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治疗垂体腺瘤切除术后脑脊液鼻漏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分析采用内镜下经鼻蝶入路脑脊液鼻漏修补术治疗的16例垂体腺瘤切除术后脑脊液鼻漏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经验。结果 16例患者均采用内镜下经鼻蝶入路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其中13例(13/16)经首次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即成功,2例(2/16)经再次修补术成功,1例(1/16)改行开颅手术方修补成功。术后1例出现颅内感染,予头孢曲松后痊愈。平均随访12个月,无肿瘤和脑脊液鼻漏复发。结论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治疗垂体腺瘤切除术后脑脊液鼻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脑脊液鼻漏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脑脊液鼻漏病人临床资料。结果 31例病人中合并颅内感染10例,治愈30例,死亡1例。结论加强心理护理、体位管理、腰大池引流管管理、采取措施治疗和预防颅内感染是垂体瘤术后脑脊液鼻漏非常重要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经单侧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并发症.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6-03-2012-12收治的26例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经单侧鼻蝶入路行垂体瘤切除术,观察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本组26例患者实施肿瘤全切21例,次全切5例;术后残瘤出血再次手术后死亡1例,病死率3.85%;术中脑脊液漏3例,均取自体脂肪或肌肉和生物胶修补,术后无脑脊液漏,1例术后脑脊液漏术中未发现,再次鼻蝶窦修补痊愈;术后一过性尿崩5例,经口服弥凝后尿量正常;垂体功能低下2例,药物治疗后痊愈.结论 熟悉手术局部解剖,熟练掌握手术技能,才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与鞍底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及鞍底重建的方法。方法52例垂体腺瘤患者,在内镜控制下,经单鼻孔进入,直接自蝶窦开口打开蝶窦前壁,经鞍底切除垂体腺瘤,术中有脑脊液漏者,使用多层修补法修补鞍底。结果术中颈内动脉损伤1例。39例垂体瘤全部切除,13例垂体瘤次切除。术后随访3个月。术前39例有视力下降和视野缺损者,术后一个月内均改善。术后发生脑脊液漏1例,发生率为1.9%。12例术后发生暂时性尿崩症。6例术前激素水平增高的患者术后下降到正常水平。无颅内感染及死亡病例。结论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是一种能有效切除垂体瘤的微侵袭手术方法;鞍底多层修补能安全有效预防脑脊液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垂体腺瘤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切除术后脑脊液鼻漏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130例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130例中,术后发生脑脊液鼻漏15例,发生率为11.5%(15/13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体质指数>25.0 kg/m2、术中脑脊液漏、再次手术是垂体腺瘤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术后发生脑脊液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10例采用腰大池外引流,5例采用药物脱水治疗;15例未发生颅内感染情况;出院后随访12~36个月,未再次发生脑脊液鼻漏。结论 脑脊液鼻漏是PA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切除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预后良好。对于体质肥胖、术中脑脊液漏和再次手术的PA,术后应密切关注脑脊液鼻漏和颅内感染情况,可考虑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鼻入路神经内镜下脑脊液漏修补术的方法及相关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7年12月经鼻入路神经内镜下手术修补治疗的51例脑脊液鼻漏的临床资料,其中外伤性47例,自发性3例,医源性1例。根据漏口大小选择不同方法修补。结果 51例中,修补成功49例,2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脑脊液鼻漏,经保守治疗治愈。所有病例术后随访2~5年,均未再发生脑脊液漏。结论 经鼻入路神经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是脑脊液鼻漏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垂体瘤经蝶手术中脑脊液漏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蝶人路垂体瘤切除术中脑脊液漏的防治的方法。方法回顾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06—03-2009—12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手术460例,分析术中手术操作、脑脊液漏及修补以及术后效果,结合文献对术中脑脊液漏的预防措施进行评估。结果术中脑脊液漏184例(40%),术后脑脊液漏31例(6.7%)。结论预防脑脊液鼻漏应贯彻于自打开鞍底至手术结束的始终,术前认真读片、术中小心操作、出现脑脊液漏后及时修补可以减少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术后并发症。方法对129例垂体瘤病人行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并分析其术后并发症。结果肿瘤全切除117例,次全切除12例。术后随访7—55个月,平均(19±7.2)个月。术后发现并发症41例(31.8%),其中尿崩症19例,脑脊液鼻漏9例,垂体功能低下2例,颈动脉损伤1例,残瘤出血1例,鼻出血5例,颅内感染2例,蝶窦炎1例,鼻中隔穿孔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熟悉手术局部的相关解剖,提高手术技能及术中正确处理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巨大侵袭性泌乳素腺瘤溴隐亭治疗后发生脑脊液鼻漏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到2019年12月收治的3例巨大侵袭性泌乳素腺瘤溴隐亭治疗后并发脑脊液鼻漏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均采用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下垂体腺瘤部分切除+脑脊液漏修补术,其中2例因广泛颅底缺损术后予以腰大池置管引流。1例术后发生短暂性尿崩,另2例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出院后继续口服溴隐亭治疗,术后随访1~5年,均无脑脊液鼻漏、颅内感染,血清泌乳素水平逐渐降至正常,肿瘤体积明显缩小。结论 溴隐亭治疗巨大侵袭性泌乳素腺瘤有并发脑脊液鼻漏的风险,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下肿瘤部分切除+脑脊液漏修补术是处理该罕见并发症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既可防止该并发症上升为脑膜炎的风险,又可继续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我院神经外科采取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529例患者的详细临床资料,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33例(6.24%)垂体瘤患者发生术后颅内感染。经卡方检验,颅内感染的发生率与肿瘤体积、术前合并糖尿病以及激素和抗生素使用情况、术中脑脊液漏、鞍隔破损、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术后使用激素情况和护理方式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术后留置引流管、术中脑脊液漏、鞍隔破损、术后使用激素是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Exp(B)=17.827,14.175,6.354,9.463,P0.05。结论术后留置引流管、术中脑脊液漏、鞍隔破损、术后使用激素会增加颅内感染的发生率,属于独立危险因素,需采取针对性有效的预防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口鼻蝶窦入路治疗垂体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80例垂体瘤患者采用经口鼻蝶窦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垂体瘤。结果全部切除60例,大部切除15例,小部分切除5例。有8例发生暂时性尿崩症,1例发生脑脊液鼻漏,全部病人无颅内感染,无死亡,治疗效果满意。结论经口鼻蝶窦入路治疗垂体瘤创伤小,取瘤方便,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恢复快,病死率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镜下修补经鼻蝶垂体腺瘤术后脑脊液鼻漏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鼻蝶垂体腺瘤术后脑脊液鼻漏病人的临床资料,经保守治疗1周无效,且没有发生颅内感染,均在内镜下找到脑脊液漏口,采用生物胶和自体组织直接修补漏口。结果病人均一次性修补成功,无继发性颅内感染及嗅觉丧失,随访6-12个月未见脑脊液漏复发。结论内镜下修补经鼻蝶垂体腺瘤术后脑脊液鼻漏的方法确实、高效,合理使用不同特性的修补材料能提高修补的成功率,早期修补可降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改良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手术器械的改进与应用,提高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手术效率,总结手术配合的经验.方法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自2004年3月至2009年4月采用经单鼻孔鼻中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288例,术前改进各种手术器械(单极电凝器、吸引器的形状和功用)并应用,总结分析手术的疗效.结果 本组垂体瘤全切除204例,次全切54例,大部分切除30例.手术时间最短30 min,术中无脑脊液漏患者手术时间平均70 min;术后并发脑脊液漏3例,鼻黏膜迟发性出血3例,经治疗后控制.结论 手术器械的改进与正确应用,加上默契的手术配合,可以提高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鼻中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神经内镜下经单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经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诊断为鞍区垂体瘤并在神经内镜下进行单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及手术情况。结果 8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14例出现术后尿崩症,4例脑脊液漏,经对症治疗后,尿崩症患者临床症状均显著缓解,1例脑脊液漏患者出现颅内感染,经全身抗生素治疗并持续引流2周后治愈。术后随访1例出现残瘤增大,2例复发。结论熟练快速的手术护理配合措施是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手术成功的基本保障,尤其是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后并发症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并发颅内感染的诊治措施.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459例内镜下经鼻蝶窦手术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住院期间发生颅内感染病例总计9例(2%),发现颅内感染后均行腰椎置管引流术,静脉应用万古霉素和美罗培南,同时监测脑脊液及头颅CT情况.7例患者48 h内症状无明显改善,急诊行内镜下脑脊液漏修补术,术后静脉应用万古霉素和美罗培南,同时鞘内交替注射万古霉素和美罗培南(其中1例伴发硬膜下积脓,同时行急诊钻孔积脓引流术);2例患者经腰椎置管引流、静脉应用万古霉素和美罗培南后,感染症状控制,未予鞘内注射及脑脊液漏修补术.结果 9例患者经上述治疗后,颅内感染均治愈;随访12~24个月,8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后遗症;1例患者术后6个月并发交通性脑积水,行V-P分流术后治愈.结论 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并发颅内感染是可以通过腰椎置管引流术、脑脊液漏修补术、术后静脉和鞘内应用万古霉素和美罗培南治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不同垂体瘤切除手术入路(神经内镜辅助下经单鼻腔-蝶窦入路、经锁孔入路、经翼点入路)切除垂体瘤的疗效。方法 182例垂体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神经内镜辅助下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组(经鼻蝶组,115例)、经锁孔入路垂体瘤切除组(经额下锁孔组,43例);经翼点入路垂体瘤切除组(经翼点组,24例)。观察患者术后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有效率分别为:经鼻蝶组88.70%(102例),经额下锁孔组86.05%(37例),经翼点组87.50%(21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并发症分别为:经鼻蝶组尿崩症5例(4.35%)、视力下降3例(2.61%),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经额下锁孔组脑脊液鼻漏6例(13.95%),显著高于经鼻蝶组[6例(5.22%)]和经翼点组[1例(4.17%)],P0.05。各组并发症总发生率:经鼻蝶组12.17%(14例),显著低于经额下锁孔组[44.19%(19例)]和经翼点组[50.00%(12例)],P0.05。3术后生活质量评分:经鼻蝶组(78.0±1.9)分显著高于经额下锁孔组(71.6±5.1)分、经翼点组(74.2±4.8)分。结论神经内镜辅助下经单鼻腔-蝶窦入路较经锁孔入路、经翼点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低、患者术后恢复快且生活质量高,有显著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经蝶窦显微手术治疗蝶窦性脑脊液鼻漏(附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经蝶窦显微手术治疗蝶窦性脑脊液鼻漏的手术技巧及经验.方法7例蝶窦性脑脊液鼻漏患者,经4周保守治疗无效后,行经蝶窦入路颅外显微修补术.结果显微镜下凿开鞍底充分暴露硬膜漏口,向硬膜漏口内填塞肌肉块,无脑脊液流出后,用渍ZT胶的明胶海绵填塞于硬膜漏口的内、外侧和蝶窦腔.术后无一例复发.结论这种颅外修补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成功率高的优点,并可同时处理鞍内病变,是修补蝶窦性脑脊液鼻漏的最佳入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后的垂体腺瘤经蝶窦入路手术中、手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伽玛刀治疗后显微镜下经蝶窦入路手术切除的垂体腺瘤患者,术中用人工硬脑膜或自体脂肪及纤维蛋白胶修补,蝶窦内填塞碘仿纱条。结果术中9例鞍底硬膜质地变硬,血运差,切开后收缩性差,弹性下降;术中7例出现脑脊液漏;术后3例因脑脊液漏需要二次手术修补。结论经伽玛刀治疗后的垂体腺瘤经蝶入路手术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较高,应慎重掌握伽马刀治疗的适应证和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镜经鼻入路修补颅高压导致脑脊液鼻漏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颅高压导致脑脊液鼻漏的临床资料,鼻漏持续5~150d,平均30d;鼻漏量≥300ml/d4例,鼻漏量300ml/d4例;伴颅内感染6例,无颅内感染2例。所有病人均采用内镜经鼻入路手术修补,并结合降颅压治疗。结果配合多次腰椎穿刺,反复修补4次成功1例,1次修补成功4例;配合腰大池引流及永久性脑室-腹腔分流术修补2次成功3例。术后随访6~36个月均未见复发。结论内镜经鼻入路辅以腰椎穿刺放液、腰大池引流甚或永久性脑室-腹腔分流术有助于伴有颅高压的脑脊液鼻漏修补术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神经导航系统在垂体瘤经蝶入路手术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应用神经导航辅助经蝶手术治疗垂体瘤42例。在传统经蝶入路基础上,术前行CT扫描定位及数据三维重建,术中在导航系统辅助下,完成对鞍区及邻近结构的实时动态解剖定位。结果本组平均定位误差(2.3±1.1)mm。肿瘤全切除22例,次全切除18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出现脑脊液鼻漏1例。无死亡。结论神经导航辅助垂体腺瘤经蝶手术,有助于术中精确、动态地鉴别蝶窦和鞍区结构,保护正常神经血管,有助于手术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