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胺碘酮是目前 类抗心律失常药中唯一无逆频率依赖现象 (reverse use- dependence phenom enon)的药物。笔者从1993年 1月至今随机单盲对照观察 110例用胺碘酮、普罗帕酮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 (房颤 )发作的疗效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经体格检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 (Holter)确定为阵发性心房颤动并持续 2天以上共 110例 ,其中男 6 2例 ,女 48例 ;年龄 32~ 76 ,平均 (5 4± 11)岁。有心力衰竭、甲亢性心脏病、房室传导阻滞、严重肝、肾、肺疾病者均不入选。1.2 方法 入选患者随机分为 3组 ,安慰剂组 30例 ;胺碘酮组 4…  相似文献   

2.
胺碘酮肺毒性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胺碘酮用作抗心律失常已30余年,其在治疗心律失常中的地位褒贬不一,上世纪90年代后,该药的地位逐渐被多项临床试验所确立。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初应用胺碘酮以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发现不少不良反应,包括肺毒性、甲状腺毒性、心脏毒性、消化系统毒性等。现报告5例胺碘酮引起肺毒性病例的诊治经过,以引起同道重视。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例,男4例,女1例;年龄59~66岁,平均64岁。阵发性房颤4例,无器质性心脏病,病程0·5~8年,平均2·8年;室性心律失常1例,有陈旧性心肌梗死伴晕厥,服药前均排除肺部疾病。本组从服药开始至发现肺毒性时间为0…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新近发生房颤伴快心室反应的患者静脉注射胺碘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新近发生心房颤动伴快心室反应的36例器质性心脏病患者,首次静脉注射胺碘酮3mg/kg,15m in后无效时重复应用,然后用微泵静脉维持1mg/m in,6h后改为0.5mg/m in维持。结果负荷量为150~300(206±42)mg,转复成功率75%,副作用发生率11.1%。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并发于器质性心脏病的新近发生房颤伴快心室反应的患者是有效且较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胺碘酮对老年阵发性房颤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观察分析40例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胺碘酮治疗的效果和药物副作用.结果 胺碘酮治疗显效率为55 0%,有效率为32 5%,无效率为12 5%;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 7例,未发生甲状腺功能亢进、肺纤维化、色素沉着.结论 胺碘酮应用于老年人房颤有效、安全,但需密切观察甲状腺功能和对肺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急诊静脉注射地尔硫卓、胺碘酮及西地兰控制快速房颤心室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3例快速房颤的患者,按不同用药分为西地兰组(24例),以0.4 mg静脉注射,20 min后无效重复用药1次;地尔硫卓组(31例),以10 mg静脉注射,20 min后无效重复用药1次;胺碘酮组(28例),以150 mg静脉注入,20 min后无效重复用药1次.[结果]西地兰、地尔硫卓与胺碘酮控制房颤心室率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93.5%、92.8%,平均起效时间分剐为(40.1±10.3)min、(8.9±2.5)min、(14.1±8.7)min,心室率下降分别为(30.7±14.2)、(48.3±13.1)、(45.5±16.5)次/min.地尔硫卓、胺碘酮二组的总有效率、平均起效时间、心率下降均显著优于西地兰组(P<0.01).地尔硫卓组、胺碘酮组各出现无症状低血压2例.[结论]静脉注射地尔硫卓、胺碘酮较西地兰能更快速有效地控制快速房颤的心室率,地尔硫卓起效更快.  相似文献   

6.
<正>本研究旨在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1资料与方法选择2007~2009年在本院就诊的7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经询问病史、体格检查、12导联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生化(包括CRP)检查,排除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瓣膜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异常、扩张型心肌病、  相似文献   

7.
心脏术后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针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胺碘酮针剂治疗心脏手术后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80例风湿性心脏病和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合并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或房颤的的患者,以胺碘酮针剂2~3mg/kg加入5%葡萄糖溶液10~20 ml,缓慢静脉注射,效果不明显者于30 min后再次静注1 mg/kg剂量,而后按5~10 mg/(kg.d)持续静脉滴注1~5 d,监测血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胺碘酮治疗后有效率为95%,能较好的控制心率,且对血压影响不明显。【结论】胺碘酮针剂治疗心脏手术后合并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室性早搏、快速性房颤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氯沙坦联合胺碘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疗效.方法:124例阵发性房颤随机分为Ⅰ组(胺碘酮)、Ⅰ组(胺碘酮+氯沙坦),观察房颤转复率、窦性心律维持率及左心房内径.结果:治疗后7 d房颤转复率Ⅰ组为84.48%,Ⅱ组为94.44%.随访1 a时窦性心律维持率Ⅰ组为70.24%,Ⅱ组为86.48%(P<0.05);左心房内径Ⅰ组为(38.25±1.52)mm,Ⅱ组为(35.12±1.46)mm(P<0.05).结论:氯沙坦联合胺碘酮对阵发性房颤的复律及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均优于单用胺碘酮,并能抑制左心房扩大.  相似文献   

9.
2001~2004年我科收治因心律失常服用乙胺碘呋酮(AM D)的老年患者10例,其中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5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例,女2例,年龄71~80岁。5例患者中频发室早并阵发室性心动过速1例,阵发房颤4例。1例患者使用AM D抗心律失常治疗前TSH 6.0 m IU/L(正常0.6~5.5m IU/L)。另1例患者B超示单侧甲状腺结节。其余患者用药前T4,T3,FT4,FT3、TSH正常、甲状腺自身抗体测定、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滴度均<30%,促甲状腺受体抗体(TRA b)均<5 U/L。无甲状腺形态改变。1.2方法本组以AM D治疗。每日量600~100 m g,服…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 13例静脉及口服胺碘酮重叠应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心房颤动的治疗结果 ,旨在评价该方法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998- 0 1~ 2 0 0 2 - 0 4因 AMI住院期间发生房颤 13例 ,其中男 8例 ,女 5例。年龄 6 5 .7岁± 11.2 (5 1~ 76 )岁 ,心动能分级 (Killip分级 ) : 级 9例 , 级 4例 , 级 2例 ,房颤时心室为 14 7.6次 / min± 2 1.3(118~ 170 )次 / min。1.2 方法 胺碘酮静脉及口服制剂均由法国赛诺菲公司生产。所有患者在房颤时给予胺碘酮首剂 15 0 mg加液体 10 ml缓慢静脉注入 ,后以 6 0 0μg/ min…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胺碘酮对食管癌、贲门癌开胸术后心律失常的预防作用。方法:167例食管癌、贲门癌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预防组83例术前口服胺碘酮,开始为200 mg,3次/d,连服5 d后,改为200 mg/d至手术前,术后静脉使用胺碘酮,能进食后改200 mg/d口服。对照组84例,不予胺碘酮预防,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各种并发症情况,房颤发生率及心室率的变化。结果:预防组房颤发生率、房颤时心室率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0%vs 13.1%;(112±10.5)次/min vs(135±15.3)次/min,P均〈0.05。结论:胺碘酮能安全有效降食管癌、贲门癌开胸术后房颤的发生率,减慢房颤发生时的心室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胺碘酮对老年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方法】入选经心电图及Holter确诊的56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接受静脉加口服或单纯口服胺碘酮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心律失常改善情况及药物安全性。【结果】10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电复律后使用静脉胺碘酮治疗7例有效,口服胺碘酮治疗6个月有效率达92.7%,29例患者治疗后发生轻度QTC延长,22例发生窦缓,1例发生甲状腺功能减低,6例静脉治疗者出现心功能恶化,所有患者用药后均未发现肝功能、外周血象、皮肤或周围神经异常。【结论】胺碘酮治疗老年器质性心脏病所致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2007-05-2009-04我院收治的部分快速性房颤患者42例,本资料通过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老年快速性房颤,探讨该方法短期(24 h)复律的效果及安全性。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0例,女12例,年龄61~86(69.1±4.8)岁。其中8例为初发性房颤,34例为房颤复发。合并高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联用胺碘酮在心房颤动(房颤)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作用及对左房大小的影响.方法 选择住院的房颤复律的非瓣膜性持续性房颤患者8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试验组(42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试验组用胺碘酮+厄贝沙坦.入选患者转复为窦性心律后即为试验起始时间,试验终点为转复后12个月.终点事件:症状或无症状房颤首次复发.结果 试验组窦律维持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3.3%与61.0%,P<0.05),而左心房内径(LAD)显著小于对照组[(36.9±1.2) mm 与(34.1±1.4) mm,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用胺碘酮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较单用胺碘酮更有效,并可逆转左房扩大.  相似文献   

15.
我科2004—11/2007—10对26例急性心肌梗死伴房颤的患者使用了胺碘酮,效果好,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7例,女9例,年龄56~82(68.3±10.2)岁,排除既往有房颤病史。AMI的诊断均符合WHO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6.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器质性心脏病快速心房颤动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器质性心脏病快速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急诊收治的快速房颤71例均首剂静脉注射胺碘酮150 mg,随后以0.5~1.0 mg/min维持静脉滴注24 h。比较治疗前后心率及左房内径(LAD)大小。结果本组24 h内有58例转复为窦性心律(81.7%),用药后1 h、2 h及24 h平均心室率均明显下降,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房颤转复者LAD为(33.8±5.2)mm,未转复者为(41.5±4.1)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有2例出现RR间期延长,停药后恢复,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器质性心脏病快速房颤效果明显,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服用胺碘酮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42例72~85岁老年心房颤动服用胺碘酮的患者进行了甲状腺功能的监测,于服药前及服用胺碘酮后30 d、90 d、180 d、360 d分别定期测定甲状腺激素(采用化学放光分析法测定TSH、FT3、FT4),观察服药后的甲状腺功能。结果至观察结束后共有7例(16.6%)患者出现甲状腺功能减低,观察至90 d时开始出现甲减(2例4.76%),其中以180天时发生率最高(3例,7.41%),全部患者均给予左甲状腺钠片治疗,其中3例停用胺碘酮,4例减量维持。结论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服用胺碘酮后甲减发生率较高,本观察为16.6%,因老年人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导致不良后果,特提起注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分别静脉用胺碘酮(胺碘酮组,20例),普罗帕酮(普罗帕酮组,20例),观察各组房颤的转复情况、复律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其中对用普罗帕酮无效者再次予胺碘酮治疗,3例房颤转复,但未计入胺碘酮治疗有效组。结果胺碘酮组转复有效率优于普罗帕酮组(84.6%vs50.0%,P<0.05),普罗帕酮组转复时间短于胺碘酮组〔(103±67)vs(172±51)min,P<0.01〕。结论对于阵发性房颤,胺碘酮转复疗效优于普罗帕酮,安全性相似,但转复时间明显短于胺碘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和胺碘酮联用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综合征)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双腔起搏(DDD)起搏后房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病窦综合征并阵发性房颤患者60例,DDD起搏后随机分为胺碘酮组(30例)和厄贝沙坦+胺碘酮组(30例),胺碘酮组治疗方案:DDD起搏后,给予胺碘酮0.2 g,口服1次/d;厄贝沙坦+胺碘酮组在上述方案基础上加厄贝沙坦75~150 mg/d,疗程观察18个月。结果与胺碘酮组比较,厄贝沙坦+胺碘酮组房颤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且厄贝沙坦+胺碘酮组窦性心律维持率高于胺碘酮组。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对植入DDD型起搏器患者心房颤动的发生有明显的协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对 6 5例持续性房颤患者采用静注、口服胺碘酮进行复律治疗 ,获得良好疗效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对象 选择房颤发作 >48h的 6 5例患者 ,平均年龄 (6 3± 8)岁 ,男 32例 ,女 33例 ,均无严重的心功能不全、心肌梗死、心脏传导功能及窦房结功能不全。1 2 方法 入选患者经过有关基础情况检查后 ,随机分为胺碘酮治疗组 (32例 )和安慰剂组 (33例 ) ,治疗组患者首先 1h内静注胺碘酮 30 0mg ,以后 2 4h内静注2 0mg kg ,并同时给 2 0 0mg口服 ,每天 3次 ,1周后改用每天一次 40 0mg维持 3周 ,安慰剂组患者第一天静注生理盐水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