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溃疡性结肠炎837例内镜特点和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瑛 《西部医学》2008,20(1):121-121,123
目的总结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特点及内镜下表现。方法收集经电子结肠镜检查及病理确诊的UC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UC837例,检出率4.25%。男女之比为1.25:1,平均发病年龄43岁。病变范围:直肠乙状结肠炎占61.2%,左半结肠炎占15.0%,全结肠炎占17.2%,其它部位占6.4%。结论UC发病年龄多集中在25~47岁。病变主要以左半结肠为主。  相似文献   

2.
中药固肠止泻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89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中药固肠止泻丸(原名结肠炎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896例,其中痊愈508例,占56.7%,显效272例,占30.36%,好转101例,占11.27%,无效15例,占1.67%。总有效率998.33%,说明固肠止泻丸对溃疡性结肠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
溃疡性结肠炎的内镜检查(附24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连峰  徐芸 《中原医刊》1996,23(8):43-44
在过去5年的结肠镜检查中,结合临床表现和活检符合溃疡性结肠炎诊断者246例,占结肠镜检查总数的2.73%,粘液脓血便和腹泻分别占73.1%和49.6%。内镜所见:全部病变呈连续性分布;粘膜充血、水肿伴颗粒者最多见,占82.4%;伴糜烂及浅表演疡者占78.8%;其它病变为假息肉,粘膜桥和粘膜萎缩性病变。分布范围:以直、乙状结肠炎型最多,有133例,占54%,左侧结肠炎型40例,占16.2%;全结肠炎型73例,占30%临床型以急性期和慢性活动期多见,有210例,占85%;静止期41例,2例癌变,发生率为0.8%;3例伴多发性憩室;并发中毒性巨结肠2例,经活检和随访证实结肠镜确诊率为96.4%,总结认为:结肠镜对溃疡性结肠炎不但有很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并可确定分布范围、严重程度、有无恶变等。  相似文献   

4.
溃疡性结肠炎诊断问题再议(附9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习1987年1月至199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UC),按1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病研讨会标准复验,部分组织切片用盲法阅片,随访观察病情变化,以探讨提高本病治疗水平的实际措施。92例患者的平均病程4.12年。慢性复发型占66.3%,轻中度占76%,左半受累者占54%。96.6%属活动期;CRP反映疾病的活动性优于SR;内镜表现具有相对特征性,结合活检反映疾病慢性化指标更为有用;不能确诊病例按“治疗从宽、诊断从严”的原则随访观察,认真作好排除诊断,可提高本病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5.
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德正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7Z):37-37,89
目的 分析研究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 分别采用柳氮磺胺吡啶、强的松及甲硝唑等联合治疗38例患者,并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临床缓解24例占61.35%,有效11例占26.31%,无效3例占7.69%,其中1例中断治疗。结论 (1)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与机体免疫有重要关系;(2)柳氮磺胺吡啶、强的松和甲硝唑联合规范治疗可以提高临床缓解率;(3)应做好康复指导,有效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6.
应用大肠癌单抗Hb3、花生凝集素(PNA)、癌胚抗原(CEA)分别对6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CuC)和20例大肠癌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大肠癌Hb3反应的阳性率为80%(16/20),PNA为85%(17/20),CEA为90%(18/20);三种肿瘤标记物为阳性者14例,占70%,其中各有一项阳性者,共19例,占95%。CuC对Hb3、PNA、CEA反应的阳性率分别为41%(25/60)、34  相似文献   

7.
缺血性结肠炎1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缺血性结肠炎15例,其中50岁以上者12例,占80%,女性12例。14例合并有基础疾病。占93.3%,基础疾病以心脑血管病变为主。结肠炎多位于脾曲以下左半结肠,以乙状结肠最为多见,症状主要是腹痛、腹泻和便血,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结合结肠镜检查。认为结肠镜检查是缺血性结肠炎的主要检查方法,也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中药口服并中西药合剂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20例。本组病人均以腹泻、腹痛、粪质多糊状混有粘液为主证,伴有不同程度的纳差、腹胀、消瘦、乏力、恶心、失眠、苔白腻、脉缓弱。结肠镜检为慢性结肠炎,并排除了其他疾病。中医辨证均属脾胃虚弱型,故拟健脾和胃、渗湿止泻之法,方以参苓白术散加减煎汤内服;中西药合剂保留灌肠。其结果20例中,痊愈16例,占80%;显效2例,占10%;好转2例,占10%;总有效率100%。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西药复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0.5%甲硝唑100ml、庆大霉素8万U、锡类散1.5g、地塞米松5mg,配成灌肠液,每天1次,以直肠滴入法灌入。结果 46例中,显效14例,占总数30%,有效28例,占总数61%,稳定4例,占总数9%。结论 此法简便易行,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中西药联合灌肠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西药联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疫.方法:采用甲硝唑100ml,赛霉安6.0g、地塞米松5mg、利多卡因5ml、庆大霉素8万^U配成灌肠液,每晚临睡前,以直肠滴入法灌入.结果:60例中,显效36例,占总数60%,有效60例,占总数100%.结论:此法简便易行,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我院经纤维结肠镜检查的145例下消化道出血原因进行总结。145例中阳性发现131例,占90.31%,其中溃疡性结肠炎44例(33.59%)慢性结肠炎27例(20.61%),结直肠癌28例(21.37%)结肠息肉11例(8.4%)其它有放射性肠炎,菌痢内痔、血管畸形等。纤维结肠镜检查可提高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率,在急诊检查中可同时进行止血治疗,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慢性溃疡性直结肠炎为中青年人好发病,临床以腹痛隐隐,里急后重,大便溏稀或带白色粘液为主。病程长,疗效差,如果失治或误治,致湿热壅塞胃肠,损伤脾胃的运化功能,气滞血瘀,虚实夹杂更不易治愈。临床上直结肠癌变与本病有密切的关系。笔者认为中医中药在治疗本病有着不可置疑的效果。方法 分别用30例患慢性、溃疡性直结肠炎的病人运用中医健脾祛湿、活血化瘀药物给予口服,灌肠;与西药口服、灌肠的方法进行疗效的观察。结果 采取中药组治疗的30例中痊愈16例,占53%,显效7例,占23%,好转4例,占13%,无效3例占10%。而西药组30例中痊愈6例,占20%,显效7搠,占23%,好转1例,占3%,无效9例,占30%。明显,中药治疗疗效胜于西药。结论 中医健脾祛湿、活血化瘀法对慢性、渍疡性直结肠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中药肛门灌肠提高了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我们对近5年来1707例结肠镜检查的结果进行总结,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溃结)的患者共87例,均符合太原溃结诊断标准。溃结的肠镜检出率为5.09%,其中男43例,女44例。年龄20~75岁,平均45.7岁,其中20~30岁15例,占17.2%,30—40岁19例,占21.8%。大于60岁的15例,占17.2%。发病原因为精神神经因素14例,占16.1%;饮食不当18例,占20.7%;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危险因素进行临床分析,探究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致病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4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20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足月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和分析,对两组患儿出生体重以及是否为母乳喂养进行比较。采用X线对患儿进行诊断。所有患儿均给予禁食,并且使用抗生素甲硝唑。结果:观察组患儿中,体重低于2500g的低体重患儿为16例,占80.0%,非母乳喂养18例,占90.0%。对照组患儿中,体重低于2500g的低体重患儿为6例,占30.0%,非母乳喂养16例,占80.0%。两组患儿低体重发生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非母乳喂养例数没有统计学差异。对于所有患儿,均给予全胃肠外营养。所有患者中,治愈、好转、未愈、死亡例数分别为25例、9例、5例、1例,所有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结论:诱发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主要因素为低体重以及非母乳喂养,对此,应该有针对性的给予治疗,促进患儿尽快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5.
赵虹  孙乃时 《吉林医学》1997,18(5):288-289
本文对我院自1987年6月5日至1996年12月30日行纤维结肠镜检查的1058例患者行筛选,其中血便者530例,占受检人数的50.1%,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以便血为主诉症状。530例中,男361例,女169例;年龄14岁~85岁。检查距出血时间:最短者8h,长者10年以上。临床表现有下腹痛,里急后重,便血或脓血便为主。1.2方法:全部患者详细询问病史,甘露醇导泻,用ZT10—20L型纤维肠镜检查。2结果2.1530例中发现病变者524例(占98.9%),未发现病变者6例(占1.13%)。检查疾病诊断有慢性结肠炎103例(占19.66…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分布特点。方法对。705例本院2000年1月一2003年12月间,下消化道出血的老年患者经肠镜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资料表明,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依次为结肠癌267例,占37.9%;结肠息肉163例,占23.1%;肛周疾病(包括内痔、肛裂及肛管炎等)63例,占8.9%;炎症性肠病19例,占2.7%;缺血性结肠炎19例,占2.7%。结论结肠癌、结肠息肉、肛周疾病(包括内痔、肛裂及肛管炎等)、炎症性肠病、缺血性结肠炎等疾病是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要重视对老年下消化道出血患者肠镜的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药物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0.9%生理盐水100ml、甲硝唑0.8g、地塞米松5mg、凝血酶500U配成灌肠液,每晚临睡前,以直肠滴入法灌入。结果 20例中,显效5例,占总数25%;有效14例,占总数70%;稳定1例,占总数5%。结论 此法简便易行,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维生素B1穴位注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97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维生素B1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利用维生素B1足三里穴位注射门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9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经1疗程治疗后观察,治愈65例(占67.0%),有效25例(占25.8%),无效7例(占7.2%),总有效率92.8%,其中一次治愈49例,达到50.5%。结论维生素B1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疗程短、起效快、安全简便的优点,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应用大肠癌单抗Hb3、花生凝集素(PNA)、癌胚抗原(CEA)分别对6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CuC)和20例大肠癌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大肠癌Hb3反应的阳性率为80%(16/20),PNA为85%(17/20),CEA为90%(18/20);三种肿瘤标记物均为阳性者14例,占70%,其中各有一项阳性者,共19例,占95%。CuC对Hb3、PNA、CEA反应的阳性率分别为41%(25/60)、34%(20/60)和53%(32/60);三者均为阳性者18例,占30%,三种肿瘤标记物有一项阳性者共40例,占66%;12例胎儿大肠粘膜全为阳性,而正常大肠粘膜几乎全为阴性。由此作者认为,上述改变,特别是这三种肿瘤标记物综合检测,其阳性率之高,不但有利于进一步证实CuC确实发生了类似大肠癌的生化改变,亦进一步支持了CuC实为大肠癌的癌前期疾病。因此我们认为,在今后的研究和临床工作中,对某一组织,若应用多种肿瘤标记物进行综合检测,对于早期癌及癌前病的发现与诊断比应用单一标记物更有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1984年10月~1991年12月经结肠镜、手术、病理诊断缺血性肠炎12例(缺血性结肠炎9例,缺血性小肠炎3例)。12例中50岁以上者6例,占50%。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6例,占50%。缺血性结肠炎多位于左半结肠,临床主要表现腹痛、腹泻、便血。缺血性小肠炎早期症状不典型,发展快,严重者有腹膜炎、腹水、肠梗阻及中毒性休克。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症状、体征、结肠镜检查、活检病理。病理标本铁染色有含铁血黄素沉着(6/12)占50%,对诊断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