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在并发或不并发高血压时的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方法 2型糖尿病98例,依血压水平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5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48例,对照组30例为体检健康者。观察血糖、血脂、体重指数,应用超声心动图仪检测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有糖、脂代谢异常(P〈0.05),3组之间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um thickness,L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thickness,LVPWT)及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3组间舒张早期血流充盈峰值流速E值及E/A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ractional shortening,FS)下降(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左心室结构及功能受损,随血压升高,这些改变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 ,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伴血压周期异常患者的左心室结构及功能的异常 ,为这类型患者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 2 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仪和彩色多普勒诊断仪对 76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检查。根据动态血压结果把患者分为血压周期异常组 36例 (A组 )及血压周期正常组 4 0例 (B组 ) ,并同时配有正常健康人组作对照。再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结构及功能各参数 :左心室重量 (LVM)、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左室短轴缩短率 (ΔD % )、左室后壁增厚率 (ΔT % )、主动脉口最高血流速度 (AFVS)、主动脉口收缩期血流加速度(aAFV)、二尖瓣舒张早期流速 (VE)、二尖瓣舒张晚期流速(VA)、E/A比值等以评价血压周期异常对心脏的影响。结果 血压周期异常组 (A组 )的LVM、LVMI、VA、ΔD %、ΔT %、AFVS、aAFV明显较B组高 ,而E/A、VE 则明显较B组低。结论 Ⅱ型糖尿病近半数存在昼夜血压比值紊乱 ,他们的左心室结构、功能的异常可能与昼夜血压比值紊乱有关 ,因此在治疗Ⅱ型糖尿病时 ,对存在有血压周期异常者 ,即使没有高血压都应重视夜间血压的控制 ,以减少心血管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压昼夜节律与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入选246例老年高血压合并T2DM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ΔMBP)分为杓型(10%~20%,n=70)、非杓型(0%~<10%,n=53)、超杓型(>20%,n=63)和反杓型(<0%,n=60);另入选10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用中文版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MSE)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认知功能调查,比较各组间MMSE评分的差异。结果老年高血压合并T2DM组MMSE得分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老年高血压合并T2DM组中非杓型、超杓型和反杓型者的MMSE得分均低于杓型者,超杓型和反杓型又低于非杓型者(均P<0.05),但超杓型和反杓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合并T2DM患者认知功能的下降可能与血压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24 h动态血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ABP)昼夜节律变化及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方法纳入60例诊断为T2DM合并EH的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60例仅诊断为EH的人群作为对照组,再随机抽取30例健康体检人群为正常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血压昼夜节律及血压变异性检测。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dSBP、nSBP、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夜收缩压标准差、夜收缩压变异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正常组比较,24 h SBP、dSBP、nSBP、24 h DBP、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舒张压标准差、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夜收缩压标准差、夜收缩压变异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正常组比较,24 h SBP、dSBP、nSBP、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 DBP变异系数、夜SBP标准差、夜SBP变异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分别与对照组、正常组及对照组与正常组比较:SBP昼夜差值、DBP昼夜差值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T2DM合并EH的老年患者夜间血压下降较单纯EH患者及健康对照组明显减少,血压变异性增大,单纯EH患者较健康对照组亦明显减少。老年T2DM合并EH患者的昼夜血压调节功能损害较大,为减少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改善体内糖代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动态血压监测和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动态血压监测得到的血压昼夜节律、血压变异性、24h动态血压平均水平以及血压负荷都和高血压的靶器官损害有较好的相关性。动态血压监测比偶测血压能更好地预测高血压的心、脑、肾等病变。  相似文献   

6.
86例Ⅱ型糖尿病病人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根据结果,分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高压组)组42例,未合并高血压(未高组)组44例.结果高压组较未高组的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体重指数、腰围/臀围、白天平均舒张压及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增高,夜间收缩压及舒张压下降百分率均显著降低;86例病人24小时平均收缩压与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呈显著正相关;24小时平均舒张压与体重指数及腰围/臀围呈显著正相关.提示Ⅱ型糖尿病肥胖者减轻体重是预防高血压的有利措施,合并高血压时,夜间适当给予抗高血压治疗.  相似文献   

7.
动态血压变异性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2 4hABPM)广泛应用于临床 ,为高血压病及其合并症的诊断和治疗开辟新的途径。高血压左心室肥厚 (LVH)不仅与血压水平有关 ,而且还可能与血压变异性相关。血压变异性表示血压波动程度。血压变异性与高血压LVH之间的关系目前还不十分清楚 ,研究结  相似文献   

8.
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压特点。方法按有无糖尿病和高血压分组,对408例受试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糖尿病伴高血压组平均收缩及收缩压负荷大于平均舒张压及舒张压负荷略小于无糖尿病的原发性高血压组,糖尿病组无论是否伴有高血压,其昼夜血压差值均小于无糖尿病的二组。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高血压病(EH)与Ⅱ型糖尿病关系十分密切,二者均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现对30例Ⅱ型糖尿病合并EH者24h动态血压(ABPM)并与30例单纯EH作对照,旨在探讨血压的昼夜节律变化及血压总体水平,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 (EH)及糖尿病 (NIDDM)分别是发生大血管及微血管病变的危险因子 ,是冠心病、脑卒中和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研究EH合并NIDDM与动态血压 (ABP)的关系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EH合并NIDDM组 :符合WHO ISH(1 999年 )高血压诊断标准及符合WHO(1 985年 )NIDDM诊断标准[1 ] 的患者 40例 ,男 2 4例 ,女 1 6例 ,年龄 40~ 78(平均59 4)岁。 1 9例为首次诊断高血压 ,2 1例为停用降压药物 3~ 5d观察血压。EH无并发症组 :符合WHO ISH(1 999…  相似文献   

11.
INTRODUCTION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ABPM) isa wide-used method for BP measurement and known asmore effective than clinic readings, especially inevaluation of circadian vari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the so-called "white-coat hypertension". Reduction inthe nocturnal BP fall in ABPM may be associated withan increased risk of end-organ damage including renaland cardiovascular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essential hypertension. In diabetic patients,microalbuminuria is a ke…  相似文献   

12.
2型糖尿病(T2DM)是常见的代谢性疾病,而高血压是T2DM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我国T2DM患者继发高血压的患病率逐年上升。二者并存时对心血管系统有极强的危害,是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对T2DM人群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防T2DM血管并发症、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延长患者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动态血压监测对老年高血压病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动态血压监测对老年高血压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6例诊所诊断的初发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以及62例诊所诊断正常血压偏高的老年人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诊所诊断为高血压病患者中有13例为白大衣高血压,占23.2%(13/56)。诊所诊断为正常血压偏高其中有11例为夜间高血压病患者,占17.7%(11/62)。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白大衣高血压发生率较高,血压正常的老年人中有部分患者为夜间高血压。  相似文献   

14.
24小时动态血压负荷程度与心功能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24小时动态血压负荷程度,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有何影响。 方法:选择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例,应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及放射性核素心血池显像分析及超声心动图监测心功能,将血压负荷程度按<30%和>30%分A、B、C、D 4组,比较各组间心功能有无差异。 结果:A、B组相比,C、D组相比及 B、D组相比,高峰充盈率(PFR)均有显著差异(P<0. 05);C、D组相比,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超声心动图分析心功能结果与核素心血池显像分析相同。 结论;收缩压或舒张压负荷程度的升高均可显著影响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的心室舒张功能,而后者为著。同时舒张压负荷程度与心室收缩功能明显相关,可作为预测这类患者心功能改变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动态血压监测的特征变化。方法用动态血压仪测定32例妊娠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并和20例正常妊娠和20例正常相当年龄的健康妇女作对照。结果正常孕妇ABPM各参数均高于同龄健康妇女;妊娠高血压ABPM各参数均高于正常孕妇。妊娠高血压蛋白尿阳性者的昼夜血压比值及血压负荷数均较无蛋白尿者明显增高,且与病情严重度相关。结论正常中、晚期妊娠的收缩压有增高趋势,舒张压升高对妊娠高血压更具特征性。ABPM测定所出现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和血压负荷增高和病情的严重度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动态血压负荷在老年高血压病分期中的价值,采用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系统,记录老年正常血压16例和高血压Ⅰ期25例、Ⅱ期34例、Ⅲ期27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负荷值。结果发现,高血压各组血压负荷依次递增。Ⅰ期组与正常组比较,24小时及昼夜血压负荷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Ⅱ期组与Ⅰ期组比较,夜间血压负荷明显增加(P<0.001);Ⅲ期组与Ⅱ期组比较,24小时收缩压负荷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且血压负荷值主要分布在异常血压次高段。血压负荷反映异常血压出现的时间、频率和血压段,在老年高血压病分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评估氯沙坦(losartan)50~100 mg,每日1次,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24小时降压效果。 方法:轻、中度EH患者 33例,服用 2周安慰剂,坐位舒张压仍在 95~114 mmHg(1 mmHg=0.133 kPa)者予氯沙坦50 mg/d,服药 2周末血压下降未达有效标准者氯沙坦增加至 100 mg/d,氯沙坦治疗疗程共 6周。于服安慰剂末及治疗2、4、6周末测诊室血压,于服安慰剂末及治疗6周末应用ABPM。 结果;氯沙坦治疗6周,降压总有效率为87.5%;24小时各时点血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P<0.01),不伴有心率及血压昼夜节律的改变;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谷/峰值分别为52.9%和63.6%。能明显降低血尿酸(P<0.05)。除1例因头晕中途退出研究外,余不良反应轻微。 结论:氯沙坦 50~100 mg,每日1次能平稳、有效地控制 EH患者 24小时血压,且患者总体耐受良好。  相似文献   

18.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与动态血压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动态血压及偶测血压与高血压预后的关系。  方法 :随访的 12 9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入选时分别测量基础状态下动态血压及诊室血压 ,并根据白昼舒张压水平分为高、中、低、3组 (HL组 36例、ML组 5 1例、L L组 42例 ) ,然后在平均 38个月随访观察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的心脑血管事件。  结果 :12 9例中发生心、脑、肾各类事件者 2 2例。单因素分析表明事件患者各项动态血压参数明显高于非事件患者(P<0 .0 5~ 0 .0 1) ,而两者诊室血压间无显著差异 (P>0 .0 5 )。L L、ML、HL 3组中事件发生率分别为 2例 / 10 0人年、5 .1例 / 10 0人年及 9.5例 / 10 0人年。多因素分析显示 :收缩压节律、夜间收缩压水平及总胆固醇水平为高血压患者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分别为 RR=3.0 5、RR=1.2 7、RR=1.48(P<0 .0 5~ 0 .0 1)。  结论 :动态血压在判断高血压预后方面较诊室血压更具有临床意义 ,较高的动态血压水平 (白昼舒张压水平 )提示不良的预后 ,收缩压节律、夜间收缩压水平是预测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及肾脏受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Whether raised blood pressure precedes, follows or develops in parallel with the onset of microalbuminuria, remains unclear. Previous studies, using conventional blood pressure recordings, have yielded discrepant results.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ABP) monitoring detects borderline hypertension more reliably, and correlates more closely with end-organ damage. We have therefore compared ABP and left ventricular dimensions in normotensive insulin-dependent diabetic patients with or without microalbuminuria, and matched non-diabetic control subjects. Those diabetic patients with microalbuminuria, and to a lesser extent those without, had higher 24 h mean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than matched non-diabetic control subjects, with corresponding increases of left ventricular mass, interventricular septal width and posterior wall thickness. These observations suggest that raised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is present at an early stage of ‘incipient’ microalbuminuria.  相似文献   

20.
付爱荣  刘黎明 《山东医药》1999,39(21):10-11
对78 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了24 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并分析其24 小时、白昼和夜间血压负荷值。结果A组(单纯高血压组)血压负荷值明显高于正常,但夜间血压负荷值较白昼明显降低。B组(高血压左室肥厚组)血压负荷值较A组明显增高,尤其是夜间血压负荷值明显增高(P< 0.05、0.01)。提示动态血压负荷值增高对高血压左室肥厚(LVH)的发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