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阎兴治  况竹生 《贵州医药》1992,16(2):99-100
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常与各种心内畸形并存。在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导管壁硬化或钙化者采用结扎或切断缝闭导管危险甚大,而应用深低温微流量体外循环下经肺动脉缝闭动脉导管则较安全,现将我们施行的3例报告如下。病例报告例一,男,42岁,自幼发现心脏杂音。血压16/8kpa,听诊胸骨左缘连续性机械杂音,枪击音及水冲脉(+)。ECG:左室肥大,心房心室早搏及心肌损害。UCG:降主动脉及左肺动脉间有1.5厘米管道相通。右心导管检查主肺动脉平均压38mmHg。x 线示双肺血增多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40岁。因劳累性胸闷、心慌20年,加重10d入院。入院后心脏多普勒彩色房性检查:左心房、室及右心房室均扩大,主肺动脉扩张,二、三尖瓣及主动脉瓣返流,肺动脉分叉左侧与降主动脉间有一管形结构,长约1.2cm,宽0.8cm,肺动脉收缩压95mmHg。心电图示:房间异位心律,心房纤颤,左室高电压,心肌缺血改变。入院诊断: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重度肺动脉高压,心房纤颤,心力衰竭。经术前准备后,美国AmpLatzer封堵器行封堵术,在局麻下行右股动静脉双插管,于降主动脉造影,确定采用动脉导管的位置、大小,导丝经动脉导管进入右心房,并在右心房与股静脉置入…  相似文献   

3.
我院于1993年9月开始用深低温微流量体外循环下经肺动脉行动脉导管闭合术治疗11例 ,效果满意 ,现将护理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1例 ,其中重症单纯动脉导管未闭9例 ,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室间隔缺损2例 ;男7例 ,女4例 ;年龄7~34岁。患者均自幼发现心脏杂音 ,经常呼吸道感染 ,听诊闻及以收缩期为主的连续性杂音及触及震颤。胸片示 :肺血多 ,肺动脉段凸出 ,心胸比在0.45~0.58之间 ;术前心脏彩超示导管直径在0.8~1.0cm ,9例单纯动脉导管未闭者均合并肺动脉高压。经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后在深低温 (19℃ )体外循环下经肺动脉行动脉导管结扎术 ,术后…  相似文献   

4.
<正> 我院心外科1987年10月至1989年2月期间,为4例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高压及1例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了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下缝闭动脉导管手术,均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就手术方法、术后处理问题进行讨论。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本组5例,男1例,女4例。年龄7~33岁,平均15.6岁。症状:5例均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史,活动后心慌、气短,心功能均属Ⅲ级。杂音:胸骨左缘2~3肋间,Ⅲ级收缩期杂音2例,连续性杂  相似文献   

5.
王建明  景吉林 《河北医药》1992,14(6):346-347
90例手术闭合动脉导管未闭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随访结果良好.并着重讨论了非典型动脉导管未闭的诊断、动脉导管结扎术中控制性低血压的应用和体外循环下经主肺动脉闭合动脉导管术中气栓及再通的预防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患者,女,10岁。发现心脏杂音10年。2007年05月入院时超声检查: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pulmonary atresia with intact ventricular septum,PAIVS)、三尖瓣狭窄(重度)、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动脉导管未闭。于2007年在全身中温不停跳全流量体外循环下行上腔静脉与右肺动脉端侧吻合、动脉导管结扎术,术中探查未及冠状动脉异常。2013年超声显示:未探及肺动脉前向血流、房间隔中部探及右向左分流  相似文献   

7.
顾发卉  王秀丽  王颖  邵艳春 《中国医药》2011,6(12):1562-1562
患儿女,9岁,因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行封堵术入院.有青霉素及第2、4代头孢菌素过敏史.查体:P 100 次/min,R 20次/min,BP 100/60 mm Hg(1mm Hg=0.133 kPa),一般情况尚可,唇略发绀,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连续性机器样杂音,脾不大.血常规:WBC 7.1×109/L,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0.1×109/L,RBC 4.28×1012/L,Hb127g/L,PLT 181×109/L.凝血常规正常.超声心动图示动脉导管未闭(管型)、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左心室增大.入院后行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使用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12/14 mm PDA封堵器封堵,术中给予普通肝素2000 IU抗凝,冠状动脉造影示:原动脉导管未闭处没有从主动脉到肺动脉侧血柱显影,封堵器位置适当,封堵成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并行循环下经肺动脉行动脉导管缝合术的手术方法。方法2001年10月至2008年3月对直径〉8mm或合并其他心脏畸形的动脉导管未闭采用并行循环下经肺动脉行动脉导管缝合术63例,其中单纯动脉导管未闭22例,合并其他心脏畸形41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2例,经积极治疗治愈;63例术后超声心动图复查均无再通,无灌注肺发生。结论并行循环下经肺动脉行动脉导管缝合术操作简单,效果良好,手术风险小。  相似文献   

9.
例 1:女 ,17岁。因发现动脉导管未闭 16a,劳力性气短5 a,于 2 0 0 2年 10月 2 5日入院。患者 1985年 11月发现心脏杂音并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 ,动脉导管未闭”。查体 :体温 3 6.2℃、脉搏 92次 /min、呼吸 2 0次 /min、血压 110 /70m m Hg( 1m m Hg=0 .13 3 k Pa) ,发育中等 ,胸骨左缘第二肋间闻及连续的机器样杂音 ,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心电图示左室肥大。心脏超声在降主动脉与左肺动脉间可见直径 8m m ,长 11m m的动脉导管 ,并有双期正向血流。当天进行了 Am platzer蘑菇伞堵塞器堵闭动脉导管术。手术在 X光透视下进行。首先采用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护理技术。方法对24例动脉导管未闭(PDA)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前治疗、心律失常的护理、预防发生肺高压危象、伤口护理等多个环节进行观察研究和护理。结果通过对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围术期进行一系列的护理,使手术的难度和危险性相应降低。结论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环节,系统的护理和手术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11.
粗大型动脉导管未闭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保俊  王淦  魏静义 《江苏医药》2001,27(3):189-190
目的:总结粗大型动脉导管未闭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57例粗大动脉导管未闭病人,导管直径1cm-2.6cm,采用单纯结扎导管24例,加垫结扎4例,切断缝合22例,体外循环下经肺动脉直接缝闭导管7例,结果:56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选择合理的术式及麻醉方法,采取必要的防治导管破裂出血的措施,粗大动脉导管的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14岁,因"发现心脏杂音10余年,劳力性气促1年"入院. 查体:发育欠佳,体重36 kg,血压130/72 mmHg,胸廓前突畸形,脊柱侧弯畸形,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心界左下扩大,律齐,心率94次/分,P2亢进,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可闻及连续的机械样杂音,双下肢皮温低,无杵状指(趾). 超声心动图提示: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管型内径约7.5 mm)大血管水平连续性左向右分流;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轻度返流;中度肺动脉高压;左室、左房增大(左房内径38 mm,左室内径54 mm). 心电图提示:左室高电压. 血常规提示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均正常,白细胞计数10.23×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8.8%,胸片示:右肺中下叶、左肺下叶渗出性病变,考虑肺部感染,予以青霉素静滴抗感染治疗1周后,复查胸片示:心影改变;双肺充血征象. 临床诊断:①先天性心脏病 动脉导管未闭 中度肺动脉高压 左室、左房增大 心功能Ⅱ级(NYHA分级);②先天性脊柱侧弯畸形;③双肺肺炎.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21岁。出生后查体发现心脏有杂音,13年前因活动后心悸气促,轻度口唇发绀就诊,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动脉导管未闭(PDA),肺动脉高压,于外科行动脉导管结扎术。2005—05查体时发现心脏杂音,经超声心动图证实为动脉导管未闭术后残余漏,人院拟行经皮PDA封堵术。入院查体:BP100/60mmHg(1mmHg=0.133kPa),发育正常,无发绀,心界向左扩大,心率70次/min,律齐,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连续性机器样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双室肥大伴ST-T改变;胸片示双肺纹理增多,主动脉结缩小,心尖部圆钝;超声心动图见左肺动脉根部有回声失落区与后方降主动脉相通。人院诊断:PDA外科术后残余漏。  相似文献   

14.
患者邵某,男性,28岁,自幼发现“心脏杂音”,活动后心慌胸闷,但无口唇紫绀。7月前步行时突然头昏头晕,站立片刻后即好转,继之休息时心慌、胸闷,无胸痛,活动后气喘,同时右上腹持续性胀痛,胃纳差,下肢浮肿。无反复发作咳嗽,咯血和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无发热,大、小便正常。曾在院外诊断为“动脉导管未闭”“肾炎”给予休息、利尿剂等处理,未见明显好转,于1985年4月9日收入院。体格检查:T36℃,P104,R18,BP120/60。营养发育良好,无发绀,自由体位,呼吸平稳,颈静脉怒张,颈动脉搏动增强。胸廓无畸形,心尖搏动在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外1.5cm,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及双期震颤,以舒张期为主,叩诊心界向左下增大,听诊心律齐,心率104次,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连续性机器样杂音,以舒张期为主,舒张期杂音向胸骨右缘与剑突下传导,有水冲脉,股动脉有枪击音。两肺呼吸音正常,肝肋下2cm,剑下5cm,质软,无触痛,肝颈返流阳性,下肢呈凹陷性浮肿,四肢脊柱无畸形。辅助检查:血红蛋白13g,红细胞420万,白细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1982年2月至1999年1月,在深低温微流量体外循环下治疗动脉导管未闭36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组36例,男12例,女24例。年龄4~36岁,平均17.6岁。病程2个月至25年,均有活动后心慌、气短。5例有心衰史,2例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前区均有震颤,胸骨左缘第2、3肋间仅有收缩期杂音10例。双期杂音14例,连续性机械样杂音12例,心尖区Ⅱ/6级收缩期杂音6例。P_2明显亢进者22例,周围血管征阳性者29例。1例为导管栓堵术失败者。X线胸片:肺血均增多,肺动脉段凸出者35例,明显凸出者26例,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肺动脉段无凸出。心胸比率0.51~0.8,平均0.68,0.70以上者10例。心电图检查:均为窦性心律。电轴右偏者10例,左室肥厚及左室肥厚劳损者19例,双室肥厚者9例,右室肥厚者8例。超声心动图:均提示有动脉导管未闭。其中主肺动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9岁.随父母打工来当地,近阶段因心悸、气喘、乏力、时常呼吸道感染,以排除先天性心脏病来我院超声科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用意大利产百胜AU5心超探头频率2.5~5.0 mmHZ,经心脏各标准切面均在胸骨右缘探及(探头指示点长轴时指向患儿左肩),发现左房左室增大,肺动脉增宽,内径达29 mm.右心大小在正常范围.在室间隔上部回声大段中断约31 mm.CDFI:左向右分流,测流速约260 cm/s,房水平未见分流,大动脉未见异常分流,肺动脉瓣上流速约262 cm/s,各瓣膜形状、回声未见异常,右房室瓣口血流频谱示V e>V a.肺动脉瓣、右房室瓣轻度返流,余瓣膜未见返流,用CW估测肺动脉收缩压约20 mm Hg,心功能为54%.腹部扫查发现肝胆在腹腔左侧,脾脏在腹腔右侧(内脏反位).超声诊断:先天性心脏病,镜像右位心(内脏反位)大室缺,肺动脉瓣、右房室瓣轻度返流,心功能正常下限,左房左室增大,肺动脉增宽,肺动脉内流速轻度增快.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22例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心内畸形的外科一期手术治疗体会,总结分析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心内畸形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2月-2007年6月我科治疗的22例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心内畸形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出现围手术期灌注肺,无早期死亡病例,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无死亡病例,无遗留动脉导管未闭病例。结论术前检查完善,术中心内外探查确切,可避免动脉导管未闭漏诊。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心内畸形可早期同期矫治。体外循环前结扎或体外循环下切开肺动脉直视缝闭动脉导管,同时矫治心内畸形疗效满意,浅低温不停跳下手术能降低肺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洪浪  王洪  赖珩莉  阮冬云 《江西医药》2002,37(4):319-320
动脉导管未闭(PDAAmplatzer)封堵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先心介入治疗手段,具有安全、有效,且创伤小,病人痛苦少,恢复快等特点.我科自1999年开展该项目以来,先后为十几位PDA患者施行该项手术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将我院采用静脉入路Amplatz伞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动脉导管未闭(以下简称导管未闭)常并发肺动脉高压,导管瘤样扩张,导管壁钙化和感染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可致导管壁脆弱,手术中发生大出血,危及病人生命。成年人导管未闭并发肺动脉高压的病例,手术游离短粗导管和导管切断缝合或结扎时常会遇到不  相似文献   

20.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病例因动脉导管未闭所致者较多见,发生机会仅次于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手术死亡率低,效果好。但合并肺动脉高压时,诊断复杂,手术困难,危险性大,常因术中大出血(尤以切断缝合的手术方法更为多见),及心力衰竭致死。故对动脉导管未闭,宜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