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甘草作为经方常用药,在《金匮要略》痰饮水气篇多有应用,其配伍意义除与健脾药合用以培土制水、与辛散药合用以辛甘化阳外,与利水药配伍,又可借甘草和缓之功使速下通利之品滞药于中,以缓缓渗利中焦水饮。这是《金匮要略》治痰湿不忌甘草的要点所在。分析《金匮要略》第十二、十五篇36方及用甘草20方,甘草的取舍规律为:水饮在上、在中取甘草;水饮在下、水饮兼呕弃甘草  相似文献   

2.
3.
将《金匮要略》痰饮病治法归纳为发汗、利水、行气、逐饮四法,其中包含了健脾温肾的治本之法,并举支饮咳嗽案、支饮眩晕案、痰饮反胃案、癃闭案各一则。  相似文献   

4.
《金匮要略》痰饮治法初探刘建新,吴雪梅(河北省沧洲市中医院061001)《痰饮咳嗽病脉症并治第十二》是《金匮要略》中论述痰饮病的专篇。其辨证论治法则,不仅是后世治疗痰饮病之典范,而且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笔者仅就其痰饮的治法初步探讨如下:1.解...  相似文献   

5.
痰饮,早在《内经》中已有“水饮”、“积饮”、“溢饮”之谓,但以之为病名,乃起于张仲景《金匮要略》,并立“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专论。仲景按其饮在不同部位而出现的各种不同主证分为痰饮(狭义)、悬饮、溢饮、支饮四类,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疗原则。该篇列方二十一首(包括附方),用药三十三味,对后世治疗痰饮病具有巨大指导意义。本文对其用药规律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6.
甘草在《伤寒论》中运用极其广泛,书中所载113方,其中70方有甘草.113方中共用中药92味,其中与甘草同方应用者达51种.书中原文398条,而含甘草70方涉及有关原文达137条.《神农本草经》谓:"甘草,味甘平,无毒,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气,金疮肿,解毒."《中药学》[1]谓:"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功效:补中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笔者通过《伤寒论》[2]的学习,认为张仲景运用甘草独具特色,远超越以上概括,现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神农本草经》记载:"甘草,味甘,平。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解毒。久服,轻身、延年。"《中药学》言"甘草,药性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功效: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甘草作为经方常用药,在《金匮要略》多有应用。  相似文献   

8.
《金匮要略》痰饮证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匮要略》成书以来 ,一直为医家尊为经典 ,笔者在学习过程中深感其内容博大精深 ,几尽医学之妙。现代临床痰饮为病较为多见 ,而《金匮要略》对于痰饮论述甚详 ,其理、法、方、药之完善 ,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痰饮病的辨证治疗。今不揣浅陋就痰饮之证治浅述一己之得。1 痰饮病机仲景论痰饮本于《内经》。《素问·经脉别论》曰 :“饮入于胃 ,游溢精气 ,上输于脾 ,脾气散精 ,上归于肺 ,通调水道 ,下输膀胱 ,水精四布 ,五经并行。”此为正常水液运化过程。《金匮要略》继承了《内经》的思想 ,从脾不“散精”、肺不能“通调水道”、膀胱(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金匮要略》中张仲景对痰饮病的治疗及其中方药的现代临床应用及研究。方法:以《金匮要略》痰饮病的理论及治疗原则为依据,对痰饮病的病因病机及证治进行分析。结论:张仲景对痰饮病的论述为后世痰饮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同时痰饮病篇的经方,临床运用广泛,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金匮要略》方中寒热并用法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讨论《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寒热药物并用的方法,认为张仲景既把这一方法作为治疗寒热杂证的基本方法,又把它作为方剂药物配伍的重要法则,使之起相互中和监制药物寒热属笥的作用,或起反佐作用以防药性与病性之间的互相格拒,张氏对这一方法的精当运用成为后世的典范。  相似文献   

11.
12.
13.
《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作为最早治疗杂病的典范之作,有许多盖世独特的经验,被历代医家所推崇、效仿,其用药经验更是留芳百世。该书第二至二十二篇,共载方剂205首(属仲景方),在205首方剂中,有75方配用甘草,约占36.6%。兹就《金鹰》中甘草的运用浅析如下,以飨同道。亚甘草的用法《金匾》中甘草的用法有生用和炙用两种。生用有49方约占66.22%,炙用25方,约占33.78%(因基芦甘草汤只有方名,不见药物,无法确定其用法)。仲景对甘草的用法是比较重视的,一般而言,对于中焦虚寒、脾胃虚弱、中气不足、营卫不和以…  相似文献   

14.
倪伟 《河南中医》1998,18(4):200-201
药物作用的方向受到配伍、剂量、炮制加工、煎煮等方面的控制和调节,认为配伍和剂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炮制加工和煎煮对药物作用的影响亦不可轻视  相似文献   

15.
对《金匮要略》中痰饮与水气病论述的梳理与总结,探究痰饮水气病的共同病因病机,阐述了"温药和之"为痰饮与水气病等水液代谢失常所致疾病的共同治则,且对其核心治疗法则进行了探析,并在经典理论指导下,从气血水同病论治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相似文献   

16.
《金匮要略》方剂相反相成的配伍规律探讨安徽中医学院中药系邓先瑜(230038)《金匮要略》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研究杂病的专著,书中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为一体,其言简而奥,其法精而详。书中载方262首,用药达145味,组方严谨,配伍精当,有很高的临床实用...  相似文献   

17.
《陕西中医》2014,(12):1654-1657
水肿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其发生与《金匮要略》之水气病有密切的联系,深入探讨两者的关系,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水肿的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金匮要略》在湿病篇、中风历节病篇及痰饮病篇等对风湿病的成因、病机、脉证论治辨证方面,已有全面的论述。如在湿病篇中,将湿病分为外湿、内湿和内外俱湿三种类型。发汗与利小便为治疗湿病的两大法则。外湿用微微发汗,照顾阳气,使风湿俱从汗而解,禁用大汗、攻下、...  相似文献   

19.
曾祥法  李德顺  刘松林 《光明中医》2008,23(10):1599-1600
从功效、配伍、用法、用量等方面分类研究《金匮要略》中甘草大枣生姜合用的方剂可知,此三药合用主要体现调和营卫,补益脾胃,调和诸药,和胃及辛甘化阳等功效。甘草、大枣、生姜三味药物在方中并非可有可无。  相似文献   

20.
张仲景痰饮论治体系与方药配伍脱胎于《内经》,相对于《内径》其痰饮论治理论更系统,药物使用更丰富,方剂配伍更完善,体系架构更加缜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