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中药白及为兰科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的干燥块茎,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是我国传统中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白及的止血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白及对消化道出血、咯血、外伤出血、妇女产后出血等均具有治疗作用.本文对白及的止血成分、机制以及临床应用等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白及与小白及的比较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莉  武正强 《中国药师》2001,4(6):476-476
《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白及来源于兰科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Reichb.f的干燥块茎。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1]。小白及来源于同科植物黄花白及Bletilla ochracea Schltr的干燥块茎[2],且在甘肃、四川等地为地方习用  相似文献   

3.
白及为兰科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Refchbt]的干燥块茎:白及胶又称白及多糖、白及甘露聚糖(Bletillamannan);为白及块茎经水提醇沉后所得的—种杂多糖。白及有收敛止血、清热利湿、消肿生肌之功效。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咳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肺结核吐血、溃疡病出血等症;还被研制成代血浆、超声耦合剂、肝动脉栓塞剂等。白及胶在制胶中常用作液体药剂中的助悬剂、乳化剂、膜剂的成膜材料。也有开发成白及空心胶囊的报道。本文对国内外的研究隋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泽泻为泽泻科植物泽泻Alisma orientalis(Sam.)Juzep.的干燥块茎,具有利小便、清湿热的功效,临床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痛、高血脂等证。现代研究发现,泽泻具有利尿、抑制肾结石形成、降血糖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AS)、抗脂肪肝、抗肾炎活性、免疫调节等作用。中药提取物是现代中药各种先进技术的载体,是中药制剂的主要原料,毒副作用较小,且不易产生耐药性,在这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近年来,有关泽泻提取物的药理作用与制备工艺研究日渐增多,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白及在中医外治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及为兰科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Reichb.f的块茎。性微寒,味苦、甘、涩。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用于咳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等,药用历史源远流长。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及主要含菲类衍生物、胶质、淀粉等成分。白及有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保护胃黏膜、促进疮面愈合等作用^[1]。白及在中医外治中应用较多,本研究概述其近五年来在中医外治方面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白及花和块茎石油醚部位成分及生物活性。方法 以石油醚(60~90℃)为提取溶剂,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白及花和块茎脂溶性成分,采用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通过滤纸片扩散法、CCK8法和分光光度法分别对其进行抑菌、抗肿瘤和α-淀粉酶抑制作用研究,通过检测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考察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 白及花和块茎中共鉴定出20种石油醚部位成分,其中花11种,块茎19种,共有成分10种,α-乙酰基-γ-丁内酯(15.20%,21.84%)和苄醇(12.07%,24.10%)为主要成分。白及花中石油醚部位成分的抑菌活性高于块茎,对枯草芽孢杆菌效果最好,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0.41,0.51 g·L-1和0.53,0.66 g·L-1。当质量浓度为5.0 mg·mL-1时,白及块茎石油醚部位成分对A549细胞的抑制率为29.451%,高于花中石油醚部位成分27.621%的抑制率,前者对α-淀粉酶的IC50为1.819 mg·mL-1,后者的IC50为2.028 mg·mL-1。两者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均随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当浓度达到1.0 mg·mL-1时,前者对ABTS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99.67%和92.22%,高于后者90.07%和38.11%的清除率,后者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31.23%,高于前者18.94%的清除率,两者均低于Vc的清除率。结论 白及花和块茎中石油醚部位成分主要为酯类和醇类,2种石油醚部位成分均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并可为白及花的资源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白及及其提取物用于肝癌栓塞的治疗,化疗的呕吐治疗,食管肿瘤的支架植入、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栓塞治疗,均取得了显著疗效。白及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前景广阔,值得深入研究、发掘与推广,具有可观的社会与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8.
苏桂云  刘颖 《首都医药》2011,18(7):53-53
白及为兰科植物白及的干燥块茎,为常用中药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其后历代本草对其植物形态、药材性状等均有简要描述,其中,《吴普本草》、《本草经集注》、《本草纲目》、《植物名实图考》等都有关于白及的描述。白及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之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肺伤咳血、金疮出血、痈疽肿毒、溃疡疼痛、烫火烧伤和手足皲裂等病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白及胶剂型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方法 参阅近年来白及胶的相关剂型研究文献,归纳总结了白及胶的制剂学研究进展。结果 作为主药,白及胶可被制成乳膏剂、涂膜剂、散剂、柔性脂质体和片剂。作为药用辅料,白及胶可作为凝胶基质、成膜材料、胃漂浮缓释片辅料、难溶性药物载体和包合材料。同时作为药物和辅料,白及胶可被制成洗剂、膜剂、凝胶剂、口腔粘附片、缓释胶囊剂、滴眼剂、微球和生物可降解微针。结论 白及胶具有“药辅合一”的特性,白及胶的剂型研发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复方甘草甜素注射液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方甘草甜素注射液系中药甘草提取物甘草酸苷为主要成份,并含有甘氨酸、半胱氨酸的复方制剂,具有防止肝细胞损害作用,近年来此注射液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应用复方甘草甜素注射液对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进行了临床治疗观察,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白及胶提取工艺的优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谢崇义  吴杨  李国忠 《安徽医药》2004,8(6):406-408
目的探讨白及胶最佳的工艺;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以水提取物得率为指标,考察提取前冷浸时间、加水总量、煎煮次数、煎煮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以白及胶得率为指标,考察醇沉时白及水提浓缩液的浓度(药材重量/药液体积)、白及水提浓缩液的含醇量对出胶率的影响.结果白及胶最佳提取工艺是提取前冷浸1 h、加水总量是26倍、煎煮次数2次、煎煮总时间4h;醇沉时白及水提浓缩液的浓度为1:5(W/V)、白及水提浓缩液的含醇量达70%.结论该提取工艺条件科学,白及胶得率高.  相似文献   

12.
银杏叶提取物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银杏叶入药始于明代,近10余年来,银杏叶制剂的医用价值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并对其活性成分及临床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la leaf extract),不仅具有扩张冠脉血管、脑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心脑功能的作用,还有增强记忆,降低血小板的功效.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剂主要有舒血宁(银杏叶片)、金纳多、天保宁、银可络、冠心酮片及银杏叶保健口服液和保健冲剂等.随着银杏叶制剂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国内外已有报道,现就近年来有关银杏叶提取物的不良反应综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银杏达莫注射液为国产第四代银杏叶提取物,其主要含有白果内酯2.9%,银杏苦内酯3.1%及银杏黄酮苷24%[1].其为复方制剂,含银杏总黄酮9.0~11.0 mg、双嘧达莫3.6~4.4 mg.近年来间断报道此药出现过敏性反应[2-3],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4-6].我院发生2例银杏达莫注射液过敏性休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银杏达莫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宾驰 《中国药业》2010,19(14):88-88,I0002,I0003
银杏达莫注射液是由银杏叶提取物和双嘧达莫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扩张冠脉血管、脑血管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预防和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血栓栓塞性疾病等。该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银杏达莫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展研究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响应曲面法设计优化银杏叶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舒斌 《安徽医药》2006,10(11):816-817
银杏叶为银杏科银杏属植物银杏(G inkgo biloba L)的叶子,银杏叶提取物中主要含黄酮和内酯两类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降血脂、增加老血流量等功能,可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老年痴呆症、癌症等[1]。近10多年来,国内外对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银杏叶黄酮的提取有许多相关报道[2],粗提和精制方法有溶剂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萃取法,树脂法,酶法,色谱法,膜分离法。微波萃取是近年来发展很快的一种技术,具有快速、试剂用量少、回收率高、易于自动控制的特点[3]。响应曲面法[4]是对感兴趣的…  相似文献   

16.
康复新液是由美洲大蠊提取物制得的一种纯中药制剂,具有通利血脉,养阴生肌之功效,常用于治疗胃痛,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近年来,随着对康复新液研究的深入,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本文主要对康复新液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为康复新液扩大临床适应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氧氟沙星(ofloxacin)是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具有广谱、高效、易透过细胞膜及毒副反应小等优点[1,2],近年来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已研制出软膏、口腔溃疡膜、滴耳油,滴鼻液等多种外用制剂[3].氧氟沙星滴眼液系我院研制的新制剂,用于临床治疗眼部感染性疾病,经临床验证疗效确切,无副作用,现就其制备及质量标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透皮吸收制剂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透皮吸收制剂是近年来药剂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透皮制剂吸收的主要途径是药物穿透皮肤的汗孔或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而达到治疗目的.透皮制剂具有提高药物治疗效能,减少给药次数,降低副作用等特点.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很多.本文主要从皮肤渗透促进剂、软膏基质、以及皮肤因素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现在透皮吸收制剂的研究正处方兴阶段不断推出新的理论和新的产品.透皮吸收制剂可望今后在防病、治疗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美 《天津药学》2008,20(2):73-75
综述近年来辣椒提取物的药理药效的研究成果,以及由其提取物制备的制剂剂型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瑰及乳膏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明泉  陈芳  叶立红  王刚 《中国药事》2010,24(4):400-402
目的制备瑰及乳膏并建立质量标准。方法以当归提取物和白及胶为主要成分,以霍霍巴油、乳化硅油、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膏基质制备瑰及乳膏,建立性状、鉴别、含量测定质量标准,考察该制剂稳定性。结果以200r·min^-1速度搅拌、80℃温度乳化制备的乳膏细腻、涂展性好;以HPLC法测定阿魏酸含量,在0.64-64.0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8.92%,RSD=1.29%。结论该制剂工艺可行,性质稳定,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