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振涛 《四川中医》2005,23(6):9-10
充血性心力衰竭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虚、阳虚,标实为血瘀、水阻、痰饮,标本俱病,虚实夹杂,是心衰的病理特点。临床辨治主要分为4个证型即气虚血瘀、水湿停滞证,气阴两虚、血瘀水停证,气虚阳虚、血瘀水停证,阳虚欲脱证,并举验案2则以佐证之。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金匮要略》治疗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方的证治特点和用药规律分析,认识到心衰属于中医学"心痹""心水"等范畴,为本虚标实证,以心气心阳虚为本,血瘀、水停、痰饮为标;治当益气温阳,活血利水;分为以本虚为主证型、以标实为主证型和以本虚标实为主证型;桂枝、茯苓、白芍、地黄、防己和甘草是《金匮要略》治心衰方中的主要用药;针对不同病症要紧握病因病机,辨证施治,随证加减。  相似文献   

3.
介绍王振涛教授从虚分期辨治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经验。王振涛教授认为,扩张型心肌病在病理上以心室重构为主,中医病机以心气亏虚为本,血瘀、水停为标,多虚、瘀、水等虚实夹杂。治疗上,从虚着手,分三期辨治,早期阶段无临床症状或症状轻微,主要有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血瘀证,方选抗纤益心方、生脉散、冠心Ⅱ号方加减;中期阶段主要有气虚血瘀水停、气阴两虚血瘀水停证,前者抗纤益心方的基础上加用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的药物,后者用生脉饮、猪苓汤加减;晚期阶段主要有阳虚血瘀水停证、阳气衰竭证,方选心衰康方加减,在抢救基础上可予参附汤、独参汤以回阳救逆。总之,辨治扩张型心肌病宜注重中西结合,旨在减少心肌损伤、抑制心室重构和延缓病变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谢先余 《河北中医》2021,43(11):1786-1789
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脏疾患最终归宿,其复发率高、死亡率高.韩明向教授认为,心衰属本虚标实之证,始虚在(心)气,终竭责(肾)阳,为病之本,继发(瘀)血、水(停),为病之标,气、血、水互为因果、相搏致积是心衰发展、加剧的根本原因.韩明向教授针对"气、血、水病常相因"的病理特点,确立气血水共治、分消温消并用的治疗原则,惯用治气、治阳、治血、治水,诸法合施,并自拟心衰夯阳方,验方活用,为中医治疗心衰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是心衰的最常见发病原因,其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且以心气亏虚为本,瘀血内阻为标,气虚血瘀贯穿疾病始终。通过对现有文献资料的研究,总结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的中医证候,结果发现主要以复合证候为主,包括阳虚水泛、瘀血内停,气阴亏虚,瘀血内停,阴阳两虚、水瘀内停等。  相似文献   

6.
陈建明  张琪 《四川中医》2008,26(1):23-24
心衰主脏在心,涉及他脏,心衰辨证总属本虚标实,其本虽有气血阴阳亏虚的不同,但临床以心阳气虚为主,其标乃为血瘀水停,治以益气温阳、化瘀利水法,临床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慢性心衰的病因病机主要为心气(阳)虚衰,日久殃及肺、脾、肾诸脏而致水停、血瘀滋生互结而成,属本虚标实之证。孙怡春主任医师在慢性心衰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治法方药方面有深刻的认识,自拟益心汤治疗慢性心衰取得了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8.
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祝教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本病发病多与气、血、水密切相关,病机总属本虚标实,以心气(阳)虚为本,血瘀、水停为标。治疗上当以益气温阳、化瘀利水为基本治疗原则,同时诸脏同调,兼顾它证,方能诸症皆除。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衰超声指数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评价心衰超声指数、血浆N端B型钠尿肽(NT-proBNP)作为CHF中医辨证分型客观指标的可行性。方法:167例CHF患者入院后行中医辨证分型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心衰超声指数,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NT-proBNP与心衰超声指数呈正向相关关系,心衰超声指数升高,NT-proBNP也会升高(r=0.634,P0.01)。NT-proBNP按心肺气虚、血瘀饮停→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肾气亏虚、血瘀水停→肾精亏损、阴阳两虚证型转化递增,两者呈正相关关系(r=0.82,P0.01)。心衰超声指数也按心肺气虚、血瘀饮停→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肾气亏虚、血瘀水停→肾精亏损、阴阳两虚顺序递增,两者呈正相关关系(r=0.658,P0.01)。结论:心衰超声指数、NT-proBNP与CHF中医证型存在明显相关性,可用于指导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医证型分型。  相似文献   

10.
李增  张明雪 《辽宁中医杂志》2019,46(6):1176-1178
本虚标实是冠心病合并心衰水肿的基本病机,本虚常常为心的气血阴阳虚损,特别是以心之气、阳亏虚为主要;标实则指瘀血、水饮。虚实夹杂,相互交错,久病迁延不愈,则会导致气虚阳日益虚甚,引起血瘀、水停从而引发水肿。该病的病位主要在心,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冠心病合并心衰水肿多由饮食不节、外感六淫、情志失常及久病体虚所导致。通常将其证型分为心肺气虚、心肾阳虚、血瘀饮停和痰湿阻滞。文章就冠心病合并心衰水肿的病因病机、证候分析及辨证论治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1.
刘东方教授认为慢性心力衰竭(CHF)从本质上说是本虚标实之证,心气(阳)虚为本,血瘀、水停为本虚的基本病理改变。治疗上以中医辨证为基础,以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为治疗大法,且善于应用虫类药,随症加减,经临床验证,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所引起的严重心功能代偿不全的共同表现.心衰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以气虚、阳虚、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为主,标实以瘀血、痰饮、水湿内停为标,且气、血、水三者又可相互为病,相互转化.心气虚是慢性心衰的病理基础,心阳虚是心气虚的发展,血瘀是重要病理环节,水停是必然结果.目前此疾病的发病率较高,西医治疗短期效果尚可,而中医能提高患者的远期治疗效果,也避免了输液增加心脏负荷的弊端.中医临床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以真武汤为主方,配用治水三法,疗效颇好.  相似文献   

13.
心力衰竭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心气虚与心肾阳虚,标实为血瘀、水阻、痰饮,标本俱病,虚实夹杂,是心衰的病理特点。临床辨治主要分为个证型即痰瘀互阻证、心肾阳虚证、阳虚水泛证、心阳虚脱证。并举病案2例以验证之。  相似文献   

14.
郭维琴教授为著名中医心血管专家,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已形成自己完整而独特的辨证治疗体系,尤其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方面疗效显著,在心衰病机诊断、治疗中重视"气"、"血"与"水"关系,认为心衰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之证,心之阳气(或兼心阴、心血)亏虚为本,瘀血、水停、痰饮为标,心气虚是病理基础,血瘀是中心病理环节,痰饮和水湿是主要病理产物,气、血、水相关同病等病理变化在心衰病证中具有重要地位。郭维琴教授在心衰药物治疗方面重视"气"、"血"、"水"的关系,首先重用益气药,同时应用理气药,注重应用活血化瘀药,利水药改善症状,并分析验案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5.
占永立教授认为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中医病机以肺脾肾亏虚为本,血瘀、水停为标,确立了以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基本思路,主要分为三型论治:肺气亏虚,血瘀水停证,治宜益肺固表,活血利水,方以防己黄芪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减;脾阳不足,血瘀水停者,宜健脾温阳,活血利水,方以实脾饮合补阳还五汤加减;肾阳虚衰,血瘀水停,当温肾助阳,活血利水,方以真武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相似文献   

16.
李芳  洪郁芝  魏燕 《新中医》2014,46(5):154-155
目的:分析早期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根据课题组统一制定的调查表,对符合课题组规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的76例早期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患者进行调查,采集患者的一般情况及中医四诊信息,对中医证型的分布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气阴两虚证25例(32.9%),血瘀阻络证15例(19.7%),湿热困脾证12例(15.8%),肝肾阴虚证7例(9.2%),阴虚热盛证6例(7.9%),脾虚气滞证4例(5.3%),阴阳两虚,血瘀内停证4例(5.3%),肾气虚证2例(2.6%),肾阳虚证1例(1.3%),提示本病是本虚标实,本虚多以气阴两虚为主,标实多以血瘀、湿热为主。76例糖尿病早期微血管病变患者中,有5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其中医证型仍是以气阴两虚为主,血瘀阻络,湿热困脾,肝肾阴虚及阴虚热盛为其次;10例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证型主要以气阴两虚、肝肾阴虚为主,其次脾虚气滞证;4例早期糖尿病神经病变、4例糖尿病肾病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合并二种其他微血管病变,多有中医证型复杂,多个证型重叠。结论:早期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以本虚标实为核心,以气阴两虚为本,血瘀、湿热、阴虚热盛为标。  相似文献   

17.
<正>心力衰竭以心脏收缩、舒张功能严重异常为主要表现,是各类心脏疾病最终发展的结局,面对这种对心脏类疾病患者生命威胁较大的病症,其临床治疗研究一直未曾停止,祖国传统医学认为心衰为本虚标实之证,以心之气阳亏虚为本,血瘀、水饮为标。本虚(心阳气亏虚)是心衰的病理基础,贯穿整个病理过程的始终,治疗应注重辩证论治,标本兼顾,故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是其重要治则。现代医学随着血流动力学和药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其治疗也经历了几个重要发展阶段,目前治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中医诊治充血性心力衰竭多从本虚标实立论,即心气阳两虚为本,血瘀水停为标,治疗上集中于温补阳气、化饮逐水、活血化瘀三法.但目前临床上心衰患者阴虚表现者不少见,笔者从心衰时阴虚的理论依据、临床表现及防治的重要性入手论述心衰中养阴的必要性,以期能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9.
心衰论治     
对心衰的病名、病象、病因病机(久患心疾、久患肺疾、久患肾疾)分别予以概述;提出其辨证要点(辨急性与慢性、辨诱因、辨标本盛衰);并分6证(气阴两虚、气虚血瘀、阴阳俱虚、阳虚水泛、阳衰气脱、阴竭阳脱)论述其证治方药。  相似文献   

20.
从心肾相关理论探析心力衰竭中医辨治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发展到中晚期的严重并发症。中医虽无此病名,但归属于"心悸""喘证""水肿""胸痹"等范畴。基于心肾相关理论探讨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辨治思路,认为心力衰竭基本病机为心肾阳虚,血瘀水停,为本虚标实之证,治疗以温阳益气治其本,活血利水治其标,从肾论治心衰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