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发病较为广泛的慢性皮肤病。可反复发作,时轻时重,迁延难愈1。我们从2002年1月~2004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56例成人特应性皮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患者均为门诊病人,治疗组56例,其中男24例,女32例,平均年龄21岁  相似文献   

2.
临床资料我科门诊共诊治面部湿疹皮炎患者15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8例,其中男21例,女57例,年龄1~67岁,病程1~10周。其中急性湿疹11例,激素依赖性皮炎18例,脂溢性皮炎28例,接触性皮炎21例。对照组78例,其中男25例,女53例,年龄1-65岁,病程1-11周。其中急性湿疹10例,激素依赖性皮炎21例,脂溢性皮炎30例,接触性皮炎17例。两组病人的年龄、性别及病程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儿童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急性发作期的血浆氨基酸代谢变化,从代谢通路方面探讨特应性皮炎发病机制;探讨特应性皮炎亚型外源型和内源型急性发作期血浆氨基酸代谢差异.方法 将收集的符合儿童特应性皮炎诊断标准的患者40例(其中22例为外源型AD组,18例为内源型AD组)和...  相似文献   

4.
中药治疗皮炎湿疹5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科2005年11月~2006年12月门诊及住院皮炎湿疹患者96例,将其按住院号单双数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男27例,女29例;年龄15~51岁;病程1周~6年;其中急性湿疹19例,亚急性湿疹8例,慢性湿疹13例,接触性皮炎9例,急性过敏性皮炎7例;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4~80岁;病程4天~3年;其中急性湿疹10例,亚急性湿疹9例,慢性湿疹8例,接触性皮炎6例,急性过敏性皮炎7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对照组:5%葡萄糖250mL 10%葡萄糖酸钙20mL 维生素C3g静滴,氯他雷定片10mg口服,均1次/d,扑尔敏4mg口服,2次/d,…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特应性皮炎(AD)患者血中结合珠蛋白(Hp)含量,并分析与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后比色的方法检测124例特应性皮炎患者(其中轻度40例、中度44例、重度40例)和134例正常对照者血中Hp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患者组血中Hp含量明显增高(P〈0.001),其中病情中度和重度患者组均显著增高(P〈0.05),轻度组增高无统计学意义。Hp含量与AD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01)。结论:Hp可能通过一种负反馈机制来抑制皮损局部的过度炎症反应,而参与了AD患者体内的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IL-33和IL1RL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特应性皮炎(AD)的相关性。方法:PCR-SSP方法检测89例AD患者和138名正常对照组受试者IL-33和IL1RL1编码基因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结果:AD患者的IL-33 rs1800925 C等位基因的频率高于对照组,而T等位基因和rs764706552等位基因G低于对照组(均P<0.001)。IL-33 rs1800925基因型CC和rs764706552基因型CG与AD显著正相关(均P<0.001)。两组患者的IL1RL1基因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IL-33基因可能与AD的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7.
90例异位性皮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异位性皮炎(AD)是一种具有遗传过敏素质并伴有免疫功能紊乱的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1],我科1998年1月—2002年3月共治疗了90例,现将有关资料总结和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90例AD患者均符合Hanifin和Rajka诊断标准[2](HR标准),其中男48例,女42例,年龄1个月~47岁。婴儿期(<2岁)20例;儿童期(2~12岁)40例;成人期(>12岁)30例。1.2遗传过敏史有家族遗传过敏史者38例,占42.22%;有个人过敏史者56例,占62.22%;个人和家族遗传过敏史…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PPAR-γ)及核因子-kappa B ( NF-kB)在特应性皮炎( AD)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疾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Western blotting 法检测22例A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PPAR-γ、NF-kB的水平,与15例健康志愿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正常人对照组相比,PPAR-γ、NF-kB 在 AD 患者外周血中过度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值分别为3.45、4.52,P值均<0.05)。结论:PPAR-γ、NF-kB在AD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均升高,其表达上调可能与AD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异位性皮炎(AD)发病率呈迅速增长趋势。Larsen的调查资料表明,儿童患病率为9-12%,其中80-90%发生于7岁之前[1];Kay等的资料指出,3-11岁的儿童AD终生患病率为20%,其中60%发生于1岁以下[2],新加坡的一项调查发现AD患病率为2%,10岁以下发病者占61.2%,周岁以上者为13.6%[3]。Shum等指出,AD已成为英国常见的公共卫生问题,15%儿童和20成人罹患本病[4]。Gieler等称,德国每年约150万AD患者,仅皮质类固醇治疗的费用即达州7亿马克[5]。因此,有关AD多方面研究倍受关注。本文仅就AD细胞和分子发病学及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特异性免疫治疗对特应性皮炎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5例特异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患者和30例健康献血员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B细胞、NK细胞的构成比,计算CD4/CD8比值;并比较27例AD患者经特异性免疫(specific immunotherapy,SIT)治疗后T细胞亚群、NK细胞的变化。结果:AD患者CD4^+、NK细胞构成比、CD4^+/CD8^+比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CD3^+、CD8^+、B细胞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患者经SIT治疗6~18个月后,CD4^+、NK细胞构成比、CD4^+/CD8^+比值均高于治疗前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SIT治疗可显著提高AD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对AD患者不失为较为有效的对因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前后特应性皮炎(AD)患者外周血表达不同细胞因子的T淋巴细胞频数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以双盲、随机、交叉对照方法治疗AD患者,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前后8例AD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内细胞因子IL-4、IL-5、IFN-γ、TNF-α的表达;利用AD皮损面积严重度指数积分(ADASIS)评价A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结果 治疗组IFN-γ+CD8+ T淋巴细胞频数差值为(8.06 ± 13.96)%,较之安慰剂组(-6.55 ± 10.49)%明显升高(U = 2.26,P < 0.05),表达其他细胞因子的T细胞频数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ADASIS积分下降值为1.56 ± 1.49,高于安慰剂组(-0.05 ± 1.54),U = 2.00,P < 0.05。结论 卡介菌多糖核酸可能通过纠正T淋巴细胞亚群的免疫失衡状态治疗AD。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电针联合中药熏蒸治疗特应性皮炎(AD)血虚风燥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2月在上海市皮肤病医院就诊的60例AD血虚风燥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中药熏蒸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中药熏蒸的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2组患者均外用地松樟薄乳膏。2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瘙痒时间占夜间睡眠的百分比(PIT)、特应性皮炎评分(SCORAD)的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PIT、SCORA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试验组治疗后PIT低于对照组(15.13±3.47比20.46±3.12,P<0.01),SCORAD评分也低于对照组(15.79±7.63比20.57±8.80,P<0.05)。总有效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3.33%比60.00%,P<0.05)。结论 电针联合中药熏蒸治疗AD血虚风燥证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瘙痒情况及疾病的严重程度,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采乐洗剂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36例李田顺(浙江建德市三院皮科311612)我科采用采乐洗剂(2%酮康唑洗剂)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并与希尔生作对比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治疗组36例,均为门诊诊断明确的头皮脂溢性皮炎患者。其中男21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特应性皮炎(AD)患儿与正常儿童肠道菌群中益生菌的构成差异。方法:应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对特应性皮炎患儿和健康对照儿童粪便细菌的16SrRNA基因V3-V4区进行高通量测序,比较两组益生菌属、种水平的构成差异。结果: 共纳入35例 AD 患儿和27例正常对照,在属水平,AD组患者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物种丰度较对照组升高,而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物种丰度较对照组降低,但二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种水平,AD组患者双歧杆菌属下Bifidobacterium pseudocatenulatum DSM 20438 JCM 1200 LMG 10505、unclassified_g__Bifidobacterium、Bifidobacterium_adolescentis、Bifidobacterium_animalis 物种丰度较对照组升高,而Bifidobacterium_breve物种丰度降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D组患者乳酸杆菌属下Lactobacillus_salivarius物种丰度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unclassified_g__Lactobacillus、Lactobacillus_plantarum_subsp._plantarum物种丰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应性皮炎患儿肠道菌群中益生菌物种丰度与正常儿童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中药湿敷治疗面部湿疹皮炎8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应用中药湿敷治疗面部湿疹皮炎获得良好疗效。1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患者来自我科门诊,男17例,女63例,年龄1~70岁,病程2~10周,分为两组。中药组40例,其中接触性皮炎20例,急性湿疹7例,脂溢性皮炎10例,激素性皮炎3例;对照组40例,其中接触性皮炎19例,急性湿疹5例,脂溢性皮炎13例,激素性皮炎3例。1月内未接受其他药物治疗。治疗方法中药组:选用中药(成分:黄连10g,黄柏15g,地榆15g,地肤子15g,黄芩15g,龙胆草30g,马齿苋30g,双花15g)1付水煎成药液2000mL左右。对…  相似文献   

16.
异位性皮炎75例斑贴试验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国异位性皮炎(AD)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及临床意义,回顾性分析了我科10年来积累的75例AD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并与同期82例其他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的斑贴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75例AD患者中斑贴试验总阳性率38.67%(29/75),而对照组的总阳性率为76.80%(63/82),AD组患者斑贴试验总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23。52,P<0.001),AD患者斑贴试验抗原阳性百分比较高的依次为橡胶混合物IV(13.33%),白降汞(12.00%),橡胶混合物Ⅲ(9.33%),混合物II(8.00%),硫酸镍(8.00%),提示用标准抗原系列进行斑贴试验是确定AD患者外源性变应原的一项重要临床检测手段,AD的病因可能主要淡内源性。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研究显示,2型炎症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13等在特应性皮炎(AD)中起关键作用。Th2细胞及2型细胞因子是2型炎症反应的核心驱动因素,主要通过3条路径参与AD发病:加重皮肤屏障缺陷;激活和强化瘙痒反应;调节性T细胞(Treg)病理性重编程为Th2样Treg细胞,从而放大2型炎症反应。本综述探讨2型炎症与AD的关系,希望有助于优化治疗方案,为AD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治疗异位性皮炎(AD)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常规、血清总IgE、IL-4及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临床34例符合AD诊断标准的患者口服雷公藤多甙,治疗前后进行疗效判定,采用ELISA方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总IgE、IL-4及IFN-γ水平。结果34例AD患者治疗前后疗效比较,显效者28例,占82.4%;好转者6例,占17.6%。未见对血常规变化有明显影响。治疗后血清IgE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前后IL-4水平明显降低,IFN-γ明显升高(P〈0.05和P〈0.01)。结论采用雷公藤多甙治疗AD,疗效确切,可降低患者血清总IgE水平及纠正体内TH1和TH2细胞因子网络失衡状态可能是其治疗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我科采用蓝科肤宁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轻(22~45)岁,病程(2~4)天,均为我科门诊患者,均符合颜面再发性皮炎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8例,对照组12例,疾病程度无显著差异性.  相似文献   

20.
特应性皮炎(AD)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大多数学者认为,AD的发病是环境因素包括食物、空气中传播的过敏源、自身抗原、感染等作用于遗传易感个体造成直接免疫调节失常所致。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尚不理想。2010年5月至2013年2月我们应用地奈德乳膏联合莫匹罗星软膏治疗164例AD患者,疗效好、安全性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