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PKP治疗6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共77椎),比较手术前后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变化情况,分析疗效。结果 VAS评分术后低于术前,椎体前缘高度术后高于术前,Cobb角术后小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12(8.2±1.7)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发生疼痛加重情况。结论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疗效良好,有效恢复并保持脊柱功能,并发症少,患者接受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体位性复位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脊柱矢状面平衡的恢复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采用体位性复位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的46例(48椎)新鲜胸腰椎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测量术前、复位后、球囊扩张后、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和局部Cobb角。结果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2±3)个月。5例患者术中出现神经刺激症状,8例骨水泥椎体前缘渗漏、5例椎间盘内渗漏。体位性复位后椎体前缘高度和局部Cobb角即明显好转,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扩张后椎体前缘高度、局部Cobb角虽较复位后进一步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3 d、末次随访时患者椎体前缘高度均有明显恢复,Cobb角获得明显纠正(P0.05)。结论对于OVCF患者来说,其脊柱矢状面平衡在体位性复位后即已获得有效恢复,提示体位性复位是治疗OVCF过程中相对独立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作为PKP手术一项必要的补充技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Ⅰ期应用单个球囊单侧穿刺多次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多椎体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球囊单侧穿刺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25例共60个椎体。术后观察疼痛缓解及骨折复位情况,比较手术前后椎体高度和后凸角(Cobb角)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3~146min,平均30.4min/椎。术中球囊扩张压力为98~320Psi,平均183Psi;扩张体积2~4.5ml,平均3.25ml;扩张次数2~6次,平均3.3次,3例球囊术中破裂。骨水泥注射量2~5ml,平均3.5ml/椎,2例椎管内出现少量渗漏,1例发生椎旁渗漏,均无明显临床症状。患者VAS由术前的(7.5±1.0)分降低到术后的(3.2±0.7)分,椎体前缘高度、中线高度和Cobb角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24个月,受访患者疼痛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未见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单侧穿刺单个球囊多次扩张PKP具有手术时间短、治疗费用低、疗效满意等优点,可用于治疗多发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PKP)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程度与术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纳入自2010-01—2010-12行PKP手术治疗的36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计算术后3 d椎体高度恢复比的平均值,高于平均值的患者纳入A组,低于或等于平均值的患者纳入B组。比较2组术前、术后3 d、术后1年、术后5年的VAS评分、ODI指数、SF-36评分、伤椎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未出现一过性低血压、肺栓塞、感染、血肿、神经损伤等并发症。36例术后3 d的VAS评分、ODI指数、SF-36评分、伤椎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术后3 d、1年、5年的VAS评分、ODI指数、SF-36评分、伤椎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术式,可缓解骨折引起的疼痛,对椎体高度的恢复及局部畸形的矫正也有一定的效果。但椎体高度恢复的程度与患者症状缓解、术后其他椎体再骨折的发生无明确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体位复位与球囊扩张对于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复位效果。方法本组72例,其中男38例,女34例;年龄63~87岁,平均72.6岁。伤椎部位:T_91例,T_(11)1例,T_(12)25例,L_130例,L_29例,L_34例,L_42例。CT均证实为后壁完整的OVCF,接受PKP联合体位复位治疗。比较术中体位复位前后及球囊应用前后伤椎高度值、后凸Cobb角,记录并分析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本组患者椎体高度值在体位复位后、球囊扩张后、术后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高度值在球囊扩张后、骨水泥充分注射后均较体位复位后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obb角(15.7±9.8)°均较术前(19.0±10.9)°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d及末次随访时间10~18个月,平均13个月,VAS评分分别为(8.3±0.5)分、(3.5±0.3)分、(3.1±0.2)分,术后及末次随访时间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386,P=0.026)。结论 PKP术中体位复位对椎体高度的恢复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而球囊可以进一步恢复椎体高度,在减少骨水泥渗漏等术中并发症方面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仰卧悬吊复位法配合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5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均为单个椎体骨折),行仰卧悬吊复位法配合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对术前术后椎体高度(前缘、中部、后缘)及Cobb角进行对比。结果术后胸背部疼痛明显改善,术后椎体前缘、中部高度及Cobb角显著改善。结论仰卧悬吊复位法配合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具有微创、安全、临床疗效良好的优点,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自2008年8月至2011年7月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30例42椎,患者均有腰背部疼痛。取俯卧位调节手术床使椎体骨折部位过伸,达到满意的闭合复位后,经皮双侧或单侧椎弓根穿刺球囊扩张,填充骨水泥。随访观察患者的疼痛、日常功能以及影像学改变情况。根据术前和术后侧位X线片测量椎体高度、后凸畸形角度,进行统计学分析。利用Oswestry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定临床疗效。观察有无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0个月。术后伤椎处疼痛均明显缓解,VAS评分从术前平均(8.45±0.48)分降至术后平均(2.45±0.52)分,椎体高度明显恢复,后凸畸形得到矫正。随访期间疗效满意,伤椎高度无明显丢失。未出现严重的骨水泥渗漏并发症。术后椎体高度及伤椎后凸角度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VAS及Oswestry评分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和矫正后凸畸形,能迅速缓解疼痛,减少骨折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7—2018-06采用PVP与PKP治疗的227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比较术前与术后即刻伤椎前缘高度、伤椎高度占比、伤椎Cobb角,比较术前与术后3 d疼痛VAS评分,分析骨水泥量与伤椎前缘高度恢复值、伤椎前缘高度恢复率、伤椎Cobb角变化值、疼痛VAS评分变化值的相关性。结果 22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至少6个月的随访。术后共出现43例骨水泥渗漏。术后即刻伤椎前缘高度、伤椎高度占比较术前高,伤椎Cobb角较术前小,术后3 d疼痛VAS评分较术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伤椎前缘高度恢复值与骨水泥量呈正相关(P<0.05),并发症情况与骨水泥量呈负相关(P<0.05),伤椎前缘高度恢复率与骨水泥量无相关性(P>0.05),伤椎Cobb角变化值与骨水泥量无相关性(P>0.05),疼痛VAS评分变化值与骨水泥量无相关性(P>0.05)。结论 PVP与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安全有效,可以恢复椎体高度,改善脊柱曲度,能够早期缓解疼痛,恢复患者行动能力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初步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自2004年12月至2006年5月,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16例,24个伤椎,均经单侧椎弓根置入可扩张球囊使骨折塌陷椎体复位,然后使用骨水泥充填椎体,观察术后症状改善及骨折复位情况。结果16例手术均顺利,疼痛于术后48h内均明显缓解并可下床活动,患者4~12d内出院。随访6~18个月,平均11个月。平均VAS评分由术前(8.5±0.3)分到术后(2.1±0.2)分和最终随访(2.3±0.3)分(P<0.01);Oswestry功能评分由术前(43±1.32)分到术后(21±1.29)分和最终随访(22±1.25)分(P<0.01);手术椎体前中柱平均高度由术前(14.8±2.8)mm到术后(24.3±2.1)mm和最终随访(24.4±1.9)mm(P<0.05);cobb角平均由术前23.2°±4.6°到术后10.3°±3.1°和最终随访10.2°±4.3°(P<0.05);1例发生骨水泥渗漏,但无严重的并发症。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可有效恢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的高度,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功能,明显减少骨水泥的渗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单侧椎板开窗减压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07—2017-06采用单侧椎板开窗减压椎管内骨折复位联合PKP治疗的42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结果术中3例发生骨水泥渗漏,其中2例椎体前方渗漏,1例椎间隙渗漏,术后未出现神经损伤症状。4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8.4(6~12)个月。术后3 d、1个月、6个月疼痛VAS评分、椎管矢状径、伤椎后凸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值、伤椎中央高度比值及伤椎后缘高度比值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单侧椎板开窗减压椎管内骨折复位联合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术后椎体形态恢复良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过伸复位结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对25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共43个椎体),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行过伸复位结合经皮经椎弓根球囊扩张注入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术。对术前、术后1d和术后6个月的椎体高度、Cobb′s角和疼痛评分等进行评估。结果术后23例胸背部疼痛消失,2例疼痛明显减轻,未出现神经系统损伤及肺栓塞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9.2个月,所有患者腰背痛症状均无复发,X线片示24例椎体高度未丢失,1例有邻近椎体再骨折发生。椎体高度、Cobb′s角较术前有显著改善。结论过伸复位结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具有微创、安全、临床疗效良好的优点,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理想方法之一。临床应用时,应注意严格掌握适应证、适当扩张球囊、灌注骨水泥等技术要点,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的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e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的疗效,并发症及适应证.方法 2000年2月至2008年2月行PVP和PKP治疗椎体疼痛性血管瘤、溶骨性肿瘤和骨质疏松性骨折178例,其中PVP 115例,PKP 63例.结果 (1)16例血管瘤(PVP 14例,PKP 2例)灌注剂均无明显渗漏,优良率87.5%.(2)68例恶性肿瘤均行PVP,灌注剂渗漏率27.9%,除2例椎管内少量渗漏引起一过性神经根性症状外,其他渗漏均未引起临床症状,优良率70.6%.43例平均随访10个月,9例病情恶化敛疼痛复发,其他患者疗效稳定.(3)94例骨质疏松性骨折中33例行PVP,61例行PKP,灌注剂渗漏率PVP为18.2%,PKP为9.8%,均未引起临床症状;PVP复位效果不明显,PKP均能在椎体内扩张造成空腔,椎体前缘高度平均恢复34.2%,Cobb角平均矫正3.3°;PVP和PKP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优良率92.6%;64例平均随访3年,2例PKP相邻椎体骨折再次PKP后好转,其余患者疗效无明显变化.结论 椎体疼痛性血管瘤、溶骨性肿瘤和骨质疏松性骨折是PVP和PKP的主要适应证;对骨质疏松性骨折行PKP呵压缩周围松质骨骨折造成空腔,减少灌注剂渗漏.部分恢复椎体高度和角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保守疗法治疗OVCF的近期临床疗效,探讨椎体高度恢复与疼痛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符合条件的并进行相关治疗的患者分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组和经皮后凸成形术(PKP)组,保守治疗组,每组选取15例患者。采用VAS、ODI评分标准和影像资料分别评估,对比分析组之间的疗效、影像资料变化,并分析椎体高度恢复与治疗效果的相关性。结果①PVP、PKP组椎体高度的恢复效果显著;②两组早期止痛效果确切,有助于患者早期恢复日常生活,但远期疼痛缓解效果与保守治疗组相当;③骨折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程度与疼痛有一定的相关性,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程度与疼痛的缓解无相关性;④PVP手术过程中发生了4例骨水泥渗漏、PKP组2例,术后随访发生了4例椎体再骨折。保守治疗组在卧床恢复期间出现肺部感染2例、褥疮2例。结论骨折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程度与疼痛有一定的相关性,压缩骨折椎体中等程度压缩时疼痛值相对较高;手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程度与疼痛的缓解无相关性。PVP与PKP手术治疗后中短期临床疗效优于保守疗法;保守疗法在经济性及安全性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性分析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7年2月~2010年1月,对25例35个椎体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降钙素综合治疗。术中在透视机监视下采用单侧椎弓根穿刺,置入1枚可扩张球囊使骨折塌陷椎体复位,灌注骨水泥充填由球囊扩张所形成的椎体内空腔。术后每天静脉注射鲑鱼降钙素,通过观察患者术后症状改善及骨折复位情况来评估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32个月,平均(21.3±0.2)个月。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症状性并发症发生。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术后椎体高度平均恢复率59.5%。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功能及恢复脊柱序列,联合降钙素的应用能有效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引起的疼痛,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较好微创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陈旧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77个椎体)陈旧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PVP术治疗。观察并比较手术前及术后3d、3月、6月、12月患者的疼痛VA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ADL评分)及椎体高度恢复情况。结果本组56例患者共77节椎体均成功实施PVP手术,13例患者16节椎体(20.78%)发生骨水泥外漏,无截瘫、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与术前比较,术后3d、3月、6月、12月患者VAS评分均显著降低,ADL评分显著升高,且随时间延长,疼痛缓解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均逐步提高(P〈0.01)。与术前比较,术后3d、3月、6月、12月患者压缩椎体前缘及中间高度均明显恢复(P〈0.01)。结论PVP术治疗陈旧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具有明显缓解疼痛及恢复日常活动能力的效果,并可以部分恢复压缩椎体的高度,可以作为其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成形术对2008年1月—2010年10月本院收治的17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评估手术前后以及随访期间的椎体后凸角度、前缘高度,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17例患者获随访7~39个月,平均18个月。后凸畸形由术前的(31.0±1.6)°纠正至术后的(6.0±1.7)(°t=7.457,P=0.050),随访期丢失角度为(0.2±0.4)°。术前伤椎前缘高度(16.0±0.8)mm,术后达到(21.0±0.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439,P=0.000);随访期间则无明显变化(t=1.852,P=0.083)。术后融合时间3~6个月,平均3.5个月。术前背痛17例,术后消失12例,减轻5例。术前双股部刺痛3例,术后消失2例,减轻1例。随访期间无内植物失败或骨水泥渗漏发生。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椎体成形术有助于纠正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椎体后凸畸形,恢复伤椎前缘高度,缓解术前神经刺激症状,疗效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非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自2009-04--2012—04收治的94例OVCF患者非随机分为手术组40例和非手术组54例。随访1年,记录患者疼痛评分、卧床时间、并发症及新发椎体骨折情况。计算术后伤椎前缘高度丢失率和Cobb角,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后前1个月手术组疼痛缓解明显好于非手术组(P〈0.05),1个月后疼痛缓解无明显差异(P〉O.05);手术组卧床时间明显短于非手术组(P〈O.01);1年后,手术组伤椎前缘高度丢失率及Cobb角明显小于较非手术组(P〈0.01);2组新发椎体骨折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azardRatio=1.12,P=0.83)。结论与非手术治疗相比,PKP可在早期明显减轻OVCF患者的疼痛并缩短卧床时间、改善伤椎后凸畸形且并不增加新发椎体骨折风险,但对于远期疼痛改善无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3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成PVP组和PKP组,PVP组7例单椎体,5例2个椎体、2例3个椎体、1例4个椎体,共27个椎体接受治疗;PKP组9例单椎体、5例2个椎体、1例3个椎体,共22个椎体接受治疗。结果30例患者手术操作全部成功。PVP组8例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PKP组10例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术后PKP组椎体压缩率和Cobb角与术前比较有改善(P〈0.05)。结论PVP和PKP两种手术方法均具有显著止痛效果,PKP较PVP在椎体高度恢复及脊柱后凸畸形矫正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椎体成形手术策略选择(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自2009-09--2012—09行PVP治疗的38例(45个椎体)与PKP治疗的42例(45个椎体)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组椎体前缘高度保持度PKP组具有明显优势(P〈0.001),各组术后较术前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2组之间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骨水泥渗漏率显著低于PK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椎体成形术手术策略选择上,需按照个体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总体上说PVP组在安全性上要优于PKP组,PVP可作为治疗骨质疏松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