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王国建 《吉林中医药》2010,30(8):709-710
目的:对独取厥阴经腧穴和传统辨证取穴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进行疗效分析。方法:临床分治疗组60例,对照组40例。以独取手、足厥阴经腧穴针灸治疗的为治疗组,以传统辨证取穴针灸治疗的为对照组,1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效果明显,痊愈21例,显效14例,好转1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0%。结论:从比较中看到独取厥阴经腧穴针灸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辨证取穴针灸治疗组。  相似文献   

2.
张跃华  张素萍 《陕西中医》2007,28(10):1386-1387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中风的若干个结合。方法:根据临场经验和针灸经络理论对命题进行论述。结论:针灸治疗中风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整体与局部治疗相结合、头针与体针相结合、阴经与阳经取穴相结合,以知常达变,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近10年有关针灸临床治疗耳鸣文献的检索和查阅,就针灸处方中主穴、配穴的选穴情况进行统计和归纳,得到主穴48个,配穴32个,主穴选用频率最高的是听会,其次是听宫、翳风、耳门、中渚,配穴是太冲,其次是外关、足三里、丰隆、太溪。临床针灸治疗耳鸣的选穴存在规律性,即辨经、辨证相结合,以局部循经配合远端辨证取穴。  相似文献   

4.
杨卫东 《陕西中医》2010,31(7):895-896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针灸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方法:中医辨证为脾虚肝郁、气阴二虚、阴阳二虚3型辨证治疗,同时配合针灸带脉、督脉治疗本病40例。结果:显效11例,总有效率为97%。结论:针药结合治疗有协同提高疗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五官超短波治疗颞颌关节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颞颌关节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实验组在针灸治疗(局部取穴加辨证取穴)的基础上增加五官超短波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针灸治疗(局部取穴加辨证取穴).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2组疗效的差别.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9%,优于对照组71.4%,2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结合五官超短波治疗颞颌关节功能障碍综合征总有效率优于单纯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6.
《陕西中医》2014,(7):832-833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针灸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中医辨证加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汉密顿抑郁量表和焦虑量表的评分情况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7.78%,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悸、气短乏力、头昏头痛等症状明显较对照组改善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汉密顿抑郁量表和焦虑量表的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联合针灸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60例用针灸辨经结合辨证治疗方法,10次为一疗程,治疗两个疗程。结果:痊愈40例,显效10例,好转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结论:针灸辨经结合辨证治疗肩周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文献研究分析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取穴规律,探讨用穴思路。方法检索2005—2015年中国知网中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文献,总结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选穴规律,进而探讨用穴思路。结果纳入的52篇文献中,出现频次较高的腧穴有阿是穴、夹脊穴、足三里、阳陵泉、太冲、合谷、曲池、支沟等;穴位配伍方面,出现最多频率的腧穴配伍组合有阿是穴、夹脊穴配伍,阿是穴、足三里配伍,夹脊穴、阳陵泉配伍,阿是穴、阳陵泉配伍,阿是穴、曲池配伍等。结论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用穴思路:多选取阿是穴以局部治疗,选取手足阳经腧穴以整体辨证论治,选取夹脊穴以振奋督脉阳气和刺激脊髓神经丛。  相似文献   

9.
邱东升  张运红 《陕西中医》2013,(10):1398-1399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应用温针灸法治疗,对照组应用疏密波电针法治疗,取穴包括内膝眼、犊鼻、梁丘、血海、足三里、阳陵泉。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姬红英  张艳 《陕西中医》2013,(10):1386-1387
目的:总结针灸配合舒乐安定片及心理疏导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22例,两组病人均采用西医舒乐安定片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针灸和辨证(肝火扰心型、痰热扰心型、心脾两虚型心虚胆怯型)护理,对照组只提供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65%,对照组总有效率73.91%。辨证施护组明显高于对照护理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灸配合舒乐安定片及心理疏导对失眠患者疾病的恢复有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11.
针灸联合中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中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采用针灸(中脘、天枢、气海、人中),加中药辨证治疗,对照组30例用纯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46.67,(P<0.01)。提示:针灸加中药对肠易激综合征有优势互补的作用,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针灸联合龙胆泻肝汤治疗带状疱疹6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宝辉 《陕西中医》2011,32(3):334-335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清肝泄热、解毒消疹类中药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采用针灸(曲池、委中、阳陵泉、血海、大椎)配合龙胆泻肝汤(龙胆草、黄芩、栀子、生地黄、牡丹皮、泽泻、茯苓、薏苡仁、柴胡、大青叶、紫草等)治疗带状疱疹68例。结果:总有效率100%。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清热泄火、解毒消疹的功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谢瑜 《陕西中医》2014,(5):597-598
目的:观察针灸辨证取穴治疗妊娠恶阻的疗效。方法:采用毫针针刺方法,选取32例,病例均为初产妇,运用中医八纲辨证选穴治疗妊娠恶阻,主要选取:攒竹、内关、足三里、阴陵泉、中脘、关元、天枢。结果:总有效率96%。结论:针刺治疗妊娠恶阻方法简单易行,安全有效,有和胃降逆,温养胎气的功效。  相似文献   

14.
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组穴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当前针灸减肥临床辨病组穴、辨证组穴、随证组穴的一些观点,运用从临床有效穴位反推组穴原则的方法,指出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主要穴位是脾胃经、任脉的下肢和腹部穴位,其组穴原则是调血降脂。提出对于传统医学尚未系统认识的现代疾病的针灸治疗的组穴规律,不应只从原有的概念和模式出发,而应从当代临床实践提供的经验出发进行总结,并从用穴特点反推组穴原则和治疗原则,希望这一思路能够对总结针灸治疗规律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5.
《陕西中医》2017,(1):112-113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合平胃散加减与常规西药为主,以针灸治疗为辅的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脾胃病科门诊患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者150例,以随机分类为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予以中医汤药与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75例,予上法,并同时给予针刺脾俞、胃俞、上脘、足三里等穴配合辅助治疗;以上两组,均给予治疗周期为两个疗程。结果:治疗周期结束后,使用统计学方法对其进行疗效分析,治疗组总有效率98.67%,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更优。结论:针灸结合中医辨证及常规药物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具有较高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偏头痛的选穴特点及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针灸治疗偏头痛的RCT文献,提取中医四诊信息,经过数据标准化处理并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20.0系统挖掘其选穴规律。结果共纳入文献94篇,其中涉及配穴方案48例。主穴取穴主要在头部,以胆经穴为多,通过系统聚类得到5组腧穴组合;配穴的选穴主在四肢,以脾经、胃经、肝经、胆经穴为多,通过系统聚类得到6组腧穴组合。结论针灸治疗偏头痛的主穴取穴注重局部取穴与辨经取穴的有机结合,而重在治痛;配穴取穴强调远部辨经、辨证取穴,而重在扶正祛邪。针灸治疗偏头痛的选穴重在培本祛邪,标本兼顾,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7.
针刺治疗呃逆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莉娜 《吉林中医药》2011,31(8):784-784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呃逆的疗效。方法:采用辨证取穴方法取内关、合谷、太冲、中脘、足三里、膈俞、胃俞、脾俞等穴。结果:38例患者中,治愈36例,有效率94.7%,无效2例。结论:针灸治疗呃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现代针灸治疗卵巢早衰的分型选穴规律,以便为临床医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建立针灸治疗卵巢早衰的文献数据库,对近10年来针灸治疗卵巢早衰的相关文献进行收集、筛选、整理、录入、审核、数据统计分析,总结针灸治疗卵巢早衰的分型选穴规律。结果:(1)从卵巢早衰的辨脏辨经分型中看,少阴失调为其主要病因,其次为少阴厥阴失调、少阴太阴失调、太阴失调和厥阴失调。(2)针灸治疗卵巢早衰常用腧穴为:关元、三阴交、肾俞、足三里、脾俞、子宫、肝俞、中极。(3)十四经脉中,膀胱经、肾经、脾经、肝经及其表里经是针灸治疗卵巢早衰的常用经脉,非经穴以局部取穴为主。(4)"三阴失调"各分型中针灸处方都含有三阴交、关元,其他腧穴均为辨证取穴。(5)针灸所选取的腧穴中88.46%为特定穴,其中常用特定穴为:交会穴、募穴、五输穴、背俞穴和八会穴。结论:少阴失调是导致卵巢早衰的关键病机,厥阴失调、太阴失调也是其致病的主要因素,针灸治疗卵巢早衰选穴中以厥阴肝经、太阴脾经、少阴肾经及其表里经、任督二脉上的腧穴为主,选取的腧穴具有补肾调神、调和肝脾的功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应用针灸和现代理疗仪器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效果。方法:根据患者就诊的症状进行辨证施治,辨证属外感湿热邪毒,气血凝滞,经络闭阻,根据症状运用电针灸加电和电脑疼痛治疗仪配合治疗。结果:经过辨证施治,患者治疗十五次后,复查诉症状消失,无其他不适。结论:头面部带状疱疹早期运用针灸和理疗,临床显效良好,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陕西中医》2017,(1):111-112
目的:研究运用循经针灸同步运动锻炼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效果。方法:选取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12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是在循阳明经针灸基础上进行同步运动锻炼,对照组运用循阳明经针灸治疗,两组的观察疗程均为2月。记录观察指标,使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评分)和临床痉挛指数评分(CSI评分)分析评定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NDS和CSI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用循经针灸同步运动锻炼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