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杨帆  马克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1,33(3):224-226,230,196
目的将神经外膜内持续恒量给予甲基维生素B12(CH3-VB12)的治疗方法应用于兔坐骨神经断伤模型,评价其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再生的影响。方法取雄性青紫蓝兔30只,随机分为置管组、肌肉组和空白组,每组10只。将实验兔一侧下肢坐骨神经手术切断,用神经外膜吻合法恢复兔已横断坐骨神经的连续性。置管组为神经外膜内给药组,用微量泵将CH3-VB12以每只兔12.5μg.h-1的速度持续不间断泵入,24h泵入300μg,总药量为1500μg,5d后去除神经外膜内导管;肌肉组,每天每只兔1次自臀部肌肉注射CH3-VB12300μg,共5d;空白组不用任何药物。各组分别于术后第6、12周进行手术侧坐骨神经肌电图检查、取材进行组织形态学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光镜下观察坐骨神经横断面有髓神经纤维轴突再生,有髓神经纤维轴突记数数量置管组>肌肉组>空白组;电镜下置管组再生的神经髓鞘结构完整,肌肉组和空白组再生的神经纤维有脱髓鞘改变及再生的神经纤维髓鞘有萎缩、固缩现象。结论兔坐骨神经断伤模型神经外膜内持续恒量给予CH3-VB12可促进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再生,效果优于肌肉内给药。  相似文献   

2.
杨帆  马克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1,(3):224-226,230,F0002
目的将神经外膜内持续恒量给予甲基维生素B12(CH3-VB12)的治疗方法应用于兔坐骨神经断伤模型,评价其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再生的影响。方法取雄性青紫蓝兔30只,随机分为置管组、肌肉组和空白组,每组10只。将实验兔一侧下肢坐骨神经手术切断,用神经外膜吻合法恢复兔已横断坐骨神经的连续性。置管组为神经外膜内给药组,用微量泵将CH3-VB12以每只兔12.5μg.h-1的速度持续不间断泵入,24h泵入300μg,总药量为1500μg,5d后去除神经外膜内导管;肌肉组,每天每只兔1次自臀部肌肉注射CH3-VB12300μg,共5d;空白组不用任何药物。各组分别于术后第6、12周进行手术侧坐骨神经肌电图检查、取材进行组织形态学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光镜下观察坐骨神经横断面有髓神经纤维轴突再生,有髓神经纤维轴突记数数量置管组〉肌肉组〉空白组;电镜下置管组再生的神经髓鞘结构完整,肌肉组和空白组再生的神经纤维有脱髓鞘改变及再生的神经纤维髓鞘有萎缩、固缩现象。结论兔坐骨神经断伤模型神经外膜内持续恒量给予CH3-VB12可促进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再生,效果优于肌肉内给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PHB/PEO共聚物复合神经生长因子在周围神经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方法:SD雄性大鼠分别进行自体神经移植、免疫抑制下的异体神经移植、PHB/PEO导管复合应用神经生长因子桥接缺损及PHB/PEO神经导管移植.采用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检测和神经电生理测定进行神经功能测试.神经纤维计数和电镜观察研究神经解剖结构.结果:PHB/PEO导管复合神经生长因子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神经传导速度和神经纤维计数与自体神经移植组相比无差异,显著优于异体神经移植组和PHB/PEO神经导管移植组;组织学和电镜检测显示PHB/PEO导管复合神经生长因子组神经纤维和髓鞘再生与自体神经移植组相相似,而显著优于其余2组.结论:在坐骨神经损伤修复中PHB/PEO导管复合应用神经生长因子神经修复效果与自体神经移植相似,而显著优于异体神经移植和PHB/PEO神经导管移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和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 CNTF)对大鼠同一坐骨神经再生纤维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用自行研制的梭形双通道桥接管桥接36只大鼠坐骨神经10 mm缺损,根据梭形管的两支内加入的药物不同将动物随机分为A组(两支管内均加入几丁糖)和B组(两支管内加入几丁糖后,再分别加入NGF和CNTF).于术后4、8、16周取再生神经的中段行透射电镜观察,并对8、16周再生神经的有髓和无髓纤维的面积、有髓纤维轴突直径、髓鞘厚度行计量分析.结果 A组两支管内再生神经纤维的种类、数量无显著差异.B组NGF侧再生纤维以有髓纤维为主,且其髓鞘较厚,轴突直径较大,而CNTF侧再生神经有髓和无髓纤维均增加,无髓纤维面积较NGF侧大,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 NGF对有髓纤维的再生和髓鞘形成的作用较强,CNTF可同时促进有髓和无髓纤维再生,但其促进有髓纤维再生的作用不及NGF.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生物羊膜对手术切断坐骨神经的家兔体内损伤神经修复的影响,探索生物羊膜对损伤神经修复效果。方法外科手术切断25只家兔双侧坐骨神经,再进行神经端-端缝合;采用同体对照法,实验组(右侧)神经切口缝合处包裹冻干生物羊膜,对照组(左侧)缝合处不用羊膜包裹;缝合皮肤,术后8周观察结果。结果大体肉眼观察:神经切口包裹羊膜的实验组神经愈合形态良好,未见神经与周围组织形成粘连,未见瘢痕与神经瘤形成;对照组中12例神经与周围组织有不同程度的粘连,1例有直径2.6mm的神经瘤形成。显微观察:实验组神经纤维生长情况良好,修复后的神经纤维形态结构正常;对照组可见部分恢复不良的纤维。神经纤维计数:实验组神经纤维再生修复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冻干生物羊膜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和探索经皮电刺激促进神经端侧吻合后神经再生的效果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肌皮神经损伤后端端吻合至尺神经组(B组),肌皮神经损伤后端侧吻合至尺神经组(C组),肌皮神经损伤后端侧吻合至尺神经+术后经皮电刺激组(D组)。观察各组大鼠患侧肢体的肌力恢复情况以及神经纤维的再生情况。结果 C组和D组大鼠振幅、传导速度低于A组,潜伏期高于A组;而D组大鼠振幅、传导速度低于C组,潜伏期高于C组;B、C、D三组大鼠肱二头肌湿重比以及肌纤维横截面积均低于A组,且C组肌肉恢复最差;B、C、D三组大鼠NF-200表达明显低于A组,D组NF-200表达明显强于C组,但仍显著少于B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电镜检查显示B组神经纤维髓鞘成熟,C组以无髓神经纤维为主,髓鞘成熟度差。D组髓鞘增生情况较C组好转,但仍有部分无髓神经纤维存在。结论神经端侧吻合术后经皮电刺激能有效促进神经轴突再生以及延缓靶肌的失神经萎缩,尽管较之神经端端吻合存在差距,仍不失为临床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几丁质在神经再生修复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几丁质(chitin)在坐骨神经损伤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动物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SAL)组和实验(chitin)组,采用硅胶管套接大鼠切断的坐骨神经,硅胶管内给予生理盐水(SAL)或chitin溶液,分别于术后30或90 d,应用电生理检测、HRP逆行示踪方法及轴突图像分析方法来检测损伤的神经在电传导、轴浆运输及髓鞘再生等方面的恢复情况.结果术后30和90 d:① chitin组损伤侧下肢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的潜伏期(LTP)分别为1.79 ms和1.29 ms;神经传导速度分别为16.00 m/s和22.00 m/s;波幅分别为8.17 mV和12.42 mV.②chitin组伤侧L5节段脊髓前角HRP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增加了24.00%和72.90%.③chitin组损伤侧的神经纤维数目分别为 2 691个/mm2和3 502个/mm2;神经髓鞘厚度分别增加了0.91 μm和1.55 μm.结论几丁质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的神经再生及修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神经移植后在局部注入神经生长因子对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家兔30只,随机分为两组.A组:切除5mm面神经颊支,用等长的耳大神经移植.B组:神经移植同A组,并于术中、术后第1、2、3、4天分别在局部注入2 000U的神经生长因子(大连司威特制药有限公司制).术后饲养12周,对移植体进行神经电生理、组织学检测.结果:实验结果证明,再生神经纤维都可以通过移植神经的吻合端,A组神经传导速度为20.42±2.12m/s,B组神经传导速度为23.71±2.24m/s,两组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神经移植后注入神经生长因子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神经移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神经端侧吻合处供支外束膜开窗与否对周围神经端侧吻合后神经再生的影响,观察外束膜开窗在神经端侧吻合法中的作用. 方法 选用40只健康SD大鼠,采用右侧腓总神经损伤修复模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只.每组将右侧腓总神经在其坐骨神经分支后3 mm处局部封闭,利刀切断,吻合于胫神经.A组神经远断端切成10°斜面,胫神经(供支)外膜不开窗,腓总神经与胫神经端侧吻合;B组神经远断端切成10°斜面,胫神经(供支)外膜开窗,腓总神经与胫神经行端侧吻合.术后第8周分别对三组大鼠进行组织形态学、腓肠肌湿重检测、肌电图、有髓神经纤维计数和神经示踪法观察. 结果 外束膜开窗组(B组)腓总神经内有髓神经纤维数、新生轴突数量、新生施万细胞、毛细血管均多于不开窗组(A组),且B组髓鞘生成较完整,有髓神经纤维及轴突直径较粗;在神经电生理传导方面B组潜伏期小于A组,且波幅较A组大;B组胫前肌肌湿重大于A组;荧光示踪剂显示B组较A组荧光强度恢复好,分布均匀,轴突排列较整齐. 结论 供支外束膜开窗行神经端侧吻合修复周围神经,神经纤维再生更好;外束膜开窗能获得更有效的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10.
辣椒素对大鼠坐骨神经微细结构和动作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辣椒素对wistar大鼠坐骨神经微细结构和动作电位的影响.方法分别记录wistar大鼠局部应用辣椒素3.0mg后第1、3、6天的坐骨神经动作电位,对动作电位潜伏期及峰电位幅值进行统计学处理,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照;同时取局部应用辣椒素后第1、6天大鼠坐骨神经标本,作光镜片观察微细结构的变化,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微细结构:用辣椒素1d后坐骨神经髓鞘间及髓鞘和神经纤维间有炎性细胞浸润,髓鞘间血管扩张充血;应用辣椒素6d后,髓鞘和神经纤维间可见炎性细胞增多,神经纤维间有出血.动作电位:局部应用辣椒素1d后,动作电位潜伏期从(1.79±0.28)ms延长至(2.00±0.33)ms,第3天延长至(2.23±0.34)ms,第6天为(3.38±0.82)ms,统计学处理表明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用药后第1天,动作电位峰值从(2.81±0.85)mV降至(1.76±0.37)mV,第3天降至(1.67±0.45)mV,第6天降至(0.73±0.40)mV(P<0.01).结论局部应用辣椒素可引起大鼠坐骨神经形态和机能改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两种选择喉罩型号的方法在使用中的效果,比较术后咽喉部并发症.方法 择期全麻患者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A组按照实际体重选择喉罩;B组计算患者的标准体重,再根据体重选择喉罩.患者入室,常规行全麻诱导,插入选定型号的喉罩.行喉罩的通气和对位检查,各项检查完成并达到满意后固定,行机械通气.术中持续泵入丙泊酚,瑞芬太尼,间隔给予顺苯磺阿曲库铵.手术结束患者清醒后,拔除喉罩,观察并记录喉罩上是否带有血丝.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咽喉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的喉罩密封压(21.00±2.08)cmH2O要低于B组(24.00±2.83) cmH2O,B组的插入时间(15.05±2.56)s短于A组(16.95±3.20)s、咽喉部黏膜损伤发生率最低(5%)、组术后咽痛发生率最低(15%).结论 两种方法均可达到选择喉罩完成通气的目标,但按照标准体重计算,对咽喉部黏膜的损伤更小,咽喉部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大鼠脑积水及脑积水分流模型.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只,实验组大鼠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在显微镜下向枕大池中注射250 mg/mL高岭土混悬液0.05 mL,对照组用同样方法向枕大池注入生理盐水0.05 mL,34只完成脑积水模型的实验组大鼠,再根据观察时间随机分成A(3d)、B(1周)、C(3周)、D(3周脑积水模型分流术后3d)、E(3周脑积水模型分流术后1周)组,35只完成脑积水对照组大鼠,随机再根据观察时间分为A1(3d)、B1(1周)、C1(3周)、D1(3周脑积水模型分流术后3d)、E1(3周脑积水模型分流术后1周)组.D、E组在显微镜下分别行侧脑室-皮下分流术,D1、E1组大鼠用和D、E组大鼠相同的方法,只是不放置分流管,通过脑室病理切片,MR观察脑室系统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大鼠脑室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扩大,脑积水症状逐渐加重,分流后脑室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缩小,症状得到改善.脑织织切片脑室指数测定:A组为0.165±0.076,B组0.293±0.096,C组0.487±0.133;对照组各亚组各对应时间点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平均为0.029±0.010.A、B、C组和A1、B1、C1组比较均P<0.001,A、B、C组间比较P<0.05.D组侧脑室指数0.322±0.054,E组0.031±0.012,分别与D1、E1组比较,D、E组间比较均P<0.001.结论 高岭土枕大池注射法制作的大鼠交通性脑积水模型及脑积水脑室-皮下分流术模型,适用于脑积水发病机理及分流术后脑组织病理改变的实验研究,对脑积水病理机制和治疗方法研究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考察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儿科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调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2012年4月-2012年6月3个月所有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并根据药品说明书、《中国药典》等来综合分析和评价本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结果 2012年4、5、6三个月儿科总病例数为334例,其中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数为325例,占总病例数的97.3%;其中频次、剂量供用不合理占用药病例数的36.3%;联合用药病例数占51.3%.结论 本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的疗程及品种选择基本合理;用药的频次及用量还需进一步规范;联合用药频率普遍偏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情况,并探讨其病理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43例NSCLC患者肿瘤细胞和44例患者癌旁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的上皮标志蛋白E-cadherin和间叶标志蛋白vimentin的表达情况,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上述蛋白表达与患者部分临床病理参数关系.结果 E-cadherin阳性表达率在肺癌细胞为52.4%,显著低于癌旁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的70.5%(P<0.05),且癌细胞E-cadherin表达丢失与癌旁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表达丢失显著正相关(r=0.539,P<0.05);在低分化腺癌为34.4%,显著低于高、中分化腺癌的61.7% (P <0.05),在男性肺癌患者为43.2%,显著低于女性患者的64.5%(P<0.05),但其表达与患者的年龄、吸烟状况、淋巴结转移、组织学类型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Vimentin阳性表达率在肺癌细胞为36.4%,显著高于癌旁支气管上皮细胞的20.5% (P <0.05),且癌细胞vimentin表达与癌旁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表达显著正相关(r =0.814,P<0.05);在低分化腺癌为62.5%,显著高于高、中分化腺癌的30.0% (P <0.05),但其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状况、淋巴结转移、组织学类型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E-cadherin与vimentin蛋白表达无显著相关关系(r=0.108,P>0.05).结论 EMT现象存在于NSCLC,且在低分化腺癌表现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门冬胰岛素30(ASP 30)和预混人胰岛素30R(PHI 30R)治疗非初发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其对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为T2DM优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60例非初发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ASP 30和PHI 30R治疗,剂量稳定后维持治疗3个月。记录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测定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馒头餐后2 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FCP)及馒头餐后2 h C肽(2hCP)。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β细胞指数(HOMA-β)评估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功能。结果 治疗后,ASP 30组FPG(7.28±1.65) mmol/L、2hPBG(9.39±1.31)mmol/L、HbA1c(7.18±0.97)%、HOMA-IR(0.49±0.25)均较治疗前[(9.34±3.72)mmol/L、(13.26±3.30)mmol/L、(9.22±1.95)%、(0.85±0.60)]明显下降(P<0.05);同样PHI 30R组FPG(7.90±2.84 mmol/L)、2hPBG(10.87±2.78 mmol/L)、HbA1c(7.02±1.26)%、HOMA-IR(0.65±0.31)也较治疗前[(9.11±2.91)mmol/L、(12.58±3.23)mmol/L、(8.81±1.66)%、(0.93±0.39)]明显下降(P<0.05);但是两组的FCP、2hCP、HOMA-β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显示,ASP 30组治疗后的2hPBG(9.39±1.31 mmol/L)更低于PHI 30R组(10.87±2.78 mmol/L)(P<0.05),而其他指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ASP 30对餐后血糖的控制优于PHI 30R。ASP 30和PHI 30R均能明显改善非初发T2DM者胰岛素的敏感性,但ASP 30并不占优势,而二者均未能改善胰岛功能。  相似文献   

16.
2013年3月底中国上海确诊全球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为了科学认知和有效防范这一新发传染病,本文就该病的流行病学、传播途径、临床表现、诊治策略以及H7N9禽流感病毒的特性等方面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切除术(PTX)纠正重度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对难治性肾性贫血的影响.方法 选取并发重度SHPT及难治性肾性贫血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33例,均为药物治疗无效后行PTX.观察术前、术后第1、3、6、12个月时患者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钙(Ca)、磷(P)、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压积(Hct)、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用量、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血清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及Kt/V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术前相化,PTX术后1月血清iPTH、Ca、P显著下降(P<0.05);术后3月开始,贫血明显改善,血Hb、Hct显著升高(P<0.05);术后6月rHuEPO用量显著减少(P<0.05).PTX前后SF、TSAT、ALB、CRP及Kt/V等指标均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 采用PTX纠正SHPT可显著改善MHD患者的肾性贫血,同时改善rHuEPO抵抗,提示重度SHPT是影响肾性贫血及rHuEPO疗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颅内宽颈动脉瘤介入治疗的疗效及随访结果.方法 对58例(60枚)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行介入栓塞治疗.其中,45例(46枚)患者行支架辅助下动脉瘤栓塞术,12例(13枚)行球囊辅助下栓塞,1例应用双微导管技术栓塞.并随访2~ 60个月,应用改良Rankin评分(mRS)进行评价.21例患者行动脉造影或MRA随访.结果 术后即刻栓塞程度:0级栓塞14个,1级栓塞29个,2级栓塞15个,3级栓塞2个.手术相关并发症8例,其中5例为血栓栓塞并发症(4例为支架辅助栓塞,1例为球囊辅助栓塞).平均随访13.9个月,mRS 0分42例,1分8例,2分3例,3分2例,4分2例,5分1例.3例复发,2例再次栓塞治疗.结论 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介入栓塞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血栓栓塞事件是主要并发症,主要见于支架辅助栓塞病例,抗血小板凝集不充分是血栓栓塞事件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腋-股动脉旁路术在治疗主髂动脉闭塞性疾病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腋-股动脉旁路术治疗的35例主髂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其中有间歇性跛者5例,下肢静息痛11例,合并溃疡或坏疽19例.闭塞原因包括动脉硬化闭塞症29例、血栓形成5例、主动脉夹层1例.术式为腋-双股动脉旁路术19例,腋-单侧股动脉旁路术16例,使用的旁路移植血管均为聚四氟乙烯(Gore-Tex)人工血管.结果 本组病例围手术期未发生死亡,术后患肢间歇性跛行或静息痛消失,皮肤温度、颜色明显改善.远期随访时间3~80个月,总的术后1、3、5年移植血管的通畅率分别为:93%、87%、81%.结论 腋-股动脉旁路术具有侵袭性小,疗效确切等特点,是治疗主髂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 barre syndrome,GBS)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病理特点为神经根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其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普遍研究证明这是一类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以急性发病为主,根据受损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多种亚型.本文主要就在自身体液免疫中,IgG抗体攻击神经根表面髓鞘和轴索上的不同成分(如神经胶质蛋白,神经束蛋白和神经节苷脂),引起神经根发生传导阻滞等功能障碍,诱发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不同亚型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