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肺癌脑转移的治疗效果和有关预后因素与生存的关系。方法 对 1992年 1月至 2 0 0 2年 1月住院的 12 4例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近期的缓解率为 89.2 %,1年生存率为 2 1.8%,中位生存时间为 6个月 ,其中手术加放疗组中位生存期 7.1个月和 1年生存率为 40 .0 %,放化疗组为 7.0个月和 2 7.4%,都显著优于单放组 4.8个月和 11.5 %(P<0 .0 5 ) ,分析显示生存率与原发灶未控 ,合并颅外转移 ,放疗剂量 ,身体状况有关 ,与肺原发灶病理类型 ,脑转移灶数目无关。结论 影响肺癌转移预后的主要因素是脑转移时原发灶控制与否 ,是否合并颅外转移 ,脑部放疗剂量 ,身体状况。对于肺癌脑转移的病人确诊后 ,只要身体可以耐受应进行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和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
352例肺癌脑转移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局部复发和远道转移是预后较差的主要原因,其中脑转移较为常见。本文拟探讨影响肺癌脑转移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7-2005年352例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比例风险模型(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并进行Log-rank时序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行为状态(PS评分)、年龄、脑转移灶数目、有无颅外转移、有无脑转移症状及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生存期有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行为状态(PS评分)、年龄及脑转移灶数目和预后有关(P<0.05)。结论患者的行为状态(PS评分)、年龄及脑转移灶数目是肺癌脑转移独立的预后因素。PS0-1分、年龄小于60岁及单发脑转移是肺癌脑转移良好的预后因素,这些患者的生存期较长,是潜在的治疗获益人群。  相似文献   

3.
VM26+DDP方案同期联合脑放疗治疗支气管肺癌脑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肺癌脑转移的发病率随着支气管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而明显上升,文献报道达30%-50%。放射治疗是治疗脑转移的主要手段,而目前为止化疗与放疗联合治疗脑转移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比较支气管肺癌脑转移同步放化疗与单放疗的临床疗效、生存率和毒性反应。方法:自2000年9月至2001年10月将41例支气管肺癌患者随机分组,其中20例进入同步放化疗组,21例进入单放疗组。同步放化疗组中,男性14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50岁(范围40—70岁),非小细胞肺癌16例,小细胞癌4例;单放疗组中,男性14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52岁(范围40—73岁),非小细胞肺癌19例,小细胞癌2例。同步放化疗组化疗方案:鬼臼噻吩甙(VM26)每天60mg/m^2,d1-3;顺铂(DDP)60mg/m^2,d1;放射治疗从化疗第1天开始,6MV-X线照射,3Gy/次,全脑照射二周总剂量为30Gy/10次。单放疗组:放射治疗方案同同步放化疗组。结果:全组所有患者均按计划完成治疗。同步放化疗组完全缓解率(CR)为25%,部分缓解率(PR)为50%,无变化(SD)为25%。单放疗组CR为4.76%,PR为33.33%,无变化(SD)为61.9%。两组的CR率及有效率(CR+PR)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1,P=0.019)。同步放化疗组的1、2、4年生存率分别为44.44%、33.33%、11.11%,中位生存时间为14月。单放疗组的1、2、4年生存率为31.58%、26.67%、0%,中位生存时间为11月。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2015)。毒副反应:同步放化疗组Ⅲ/Ⅳ度白细胞下降(40%),血小板下降(25%)和胃肠道反应(50%)与单放疗组比(4.76%,0,9.52%),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7,P=0.016,P=0.005)。结论:对支气管肺癌脑转移治疗同步放化疗的方案,其近期有效率优于单放疗,并且有提高远期生存率的可能性,虽毒副反应增加,但患者均能耐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全脑放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治疗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2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接受全脑放疗DT30~36Gy/20~24F,2-2.5周(加速超分割放疗),脑单个病灶患者追加每周DT9~15Gy/6~10F,所有患者从放疗开始均口服沙利度胺200mg/d,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反应。全脑放疗15Gy/10F后根据患者的病理类型和一般状况选择不同的化疗方案。[结果]沙利度胺联合全脑放化疗对非小细胞癌脑转移的总有效率(CR+PR)为70.0%,临床获益率(CR+PR+SD)为100%(3例CR,11例PR,6例SD);口服沙利度胺时间〉6个月者中位生存期与〈6个月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1个月vs.6.9个月,Х^2=4.615,P〈0.05);主要毒副反应为轻中度便秘和疲乏,但可耐受。[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全脑放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有明显的疗效.有必要进一步开展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以明确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放化疗对脑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肺癌的脑转移率发生很高。一般认为,手术治疗仅适用于减少孤立的脑转移灶,大多数病例是多灶性脑转移,此种病例则宜用放疗。 本文报告6例(表Ⅰ)肺癌脑转移的患者采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同期放化疗后行全肺切除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5月至2008年6月我院同期放化疗后行全肺切除的37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37例患者在术前接受了同期放化疗后再行全肺切除术,其中17例行右全肺切除(包括2例肺上沟瘤).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同期放化疗,放疗平均总剂量60.1 Gy.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全肺切除以达到根治切除(R0)的目的,16例(43.2%)患者达到了病理完全缓解.无手术死亡,术后平均住院天数9.1天.术后90天死亡率为2.7%(n=1).术后共有13例(35.1%)患者出现多处转移.包括脑转移7例,骨转移5例,肝转移2例,肾上腺转移2例,肺转移2例,颈部淋巴结转移1例和小肠转移1例.5年生存率为32%.结论:同期放化疗后行全肺切除术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124例肺癌脑转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肺癌脑转移的治疗效果和有关预后因素与生存的关系。方法 对1992年1月至2002年1月住院的124例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近期的缓解率为89.2%,1年生存率为21.8%,中位生存时间为6个月,其中手术加放疔组中位生存期7.1个月和1年生存率为40.0%,放化疗组为7.0个月和27.4%,都显著优于单放组4.8个月和11.5%(P<0.05),分析显示生存率与原发灶未控,合并颅外转移,放疗剂量,身体状况有关,与肺原发灶病理类型,脑转移灶数目无关。结论 影响肺癌转移预后的主要因素是脑转移时原发灶控制与否,是否合并颅外转移,脑部放疗剂量,身体状况。对于肺癌脑转移的病人确诊后,只要身体可以耐受应进行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和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6年6月间山东省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3例肺癌脑转移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患者采用放疗加口服替莫唑胺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放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脑部主要症状改善率比较,放疗剂量30Gy时,治疗组患者有效率为84. 4%(27例),对照组为61. 3%(1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结束时,治疗组患者主要脑部症状总改善率为96. 9%(31例),对照组为77. 4%(2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脑转移灶直径变化情况中各项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提高率为90. 6%(29例),对照组为64. 5%(2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毒性反应,Ⅱ~Ⅲ级骨髓抑制率为43. 8%(14例);消化道反应率为40. 6%(13例),主要为恶心、呕吐等,但均为Ⅰ~Ⅱ级。治疗后1年,治疗组患者生存率为62. 5%(20例),对照组为35. 5%(1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患者1年生存率与脑转移灶多少和有无颅外转移等有一定关系,单发脑转移患者的1、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多发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症状改善快且明显,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9.
肺癌脑转移占全部脑转移癌的 5 0 % ,是肺癌的晚期表现。如不治疗中位生存期仅 1个月 ,尽管给予积极治疗 ,生存期有明显延长 ,但预后仍非常差 ,大多数仍死于脑转移病变。怎样治疗为最佳方案 ,目前仍无明确定论。总结近年来在我院接受放疗、化疗综合治疗的肺癌脑转移病例 ,拟通过分析探讨肺癌脑转移综合治疗的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 1995年 1月— 2 0 0 1年 1月在我院接受放疗 ,化疗综合治疗 ,临床资料完整的肺癌转移病例。男 2 8例 ,女 12例 ;年龄 35~ 72岁 ,平均年龄 5 2岁。均经头部CT诊断证实 ,单发转移 11例 ,多发转…  相似文献   

10.
小细胞肺癌(SCLC)发病数较少,约占所有支气管肺癌的13%~20%,恶性程度较高,短时间内易复发转移。确诊时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约占SCLC的30%,符合手术患者仅占5%。放化疗后完全缓解者仍有一半以上患者发生脑转移。术后Ⅰ、Ⅱ、Ⅲ期SCLC患者脑转移发生率为6%~14%、13%~38%、11%~36%。预防性脑照射(PCI)可提高放化疗后完全缓解者总生存率,并降低脑转移发生率,是局限期SCLC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PCI的临床应用仍存一些争议,手术完全切除的SCLC患者行PCI的疗效不一。本文对此问题进行文献综述,并介绍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波消融结合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及肺转移瘤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非小细胞肺癌、肺转移癌及复发性肺癌的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微波消融结合放化疗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单纯放化疗。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存率、有效率、肿瘤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和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和脱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微波消融结合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及肺转移瘤的临床效果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肺癌脑转移瘤的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安泰  蔺素琴  岳秀玲 《肿瘤》2006,26(4):405-406
脑转移瘤多以肺癌为原发灶,且肺癌的主要死因是脑转移。由于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故肺癌脑转移的研究具有临床意义。为进一步提高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生存期,现将1994年10月~2003年12月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附属医院肿瘤科综合治疗的45例肺癌脑转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45例肺癌脑转移患者,均进行了放疗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其中男32例,女13例,全组中位年龄57岁,32~79岁,其中肺癌原发灶和脑转移灶同时发现27例,肺癌原发灶治疗后出现脑转移18例。病理分型:腺癌27例,小细胞未分化癌7例,鳞癌9例,腺鳞癌2例。合并其他部…  相似文献   

13.
我科自 1999年 4月— 2 0 0 1年 2月以小剂量 MDR逆转剂联合应用加化疗(MVP方案 )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32例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共 33例 ,男性 2 5例 ,女性 7例 ,中位年龄 6 1岁。其中 ,初治 2 0例 ,术后复发或转移 13例 (其中 3例曾行术后放化疗 )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放化疗联合治疗肺癌脑转移的不良反应及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2009年4月至2012年2月在我科行放化疗联合治疗的32例肺癌脑转移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结果:32例肺癌脑转移患者均顺利完成2个周期化疗及全脑放疗,放疗剂量为DT30Gy~50Gy/15f~25f。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骨髓抑制,仅2例出现Ⅳ度骨髓抑制。结论:放化疗期间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降低放化疗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症状,使患者能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提高身体对近期不良反应的耐受性,改善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脑瘤全脑放射治疗致血脑屏障破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脑肿瘤治疗手段主要为手术、放射治疗和化疗。近年来,化疗配合手术与放射治疗已取得一定疗效并逐渐受到重视。临床治疗显示化疗对脑转移灶和原发性脑瘤的反应轻微,多数学者认为化疗无效的重要原因在于肿瘤侵袭边缘至少有部分完整的血脑屏障存在。显然,如果在全脑放射治疗脑瘤的同时又破坏血脑屏障,无疑会增加化疗药物进入颅内肿瘤的机会,最终对治愈恶性肿瘤提供了最有效的方法。一、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25例脑瘤患者,男16例,女9例,中位年龄52岁(23~72岁)。原发性脑胶质瘤术后残留6例;脑转移患者19例,其中肺癌脑转移瘤15例,乳腺癌脑转移瘤…  相似文献   

16.
放射加化疗联合射频治疗不能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皮穿刺集束电极射频治疗实体瘤 (简称射频治疗 )已广泛应用于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的治疗。近年也有应用于肺癌的治疗。笔者于 2 0 0 0年 2月至 2 0 0 3年 1月采用射频治疗联合放射治疗和化疗 (放化疗 )治疗不能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 83例 ,现报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临床资料 :采用射频治疗联合常规放化疗治疗不能手术肺癌患者 83例作为综合组 ;选择同期采用常规放化疗治疗的不能手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5 2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具备以下条件 :( 1)因技术上或医学上 (如心肺功能不全 )或人为的原因导致不能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 ;( 2 …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厄洛替尼辅助全脑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0月间接受治疗的72例肺癌脑转移患者,其中小细胞肺癌32例,腺癌24例,鳞癌1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支持治疗,如减轻颅内水肿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全脑放疗治疗以及厄洛替尼辅助治疗,分析2个月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72例患者部分缓解52例,疾病稳定20例,临床获益率为100.0%,临床有效率为72.2%。其中,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有效率为68.8%,腺癌临床有效率为75.0%,鳞癌临床有效率为75.0%。36例患者治疗后出现皮疹30例(41.7%),腹泻30例(41.7%),乏力64例(88.9%),脱发16例(22.2%),粒细胞降低6例(8.3%)。结论厄洛替尼辅助全脑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疗效较为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生存期,且安全性较好,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报道骨肉瘤脑转移患者发生发展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和预后.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7例脑转移瘤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本组7例(7/332)骨肉瘤脑转移患者均为儿童及青年,男6例,女1例,中位年龄18岁(9~23岁).单发脑转移瘤6例,多发性脑转移瘤1例.5例脑转移灶位于额叶.骨肉瘤脑转移的常见症状是头痛、恶心和呕吐.2例...  相似文献   

19.
笔者所在医院自 1990年 1月至 2 0 0 3年 6月间共收治1389例肺癌 ,其中以脑转移为首发症状的 73例 ,现将其治疗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 :该 73例占同期原发性肺癌的 5 .3% ( 73/1389) ,占同期原发性肺癌以肺外症状为首发的 2 5 .6 % ( 73/2 85 )。男 5 1例 ,女 2 2例。年龄 30~ 39岁 4例 ,4 0~ 4 9岁 16例 ,5 0~ 5 9岁 2 1例 ,6 0~ 6 9岁 2 4例 ,70岁以上 8例。全组病例均经胸部X线片和胸部及头颅CT证实同时有肺内原发病灶和颅内转移灶。 73例肺癌中中央型 5 0例 ,周围型 2 3例。头颅CT见颅内一侧单个病灶占 2 7.4 % …  相似文献   

20.
背景与目的 眼部转移(ocular metastasis)是肺癌少见转移之一,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探讨肺癌合并眼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肺癌合并眼部转移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近10年文献报道共42例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9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1岁(范围:41岁-61岁),其中7例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包括腺癌6例);1例为小细胞肺癌;1例病理不详.眼转移部位方面,脉络膜8例,虹膜1例.文献回顾中,小细胞肺癌占21.4%(n=9),腺癌占47.6%(n=20),脉络膜是最常见的眼转移部位(66.7%,n=28).肺癌合并眼转移患者,系统化疗的疾病控制率仅为28%,联合眼部局部治疗可有效控制眼部症状.结论 肺癌合并眼部转移以肺腺癌多见,脉络膜转移是肺癌眼部转移的最常见转移部位.眼部局部治疗可控制局部症状,但系统性化疗疗效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