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7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之间的联系,以预测病理类型。方法回顾分析46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住院患儿临床表现与病理结果及治疗反应情况。结果 46例患儿中主要临床表现为蛋白尿、血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病理类型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8例(39%),微小病变性肾病14例(30%),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11例(24%),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例(4%),膜性肾病1例(2%)。其中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及微小病变性肾病患者对治疗反应良好,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膜性肾病对治疗反应差。结论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微小病变性肾病型为主,临床表现以血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或对治疗反应不佳的患儿应及早行肾活检。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是一组治疗难度较大的肾小球疾病,在病理类型上可表现所有。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类型,例如:微小病变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包括IgA肾病)、局灶性肾小球硬化、膜性肾小球。肾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我科于2000年~2003年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临床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sPGN)病理上表现以光镜下肾小球呈弥漫性系膜细胞增生和(或)系膜基质增多为特征的肾小球疾病[1],约占成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穿刺病例24.7%~30.3%[2]。根据免疫病理分为IgA肾病及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两种类型。现将中医治疗系膜增生  相似文献   

4.
补阳还五汤治疗肾病综合征52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肾病综合征由多种肾小球疾病引起,西医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治疗,其中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及重度系膜增生性肾炎所致肾病综合征治疗效果不显。笔者在临床上用补阳还五汤为主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一...  相似文献   

5.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 Nephritis,简称MsPGN),在临床可以表现为隐匿性肾小球肾炎(包括无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综合征及原发性肾病综合症。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如血尿、蛋白尿、肾病综合症、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及肾小管间质损害等。针灸治疗本病疗效较好,现将近年来针灸治疗MsPGN的临床报道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活血化瘀治疗系膜增生性肾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是慢性肾小球肾炎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其病理改变为系膜细胞增生及系膜基质聚积和扩张,而系膜基质的过度聚积最终导致肾小球硬化和肾功能衰竭。根据其免疫病理可将其分为IgA肾病及非IgA肾病两型,其中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成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活检病例的24.7%~30.3%。大多数患者最终发展至终末期肾病。对于该病现代医学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临床仍以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对症治疗为主,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及毒性和不良反应,而中医药对于MsPGN的治疗则具有一定的疗效且毒性和不良反应小。近年来,活血化瘀法灵活的运用于MsPGN的实验与临床之中,现将近年来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许陵冬  陶兴  周栋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9):1353-1355
系膜增生性肾炎(简称MsPGN)是肾小球肾炎中最常见的一种病理类型,其病变主要是以弥漫性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机/或系膜基质增宽为特征。按免疫病理可分为IgA MsPGN和非IgA MsPGN两大类。非IgA MsPGN在我国发病率较高,据北京、上海、南京及广州较大系列肾穿病理报告,非IgA MsPGN约占成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活检病例的1/4~1/3,占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1/2左右。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sPGN)是以弥漫性肾小球系膜细胞轻度增生,系膜基质中等程度增多,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正常为主要特征的病理类型,本病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可能存在多种发病机制,西医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中医药在预防、治疗原发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有着自身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是指以肾小球系膜细胞(GMC)增生和细胞外基质(ECM)增生为主要病理改变的一类肾小球疾病的总称。1961年Jnennings首次提出系膜增生的问题。1970年Churg等在小儿肾病综合征中报道了系膜增生性肾小球病变。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渐认识到  相似文献   

10.
中药治疗原发性系膜增生性肾炎单纯性血尿50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原发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最常见的是类型之一,尤其是表现为单纯性血尿的患者目前尚我理想的治疗药物。我们自拟白蓟汤治疗原发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单纯性血尿病人50例,取得了明显的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儿童肾病综合征410例中医证型与肾脏病理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儿童肾病综合征中医证型与肾脏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对本院儿科2004年3月—2010年3月经肾穿刺活检明确肾脏病理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410例患儿在肾穿刺活检前24 h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中医类型与肾脏病理光镜和免疫荧光的关系。结果中医辨证分型:肺脾气虚型61例,脾虚湿困型102例,脾肾阳虚型121例,肝肾阴虚型79例,气阴两虚型47例;肾组织病理:轻微病变(MCNS)133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 sPGN)229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5例,膜性肾小球肾炎(MN)7例,局灶节段硬化(FSGS)36例。免疫病理分为4型:IgA型41例、IgM型66例、IgA+M+G+C3型9例、无免疫复合物型294例。结论 5种中医证型的肾脏病理类型分布明显不同。肺脾气虚型中MCNS最多,其次为M sPGN;脾虚湿困型、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中M sPGN均最多,其次为MCNS;气阴两虚型中MCNS最多,其次为FSGS。5种中医证型的肾组织免疫荧光类型在IgA型、IgM型、IgA+M+G+C3型的分布上无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2.
蓝芳  史伟  宋丹  梁黎黎 《河南中医》2011,31(10):1127-1130
目的:观察320例广西地区慢性肾小球肾炎肾脏病理与中医证型间关系。方法:对320例长期居住广西并经肾活检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进行肾脏病理及中医辨证分型的回顾性分析。结果:32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最多,其次是IgA肾病;主证以脾肾气虚证型最多见,其中有240例有兼证,从多到少依次为血瘀证、水湿浸渍、湿浊中阻、外感、湿热壅盛;中医主证与病理分型间具有关联性(P〈0.05),辨证为肺肾气虚、脾肾气虚的患者多见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中医兼证与病理类型间存在关联性(P〈0.05)。血瘀证在IgA肾病中最多见;中医辨证各组尿素氮、肌酐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各组在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浆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方面比较有差异。结论:慢性肾小球肾炎各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具有相关性,临床上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对推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类型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益肾饮联合雷公藤多甙对大鼠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中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A组、模型B组、雷公藤多甙C组、益肾饮D组、雷公藤多甙和益肾饮合用E组。B、C、D、E组制备大鼠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模型,并以相应药物灌胃;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模型制备成功后,大鼠肾脏系膜细胞增生明显,血清TC、TG、LDL-C水平均不同程度升高;C、D、E组肾脏系膜细胞增生均减轻,血清TC、TG、LDL-C水平均较B组下降,且E组更为明显。结论益肾饮联合雷公藤多甙能有效地纠正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引起的脂质代谢紊乱,减轻系膜细胞的增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 PGN)大鼠肾组织的显微结构与超微结构的病理改变,为针刺治疗Ms PGN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综合免疫方法建立Ms PGN大鼠模型,选取命门、双肾俞、关元、中脘等穴位进行针刺治疗,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其肾脏病理学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针刺组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减少;系膜区宽度明显下降(P〈0.05,P〈0.01),系膜区电子致密物消失;足细胞超微结构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结论:针刺对Ms PGN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丹  王新伟 《中医临床研究》2011,3(12):112-112,114
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方面取得了良好疗效,且复发率低、副作用小,显现了一定的优越性。目前,众多学者开始纷纷从多方面、多环节探讨其重要的作用机制,提供了不少有效方剂,本文谈谈中医药在治疗此炎症方面所获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抗Thy1.1单克隆抗体诱导的抗Thy1.1抗体肾炎模型广泛应用于人类系膜增殖性肾炎的研究领域。该模型的病理特征包括补体依赖性系膜溶解、肾小球内炎症细胞浸润、显著的蛋白尿,以及急性或进展性系膜损伤。文章综述了经静脉注射单克隆抗体1-22-3诱导的可逆性抗Thy1.1抗体肾炎模型和不可逆性抗Thy1.1抗体肾炎模型的病理特征;阐述了肾小球内炎症细胞浸润和各种损伤性细胞因子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包括系膜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沉积在内的复杂的系膜损伤病变过程。运用该模型,可以说明雷公藤多苷、柴苓汤等中药对系膜损伤和蛋白尿的药理作用,并且,在分子水平阐明这些药物对各种损伤因子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防治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大鼠肾小球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8只,尾静脉注射抗大鼠胸腺细胞抗血清(ATS)建立MsPGN模型,治疗组在ATS注射后即以补肾活血方灌胃,每日1次,灌胃剂量为5ml/kg。各组分别于第2、4、8周各取6只大鼠,测定尿蛋白(Upro)、血尿素氮(BUN)和肌酐(SCr)含量;切取肾脏用于病理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型胶原(Col-Ⅳ)和层粘连蛋白(LN)的表达。结果病理学检查治疗组较同时间点模型组相比,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程度明显减轻,系膜基质明显减少。治疗组大鼠各时间点Upro、BUN和SCr含量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治疗组8周时,肾组织LN、Col-相对含量、积分光密度(ILD)值均较模型组亦明显降低(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能抑制MsPGN大鼠肾组织Col-Ⅳ和LN的表达,这可能是防治肾小球硬化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为组方原则的"三芪口服液"对实验性肾炎大鼠肾小管间质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分次静脉注射,牛血清白蛋白(BSA)隔日灌胃、弗氏佐剂及BSA分次皮下注射,延长造模时间等方法改进大鼠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模型。予益气活血中药复方三芪口服液治疗,观察对大鼠的病理形态学、24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NAG、CysC的影响;并通过应用免疫组化、PCR等技术检测HGF、TGF-β1等细胞因子的。结果:益气活血中药复方三芪口服液能减少大鼠尿微量白蛋白、NAG酶、CysC水平;提高大鼠肾组织HGF表达,减少TGF-β1的表达。结论:益气活血中药复方三芪口服液具有肾小管功能保护作用,调节HGF、TGF-β1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补肾活血中药对系膜增生性肾炎大鼠MMP-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补肾活血中药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方法:取雄性SD大鼠54只,实验设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补肾活血药物干预组,观察MMP-2的表达。结果:通过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术、免疫蛋白印记以及RT-PCR等方法表明模型组大鼠MMP-2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经补肾活血中药治疗后,MMP-2活性可部分恢复。结论:补肾活血中药能上调MMP-2的表达及活性的部分恢复,使得胶原合成减少,在延缓肾小球疾病的进展,防治肾小球硬化方面具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比较单纯西医治疗方法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在临床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实践过程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从而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本文以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224例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总有效率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水平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水平,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实践过程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临床比较优势明显,是临床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