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诺贝特治疗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重庆市璧山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诊治的轻、中度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住院患者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禁食禁饮,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非诺贝特200mg口服,每天1次。结果 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相近。加用非诺贝特治疗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可以迅速降低血三酰甘油水平,促进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缩短患者腹痛缓解和肠道功能恢复所需时间,降低治疗费用。结论非诺贝特不能显著提高疗效,但可促进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缩短疗程,减少人均住院时间和人均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心内科王文娟,林淑英,程立新我院于1991年10月至1992年4月用非诺贝特(立平脂)治疗38例高脂血症,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病例选择:高脂血症38例,空腹血清总胆固醇(TC)均)5...  相似文献   

3.
庞明  苏卫红  梁积英  史文  胡颖虹 《临床荟萃》2002,17(24):1431-1432
目的观察两种降脂药对老年高脂血症的疗效 ,以便临床更好地选择用药。方法病例选择 6 0例确诊为高脂血症的患者。其中男 5 5例 ,女 5例 ,6 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30例 ,其中 1组服氟伐他汀 (来适可 )胶囊 ,1组服非诺贝特片。 8周后复查血脂和肝肾功能作对照观察。结果治疗后血脂变化 ,来适可组显效 2 3例 (76 .6 7% ) ,有效6例 (2 0 % ) ,总有效率 96 .6 7%。非诺贝特组显效 13例 (43.33% ) ,有效 15例 (5 0 % ) ,总有效率 9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在降TC方面来适可组优于非诺贝特组 ,而降TG则非诺贝特组比来适可组要好 ,在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方面 ,来适可组优于非诺贝特组 ,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方面 ,非诺贝特组的效果亦不如来适可组。结论两种降脂药对老年高脂血症都有疗效 ,且副作用较少 ,认为高胆固醇血症选来适可较好 ,而高甘油三酯血症则选非诺贝特合适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微粒化非诺贝特对高脂血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用开放、随机对照方式,应用非诺贝特和多烯康治疗高脂血症12周,记录病人一般资料和治疗前后有关检查结果及副作用。结果:非诺贝特组服药12周后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胆固醇脂蛋白(LDL-C)水平与O周比较分别降低18.9%(P相似文献   

5.
对我们采用辛伐他汀和非诺贝特隔日交替服用治疗老年人混合性高脂血症疗效观察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辛伐他汀及非诺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本院就诊的140例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应用辛伐他汀20 mg,每晚1次;观察组晨口服非诺贝特100 mg,晚口服辛伐他汀10 mg,总疗程8周。观察治疗后两组血脂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下降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增加、甘油三酯下降显著(P<0.05);观察组中总有效率为78.57%,高于对照组的92.86%;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无差异。结论 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及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非诺贝特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症的护理进行探讨。【方法】回顾分析非诺贝特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症1例患者,对其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非诺贝特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症病情凶险,常导致肾功能不全、肝功能损害、高钾血症等。【结论】护理中应加强对用药知识的宣教,培养患者对自己所用的药物作用及副作用的监测能力,出现不适及时就诊,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8.
罗雪琚 《华西医学》1994,9(2):146-146
非诺贝特降脂疗效远期观察罗雪琚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应用非诺贝特(F)治疗高脂血症3年(1988,1~1990,12)。15例长期随访资料如下。男5例,女10例。年龄43~74岁(平均55.6岁)。患者治疗前均至少三次以上血脂增高;(血清总胆固...  相似文献   

9.
目前,降血脂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很多,但效果并非十分理想,并且副作用较多。我科于1989年1月至1991年12月期间,系统地观察了降血脂药物非诺贝特对48例高脂血症病人之血清脂质(Tch,TG及HDL-ch)水平的影响,现总结如下: 1 观察对象与方法 所观察的48例高脂血症病人,男32例,女16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64.72岁。其中冠心病高脂血症38例,糖尿病高脂血症9例,原发性高脂血症1例,均口服嘉兴制药厂生产的非诺贝特每次100mg,一天3次,疗程一月。  相似文献   

10.
非诺贝特单独治疗引起横纹肌溶解症临床及治疗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脂药物引起横的纹肌溶解症多由他汀类药物所致,单独由非诺贝特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症的报道十分少见.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非诺贝特单独治疗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症的资料,探讨临床及治疗特点,以加深对非诺贝特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症的危害性和早期诊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李先维  胡兵 《临床荟萃》2003,18(11):618-619
目的 比较甘糖酯与非诺贝特的调脂疗效。方法84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甘糖酯组43例,口服甘糖酯100mg,每日3次;非诺贝特组41例,口服非诺贝特100mg,每日3次,均以8周为一疗程。比较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变化。结果 甘糖酯组与非诺贝特组降TC总有效率分别为89%与84%;降低TG总有效率分别为91%与93%;升高HDL-C总有效率分别为86%与84%,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糖酯与非诺贝特调脂效果均显著,两者疗效相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预先应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的激动剂非诺贝特活化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对急性心肌缺血性损伤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6/2005—05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克山病研究所完成。取30只健康纯系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异阿肾上腺索组、非诺贝特组和正常对照组3组,每组10只。①非诺贝特溶于30g/L阿拉伯树胶中制成混悬液.非诺贝特组给予非诺贝特80mg/kg灌胃,其他两组给予等量的30g/L阿拉伯树胶灌胃,1次/d,共7d。②末次灌胃后1h异丙肾上腺素组和非诺贝特组给予异丙肾上腺素5mg/kg腹腔注射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损伤模型;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注射24h,麻醉后取血清和部分心脏,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的浓度,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心肌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mRNA表达水平。结果:30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1)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的浓度:异丙肾上腺素组和非诺贝特组高于正常对照组[(301.72&;#177;2.49),(164.29&;#177;3.60),(16.35&;#177;2.37)ng/L,P〈0.01],但非诺贝特组低于异丙肾上腺素组(P〈0.01)。②心肌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mRNA表达水平:异丙肾上腺素组和非诺贝特组低于正常对照组(0.7355&;#177;0.0455,0.8863&;#177;0.0322,0.9267&;#177;0.03l9,P〈0.01);但非诺贝特组高于异丙肾上腺素组(p〈0.01)。结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活化后参与急性心肌缺血性损伤中的炎症反应,显著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提示非诺贝特对心肌缺血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非诺贝特于1986年由上海黄海制药厂首先研制成功。具有明显的降低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系一强效、低毒性的降血脂药物。为进一步观察其临床疗效,我院于1989年1月至1991年4月间应用非诺贝特片,对29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非诺贝特对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对40例高脂血症患者使用非诺贝特对高脂血症的疗效每日300mg,疗程6个月,治疗前后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等。结果:TG平均降低了45.2%,TC平均降低了20.5%,HDL-C平均上升15.4%,LDL-C平均降低了25.5%,apoA  相似文献   

15.
高脂血症维持治疗的探讨:附119例资料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邢植斐  李广镰 《新医学》1996,27(11):585-586
报道一组高脂血症病人经降脂药物治疗血脂恢复正常后,随机分为服用小剂量多烯康(A组)、非诺贝特(B组)、多烯康和非诺贝特组(C组)和停药组(D组)共119例,追踪观察4-12个月,观察各组血脂变化。结果:D组全部血脂在4个月内重新升高至异常。A、B、C组至12个月分别有50%、51%和74%仍维持血脂正常,揭示高脂血症在药物脂治疗成功后仍需继续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激动剂非诺贝特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40例)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非诺贝特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非诺贝特,疗程均为1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清Ⅰ型前胶原(PCⅠ)、Ⅲ型前胶原(PCⅢ)、层黏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和PPAR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浓度变化。结果治疗后,非诺贝特组和常规治疗组的血清PCⅠ和HA均显著降低(P<0.05,P<0.01),且非诺贝特组的降低程度大于常规治疗组(P<0.05);非诺贝特组的PCⅢ和LN均显著减少(P<0.05),但常规治疗组的PCⅢ和LN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减少(P>0.05)。治疗后,非诺贝特组的血清PPARα水平显著升高(P<0.01),但常规治疗组的血清PPARα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非诺贝特组和常规治疗组的血清TGF-β1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P<0.05),且非诺贝特组的降低程度大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非诺贝特具有逆转CHF心肌纤维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PPARα、增加TGF-β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PPAR-α)激动剂非诺贝特对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储备功能(CFVR)的影响。方法选取58例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分为非诺贝特治疗(200mg/d)组35例和对照组23例,随访12周,利用多普勒超声心动测定CFVR。结果与基线和对照组相比,非诺贝特治疗组CFVR明显高于基线水平(3.14±0.36vs.2.80±0.58,P<0.01)和对照组(3.14±0.36vs.2.79±0.65,P<0.05),而对照组和基线水平无统计学差异。非诺贝特治疗后显著降低患者血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的水平。非诺贝特治疗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显著高于基线水平和对照组。结论 PPAR-α激动剂非诺贝特可以显著改善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CFVR功能,并能显著降低血浆炎症因子的表达,进而发挥血管内皮保护效应,但此效应可能被其升高的血浆Hcy水平的副作用所削弱。  相似文献   

18.
郭晓碧  梅克治  陈思伟 《新医学》1998,29(12):635-637
微粒化非诺贝特(力平脂200A)是降脂新产品,所采用的微粒化工艺可使其生物利用度提高大约30%。本文对微粒化非诺贝特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病人对该药的耐受性进行总结。对象和方法1.对 象 1996年10月至1997年3月本院诊断为原发性高脂血症(总胆固醇超过6.0mmol/L和甘油三酯超过2.18mmol/L)患者,均经饮食疗法治疗1个月以上无效共20例(男9例,女11例),年龄47~88(67±10)岁。除外下列情况:16个月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严重创伤或重大手术、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更年期服雌激素者;2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急、…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消肝脂汤与非诺贝特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确诊脂肪肝的 7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 3 6例 ,给予自拟消肝脂汤合非诺贝特治疗 ;对照组予单用非诺贝特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 5 8 3 3 % ,总有效率为 88 89% ;对照组分别为 3 2 3 5 % ,64 7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消肝脂汤合非诺贝特治疗脂肪肝效果优于单用非诺贝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与非诺贝特联合对改善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血脂谱是否优于大剂量辛伐他汀类单独应用及其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60名糖尿病合并混合高脂血症经辛伐他汀20 mg每晚1次,治疗至少8周后血脂不达标(达标标准:LDL-C<2.6 mmol/L、TG<1.7 mmol/L、HDL-C>1.2 mmol/L)的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组(辛伐他汀40 mg、每晚1次,n=30)和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组(辛伐他汀20 mg、每晚1次和非诺贝特200 mg、1次/d,n=30)两组。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谷丙转氨酶ALT?肌酸激酶CK水平,分别对比两组降脂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前糖尿病合并混合高脂血症两组患者间血脂各项及Hb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中均未出现出现ALT及/或CK显著升高。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的降脂治疗组TC、TG、LDL-C分别降低32%、39%、31%,HDL-C升高11%。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组TC、TG、LDL-C分别降低15%、17%、9%,HDL-C升高5%。联合治疗组较大剂量辛伐他汀组TC、TG、LDL-C有显著下降,HDL-C有显著升高。对于经过辛伐他汀20mg、每晚1次治疗至少8周而血脂未达标的糖尿病合并混合高脂血症患者,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改善其血脂谱效果优于加大辛伐他汀剂量,且并不增加肝功损伤及横纹肌损伤的副作用。结论联合应用辛伐他汀及非诺贝特较应用更大剂量辛伐他汀降脂治疗能使TC、TG、LDL-C迅速达标且无不良反应发生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