原检测法进行检测,其中2例为阳性。结论:丙型肝炎核心抗原ELISA检测方法能缩短窗口期,敏感性高,特异性好,费用低廉,在临床上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标志物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0例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2年5月至2015年8月。500例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均实施抗-HCV抗体以及HCV核心抗原检测,观察500例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 500例患者中有14.80%(74/500)患者的检测结果呈阳性,其中单独使用抗-HCV抗体的阳性检出率为94.59%(70/74),单独使用HCV核心抗原检测的阳性检出率为5.41%(4/74)。经比较可知,单独应用抗-HCV抗体、HCV核心抗原检测结果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联合采取病毒标志物进行检测,有利于提高阳性检出率,为临床医师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定量PCR与EIA法检测血液透析患者HCV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检测方法。方法 对79例尿毒症长期血液透析患,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血清HCV-RNA水平,及第二代酶免疫试验(EIA)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结果 血液透析患抗-HCV阳性率22.8%(18/79),荧光定量PCR法HCV-RNA检出率39.2%(31/79)。在抗HCV阴性的患中,HCV-RNA的检出率为42.6%(26/61)。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50.6%(40/79)。结论 荧光定量PCR技术可弥补EIA检测的不足,在抗-HCV阴性的血液透析患中检测HCVRNA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杨晓霞 《宁夏医学杂志》2009,31(12):1226-1226
目的了解普通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状况。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10339例体检人员血清进行HCV抗体检测。结果抗-HCV阳性187例,阳性率为1.81%。其中男、女性阳性率分别为3.05%和1.17%;2006-2009年丙肝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85%、2.02%、1.68%、1.79%。结论我区普通人群HCV感染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全球丙肝感染情况已日趋严重,为防止疾病扩散,早发现、早治疗,将丙肝抗体检测纳入常规健康体检项目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曹珂 《中原医刊》2011,(17):95-96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丙型肝炎核心抗原(HCV—Ag)诊断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疑为HCV感染患者86例,采血半小时内分离出血浆,部分于当日进行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A)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Ab)检测,其余置-20℃冰箱保存,用于HCV—Ag检测。结果HCV—IqNAPCR、HCV-Ag、抗-HCV阳性率分别为46.5l%、43.02%、37.21%;同HCV~RNAPCR检测结果显示,HCV—Ag检测符合率89.53%(77/86)、假阳性率3.49%(3/86)、假阴性率6.98%(6/86);抗-HCV检测符合率81.40%(70/86)、假阳性率4.65%(4/86)、假阴性率13.95%(12/86)。结论ELISA法检测HCV—Ag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可明显缩短HCV感染的窗口期,且简捷、价廉,适合大规模筛查和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HCV核心抗原检测在丙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HCV RNA检测结果为阳性的60例丙肝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抗-HCV检测方法,研究组采用HCV核心抗原检测方法。对两组检测结果阳性情况与HCV RNA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6.7%,对照组为83.3%;研究组检测符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V核心抗原对丙肝诊断准确率高,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可信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组合检测丙肝抗体和丙肝核心抗原并联合丙肝RNA在丙肝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13 117例患者进行HCV抗体和HCV抗原组合检测,对两种方法中的阳性标本进行HCV-RNA确证检测。结果:13 117例患者中,丙肝抗体阳性188例,丙肝核心抗原阳性52例,其中丙肝抗体和核心抗原均阳性者48例,单独核心抗原阳性4例,总阳性数192例。丙肝抗体阳性188例中HCV抗体阳性标本中有121例HCV-RNA阳性,检出率为64.4%;有48例HCV-c Ag阳性,检出率为25.5%(48/188)。丙肝抗体和核心抗原均阳性者HCVRNA阳性45例,检出率为93.75%;单独核心抗原阳性4例中有3例HCV-RNA阳性,检出率75%。结论:抗-HCV和HCV-c Ag组合作为HCV感染初筛实验联合HCV-RNA确证检测,对HCV感染患者阳性检出率更高,假阳性率更低,可作为临床对HCV感染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检验程序。  相似文献   

12.
郭亮  陈享 《广东医学》1994,15(6):413-413,412
应用ELISA法检测抗-HCV抗体的阳性检出率不及PCR法检测HCV RNA。据文献报道HCV的感染率高于抗-HCV抗体检测的结果,而PCR法可检出携带者血内少量的丙型肝炎病毒,因此被视为较有效的检测手段。我们对本院各科送检丙型肝炎的部分标本及少量献血员标本进行抗-HCV抗体和HCVRNA的检测,以比较两种方法在临床检验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广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中HIV/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混合感染率及其HCV RNA的阳性率,为今后HIV患者丙肝筛查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HIV感染者血清中的丙肝病毒抗体,按结果分成抗-HCV(+)组和抗-HCV(-)组,再用巢式PCR法检测血清的HCV RNA,分析比较HCV RNA阳性率.结果 在300例HIV感染者中,有146例抗-HCV阳性,154例抗-HCV阴性;在抗-HCV阳性组中,HCV RNA的阳性率为78.08%(114/146);在抗-HCV阴性组中,HCV RNA阳性率为26.62%(41/154);ELISA法和巢式PCR法检测HCV感染的符合率为75.67%[(113+114)/300].结论 在广西的HIV感染者中HCV感染状况较严重.对HIV感染者进行丙肝筛查时,为减少漏诊率,建议采用PCR方法检测抗-HCV阴性血清中的HCV RNA.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国产HCV抗体分片段酶联免疫检测试剂与进口第三代抗-HCV检测试剂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研究来了解丙肝病毒抗体单片段检测的意义。方法 采用国产基因重组表达的丙型肝炎病毒不同区(C、NS3、NS4、NS5)特异性抗原分别包被酶标板,以间接EIA法检测75例丙肝患血清中不同区特异性抗体。并以Ab—bott公司第三代抗-HCV试剂进行总抗体检测,同时做HCV—RNA检测。结果 75例血清中HCV不同区抗原片段NS3、HCV~C、NS4、NS5的抗体检出率分别为93.3%(70/75)、92.0%(69/75)、70.7%(53/75)、64.0%(48/75)。含2个片段以上的抗体检出率为94.7%(71/75);抗-HCV总抗体的检出率为98.7%(74/75);HCV—RNA检出率为77.4%(58/75)。结论 HCV不同区抗原片段的抗体检出率有差别,NS3、HCV—C检出率较高,其次为NS4、NSS。两种试剂有较好的相关性,HCV抗体单片段试剂可作为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补充试剂,单独片段抗体阳性具有一定意义,动态观察NS3、NS4抗体水平可预测IFN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苗晓辉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4):3089-3089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最常见的为甲型病毒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1]。目前我国阻断丙型肝炎传播的主要方法是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丙型肝炎抗体(抗-HCV)筛选供血员。然而,抗-HCV的出现是在HCV感染后的6~12周(窗口期),所以,抗-HCV阴性并不能排除携带HCV具有传染性的可能。而HCV核心抗原(HCVCAg)的检测可将HCV的检测的窗口期缩短到15d,降低了HCV经血传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制备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virus C, HCV)不同片段抗体蛋白芯片,并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 方法: 分别取HCV融合抗原及分片段抗原,点至醛基化玻片上,制成HCV不同片段抗体蛋白芯片. 进行抗-HCV(ELISA)试剂和RIBA试剂与蛋白芯片法的比较. 结果: 蛋白芯片的融合抗原检测与ELISA法相比,阴性符合率为93.8 %,阳性符合率为97.1% . 蛋白质芯片分片段检测与ELISA法相比,阴性符合率为96.8 %,阳性符合率为97.1%. 蛋白芯片的融合抗原检测与RIBA法相比,阴性符合率为96.9% , 阳性符合率为98.5 %. 蛋白芯片分片段检测与RIBA法相比,阴性符合率为100%, 阳性符合率为98.5%. 结论: 蛋白芯片法与RIBA试剂检测结果相比较,与RIBA试剂有良好的一致性(P<0.05)),证明其具有良好的检测准确率,并可以降低ELISA法的假阳性.  相似文献   

17.
丙肝病毒核心抗原与丙肝病毒抗体检测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法)分别检测丙肝病毒核心抗原(HCV-cAg)和抗体(HCV-Ab),了解丙肝病毒核心抗原检测的意义.方法 采用丙型肝炎病毒(HCV)游离核心抗原试剂盒,对来自某院人院前或手术前筛查的100例临床样本和30例丙肝抗体阳性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HCV-cAg检测.结果 100例筛查样本HCV-Ab均为阴性.HCV-cAg阳性2例;HCV-cAg阳性率2%;30例HCV-Ab阳性的样本检出HCV-cAg阳性10例.HCV-cAg阳性率为33.3%.结论 HCV核心抗原检出时间早于抗体,HCV-cAg检测试剂盒可作为HCV抗体检测的补充试剂,尤其对术前HCV筛查的患者联合应用更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张菊香 《西部医学》2011,23(6):1146-1146,1149
目的评价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和核心抗原(HCV-cAg)的酶联免疫检测结果在临床中的应用,选择适合基层医院开展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方法对来自我院的89例拟诊为丙型肝炎的患者同时进行抗-HCV、HCV-cAg双相检测。结果 89例拟诊为丙型肝炎患者中检出87例阳性,检出率为97.7%,84例抗-HCV阳性,53例两项检测同时阳性,5例抗-HCV阴性患者中,3例HCV-cAg阳性,2例HCV-cAg阴性。结论酶联免疫法联合检测抗HCV和HCV-cAg,简便易行,适合基层医院对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筛查,能减少漏诊,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检测方法、试剂对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以不同试剂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献血者血浆标本进行抗-HCV检测,呈反应性标本采用HCV RNA RT—PCR荧光定量确证检测。结果ELISA再次检测抗HCV抗体阳性率明显低于初次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确证试验阳性率低于初次检测和再次检测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LISA测定结果为HCV抗体阳性者应经HCVRNART—PCR荧光定量加以确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抗原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荧光探针法对临床HCV感染者血浆进行HCV-RNA检测,并用ELISA对标本进行HCV抗体和HCV核心抗原的检测。结果87例HCV感染者HCV-RNA的检出率为75%(65/87);HCV抗体的检出率为95%(83/87);HCV核心抗原的检出率为67%(58/87)。另有2例标本HCV抗体阴性,而HCV核心抗原阳性,HCV-RNA也为阳性。结论HCV核心抗原的检测对HCV感染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