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穿透性小梁手术(nonperforatingtra-becularsurgery,NPTS)联合透明质酸钠生物胶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4例(48眼)开角型青光眼的患者实施NPTS联合透明质酸钠生物胶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前房反应、前房形成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3~22(平均8.2±4.1)mo。术前平均眼压(34.18±13.30)mmHg(1mmHg=0.133kPa),术后(7.71±2.69)mmHg;差异有显著性t=14.710,P<0.001。术前平均用药(2.77±0.77)种,术后(0.71±1.05)种,差异有显著性t=4.616,P<0.001。随访期间眼压≤21mmHg者46眼(96%),其中27眼(59%)不用抗青光眼药物,19眼(41%)加用抗青光眼药物。术后24眼无任何反应;10眼前房有轻度闪辉,术后2~5d消失;8眼有少量前房积血,积血均于2~4d消失。6眼出现低眼压性黄斑水肿(22%),均于术后随着眼压的回升而消失。术后均无浅前房、睫状体或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术后均形成显著弥散滤过泡。其中42眼I型滤过泡,6眼II型滤过泡。术后6mo复查32眼I型滤过泡,11眼II型滤过泡,1眼III型滤过泡。结论:NPTS联合透明质酸钠生物胶植入术,可有效降低眼压,并减少抗青光眼药物的应用,术后并发症少,术后远期疗效尚可,为一种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手术(NPTS)联合透明质酸钠生物胶(SK)植入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4例(23只眼)POAG患者行NPTS联合SK胶植入术。术后对视力、眼压、滤过泡、前房、房角、视野及手术并发症等情况进行观察。结果经过术后4~12个月,平均7.6个月的随访,NPTS联合SK胶植入术后视力提高17只眼(73.91%),6只眼维持不变(26.09%)。眼压术前平均(30.88±11.21)mmHg(1mmHg=0.133kPa),术后平均(14.38±6.21)mmHg。平均降低16.05mmHg,降低率为53.43%。手术前后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NTIS联合SK胶植入术能有效的降低眼压,并具有眼内反映轻、损伤小、并发症少、视力稳定、术后无需散瞳、护理简便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方法,值的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非穿透性小梁手术 (nonperforatingtrabecularsurgery ,NPTS)联合透明质酸钠生物胶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7例 11眼开角型青光眼行NPTS联合透明质酸钠生物胶植入术。术后对视力、眼压、滤过泡、前房、房角、并发症等进行观察 ,并作超声生物显微镜 (UBM )检查。结果 :经 2~ 15个月 ,平均 (10 3 6± 9 2 0 )个月的随访 ,9眼视力无变化 ,2眼有波动 (原有视网膜出血复发 ,经治疗后恢复 )术前平均眼压 (2 8 5 5± 12 0 9)mmHg (1mmHg =0 13 3kPa) ,术后 (13± 5 68)mmHg ,平均降低 15 5 5mmHg ,降低率为5 4 47% ,手术前后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 0 1) ,11眼眼压均 <2 1mmHg ,其中 2眼局部点用一种抗青光眼药物 ,占 18 18% ,未用药 9眼 ,占 81 82 %。术中小梁网 -狄氏膜窗微穿孔 3眼 (未作处理 ) ,前房少量出血 1眼 ,2天后吸收 ,前房轻度变浅 3眼 ,分别于术后 2~ 5天恢复。术后房水轻度闪辉 3眼 ,均 2~ 5天内消失。滤过泡 :Ⅰ型 (微囊型 ) 2眼 ,Ⅱ型 (弥漫型 ) 7眼 ,Ⅳ型 (包囊型 ) 2眼。房角可见相应手术区房角 -长方形变薄半透明区域 ,并隐约可见巩膜瓣下的液腔 ,微穿孔的 3眼 ,微穿孔区不明显 ,无虹膜前粘连。术后 2周后行UBM检查 ,可见手术区域房角开放 ,所剩小梁厚 0 0 75mm~  相似文献   

4.
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透明质酸植入物治疗开角型青光眼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8  
Ye T  Zhang X  Yu M  Ge J  Ji X  Chen X  Ji J 《中华眼科杂志》2001,37(4):273-277,T005
目的探讨非穿透性小梁手术(non-penetratingtrabecularsurgery,NPTS)联合网状透明质酸植入物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27只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openangleglaucoma,POAG)患者进行NPTS联合透明质酸植入物治疗.术后观察眼压、眼内组织反应情况、滤过泡形态,并对手术区域进行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biomicroscopy,UBM)和前房角镜检查.随访时间3.0~10.4个月,平均(6.61±2.47)个月.结果患者术前眼压平均(26.36±9.02)mmHg(1mmHg=0.133kPa),术后3个月眼压平均(14.18±3.51)mmHg,差异有显著性(t=6.875,P<0.05).术后无需药物治疗而眼压≤21mmHg者占56.0%,需局部应用药物治疗或术区行残存小梁网激光穿刺治疗眼压≤21mmHg者占44.0%.术前局部应用降眼压药平均(2.96±1.43)种,术后减至(0.77±1.07)种,差异有显著性(t=4.716,P<0.05).所有患者术前、后视力差异均无显著性(χ2=0.33,P=0.564).27只眼中,6只眼术后眼压≥21mmHg,4只眼有轻微前房出血;无前房变浅、炎症、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发生.UBM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患眼在巩膜瓣下均形成一内含植入物的透明液性间腔,透明质酸植入物在术后3个月开始降解,其透明性间腔逐渐缩小,部分患者结膜下伴有滤过泡形成.前房角镜检查显示患眼术区小梁网明显变薄及有透明间腔样改变者23只眼,4只眼术区呈半透明样脱色改变.结论NPTS联合透明质酸植入物能有效降低眼压、减少局部应用抗青光眼药物的种类和剂量,无穿透性小梁手术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视力变化不明显,是一种治疗POAG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Li M 《中华眼科杂志》2001,37(6):404-408,T002
目的观察非穿透性小梁手术(nonperforating trabecular surgery,NPTS)联合透明质酸钠生物胶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28只眼)中、晚期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行NPTS联合透明质酸钠生物胶植入术.术后观察眼压、眼内反应和滤过泡,并做前房角镜及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结果术后随访4.5~18.0个月,平均(9.2±3.4)个月.术前平均眼压(28.1±10.2) mm Hg(1 mm Hg=0.133 kPa),术后(17.5±4.1) mm Hg;差异有非常显著性(t=5.776,P<0.001).术前平均用药(2.04±0.74)种,术后(0.71±0.71)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t=8.103,P<0.001).随访期间眼压≤21 mm Hg者27只眼(96.4%),其中12只眼(42.8%)不用抗青光眼药物,15只眼(53.6%)加用抗青光眼药物.眼压下降≥10 mm Hg者13只眼(46.4%),其中不加药者6只眼.术后14只眼无任何眼内反应;10只眼有轻微房水闪光,2~6 d消失;4只眼有少量前房积血,3~7 d消失.术后28只眼均形成显著弥散滤过泡;随访期间,19只眼有功能性滤过泡;9只眼于术后1.5~3.0个月功能性滤过泡消失.5只眼于术中发现小梁网处有小穿孔,但无虹膜膨出,术后经前房角镜检查可见3只眼有小穿孔;另4只眼术中未见小穿孔,但前房角镜下观察有小裂隙,1~8个月时,用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可见生物胶未降解.结论 NPTS联合透明质酸钠生物胶植入术可有效降低眼压,并减少抗青光眼药物的应用,术后并发症少,为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抗青光眼新手术.  相似文献   

6.
陈建康 《眼科新进展》2004,24(4):308-308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开角型青光眼患者 2 6例 2 8眼 ,男 18例 18眼 ,女 8例 10眼 ,年龄 16~ 5 6岁。其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2 7眼 ,外伤性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1眼。有 2 4眼曾接受 2~ 3种局部降压药物治疗。1.2 手术方法 以角膜缘为基底结膜瓣 ,约 1/ 3厚度的浅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穿透性小梁手术(nonperforating trabecular surgery,NPTS)联合交联透明质酸钠生物胶(SK胶)或羊膜植入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对两种不同植入物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58例(84眼)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分为两组,一组行NPTS联合SK胶植入术(36例,53眼),另一组行NPTS联合羊膜植入术(22例,31眼)。术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视力、眼压、滤过泡、并发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术后随访时间6~29个月,平均为(16.2+6.1)个月。SK胶植入组和羊膜植入组术前、术后末次复查时视力差异无显著性(P〉0.05),同时两组间术前、术后视力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前、术后6~18个月,两组间眼压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术后第24个月时SK胶植入组平均眼压显著低于羊膜植入组(P〈0.05)。SK胶植入组和羊膜植入组手术质量成功率分别为92.5%和90.3%(P〉0.05).手术完全成功率分别为75.5%和51.6%(P〈0.05)。SK胶植入术组和羊膜植入术组术后前房丁达尔征的发生率分别为2813%和29%.前房积血发生率分别为15.1%和16.1%,低眼压性黄斑病变发生率分别为15.1%和12.9%,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NPTS联合SK胶或羊膜两种不同植入物均可有效地降低开角型青光眼的眼压。术后并发症少,并且可有效地保护患者的视功能.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手术方法。NPTS联合SK胶植入术的手术成功率高于羊膜。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微穿透性小梁切除术联合交联透明质酸钠生物胶植入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中远期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对24例36眼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行微穿透性小梁切除术联合交联透明质酸钠生物胶植入术,观察术前和术后视力、眼压、视野、滤过泡,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6~24(15.93±2.35)mo。术前及术后24mo时眼压分别为37.89±6.80mmHg和18.28±1.75mmHg(P=0.000)。术前及术后使用的抗青光眼药物分别为2.83±0.51种和0.56±0.92种(P<0.05)。早中期视野缺损视野指数较术前有改善(P<0.05),晚期视野缺损没有改善。术后24mo82%形成功能性滤过泡,末次随访时手术完全成功率81%(29/36),质量成功率94%(34/36)。手术前后视力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微穿透性小梁切除术联合交联透明质酸钠生物胶植入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的方法,中远期疗效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研究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透明质酸生物胶植入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效果及有效的降压机制。方法 将临床接治的19例(28只眼)开角型青光眼行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透明质酸生物胶植入术,术后观察眼压、结膜滤枕及前房反应等情况,随访6~24个月。结果 28只眼术前平均眼压(23.92±1.26)mmHg,下降幅度36.33%,差异有显著性(P<0.01),24只眼结膜形成功能性滤过泡,4只眼功能性滤过泡消失。28只眼均无前房出血,术后前房反应轻。结论 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透明质酸生物胶植入术能有效地降低开角型青光眼的眼压,术后并发症少,可做为此类青光眼病人手术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观察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 (non penetratingsurgery ,NPTS)联合透明质酸钠生物胶植入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POAG)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对 4 1例 5 6眼POAG患者施行NPTS ,观察术后视力、眼压、滤过泡、手术区房角、手术并发症 ,随访 12~ 39个月 ,平均 16 .8个月。结果NPTS术后视力不变或提高 96 .4 3% ,眼压由术前平均(2 5 97± 7.97)mmHg(1kPa =7.5mmHg)降至术后 12个月平均眼压 (19.19± 3 6 6 )mmHg ,差异有显著性 (t=9.4 7,P <0 .0 1)。随访末期眼压≤ 2 1mmHg 31眼 ,需局部用降眼压药后眼压≤ 2 1mmHg 16眼 ,手术失败 8眼。随访末期有功能滤过泡 2 9眼 ,眼压均≤ 2 1mmHg。前房角镜检查 :术后 12个月可见较宽的透明间腔带 4 3眼 ,境界欠清 4眼 ,小梁膜色素沉着、增厚 7眼。 1眼生物胶露出球结膜后行羊膜移植修补。结论 NPTS能有效降低眼压 ,手术并发症少 ,术后视力稳定。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巩膜瓣间、球结膜瘢痕化。  相似文献   

12.
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效果、手术并发症及可能的降压机制.病人和方法男性27例,女性13例,共40例53眼.平均年龄41.87±20.92岁.其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24例(32眼)、先天性青光眼5例(8眼)、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4例(6眼)、外伤性青光眼7例(7眼).手术在上方角巩膜缘做双层巩膜瓣,第二层巩膜瓣的深度为略暴露出点状葡萄膜组织,并向透明角膜区分离出1~2mm后弹力层,房水通过后弹力层渗出.剪除第二层巩膜瓣,手术不进入前房,术毕在巩膜瓣下注入透明质酸钠.术后观察病人前房反应、眼压及结膜滤枕情况.随访时间3~18个月.结果术中8眼穿破小梁一后弹力膜,术后前房反应轻,6眼发生前房出血,1眼出现羊脂状角膜后沉淀.17眼结膜形成滤过手术典型滤过泡,36眼结膜疏松,无滤过泡形成.各种青光眼的术后降压幅度较术前分别降低32.4~52.8%.结论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能很好的降低开角型青光眼病人的眼压.因术后并发症轻、少,可做为门诊青光眼病人和高危青光眼病人手术的选择.后巩膜葡萄膜的房水引流机制可能是该术式降压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穿透性小梁手术(NPTS)联合透明质酸钠生物胶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38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实施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透明质酸钠生物胶植入术。观察术后视力、眼压、滤过泡、前房反应、前房深浅及并发症。术后随访(14.6±2.3)月。结果术前平均眼压(29.2±8.01)mmHg。术后1周平均眼压(15.01±4.65)mmHg,手术前后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0眼前房无任何反应,2眼有I度浅前房伴少许前房积血,均术后2~3d自行恢复,6眼轻度房水闪光,术后2~3d消失。所有患眼术后均形成显著弥散滤过泡。术后1周及6月视力基本稳定。结论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透明质酸钠生物胶植入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疗效肯定,并发症少,为开角型青光眼提供了一种更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穿透性小梁手术(NPTS)联合透明质酸钠生物胶(SK胶)植入治疗青少年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22眼)青少年开角型青光眼采用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SK胶植入,术中应用抗代谢药物。术后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眼底杯/盘、视野及手术并发症。随访36~44个月,并在末次随访时行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结果手术1周及随访末次平均眼压分别为(10.27±1.38)mmHg,(16.18±7.69)mmHg,与术前平均眼压(29.38±12.56)mmHg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6.65,P〈0.01和t=2.71,P〈0.01)。术后22眼均形成显著弥散滤过泡,末次随访时10眼(45.50%)可见扁平稍弥散滤过泡,12眼(54.50%)手术区瘢痕形成,未见滤过泡;视力提高2行及以上者5眼,不变者17眼,无视力下降。眼底杯/盘减小者6眼,不变者16眼;视野改善者6眼,不变者16眼,无视野损害进行性加重。结论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透明质酸钠生物胶植入治疗青少年开角型青光眼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可作为青少年开角型青光眼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5.
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术改良方法,观察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疗效。方法 先作1/3~1/2厚度、大小约4 mm×3mm的浅层巩膜瓣,后于瓣下小梁区切除大小约2 mm×1 mm深层巩膜瓣及Schlemm管和近管组织,保留薄层巩膜于脉络膜,丝裂霉素C(0.08 mg/mL)棉片置于巩膜及球结膜瓣下3~5分钟,缝合球结膜。结果 随诊6~18月,眼压≤20 mmHg占95%(1 mmHg=0.133kPa),有效滤过泡95%;视力、视野无进一步损害。结论 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效果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罗谦  程依琏 《国际眼科杂志》2011,11(12):2225-2226
目的:回顾总结非穿透性小梁切除联合透明质酸钠生物胶植入及丝裂霉素应用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20例24眼开角型青光眼施行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手术,术中巩膜床植入透明质酸生物胶及应用丝裂霉素,术后随访12~36mo,观察眼压、视力、前房角、滤过泡等情况。结果:术后1,2,3a时眼压分别为16.32±5.25,17.28±5.70,18.26±5.20mmHg,与术前眼压35.52±7.6mmHg相比明显下降(P<0.01)。术后视力达到或高于术前水平22眼,视力下降2眼。术中、术后均未出现浅前房及前房炎症反应。24眼均有功能型滤过泡。结论:非穿透性小梁切除联合透明质酸钠生物胶植入及丝裂霉素应用能安全、有效地治疗开角型青光眼。  相似文献   

17.
董仰曾  种平  李润婷 《眼科研究》2002,20(5):459-461
目的观察非穿透小梁切除术(NPTS)联合透明质酸钠凝胶植入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9例(10眼)开角型青光眼施行非穿透小梁切除术,术中植入透明质酸钠凝胶.观察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及手术并发症,并行超生生物显微镜(BUN)观察.结果 10眼术后眼压均得到控制.术前眼压最低24.38 mmHg,最高61.75 mmHg,平均(39.45±11.98)mmHg.术后5天拆线时眼压最低测不出,最高7.10 mmHg.1个月后复查,眼压最低4.85 mmHg,最高20.55 mmHg,平均(14.18±4.26)mmHg.手术前后眼压对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8.026,P<0.01).术后6个月、8个月各有1眼眼压升高,加用一种抗青光眼药物治疗后眼压即恢复正常.与术前需用1~3种降眼压药物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6.530,P<0.01).视力较术前提高.患者术后均无明显的前房炎症反应、浅前房以及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结论非穿透小梁切除透明质酸钠凝胶植入术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方法.其最大特点是手术不穿透前房,术后视力迅速恢复,并发症极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联合亲水丙烯酸填充引流器植入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效果和降眼奈的机制,开发一种国产生物胶植入引流器。方法:对16例(24只眼)开角型青光眼行NPTS联合亲水丙烯酸填充引流器植入治疗,术后随访2-6个月,平均4个月,分别进行眼奈,视力,滤过泡形态,视野等观察。结果:16例(24只眼)术前平均眼压(用药后)22-30.39mmHg,术后2个月平均眼压14.31017.01mmHg,6个月平均眼压15.02-18.52mmHg,结膜下形成滤过泡12例(18只眼),占75%,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部分症例视力及视野较术前有所提高。房角检查,均可见手术区小梁网后有一减压伐存在,结论:NPTS联合亲水丙烯酸填充引流器植入治疗开角型青光眼是安全有效的,与进口的填充材料疗效相同,且价格低,是一种良好的巩膜瓣下填充引流材料。  相似文献   

19.
非穿透性小梁切除联合生物胶植入术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非穿透性小梁切除联合透明质酸钠生物胶植入术后临床效果。方法 手术 3 8例 ,随访 1年 ,术后通过裂隙灯观察眼内变化、复查眼压、房角镜 ,视力及视野。结果 眼压 :术后第 1天平均眼压低于 10mmHg ;术后第 1周 8~ 11mmHg;术后 1月平均眼压 (14 .2± 2 .8)mmHg ;术后 3月平均眼压 (14 .6± 1.4)mmHg ;术后 1年平均眼压 (15 0± 1.1)mmHg(1mmHg =0 .13 3kPa)。视力 :术后 1年视力较术前无变化或略有提高。视野 :术后 1月较术前无变化或略有提高。术后房角镜下可见小梁网后有一减压房存在。术后并发症少。结论 本手术是一种对开角青光眼理想 ,安全 ,有效的手术术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高原地区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和传统小梁切除术的并发症和临床疗效。方法:78例(130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组67眼,小梁切除术组63眼,对两组术后6mo的眼压和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组和小梁切除术组术后6mo的平均眼压分别为(18.03±3.56)mmHg和(17.67±4.11)mmHg,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67眼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后,Ⅰ和Ⅱ级浅前房为18眼,无Ⅲ级浅前房出现,而63眼传统小梁切除术Ⅰ、Ⅱ级浅前房为33眼,Ⅲ级浅前房8眼。结论: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具有传统小梁切除术相似的降眼压效果,但手术的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在高原地区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