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性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附3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茂舜  钱晟  高文辉  陈洲  张明 《当代医学》2009,15(29):540-542
目的评价介入性综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介入性溶栓治疗3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其中10例患者仅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术后内科性溶栓抗凝治疗。23例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和同期患侧股髂静脉开通术。结果随访33例患者均没有出现大出血和致死性肺动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23例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完全溶解,10例部分溶解。结论介入性综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安全可行、疗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全子宫切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总结全子宫切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收治的33例全子宫切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分阶段给予科学护理。结果:32例患者治愈或好转出院,1例患者未愈转院治疗。结论:科学的护理方法对全子宫切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康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刘彩云 《吉林医学》2010,31(6):797-797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收集3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治疗护理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32例均无出血及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并对溶栓治疗和患肢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在血管外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6至2017.6期间血管外科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6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下肢深静脉血栓人数为30例。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用血管外科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则采用血管外科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患者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患者有显著改善,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患者有提高,护理后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有效的改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结局,提高患者临床治愈率,促进患者康复,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外伤患者并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原则。方法总结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8例脑外伤并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 4例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完全缓解,14例症状好转,无一例患者因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死亡或截肢。结论对于脑外伤患者并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专业的护理并取得患者的配合和积极配合医生能提高治愈率,有效预防并发症,使患者获得满意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效果.方法 对5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以及对应的预防及护理.结果 通过对患者进行术前教育、术后的功能锻炼以及相关的护理措施,本组研究中无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 早期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可以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项琼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8):987+1039
目的:探讨老年人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45例老年人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结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8例,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和治疗深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8.
刘辉 《基层医学论坛》2012,(33):4421-4422
目的探讨老年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6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预防和护理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措施。结果 81例患者治愈康复出院,4例患者出现静脉血栓形成,1例出现肺栓塞,经抗凝、溶栓治疗症状缓解,康复出院。结论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前、术后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护理,能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骨科大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措施及护理方法。方法 70例骨科大手术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38例,气管插管全麻32例。术前、术后实施心理护理、预防措施、饮食护理、机械护理和药物护理。结果通过对70例骨科大手术患者进行预防及护理措施,发生DVT3例,经过治疗和护理后痊愈出院,有效地减少了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骨科大手术后的危险并发症,采用基本预防、药物预防结合综合护理可以有效减低DVT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置管溶栓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45例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置管溶栓治疗效果及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45例患者中,治愈219例,显效26例,有效100%。结论:置管溶栓治疗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手段,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王芸 《中外医疗》2012,31(9):134+136-134,136
目的研讨患者在进行骨科手术后预防产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措施和临床护理中的有效方法。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8月至2010年7月间需要进行骨科手术治疗的63例患者(第一组),以及2003年至2004年间的37例采用骨科手术治疗患者(第二组),第一组患者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第二组患者为常规护理,分析比较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第一组63例患者有3例在恢复中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其它患者均恢复良好,第二组37例患者有11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2组患者的血栓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患者术后产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能性进行评估,对较易形成DVT的患者实施采用护理中的有效预防方法,能够提高患者在经历骨科创伤后的临床治疗护理恢复效果,降低患者在骨折术后产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机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在压力可控止血带联合微量泵,经足背浅静脉穿刺溶栓治疗下肢静脉血栓的方法下,对足背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年间89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经足背浅静脉溶栓过程中,足部留置针的穿刺、护理、及并发症的处理。结果:8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均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经足背浅静脉持续泵入尿激酶溶栓,肝素钠抗凝治疗,压力可控止血带阻断浅静脉。其中发生套管堵塞3例,液体渗漏10例,局部静脉炎6例。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足部肿胀,经患肢持续溶栓抗凝治疗,留置针可避免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护士的负荷,保障有效的治疗。但规范的操作,及时的观察和护理是关键。  相似文献   

13.
刘凤琴 《基层医学论坛》2013,(27):3543-3544
目的探讨预防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7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情况。结果 37例患者中,35例在围术期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患者通过护理观察及时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接受相应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对患者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密切观察,积极早期活动,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股静脉拔管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一例股静脉长期置管患者拔管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个案分析,总结了拔管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可能原因及护理方法。结果患者通过及时的治疗及护理,下肢静脉血流恢复通畅。结论股静脉长期置管增加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几率,拔除后仍需密切观察及护理,有效的预防及发生深静脉血栓后全面的护理可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35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7例患者及时采用抗凝、溶栓、祛聚等综合治疗方法加之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 7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经过抗凝、溶栓、祛聚降黏治疗及护理干预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一例肺动脉栓塞发生.结论 在神经外科手术后患者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很易形成,护理工作非常重要,为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应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理论水平及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对43例骨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采取护理干预,分析护理干预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结果 1例患者发生轻度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重度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几率为4.65%。41例患者无下肢疼痛,下肢皮肤颜色及温度正常,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加强骨科术后患者护理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循证护理探索骨科下肢大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护理方法,以减少手术的并发症及术后的死亡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双下肢大手术208例患者,运用查阅文献,选择最佳护理证据,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等循证护理程序,预防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结果:通过应用循证护理,收治的208例患者中,除3例患者发生轻度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经及时治疗好转外,其余患者术后1个月内均无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骨科下肢大手术后,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为目的,可降低其发生率,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16例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针对发病因素给予抗凝、溶栓、祛聚等临床治疗及有效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经治疗护理,所有病例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深静脉管腔完全再通(14例)或部分再通(2例),无复发及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不仅需要有效的临床治疗,而且应加强孕产期的护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在我院行神经外科手术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总结相应的术后预防和护理措施.结果 30例神经外科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经过及时治疗和积极有效的护理全部治愈,没有发生肺栓塞等并发症,临床护理满意度高.结论 积极治疗和及时落实护理措施,可有效防止DVT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骨折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下肢骨折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资料,提出相应的术后预防治疗措施.结果 由于对疾病有预见性,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护理得当,1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积极治疗和及时落实护理措施,可有效治疗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