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造成母婴同室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护理人员防范意识,预防或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列出造成母婴同室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组织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通过加强相关人员培训与感染控制监测,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新生儿院内感染发生。结论:母婴同室是院内感染监控的重要区域之一,避免各种危险因素,健全并实施各项护理干预措施是做好控制院内感染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从新生儿自身易感、母婴同室环境、陪侍及探视制度、医院感染认知等方面介绍了母婴同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通过完善落实母婴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母婴同室的环境卫生监管力度,强化医护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意识,制定并落实陪侍、探视制度,加强培训考核管理,以有效预防与控制母婴同室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3.
从新生儿自身易感、母婴同室环境、陪侍及探视制度、医院感染认知等方面介绍了母婴同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通过完善落实母婴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母婴同室的环境卫生监管力度,强化医护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意识,制定并落实陪侍、探视制度,加强培训考核管理,以有效预防与控制母婴同室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如何加强母婴同室的管理,有效预防新生儿的医院感染。方法:分析吉林市妇产医院从2002年开展母婴同室,提倡母乳喂养以来,为避免母婴同室的院内感染发生,制定的一系列母婴同室病区的管理制度。结果:使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降到最低限度。保证每个新生儿均能吃到含有大量抗体的初乳,对新生儿感染性腹泻等其他疾病起到了重要的预防作用。结论:医院内感染特别是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是可以预防的,关键在于积极预防、制定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儿童医院创建爱婴医院成立母婴同室病房,世界卫生组织尚未有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我院于1994年在北京地区首次在儿童医院创建爱婴医院成功,其中控制医院感染是关键。为探讨儿童医院爱婴病房院内感染情况,解除母婴同室会增加院内感染的疑虑,巩固爱婴医院成果,保...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精细化管理对预防产科母婴同室医院感染的效果,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从2010年起我院将精细化管理贯穿于医院感染控制的各个环节,健全管理体系,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及手卫生管理制度,改善相关建筑布局及工作流程,加强陪伴人员及病房环境的管理与监测,使医院感染管理各项工作更加规范.比较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后母婴同室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 产科母婴同室医院感染发生率从2010年的3.90%下降到2012年的0.78%,精细化管理显著降低了我院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结论 在母婴同室实施精细化管理,有利于医院感染的有效控制,促进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医院感染情况作相关分析,探讨母婴同室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有效防治措施。方法对2008-2010年我院3855例母婴同室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感染20例,感染率为0.51%,感染率呈逐年下降;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45.00%,早产儿医院感染率高于足月儿,两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感染在新生儿出生后的1~3d内发生的占80.00%;母亲文化程度高低、分娩方式、羊水质量、病房内环境以及产妇无菌意识强弱等与医院感染率具有相关性(P=0.000)。结论呼吸道感染占新生儿医院感染的首位,分娩方式、病房内环境质量以及产妇无菌意识等,是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因此,为降低母婴同室新生儿的医院感染率,必须建立有效的医院管理制度及措施。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1994年8月通过了国家级爱婴医院的评估和验收,实行了母乳喂养,母婴同室。2年多来,母婴同室管理,特别是院内感染的不断控制和加强,提高了护理质量,降低了母婴院内感染发生率。具体做法介绍如下。1健全院控管理1.1由临床、感染管理、微生物监测三方面人员组成医院感染委员会 在产科病房组成以护士长为核心的院内感染监控小组,并与委员会成员保持经常联系,接受指导、抽查,随时将微生物各项监测结果向全体护理人员通报。1.2制订建全、科学、全面的消毒隔离措施 要求母婴同室病房均配有责任护士,落实到人,职责分…  相似文献   

9.
母婴同室新生儿院内感染发生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母婴同室新生儿院内感染发生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母婴同室的新生儿院内感染发生的情况。结果新生儿医院感染率1.1%(108/8 624),其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为主,占50.9%;其次为大肠希氏菌,占33.3%。结论认真执行规章制度,做好消毒隔离和健康宣教,促进母乳喂养,加强新生儿护理是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母婴同室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某医院母婴同室病区(包括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3%,多数为呼吸道感染.通过加强医院感染相关因素的防范,2007年该院母婴同室病区(包括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下降到0.24%,仅发生1例呼吸道呼吸道感染.因此,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医院感染,是提高医疗质量的保障. 1 母婴同室病区医院感染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病房收治的患儿多是病情危重、体重极低、发育不全、营养不良的新生儿。新生儿本身免疫功能就不成熟,失去赖以依靠的母体,并处于医院感染的高危环境中,使用多种抗生素,侵人性操作,环境细菌不合格等,故其发生感染的可能性比其他人群高,对其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有利于对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进行评估,有利于对易感新生儿进行防治,加强对新生儿病房的消毒监测管理,能有效控制院内感染。本文就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原因及现状,同时研究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应对方案,控制感染率.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我院近年来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特点、危险因素并讨论其相应的解决方案.结果 我院3年内医院的平均感染率为8.91%,主要以新生儿呼吸道感染为主,其次为胃肠道感染、脐部感染,其中呼吸道合施病毒、腺病毒是主要的致病菌,早产儿与足月儿具有较大的感染率差异性.结论 加强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管理和消毒隔离是控制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关键,早产儿医院感染的防治工作更应当重视.  相似文献   

13.
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医院感染情况,探讨降低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方法。方法对2005年-2007年本院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5年-2007年9581例母婴同室新生儿发生感染97例,感染率为1.01%,其中2005年37例、2006年32例、2007年28例。引起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占首位,占56.70%。结论预防与控制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需加强母婴同室病房的空气消毒及护理用品的消毒,加强医护人员手的消毒,做好呼吸道护理及基础护理。  相似文献   

14.
医院内感染(又称院内感染)是目前感染性疾病的重要问题之一。新生儿免疫功能尚未健全,抵抗力差,容易发生感染。新生儿院内感染已构成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母婴同室虽然有利于母婴健康,但由于基层医院条件所限,母婴同室仍有一些容易导致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因素。我院母婴同室病房1995年1~12月共分娩新生儿1584人,发生新生儿院内感染14例,占0.88%。其中呼吸道感染4例,占28.57%;皮肤感染4例,占28.57%,细菌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脐带感染2例,占14.3%,细菌培养为大肠杆菌;肠道感染2例,占14.3%;其它2例,占14.3%,…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母婴同室后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分析3751例母婴州室的新乍儿院内感染情况。结果:住院新牛儿医院感染率为1.09%(41/3751),娩出时窒息的新牛儿医院感染率显著高于正常新生儿(P〈0.01)。结论:建立医院感染监控网络,搞好消毒隔离,树立高度责任感,加强新生儿护理为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1994年9月成立母婴同室病房以来,顺利通过了爱婴医院检查团的评审,被授予“爱婴医院”称号。为预防院内感染,我们加强了病房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取得了好的效果,现将我们的管理措施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闵行区母婴同室空气污染现况,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于2008年对全区4家医院母婴同室的空气进行了检测. 1 方法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新生儿科医院感染控制中的精细环节的护理管理措施。分析新生儿科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针对院内感染危险因素,从细节问题制订针对性的措施,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并跟踪观测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效果。指出加强精细环节的护理管理,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确保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医院感染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现状及原因,探讨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2007年1—12月本院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情况,并进行原因分析。结果新生儿医院内感染率为9.71%,以新生儿呼吸道感染为主,其次为胃肠道感染及脐部感染。早产儿的感染率较足月产儿高(P〈0.05),出生后1~3d新生儿较〉3d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率高(P〈0.05)。结论新生儿感染以呼吸道、胃肠道、脐部感染为主,特别是早产儿;护理上应根据新生儿感染的特点,加强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和消毒隔离制度。这是控制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关键。特别是早产儿的防治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我院是一所县市级综合性医院。儿科病房共有27张床位,分为普通病床、新生儿病床、高危儿病床及母婴同室病床。根据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规范》标准,为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管理,提高医护水平,借鉴有关医院的经验及我院儿科的特点,我们制定了相应的院内感染预防措施,使我科的院内感染率由原来的10.7%降到目前的2%左右。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