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鼻窦内窥镜手术有较大发展,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了很大提高。鼻窦内窥镜手术与传统的鼻窦手术相比,具有疗效出现快,症状治愈率高,且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的优点。现将鼻内窥镜治疗鼻窦炎手术后的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后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开展的120例鼻内窥镜鼻窦手术的患者进行护理观察和研究。结果对鼻内窥镜鼻窦手术的患者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护理方法,提高了治疗效果,总有效率占98%。结论鼻内窥镜鼻蜜手术安全有效,对内窥镜鼻窦手术的患者采取最佳护理方法,提高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张利平 《护理研究》2004,18(11):2035-2035
近年来,鼻内窥镜下手术为鼻科疾病,尤其是鼻窦炎、鼻息肉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我院自1997年-2000年,行鼻窦内窥镜手术38例,取得良好的疗效。鼻内窥镜下手术,既能去除病变,又保存了鼻腔的生理功能。正确使用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和良好的术后护理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可能性。材料与方法:报道2001~2004年本科治疗的19例鼻腔上颌窦恶性肿瘤病例的临床分期、治疗方法、复发间期、生存期。结果:内窥镜鼻窦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的生存时间、生存率明显低于文献中因上颌窦癌行常规上颌骨切除的患者。结论:鼻窦内窥镜除可以暂时满足患者对于生存质量的要求外,肿瘤的根治效果明显低于常规手术切除方法,在目前放化疗效果仍不能根治的情况下,不足取用。  相似文献   

5.
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ESS)使鼻外科的临床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开创了鼻外科的新领域。与传统的鼻窦手术相比,内窥镜手术具有疗效好,患者痛苦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它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心健康。随着腔镜技术的提高和器械的改进,鼻窦内窥镜手术与传统的鼻窦外科术式比较,具有准确、高效、安全、快速、直观和无痛等优点。鼻窦内镜手术是高科技在鼻科学领域的应用,属于微创诊断、治疗的手段,临床上已广泛应用。然而手术的成败与手术的护理配合质量密切相关。因此,探讨其护理配合的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我院自2005年3月-2008年6月,应用该技术对118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等患者实施了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手术护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非侵袭性霉菌性蝶窦炎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非侵袭性霉菌性碟窦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分析8例霉菌性蝶窦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鼻窦内窥镜手术方法及疗效。结果:8例患者经鼻窦内窥镜手术治愈6例。好转2例。结论:CT是诊断霉菌性蝶窦炎的重要依据,鼻窦内窥镜手术损伤小,疗效好。  相似文献   

8.
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FFSS)是国内外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治疗鼻窦、鼻腔疾病的一项新技术。与传统的鼻窦手术相比有疗效高、组织损伤少、复发率低的特点。既清除病变组织,又能保存和恢复鼻腔、鼻窦生理功能。我科近年来开展经鼻内窥镜中鼻道上颌窦造口术或柯一陆式手术85例,疗效显。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鼻窦内窥镜术联合鼻中隔成形术(联合术)治疗慢性鼻窦炎(Ⅰ、Ⅱ型)发生并发症的潜在危险性.方法回顾分析80例鼻窦内窥镜术联合鼻中隔成形术和80例单纯鼻窦内窥镜术、54例单纯鼻中隔成形术,并对联合术与单纯手术发生的并发症分别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联合术与单纯鼻窦内窥镜术比较在术后鼻出血、眶周瘀血、眼睑肿胀、鼻腔粘连等方面无差异(p>0.05),联合术与单纯鼻中隔成形术比较在鼻中隔血肿、脓肿、穿孔、鼻腔粘连等方面亦无差异(p>0.05),且前者并未增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联合术是比较安全的手术,同时能提高慢性鼻窦炎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0.
刘海  梁传余  王平 《华西医学》2006,21(2):229-229
目的探讨老年鼻窦炎患者在鼻窦内窥镜术中和围手术期的治疗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86例老年鼻窦炎患者(年龄≥65岁)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患者鼻窦内窥镜手术具有明显不同于年轻人的治疗特点。结论老年患者鼻窦内窥镜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ESS)在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其采用冷光源、光导纤维照明,术者可对鼻腔、鼻窦全方位观察,清理鼻腔内病变,恢复鼻腔正常通气和引流功能,促使病变恢复,较传统的鼻部手术具有照明好、视野清、损伤小、病变清除彻底等优点。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因其术后复发率低,治疗效果好而广泛开展。围手术期的治疗和护理对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的疗效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治疗成功的保证,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联合进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鼻窦内窥镜鼻内和Caldwell-Luc联合进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瘤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鼻窦内镜鼻内和Caldwell-Luc联合进路的手术方法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结果:随访6-24个月,全部病人均未发现复发,结论:鼻窦内窥镜内和Caldwell-Luc联合进路手术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瘤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张利平 《护理研究》2004,18(22):2035-2035
近年来 ,鼻内窥镜下手术为鼻科疾病 ,尤其是鼻窦炎、鼻息肉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我院自 1997年— 2 0 0 0年 ,行鼻窦内窥镜手术 3 8例 ,取得良好的疗效。鼻内窥镜下手术 ,既能去除病变 ,又保存了鼻腔的生理功能。正确使用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和良好的术后护理是提高治愈率 ,减少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仿真内窥镜在鼻腔、鼻窦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正常16例,鼻窦炎12例,鼻窦囊肿15例,鼻窦息肉6例。对其进行CT仿真内镜重建。结果:CT仿真内窥镜准确显示鼻腔、鼻窦,并可多方位多角度观察,与手术所见具有良好的对应性。结论:CTVE可作为1种准确而无创伤性的检查方法,有助于临床医师治疗、手术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相似文献   

15.
鼻窦应用解剖与内窥镜鼻窦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Hisschmann(1901)首先用内窥镜检查鼻和鼻窦以来,随着构造和使用方法的不断改进,鼻内窥镜逐渐使用于临床^[1]。虽然使用鼻内窥镜对鼻窦进行检查或手术是一种新技术,但也可能发生各种并发症。要保证手术的安全和成功,临床医师必须熟知鼻窦的解剖特点及周围的毗邻关系,故下面对鼻窦的应用解剖及其与鼻内窥镜手术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及鼻息肉,是借助内窥镜的良好照明,清晰观察鼻腔深部结构,将传统的根治性或者全部刮除鼻窦内粘膜的破坏性手术,转变为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鼻腔及副鼻窦的正常结构,形成良好的通气和引流,促使鼻腔、鼻窦粘膜的形态和生理功能恢,复的功能性手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及术后痛苦小.  相似文献   

17.
霉菌性鼻窦炎鼻内窥镜手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霉菌性鼻窦炎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鼻内窥镜下窦内清除术(ESS)是治疗霉菌性鼻窦炎的有效方法。经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是在传统鼻窦手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比传统鼻窦手术更科学、更精细、更微创、更具有恢复功能的特点,保证术后长期充分的引流和通气,消除霉菌赖以生存的环境,改变了以往根治性或者破坏性的手术方式,是一种符合鼻腔鼻窦生理的手术方法。2002年我院开展了此类手术,手术技术日益成熟,而科学系统的观察及护理,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手术治愈率的重要环节,现将该术式的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鼻窦内窥镜手术是耳鼻喉科治疗鼻窦炎的常用手术方式,其优越性和疗效基本得到肯定。但由于纸样板、鼻泪管、视神经与鼻窦在解剖上关系密切,术后可导致眼部并发症的发生,如纸样板损伤、内直肌损伤、鼻泪管损伤、眼眶血肿、视力丧失等,但出现眼眶蜂窝织炎的患者并不多见。我科2010年1月成功的治疗1例鼻窦内窥镜手术后并发眼眶蜂窝织炎的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鼻窦霉菌病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内窥镜鼻窦手术在霉菌性鼻窦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经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术后随访半年以上的26例霉菌性鼻窦炎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确诊率27%,治愈率100%。结论:霉菌性鼻窦炎在诊断上无特异性,结合涕血病史、镜检见有干酪样团块物和鼻窦CT显示病变窦腔有钙化班可明确诊断。治疗上,内窥镜鼻窦手术具有微创的优点,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鼻内窥镜治疗真菌性螵窦炎的手术方法。方法:6例真菌性螵窦炎患者,均采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结果:经6—36个月随访,6例均治愈。结论: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真菌性蝶窦炎具有手术进路安全,患者痛苦小,疗效肯定,术后不易复发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