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0引言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开展系统的运动疗法(PT)、作业疗法(OT)治疗,能否最大限度改善肢体功能,防止异常姿势出现,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本文对此进行探讨。1材料和方法1.1材料本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本院2000-05/2002-12年收治,男31例,女9例。纳入标准:CT证实。其中脑梗死30例,脑出血10例,左侧偏瘫22例,右侧偏瘫18例,发病至开始康复治疗的时间2d~1个月、治疗时间20d~3个月,平均年龄52.3岁。1.2方法(1)关节活动训练:完全偏瘫卧床患者最初由治疗师到床旁进行患肢被…  相似文献   

2.
我中心通过使用脑中风康复仪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及患者运动功能的康复治疗的研究,临床疗效显著,同时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寻找到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按统一的条件从2001年5月~2001月12月选取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男34例,女16例;平均年龄62.5(38~81)岁;脑出血19例,脑梗死31例;病程2周~1年8个月;左侧偏瘫28例,右侧偏瘫22例。对照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平均年龄63.5(36~80)岁;脑出血23例,…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运动再学训练方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本文对47例偏瘫患者进行了运动再学的训练及临床观察,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偏瘫患者47例,男31例,女16例,平均年龄57(29~78)岁,病程5d~2年,平均1.5个月,其中脑梗死36例,脑出血11例。1.2方法主动运动再学习和再训练的内容:(1)床上仰卧位的活动;(2)坐位平衡训练;(3)从坐位到站立位的训练;(4)站立位平衡训练;(5)患侧下肢支撑训练(单腿站立支撑);(6)髋关节内收/外展训练;(7)膝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笔者采用眼针加体针配合按摩,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本组 40例中,男 18例,女 22例;年龄最小42岁,最大76岁,其中42~50岁8例,50岁以上32例;诊为脑出血6例,脑血栓形成33例,脑栓塞1例;病程最短15d,最长5年,3个月以内26例,1年以内者12例,3年1例,5年1例;以右半身上下肢偏瘫为多。方法:(1)眼针:取双眼上焦、下焦区,用32号5分针,以左手压住眼球,并使眼眶皮肤绷紧。右手持针在距眼眶缘周穴区2分许沿皮刺,进针0.5寸,不施手…  相似文献   

5.
据报道约7%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伴有偏瘫肩。由于肩部疼痛,强直妨碍了患者穿衣、清洗、床上翻身等活动,通过早期适当的处理和治疗,可以避免偏瘫肩的发生。现将近3年脑卒中偏瘫合并偏瘫肩的30例患者,就其康复治疗疗效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30例患者,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35~50岁6例,51~60岁13例,61~70岁9例,71岁以上2例。病程:发病2d~3个月25例,3个月以上5例。肩关节半脱位8例,肩痛12例,肩手综合征10例。方法:(1)肩关节半脱位:①矫正肩胛骨的姿势:运用运动躯干近端的活动以…  相似文献   

6.
我科于1996年6月起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自行设计的综合康复治疗,进行观察和对比。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98例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为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病人,经头颅CT或MRI证实,并符合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1986)确定的诊断标准,病程在1月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0例,男性32例,女性18例,左侧偏瘫18例,右侧偏瘫32例,年龄37~79岁,平均60.2岁,病程0.5~7d,平均3.2d。对照组48例,男性29例,女性19例,左侧偏瘫17例,右侧偏瘫31例,年龄3…  相似文献   

7.
偏瘫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功能障碍,在脑卒中生存患者中,病残率为70%~80%,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本文目的在于研究早期物理疗法介入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1对象与方法1.1对象1999年5月~2001年7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中,随机抽取180例,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1995)的诊断标准,均经CT/MRI确诊,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病,且神志清醒,年龄32~77岁,住院天数1~2d。将其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康复治疗组90例,男6…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偏瘫病人肩痛发生率为5%~84%,最早发生在中风后2周,通常发生在中风后2~3个月。患侧肩痛不仅延缓上肢功能恢复,而且对日常生活能力(ADL)恢复也影响极大。现就本院自1999年1月~2000年1月对44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肩痛的康复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组64例有肩痛的脑卒中患者,诊断均经脑CT或MRI检查证实。其中男43例,女21例,年龄50~80岁,平均60.48岁。脑出血21例,脑梗死43例;左侧肩痛40例,右侧肩痛24例;病程15d~6个月,其中3个月以上15例…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后运动障碍康复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赵瑞祥 《中国康复》1999,14(4):215-216
389例脑卒中偏瘫住院患者按病程分为3组:组1 120你,病程〈3个月;组2 164例,病程4~12个月;组3 105例,病程〉1年。3组患者在康复治疗前后均由康复医师采用上田敏篇瘫功能12级法和Barthel指数等方法对患者偏瘫肢体功能进行2~3次记忆评测。结果 3组患者康复治疗后在肢体运动功能、手的功能、步行能力以及日常生活活动等方面均有进步;病程〈3个月的明显优于4~12个月和〉1年的患者(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脑卒中的康复效果 ,我们指导50位脑卒中患者利用组合型多功能康复床进行自我康复强化训练 ,并采用Brunstrom分级法进行偏瘫肢体的功能评测 ,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与分组1998年3月~1999年10月 ,我们将符合康复条件的95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为器械强化组 ,共50例 ,平均年龄53.66岁。B组为普通康复组 ,共45例 ,平均年龄52.78岁。平均实施康复开始时间为(6.46±3.68)d。平均住院日期为(62.32±24.76)d。2组患者均采用Brunnstrom分级…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强制性运动疗法的康复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应用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996年1月~1999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4例,符合中华医学会脑卒中诊断标准,并经临床和CT或MRI证实,排除有明显的意识障碍。平均年龄62(51~73)岁,男10例,女4例。脑出血3例,脑梗死11例,左恻偏瘫7例,右恻偏瘫7例。方法:14例患者应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强制性运动疗法:脑卒中约7~10d后,开始主动性康复训练时进行此项疗法。(1)限制使用健肢:用吊带或休息位夹板固定健肢,每天固定时间为非…  相似文献   

12.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25例,男21例,女4例。年龄48~80岁,平均72.5岁。脑出血7例,脑梗塞18例。1例为4次中风,2例2次中风,其余均为首次发病。左侧偏瘫9例,右侧偏瘫16例。病程0.2~4a,平均1.6a。住院时间2~3月。全部病人均于发病当天或2d内经头颅CT检查确诊。急性期根据病情进行降低颅内压、止血或活血化瘀及改善脑代谢等对症治疗。1.2康复训练方法所有患者均在生命体征平稳后开始训练。训练前、中、后期分别作功能评估,Lovertt6级肌力及Brounstrom法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3.
我们运用促通技术的理论和方法,对收治的12例偏瘫患者进行治疗,获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1999年4月~2001年6月我院康复科收治的12例偏瘫患者,符合我国现行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犤1犦,并经临床和头颅CT证实,排除有明显意识障碍。左侧偏瘫7例,右侧偏瘫5例;脑梗死8例,脑出血2例,脑外伤2例;平均年龄(59±5.1)岁。1.2方法12例患者均辅以适当的活化脑细胞,改善脑血液循环的药物,如胞二磷胆碱、脑活素、血栓通等。以神经肌肉促通技术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治疗师每日…  相似文献   

14.
1资料与方法 收治小儿脑瘫百例,男6例,女2例。年龄1岁4个月~10岁。痉挛型6例。痉挛伴手足徐动者2例,早产2例,分娩异常6例,出生体重低2例,黄疸5例,头小畸形止例。智商低于 70占 7/8.8例均肢体受累头颅CT6例异常。 治疗方法:8例患儿均予以针灸、穴位注射、中西药物、理疗、按摩、功能训练综合治疗3~5个月,使关节肌肉活动能力改善,畸形减轻,有站立或行走意识后注射A型内毒毒素(BTXA)采用PRS量表评估。 BTXA(兰州产),按其说明,根据Ko-man和 Sanchez的报道采用 1—2I…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120例脑卒中偏瘫的住院病人在其发病后1~2周及3个月内进行的运动功能康复,探讨早期介入后功能恢复情况。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收集1999年5月~2000年10月收住本科的早期脑卒中患者120例。出血性50例,缺血性70例。男72例,女48例,年龄35~8463.88±24.34岁。全部经头颅CT证实,过去无卒中史或曾有卒中史但未遗留有明显的肢体功能障碍。1.2方法脑梗死在发病后1周,脑出血在发病后2周,脑出血术后4~6周内少数外院转入院的在3个月内开始康复治疗。1患病后即进行必要的良肢位…  相似文献   

16.
应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我室从1992年9月至今对56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治疗组56例,男32例,女24例;年龄30~70岁,平均43.9岁,病程均小于6个月。都经CT或MRI确诊,其中脑出血20例,脑梗死36例;左侧偏瘫23例;右侧偏瘫33例。肌电在0~Ⅲ级。均在脑出血后2周,脑梗死后两三个小时进行。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32~72岁,平均47.2岁。病程均小于6个月,都经CT或MRI确诊,其中脑出血9例,脑梗死17例,左侧偏瘫…  相似文献   

17.
足下垂是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的普遍并发症,足下垂造成的跛行,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形象和自尊。2000年1月~6月我们对52例脑卒中后偏瘫病人应用丁字鞋训练,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2000年1月~6月收治脑卒中后偏瘫的清醒病人52例,其中脑出血(脑干出血除外)30例,脑梗死(脑干梗死除外)22例。男31例,女21例;年龄52~83岁,平均67.3岁;左侧偏瘫27例,右侧偏瘫25例,患肢肌力0~3级,住院9~61d,平均21.6d。方法:将我科病区分为东区和西区,从2000年1月~6月,随…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病率为22%~60%1。PSD患者对治疗缺乏足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影响其康复过程及效果。对PSD进行心理康复治疗十分必要。1对象与方法1998年3月~1999年3月我科收治的无感觉性失语的脑卒中患者,随机经多模式方法诊断(MMADD)2的PSD患者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40~70岁,平均61岁。病程1~12个月,平均6个月。左大脑半球病变6例,右大脑半球病变19例。ADL的Barthel指数16~22分,Fugl-Meyer运动积分50~94分。方法:(1)…  相似文献   

19.
1资料与方法本文120例病人中,男78例,女42例;年龄52~77岁,平均62.5岁。病程1~6个月。均为首次发病,其中偏瘫82例,双侧性轻瘫21例,不完全性运动性失语49例,混合性失语3例,假性延髓麻痹15例。按“中风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分:轻型26例,中型92例,重型2例。多发性脑梗塞55例(45.8%),双侧腔隙梗塞21例(17.5%),单侧腔隙梗塞9例(7.5%),脑梗塞35例(27.2%)。方法:除使用促神经细胞代谢药外,均采用自身光照充氧血回输疗法。具体为:取患者静脉血150~200ml,…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患者虽经临床积极救治,但常残留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犤1犦。临床经验和观察认为脑卒中的康复医疗是一种可以降低病死率和改善患者功能的有效手段,而且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更好犤2犦。我们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开始康复治疗,以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1对象与方法选择1998年6月~2000年6月发病后24h内住院无明显理解障碍的首次脑卒中偏瘫患者共60例,均符合全国第二次脑血管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随机分为两组。康复组33例,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