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骨折愈合刺激素(金葡液)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作用。方法在新生SD大鼠头颅骨第二继代成骨细胞(OB2)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20000~200U/L)骨折愈合刺激素(金葡液),分别观察OB2的增殖功能(用波长570nm处OD值表示)、分化功能犤用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表示犦和矿化功能(用矿化结节数量/视野表示)。结果OD值实验组为(0.336±0.073)~(0.359±0.051),对照组为0.347±0.035;ALP(U/g蛋白质)活性实验组为83±9,对照组为81±4;矿化结节数量/视野(个)实验组为6.000±1.826,对照组为1.5±1.0。结论骨折愈合刺激素(金葡液)各浓度对OB2的增殖和分化功能均无明显作用(P>0.05),而对其矿化功能具有明显的刺激作用(P<0.01)。 相似文献
2.
骨折后骨不愈合及延迟愈合的治疗是骨科临床的重点课题,目前尚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自1994年10月至1997年6月采用局部注射骨折愈合刺激素治疗内固定术后骨不愈合及延迟愈合患者20例,经随诊6个月以上,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撤资料20例病人,男12例,女8例;年龄最大63岁,最小19岁,平均年龄42岁;开放性骨折为6例,闭合性骨折为14例。骨不愈合:锁骨骨折1例,肱骨骨折3例,尺骨骨折2例,胜唯骨下段骨折5例;骨延迟愈合:肽骨骨折3例,烧骨骨折1例,胶骨下段骨折3例,筋骨骨折2例。内固定方法为四孔钢板及充氏针钢丝张… 相似文献
3.
目的:成骨细胞是骨形成和骨代谢的核心部分,成骨细胞体外培养是研究骨代谢和成骨机制的重要手段。因此,研究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影响因素有重要意义。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80-01//2004—12相关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影响因素的文献,检索词“osteoblasts,culture in vitro,influencing factors”,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CBM1995—01/2004—12相关文献,检索词为“成骨细胞,体外培养,影响因素”,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符合研究要求的文献查找全文。纳入标准:影响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因素,包括:①物理因素。②微量元素。③生长因子。④激素。排除标准:综述文献、重复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05篇关于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影响因素的文献,排除重复或类似的同一研究,纳入17篇符合标准的文献。资料综合:①物理因素:电离辐射、微重力、外力、氧压等。②微量元素:微量元素缺乏其可能使骨骼发育受到障碍,甚至畸形,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的过程与某些微量元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包括锌、铝、氟、铜、锰、钙、镁等。③生长因子:与骨生成有关的生长因子主要有骨形态发生蛋白、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成骨生长肽等。④激素: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的激素有生长激素、雌激素、甲状腺激素、甲状旁腺激素、糖皮质激素等。结论: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影响因素较多,了解这些影响因素有助于研究有效的体外培养成骨细胞方法及组织工程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成骨细胞是骨形成和骨代谢的核心部分,成骨细胞体外培养是研究骨代谢和成骨机制的重要手段。因此,研究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影响因素有重要意义。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80-01/2004-12相关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影响因素的文献,检索词“osteoblasts,cultureinvitro,influenc-ingfactors”,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CBM1995-01/2004-12相关文献,检索词为“成骨细胞,体外培养,影响因素”,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符合研究要求的文献查找全文。纳入标准:影响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因素,包括:①物理因素。②微量元素。③生长因子。④激素。排除标准:综述文献、重复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05篇关于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影响因素的文献,排除重复或类似的同一研究,纳入17篇符合标准的文献。资料综合:①物理因素:电离辐射、微重力、外力、氧压等。②微量元素:微量元素缺乏其可能使骨骼发育受到障碍,甚至畸形,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的过程与某些微量元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包括锌、铝、氟、铜、锰、钙、镁等。③生长因子:与骨生成有关的生长因子主要有骨形态发生蛋白、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成骨生长肽等。④激素: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的激素有生长激素、雌激素、甲状腺激素、甲状旁腺激素、糖皮质激素等。结论: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影响因素较多,了解这些影响因素有助于研究有效的体外培养成骨细胞方法及组织工程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体外冲击波对骨膜组织骨不连及骨折延迟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了解体外冲击波对骨膜组织代射的影响及其治疗骨不连、骨折延迟愈合的疗效。方法:采用体外冲击波作用于骨组织,通过动物组织体外培养3H-TdR掺入放射自显影研究;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19例,骨折延迟愈合22例。结果:证明冲击后1、2周实验侧骨膜组织3H-TdR标记率明显高于对照侧(P<0.05),表明实验侧骨膜成骨细胞有丝分裂明显加强,骨膜成骨作用增强。治疗后12周,22例骨折延迟愈合均愈合,冲击后16周,19例骨不连中,16例愈合。结论:体外击波可促进骨膜成骨细胞有丝分裂活动、加强骨膜成骨作用,可治疗骨不连、骨折延迟愈合等疾病 相似文献
6.
自体骨髓来源成骨细胞移植治疗骨折延迟愈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自体成骨细胞培养后移植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可行性。选择2006—04/2007—10本科收治的骨折患者12例,男8例,女4例,骨折延迟愈合9例,骨折不愈合3例;胫骨4例,股骨7例,指骨1例。抽取患者自体红骨髓,体外诱导及培养成骨细胞,在X射线透视下定位穿刺将细胞注射至骨折断端局部,定期复查x射线平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副反应。12例患者中11例得到随访。4例治愈,平均愈合时间为成骨细胞移植后6.8个月:6例有效,有效率90.9%:1例无效。移植后未出现注射部位红、肿、热、痛等感染现象。 相似文献
7.
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与珊瑚复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目的:观察SD大鼠成骨细胞在珊瑚表面的贴附、伸展及生长情况,并探讨珊瑚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与细胞复合植入体内的最佳时间。方法:分离的骨髓基质干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5d后加矿化液诱地培养,分化为骨髓基质成骨细胞。将成骨细胞与处理过的珊瑚复合,通过细胞计数检测附着后的细胞生长增殖特性,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细胞在珊瑚表面的贴附情况。结果:细胞接种后,在材料表面贴附良好,继续增殖。结论:珊瑚的生物相容性良好,细胞贴附后继续保持成骨细胞的表型,作为骨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有较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冲击波与骨折愈合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结果,明确冲击波能否成为治疗骨折不愈合的较为理想治疗方法。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64-01/2004-04关于冲击波影响骨折不愈合研究方面的相关章,检索词“Shock Wave,Fracture Healing”,并限定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临床康复》杂志1998-01/2004-04期间的上述相关章,限定章语言种类为中,检索词“冲击波、骨愈合”。资料选择:选择有关冲击波影响骨折愈合的中外研究原性献39篇,排除非随机研究原性献,未排除非盲法研究原的献。数据提炼:32篇关于冲击波影响骨折愈合的献,25篇符合标准。排除的7篇献因是重复的同一研究,对剩余25篇关于冲击波影响骨折愈合的献进行分类整理,予以综述。资料综合:动物实验研究提示冲击波可被骨组织遮挡和吸收,促进骨母细胞增生和骨痂形成,加速骨折愈合;临床应用研究提示冲击波治疗骨折不愈合的成功率为70%~90%,作为非侵入性治疗,安全有效,应成为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的首选疗法。结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冲击波可以促进骨折愈合。在与其他治疗骨折不愈合和延迟愈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比较之前尚需要进行体外冲击波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的多中心、随机、双盲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9.
26例患者中骨折延迟愈合14例,骨不连12例,均行骨膜下及骨折间隙注射成骨细胞治疗.从患者自身髂后上棘抽取骨髓组织,经体外诱导、培养、扩增为成骨细胞,按无菌操作术在X射线定位下于骨折延迟愈合或骨不连病变部位骨膜下及骨折间隙注射浓度为1×105cells/mL的成骨细胞5~8mL,注射后4,6,10,14周定期摄X射线片观察病变部位骨痂生长情况.所宵病例随访3~12个月,平均5.3个月.复查X射线片见4周有骨痂形成,6周骨痂包绕骨折断端,10周骨折线模糊,14周骨折线消失.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2.1周.提示经皮骨膜下注射成骨细胞治疗骨折延迟愈合与骨不连是一种有效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冲击波与骨折愈合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结果,明确冲击波能否成为治疗骨折不愈合的较为理想治疗方法.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64-01/2004-04关于冲击波影响骨折不愈合研究方面的相关文章,检索词"Shock
Wave,Fracture Healing",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临床康复>杂志1998-01/2004-04期间的上述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冲击波、骨愈合".资料选择选择有关冲击波影响骨折愈合的中外研究原著性文献39篇,排除非随机研究原著性文献,未排除非盲法研究原著的文献.数据提炼32篇关于冲击波影响骨折愈合的文献,25篇符合标准.排除的7篇文献因是重复的同一研究,对剩余25篇关于冲击波影响骨折愈合的文献进行分类整理,予以综述.资料综合动物实验研究提示冲击波可被骨组织遮挡和吸收,促进骨母细胞增生和骨痂形成,加速骨折愈合;临床应用研究提示冲击波治疗骨折不愈合的成功率为70%~90%,作为非侵入性治疗,安全有效,应成为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的首选疗法.结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冲击波可以促进骨折愈合.在与其他治疗骨折不愈合和延迟愈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比较之前尚需要进行体外冲击波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的多中心、随机、双盲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1.
背景:到目前为止,堆底膜蛋白多糖仡骨折愈合的作用机制、调节转化生长因子β1时成骨细胞增殖的作刚尚少见报道。目的:观察基底膜篮自多糟对胎鼠颅骨成骨细胞合成分泌转化生长洲β1的影响。方法:分离并培养SD胎鼠颅盖骨成骨样细胞,采用碱性磷酸酶染色法及茜素红染色法攀定细胞后,随即分对照组、基底膜蛋白多糖阻断组,应用免疫组化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基底膜蛋白多糖埘成骨细胞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情况。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培底膜蛋白多糖阻断组转化生长因子β1浓度降低,麓异何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基底膜蛋白多精抗体能消除其促进成骨细胞分泌合成转化生长因了β1的作用,使转化生长因子β1浓度降低。 相似文献
12.
体外震波治疗骨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骨折后骨延迟愈合和不愈合的发生率为5%~10%。传统的手术固定和骨移植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其成功率可达85%~93%。然而手术治疗亦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而且部分患者仍需再次手术治疗。为此许多学者探索有效的微创技术 相似文献
13.
背景:到目前为止,基底膜蛋白多糖在骨折愈合的作用机制、调节转化生长因子β1对成骨细胞增殖的作用尚少见报道。目的:观察基底膜蛋白多糖对胎鼠颅骨成骨细胞合成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方法:分离并培养SD胎鼠颅盖骨成骨样细胞,采用碱性磷酸酶染色法及茜素红染色法鉴定细胞后,随即分对照组、基底膜蛋白多糖阻断组,应用免疫组化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基底膜蛋白多糖对成骨细胞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情况。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基底膜蛋白多糖阻断组转化生长因子β1浓度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基底膜蛋白多糖抗体能消除其促进成骨细胞分泌合成转化生长因子β1的作用,使转化生长因子β1浓度降低。 相似文献
14.
液电式及电磁式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及骨折延迟愈合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国产液电式及电磁式体外冲击波(ESW)治疗骨不连及骨折延迟愈合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抽取液电式及电磁式ESW治疗骨不连及骨折延迟愈合患者112例, 每月进行X线片复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ESW治疗3个月后如骨折处无明显骨痂生长,则再行1疗程ESW治疗。结果:电磁式ESW组治疗56例,3例无效,53例有较明显骨痂生长,骨痂出现时间为4—12周;其中48例最终骨折完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8—25周;治疗总有效率为94.64% ,治愈率为85.71%。电磁式ESW治疗后观察到肢体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少。电磁式组与液电式组比较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电磁式ESW治疗骨不连及骨折延迟愈合的疗效优于液电式ESW机;ESW治疗骨不连及骨折延迟愈合疗效可靠、创伤小、方法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建立符合临床实际的、可靠的动物模型,尝试验证脑损伤对骨折愈合质量的影响。实验于2000—08/09在天津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选择新西兰大耳白兔2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即脑损伤合并尺骨骨折组及单纯尺骨骨折组,每组10只。其中脑损伤合并尺骨骨折组家兔采用改良的Marmarou致伤模具制成直线加速型脑组织损伤,并应用手术切开、锯断尺骨的方法制成尺骨骨折模型;单纯尺骨骨折组仅制备尺骨骨折模型。致伤后6周处死动物,采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定患肢骨折处骨密度值;用WD-1型电子万能测试机进行患肢三点抗弯实验。测定弯曲强度极限值;应用游标卡尺测量X射线平片骨痂最大直径。脑损伤合并尺骨骨折组在脑损伤模型建立过程中有1只家兔死亡,剔除出组。结果显示:①致伤后6周脑损伤合并尺骨骨折组家兔的患肢骨折愈合处骨密度显著高于单纯尺骨骨折组(t=2.11,P〈0.05);脑损伤合并尺骨骨折组正、侧位X射线平片骨痂直径显著大于单纯尺骨骨折组(t=2.10,2.23,P〈0.05~0.01)。②致伤后6周脑损伤合并尺骨骨折组家兔患肢抗弯强度极限值显著高于单纯尺骨骨折组[(161.674&;#177;10.060),(135.400&;#177;12.540)NPa(t=2.05,P〈0.01)]。提示合并脑损伤的骨折愈合质量明显优于单纯骨折者。 相似文献
16.
卵泡刺激素和卵丘细胞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卵泡刺激素和卵丘颗粒细胞对体外培养的卵母细胞核成熟的影响。方法:未成熟卵母细胞来自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刺激后的小鼠卵巢。所得生殖泡期卵母细胞分成裸卵组和卵丘-卵母细胞复合物组,在分别添加0.1,0.5和1u/mL卵泡刺激素的合成人输卵管液培养液和不添加卵泡刺激素的合成人输卵管液培养液(对照组)中培养36h。培养过程中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卵母细胞生殖泡破裂和第一极体出现。出现第一极体的卵母细胞判为核成熟。结果:裸卵各卵泡刺激素组与对照组的卵母细胞生殖泡破裂发生率及第一极体排出率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卵丘-卵母细胞复合物各卵泡刺激素浓度组比对照组卵丘-卵母细胞复合物有更高的卵母细胞生殖泡破裂发生率及第一极体排出率(P〈0.05);但各卵泡刺激素浓度组间卵丘-卵母细胞复合物的卵母细胞生殖泡破裂发生率及第一极体排出率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卵丘-卵母细胞复合物各组的卵母细胞生殖泡破裂发生率和第一极体排除率明显高于裸卵各组(P〈0.05)。结论:(1)卵丘细胞对卵母细胞的核成熟有重要作用。(2)卵泡刺激素对卵丘-卵母细胞复合物中卵母细胞核成熟有促进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颗粒细胞介导的。(3)卵泡刺激素对卵母细胞核成熟的促进作用可能主要是促进减数分裂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脉冲电磁场对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复合培养体系中成骨细胞膜电位及细胞内钙离子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脉冲电磁场(pulsed electric-magnetic fields,PEMF)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复合体系中成骨细胞膜电位及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为脉冲电磁场治疗骨质疏松寻找理论依据。方法:体外分离、培养1d龄SD乳鼠颅骨成骨细胞和四肢骨破骨细胞,利用共育培养板将两者培育在同一环境中;实验分空白组、维拉帕米组、河豚毒素组及维拉帕米+河豚毒素组,根据荧光探针DiBAC4(3)及Fluo-3/AM能与活细胞细胞膜及胞内钙离子特异性动态结合后发出荧光的特性,分别对各组成骨细胞进行膜电位和钙离子荧光染色,染色后利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技术分别测量各组行PEMF处理前后荧光强度的改变,以间接反应细胞膜电位、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结果:在行PEMF处理前各组细胞细胞膜电位及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稳定在一定基线水平(空白组细胞膜电位及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荧光基准值分别为:(37.68&;#177;1.81)和(164.24&;#177;2.82),而在PEMF作用后,空白组细胞胞内膜电位荧光值于40s后开始升高,150s左右达峰值(75.05&;#177;2.27),表明细胞膜电位出现了去极化;而钙荧光值的升高出现在PEMF作用后约60s时,120s后达到峰值(237.22&;#177;2.67),且升高后在PEMF作用过程中一直稳定在一定水平。PEMF使细胞出现去极化的效应能被钠通道阻断剂河豚毒素所阻断,而钙通道阻断剂维拉帕米对其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河豚毒素及维拉帕米均能使PEMF升高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效应受阻。结论:PEMF作用于成骨细胞钠离子通道引致细胞出现去极化,从而开放电压依赖型钙离子通道而升高细胞内钙离子浓度,钙离子作为细胞内第二信使,介导PEMF对成骨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伍湘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1999,3(6):678
目的:研究高聚金葡素促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通过大鼠闭合错位型骨折及大鼠手术缺损型模型研究其康复作用,并与麝香接骨丹进行比较。结果:高聚金葡素骨折断端注射,对大鼠闭合错位型骨折能促进骨痂形成,加速骨折愈合。结论:高聚金葡素康复效果明显优于麝香接骨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在治疗骨折不愈合和延迟愈合的机制以及临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90—01/2004-12与体外冲击波相关的文章,检索词“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fracture healing,nonunion,delayed osseousunion”,并限定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01/2004—12期间的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体外冲击波,骨折愈合,骨不连,骨折延迟愈合”。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文献,筛除明显非随机实验的研究,对剩余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进一步判断为随机对照实验。纳入标准为:①随机对照实验,采用单盲,双盲或非盲法。②实验包含平行对照组。排除标准:重复性实验。资料提炼:共收集到45篇关于体外冲击波治疗骨折不愈合和延迟愈合的随机对照文章,39个实验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6篇均为重复的同一研究。39个实验包括体外冲击波治疗骨折不愈合和延迟愈合的动物实验研究、临床研究、可能的机制以及临床研究存在的问题,分别对各实验给予评价。资料综合:许多临床研究发现体外冲击波对治疗人类长骨骨折后的骨折不愈合,疗效是肯定的,有效率可达到41%-85%,并且具有非侵入性、并发症少、相对安全等优点。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的机制是综合因素的作用,其激活了骨不连的生物学状态,出现了一种类似新鲜骨折的愈合过程,加之体外冲击波本身对组织细胞的刺激作用,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的诱导成骨等多种因素协同作用,从而使骨不连得以愈合。但体外冲击波能量大小、治疗次数、总剂量、是否需要麻醉及镇静药目前还存在很大分歧。结论:体外冲击波疗法是治疗骨折不愈合和延迟愈合的一种安全有效、非侵袭性、并发症少的方法,但是仍然缺乏可靠的随机前瞻性研究充分证明该治疗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20.
成人骨髓源成骨细胞体外培养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背景:骨髓基质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骨组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作为首选的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来源。尽管目前对于动物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已不断深入,但对于成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大量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目的:研究成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及成骨能力,探讨简便易行的成人成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为骨组织工程选择理想的种子细胞来源。设计:采用完全随机实验对照单盲设计进行横断面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在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全军创伤骨科中心完成,对象为健康成年志愿者骨髓组织。干预:抽取骨髓组织,在100mL/L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置于37℃,50mL/L CO2湿化空气孵箱中培养,传代后改用含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和维生素C的条件培养基培养,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光镜(HE染色)、扫描与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形态特征和增殖分化情况,并测定培养细胞的生长曲线(MTT法)、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钙结节形成能力。主要观察指标:形态学观察和生物学特性检测。结果:原代和传代培养的细胞具有活跃的增殖能力,诱导培养2周后,细胞呈多角形或梭形,具有多个突起可互相联结,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核较为幼稚,细胞器丰富。诱导分化后的细胞可分泌碱性磷酸酶,改良钙钴法染色阳性率可达74.2%,并可形成钙结节,具有与典型的成骨细胞相似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功能。结论:成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取材安全方便,易于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本实验方法可作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培养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