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A型行为及人格特征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A型行为问卷”和“艾森克(成人)人格问卷表”(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onaire,EPQ)对138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和51例正常人分别进行了A型行为和人格特征的调查分析,结果:急、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A型性格所占比例和A型为得分中TH、CH+CH得分值均明显高于正常人,有显性意义(P<0.05或<0.01);闭角型青光眼患EPQ人格结构中N、L值亦显升高,有显性意义(P<0.05或<0.01)。说明A型行为和心理负担较重的人格特征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基础。  相似文献   

2.
采用“艾森克(成人)人格问卷法”(EPQ)对138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和51例正常人进行了测试,结果:闭角型青光眼疾病分类各组及中医证型各组EPQ人格特征P、E、N、L量表得分均较正常人升高,与正常组相比,慢闭组的N、L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急闭I组和急闭Ⅱ组的N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L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郁气滞证组、肝胆火旺证组和肝阴虚阳亢证组的N、L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肝胃虚寒证组的N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证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尤其是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和肝郁气滞证患者的心理负担较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心理、个性、行为特征,探讨心理因素对疾病防治的意义.方法 运用SCL-90、A型行为问卷和艾森克个性问卷对11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56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20白内障患者和正常对照组(50例)进行测试比较.结果 SCL-90评分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抑郁和焦虑得分与其他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7大症状因子和总分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白内障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在A型行为问卷测评中,其TH得分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H得分与其他3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H+CH得分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得分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却明显高于白内障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0.05).艾森克个性问卷调查,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其精神质、内外向、神经质情绪和掩饰的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其内外向、神经质情绪与白内障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对此,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因素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有明确的关系,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表现为A型性格,神经质倾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心理、个性和行为特征与病因机制的相关性。方法:确诊为PACG30例为实验组(A组),正常对照组30例(B组)。2组入院后行SCl-90、EPQ和A型行为问卷调查。结果:(1)SCL-90测评结果,A组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症状因子评分和SCL—90总分均明显高于B组(P<0.05)。(2)EPQ测评结果,A组的精神病性(P)、神经质或情绪(N)得分明显高于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3)A型行为问卷测评结果,A组TH量表得分高于B组(P<0.05)。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与患者的心理因素、个性、行为相关。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症振荡电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高眼压症分别进行振荡电位 (Oscillatorypotentials,Ops)检测 ,观察Ops在上述疾病中的不同表现 ,为临床上进行早期诊断、病情判断及跟踪观察提供一个新的指标。方法 :选择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32例 ( 60只眼 )、高眼压症 2 2例 ( 30只眼 )及正常人 2 6例( 5 2只眼 )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中各子波及Ops总幅值 (∑ 0 )与对照组比较 ,结果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 ,且各潜伏期较对照组延迟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在高眼压症患者中Ops振幅总幅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各峰时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异常率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组 60 .80 % ,高眼压症组 1 6.67%。结论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表现出显著性差异 ,Ops随着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程度不断加深其异常率逐渐增高 ;高眼压症也有一定的异常率 ,总幅值有显著性差异。所以我们认为 :Ops可以作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病情判断指标之一 ,也说明了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病与视网膜内层血液微循环遭到破坏有关 ,同时对高眼压症的监测随访也有一定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严重程度与A型行为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糖尿病严重程度与A型行为的关系及其神经内分泌机制。方法 :  80例 2型糖尿病患者和 80例健康被试自行完成A型行为问卷 ;检测患者HbA1c、FPG、血浆Cro及GH等指标 ;运用 t检验、χ2 检验等统计方法 ,应用SSPS10 .0完成数据的统计处理。结果 DM组TABP比例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重度DM组TABP比例高于轻度DM组 (P <0 .0 5 ) ;重度DM组CH分和CH +TH分高于轻度DM组和对照组 (P <0 .0 5 ) ;5 5~ 6 4岁组TABQ得分最高 ;DM患者的HbA1c值与CH +TH因子分、CH因子分呈正相关 ;具有A型行为的DM患者血浆生长激素及皮质醇水平高于B型行为DM组 (P <0 .0 5 )。结论 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控制差与其A型行为有关 ,中介机制可能是激素水平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正常人及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小梁细胞凋亡发生率及与眼压升高的关系。方法 :采用Apo 2 .7分子探针 ,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2 2例正常人及 2 7例闭角型青光眼小梁细胞凋亡发生率。结果 :正常人小梁细胞Apo2 .7分子检出率为 (2 .0 1± 0 .68) %。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期检出率为 (5 .2 5± 0 .89) % ,两者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 ,正常人小梁细胞Apo2 .7因子检出率与年龄增长无相关性 (r =0 .2 9) .闭角型青光眼小梁细胞Apo2 .7因子检出率与眼压升高呈显著性正相关 (r=0 .77) .结论 :正常人小梁细胞存在细胞凋亡发生 ,与年龄增长无相关 ,闭角型青光眼小梁细胞凋亡明显增加 ,与眼压升高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后急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和正常人昼夜眼压波动进行比较。方法收集闭角型青光眼患者44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25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9例)以及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正常人20例。临床前期或先兆期或早期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均进行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采用Goldmann压平式眼压计由一名医师对所有入选病例均进行24h眼压波动的检测,6个时间点分别为2pm、6pm、10pm、5am、7am、10am,同时依据眼压高峰值出现的时间点和波动的幅度对昼夜眼压波动规律进行分类。结果三组间昼夜眼压波动幅度差异有显著性(P=0.000),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0.92±0.27kPa)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11±0.36kPa)昼夜波动幅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44±0.11kPa),在2pm、6pm,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比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压高峰值出现的频率更多,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和正常对照组有相似的昼夜波动类型,正常对照组眼压波动为平坦形。高峰值出现的时点与原发性青光眼的类型高度相关。结论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后急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昼夜波动幅度仍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高峰值多出现于2pm、6pm;而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压高峰值多出现于5am、7am、10am。眼压高于2.79kPa且昼夜波动幅度>0.80kPa未出现于正常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正常人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周边前房深度的变化。方法 对正常人、屈光不正患者及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共1040只眼周边前房深度分析,利用角膜厚度作为标准,进行周边前房深度检查。结果①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多发生在50岁以上年龄组;②女性闭角型青光眼明显多于男性;③远视眼中患闭角型青光眼几率增加;④正常人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周边前房深度比较,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周边前房深度明显浅。结论正常人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周边前房深度有明显差别,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周边前房深度明显浅。浅前房和窄房角是闭角型青光眼重要解剖特点。故周边前房深度检查可作为门诊患者检查,也可为在人群中筛查青光艰提供一种简易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眼球活体结构参数的变化及其在青光眼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应用法国光太(BVI)眼A/B型超声诊断仪对98例(98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及100例(100眼)正常眼的活体眼结构进行角膜直径、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及前房角镜进行检测,并对两组测量参数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与正常眼相比,参数中的差异均具显著性(P<0.01),即与正常眼相比,角膜直径小、前房浅、晶状体厚、短眼轴及房角窄.而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前房较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前房更浅,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与自身的解剖结构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11.
用艾森克个性问卷(简称EPQ)对100名心理咨询来得的个性进行测试,并将结果与90名正常对照组比较,显示来得的精神病擀(P量表)、神经质(N量表)积分较对照组高,其中61例神经症者同正常人对照组比较有极高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张冬娜 《广州医药》2012,43(5):9-11
目的探讨老年淋巴瘤患者的人格特点和心理护理的措施。方法利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43例老年淋巴瘤患者和43例正常对照人群进行测试;两组间的E、P、N、L量表评分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比较两组间的人格类型构成比用χ2检验。结果淋巴瘤患者的内外向(E)分值(47.40±7.46)低于对照组(52.09±6.20)(t=-3.176,P<0.05),神经质(N)分值(53.53±9.69)高于对照组(45.51±7.18)(t=4.364,P<0.01),淋巴瘤患者表现为内向不稳定性人格。结论不良人格特征可能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对病人做针对性心理护理可以减轻病人痛苦,可能对癌肿消退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夜磨牙者的个性倾向。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成人)对50位夜磨牙症者和50位对照者进行个性问卷调查。结果夜磨牙者情绪较不稳定,而性格的外倾-内倾性在两组无统计学意义(〉0.05);情绪不稳定与内倾个性间也不存在明显关系。结论夜磨牙症有一定的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镇江市错畸形学生患者的心理,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根据学校综合实力的不同,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镇江市9所学校不同年级38个班的1 430名学生,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标准的404名个别正常学生;随机选取医院口腔正畸门诊就诊的学生正畸患者367名,并根据年龄分为少年(12~15岁)组和成人(16岁以上)组,然后在相同的环境条件和相同的指导语指导下进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测量,计算测量结果。结果: 少年患者在N分量表以及P分量表上的评分高于少年个别正常学生,在E分量表上的评分低于少年个别正常学生,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的成人学生患者在P分量表、N分量表和L分量表上的评分高于成人个别正常学生,E分量表上的评分低于成人个别正常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个别正常学生比较,错畸形学生患者均表现为内向型人格倾向和不稳定型人格倾向,其中的成人错畸形学生患者还表现有精神质以及较高的掩饰性,临床治疗时应考虑到患者的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5.
采用国际通用的个性量表EPQ对184名海洛因药瘾者进行测查。结果与国内龚氏常模比较,发现药瘾者在P量表得分上显著地高于常模(P〈0.05或〈0.01)。该文还对药瘾者的有关情况也做了调查和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康乃尔医学调查表”(CMI)方法,对655名视屏作业人员和571名对照人员进行了心理测试,结果表明:视屏作业人员个性呈外向型的人数减少,趋于内向型的比例增加;情绪稳定型的百分率降低,不稳定型的百分率升高;个性表现为外向不稳定型和内向不稳定型的比例增加,外向稳定型的比例减少;易患神经症的倾向增加等。另按工龄长短进行分组比较,上述变化均表现为在高工龄组明显,提示与工作有关。  相似文献   

17.
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A型行为类型问卷对143名被试者进行了为期二年的追踪研究,其中65名坚持练气功者作为气功组,78名练气功不足二个月即中止练气功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尽管开始学练气功时气功组和对照组的EPQ和A型行为类型问卷的结果并无明显差别,但二年后气功组N分显著下降,E分升高,N分和E分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别,气功组二年后TH,CH和TH+CH分及A型行为类型者均有所下降,但与对照组的差别未达显著水平。上述结果表明练气功有助于性格中神经质维度的改善,并可使人趋于外倾,也可能对A型行为类型的改变有帮助。结果也表明们向A型行为类型者和内倾者可能对练好气功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航空兵个性和应对方式,研究航空兵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1341名航空兵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aire,EPQ)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心理社会因素综合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按照1:1配比研究设计,对96名暴力型犯罪的青少年和其对照者进行了艾森克个性问卷(EPQ)、A型行为问卷和个人、家庭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犯罪组青少年个性中N、P维因素分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行为特征中CH(无端敌意)和TH(时间紧迫感)两因子两组有明显差异(P<0.001);罪犯个体具有文化低、不良的习惯和行为、家庭不完整、养育方式不当等特点(P<0.01).通过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吸烟、父母不完整、A型行为是造成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危险因素,而受过法制教育、父亲文化程度高为保护性因素。提示及早发现并矫治不健全个性和不良行为,完善家庭、学校教育职能对预防青少年犯罪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