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不同栽培类型药用菊花黄酮类成分比较分析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目的:研究药用菊花中主要黄酮组分,对药用菊花质量进行评价,同时对其不同黄酮成分动态积累进行测定。方法:稀酸水解药用菊花总黄酮提取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中主要黄酮苷元的含量进行比较测定。结果和结论:桐乡菊花类型中特种亳菊总黄酮、槲皮素和芹菜素质量分数最高,分别为9.81%,4.17‰,17.02‰,射阳红心菊木犀草素质量分数最高为6.84‰;江宁菊花类型中特种亳菊总黄酮质量分数最高为7.59%,异种大白菊槲皮素质量分数最高为2.78‰,射阳小白菊木犀草素质量分数最高为4.27‰,济菊芹菜素质量分数最高为11.20‰。不同栽培类型药用菊花中不同黄酮类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相同栽培类型药用菊花在不同产地黄酮类成分含量也不同。  相似文献   

2.
不同产地药用菊花贮藏变化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玲  王德群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20):3458-3460
目的: 观察分析不同产地药用菊花在相同贮藏条件下的性状变化,为研究菊花的贮藏方法和贮藏年限提供参考。 方法: 同时收集全国不同栽培品种药用菊花,自然贮藏3年,观察比较其虫蛀、霉变程度及花形、颜色等外观性状的变化。 结果: 不同产地菊花药材的虫蛀、霉变程度由低到高依次为:祁菊<杭菊<贡菊<滁菊<济菊≈怀菊≈大马牙;杭菊的3个栽培品种中,湖菊的耐贮情况最好,小白菊次之,大白菊最差;贡菊的虫蛀程度亦与其栽培品种有关;不同加工方法的滁菊、祁菊的虫蛀程度不同。 结论: 药用菊花贮藏后的变化情况与其产地、品种、加工方法、地理位置及采收时间等因素有关,不同药用菊花的贮藏年限不同。  相似文献   

3.
笔者从名称、基原、品种、学名、产地、采收加工与炮制、品质等方面对历代本草典籍中有关菊花的记载进行考证,并对其近现代文献资料进行梳理,理清古今关系,为含菊花的经典名方开发提供参考依据。菊花是我国观赏用、食用、药用植物,其别名较多,但历代多以“菊花”“甘菊”“甘菊花”之名记载于本草中。唐代以前,药用菊花主要采集野生品,有黄花和白花2种,其中黄花品种的主流基原为甘菊Dendranthema lavandulifolium和委陵菊D. potentilloides,白花品种的主流基原则为毛华菊D. vestitum和小红菊D. chanetii。药用菊花栽培始于北宋,由野生的甘菊、委陵菊、毛华菊和小红菊通过长期的种间种内杂交选育,逐步形成了现在的菊花栽培种D. morifolium。菊花传到国外后,外国学者开始用林奈的植物分类系统对菊花进行命名,1792年马蒂埃尔将菊花命名为Chrysanthemum morifolium并延续至今,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均采用此学名。宋代已出现“南阳菊”“邓州黄”“邓州白”等多个地方品种,至民国,药用栽培菊花逐步形成了“怀菊”“亳菊”“滁菊”“贡菊”和“...  相似文献   

4.
不同产地菊花质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对市场上流通的不同产地、规格的杭菊、亳菊、滁菊、怀菊进行绿原酸、木犀草苷、槲皮素及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4个指标性成分含量的检测,根据含量的差异探讨品种、栽培地区等因素对菊花含量的影响,为菊花引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采用HPLC测定菊花中绿原酸、木犀草苷、槲皮素及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结果:综合分析,市场上流通的不同规格药用菊花中安徽滁州产区的滁菊质量较佳。结论:菊花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因栽培品种、栽培地区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中国药用菊花的品种演变   总被引:20,自引:8,他引:12  
目的 :了解中国药用菊花主产地及品种的历史和现状。方法 :实地调查、栽培观察和文献研究。结果 :弄清并比较了贡菊、杭菊、滁菊、亳菊、怀菊、济菊各栽培品种的形态特征 ,并对这些品种历史演变进行了考证。结论 :贡菊与杭菊有亲缘关系 ,亳菊、怀菊、济菊及祁菊有亲缘关系 ,滁菊是独立类型。通过研究为栽培和发展生产提供了有意义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菊花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王春霞 《中药材》2004,27(3):224-226
中药菊花系菊科植物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为一种常用中药,具有疏风、清热、明目、解毒的功效[1].早在<神农本草经>就记载菊花时云:"久服利血气,轻身耐志延年."后世医药学家对菊花逐渐有了更深的认识,如<名医别录>记载菊花可以"安肠胃,利五脉,调四肢",<本草拾遗>记载菊花"作枕明目"[2].中国药典一部(2000年版)菊花项下按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收载了亳菊、滁菊、杭菊和贡菊.目前我国菊花药用类群有9个栽培变种,分别为贡菊、湖菊、小白菊、大白菊、小黄菊、滁菊、亳菊、大牙马、大怀菊[3].现就近年来国内对菊花化学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药用菊花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味甘、苦,性微寒,具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功效。药菊花的主要道地品种有"亳菊"、"滁菊"、"贡菊"、"杭菊"等。湖北省麻城市种植药用菊花历史悠久,县志记载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约340年以前,是我国药用菊花最早的产地之一。当前,麻城菊花的种植区域以  相似文献   

8.
药用菊花道地药材形成源流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药用菊花道地药材形成进行本草考证和历史文献考实.方法 查阅历代本草文献结合植物资源普查考证药用菊花产地变迁、栽培技术发展和采收加工变化.结果 宋代以前药用菊花主要使用野生品,宋代以后栽培品逐渐代替野生品,明、清时期形成药用菊花地道产区.结论 多种因素影响药用菊花道地药材形成.  相似文献   

9.
对不同栽培类型药用菊花叶片主要活性成分进行分析,为进一步中药新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该研究以UV-VIS测定不同栽培类型药用菊花叶片总黄酮(TF)含量,HPLC测定木犀草苷(GA),槲皮苷(QU),绿原酸(CA),3,5-O-二咖啡酰奎宁酸(CQ)的含量.结果显示安徽歙县晚贡菊TF量最高为7.13%;安徽亳州大亳菊GA量最高为33.45 mg·g-1;江苏射阳红心菊QU量最高为29.25 mg·g-1;江苏射阳长瓣菊CA量最高为13.14 mg·g-1;浙江桐乡大洋菊CQ质量分数最高为7.35 mg·g-1.不同产地不同栽培类型药用菊花叶片中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差异显著,且不同产地相同栽培类型之间差异亦显著,结果表明药用菊花叶片可以作为中药新资源开发的新来源.  相似文献   

10.
菊花是常用的中药,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的功效,既可人药用,也可作为茶饮.其来源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品种根据产地和加工方法的不同,分为毫菊、滁菊、贡菊和杭菊几种.  相似文献   

11.
重庆南川地区金银花类中药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南川地区金银花类中药资源情况。方法:实地调查与查阅标本相结合。结果:报道了南川金银花共。种2变种的分布、生境及药用情况。结论:有助于南川金银花的资源利用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HPLC指纹图谱技术,综合运用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CA)及主成分分析(PCA)对款冬花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变化进行研究。方法:采用HPLC-DAD建立10个产地款冬花不同炮制品的指纹图谱,流动相乙腈-0.03%三氟乙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40 nm;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软件,CA及PCA综合探索款冬花不同炮制品的质量及成分变化规律。结果:建立了不同炮制品的HPLC共有模式,款冬花生品、蜜炙品、甘草炙品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分别为0.867~0.991,0.785~0.979,0.785~0.980。CA将不同炮制品均分为4类,与相似度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表明不同产地间款冬花炮制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稳定性。PCA筛选出方差累计值达74.230%的2个主成分,并得到与之相关的成分群,不同产地炮制品的综合得分情况表明该成分群在生品、蜜炙品及甘草炙品中稳定存在。结论:指纹图谱技术结合相似度评价,CA,PCA能对款冬花炮制品的质量进行系统评价,可为其他中药炮制品的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金银花道地与非道地产区地质背景及土壤理化状况分析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目的:研究金银花道地性与其地质背景系统(GBS)、土壤理化状况的关系。方法:比较5个不同产区同一种质金银花的地质背景系统(GBS),分析土壤理化状况。结果:道地金银花的分布受GBS制约,主要分布于北纬34°-36°、东经113°-118°的大陆性暖温带季风性半干旱气候区内。结论:道地金银花产区土壤受其成土母质影响;道地金银花最适合的土壤类型是中性或稍偏碱性的砂质壤土,且要求土壤的交换性能较高,可作为其道地性的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4.
金银花道地与非道地产区土壤微量元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目的 :通过分析同一种质金银花在不同产区土壤与药材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探讨金银花药材道地性与土壤微量元素的关系。方法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电直读光谱仪分别对金银花药材和土壤样品进行微量元素含量分析。结果 :道地产区土壤中锶、钾、钠、镁、和钙的含量高 ,道地药材金银花中钙、锶和铁的含量高 ,铬和铅的含量低 ,对铜和磷的富集能力强。结论 :金银花药材与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无直接相关 ,但金银花对钙和铬、钴、钠、猴 ;锌和钴、铬、锰 ;钠和钴 ;镁和锰的吸收和积累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旋覆花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及同时测定绿原酸、咖啡酸、芦丁、花旗松素、1,5-O-二咖啡先奎宁酸、1-O-乙酰旋覆花内酯、槲皮素、狭叶依瓦菊素8个成分含量的方法,运用化学计量学对不同产地旋覆花药材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Dubhe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mL/min;检测波长205 nm;进样量10μL;柱温30℃。采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进行相似度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寻找并分析7个产地旋覆花药材间的差异成分及其分布特点。结果建立了旋覆花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88~0.98,标定共有峰20个,通过对照品比对指认出绿原酸、咖啡酸、芦丁、花旗松素、1,5-O-二咖啡先奎宁酸、1-O-乙酰旋覆花内酯、槲皮素、狭叶依瓦菊素8个共有峰,样品一致性良好。通过主成分分析将样品聚为4类,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发现咖啡酸、绿原酸、1-O-乙酰旋覆花内酯等7个成分是造成样品差异性的主要标记性成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各产地8种成分总量江苏>...  相似文献   

16.
金银花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建立金银花的HPLC指纹图谱,对4个产地金银花中所含的组分进行综合评价并测定其绿原酸含量,为金银花药材的质量鉴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方法将获得的色谱指纹图谱,据此对金银花质量进行分析鉴别.结果:4个产地金银花指纹谱主要特征大致相同,金银花主要成分之一绿原酸含量与对照药材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4产地金银花品质与对照药材基本相同,该方法可用于判定金银花药材品质及其伪品的鉴定.  相似文献   

17.
李建良  朱照娟 《中药材》1994,17(9):19-21
对浙江产辛夷商品的调查与性状鉴别结果表明,浙江有六种混伪辛夷,其性状有别于《中国药典》1990年版收载的辛夷,特别是各个种之间的花被片差异,可供辛夷性状真伪鉴别时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查阅不同历史时期本草医籍、方书,对经典名方中所用红花的名称、基原、产地变迁、品质评价、药用部位、采收加工及炮制情况进行本草考证,以期为经典名方的开发选用提供参考。经考证发现,从古至今所用红花主流基原均为菊科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以新采质量为佳。不同历史时期本草典籍均记载红花出自西域,即现在的新疆及西北大部分地区。目前,红花的主产区在新疆及云南,而从其耐旱等生物学特性来看,新疆是红花的适宜产区。经考证,不同历史时期红花的主流炮制方法是以酒为辅料,与酒同煮或以酒处理后进行干燥。建议“桃红四物汤”中红花炮制方法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所载“酒炙法”,“身痛逐瘀汤”可依原方义选用加工炮制方法。  相似文献   

19.
电子探针技术在金银花品质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中药材金银花道地性和非道地性及其品质区分新方法。方法利用电子探针技术对同一生境中两种不同种质金银花单个叶肉细胞内元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生活在石灰土壤环境中的金银花,受环境条件影响其叶细胞中的元素含量共同表征为Ca多Mg少,并且P的含量仅次于Ca的含量;忍冬除Ca含量低于华南忍冬外,其它元素如Mg,P,Mn和Fe的含量均高于华南忍冬,表现出种质差异性。结论由于不同种质金银花叶内元素含量在细胞水平上存在差异,因而可利用电子探针技术快速、有效地进行金银花等中药材品质鉴定。  相似文献   

20.
道地与非道地产区金银花质量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中药材金银花的质量。方法:用ICP-AES测定药材中微量元素含量,UV测定绿原酸、总黄酮含量,HPLC测定环烯醚萜苷、常青藤皂苷元、齐墩果酸的含量,并用SAS统计分析系统进行聚类分析。结果:道地药材中铬、铅含量低,其主要化学成分绿原酸含量较高,而且总黄酮、环烯醚萜苷、常青藤皂苷元、齐墩果酸等含量均高于非道地产区。结论:道地产区金银花质量优于非道地产区,现代分析结果与传统分类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