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彭丽丽  陈燕 《全科护理》2014,12(9):849-849
[目的]运用中西方文化相融合的方式开展《康复护理学》的教学,以高效培养优秀康复护理人才。[方法]开展部分章节的双语教学,引导学生直接阅读外语原文文献,拓展中医传统康复治疗技术的介绍。[结果]学生能正确领会康复护理的理论体系和学科特点,并逐渐形成中医特色化的康复护理理念。[结论]融合中西方文化开展《康复护理学》的教学,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2.
《康复疗法评定学》的基本编写思路和特色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康复评定学是研究障碍诊断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康复疗法评定学》是我国第一部以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本科生为教学对象的大学本科教材,编写目的旨在为物理疗法和作业疗法专业本科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康复评定理论与技术的知识架构,通过严格的训练使学生掌握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技术,学会综合、分析客观资料,提出符合障碍本质的结论,为预防和治疗功能障碍提出依据,也为进一步学习各科康复临床专业课程奠定基础。因此,《康复疗法评定学》是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教学的核心课程和必修课,也是临床康复专业的基础课。  相似文献   

3.
康复治疗学专业的中医教学实践具有自身的特性.本文从教学实践过程的体会出发,论述在实施中医教学中应重视中医医案的应用,注重从感性知识到理论讲解的过渡,并强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以提高康复治疗学专业的中医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王磊  王尊  顾一煌 《中国康复》2011,26(5):396-397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康复医学特别是康复治疗技术方面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大,对康复治疗教育的要求也逐渐增高。但我国高层次康复治疗学人才的培养始终滞后,特别是具备相当英语水平的康复治疗人才相当欠缺,难以学习国际最新的康复治疗技术和进展。因此在康复治疗教育中逐步使用原版教材和双语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5.
王尊  王磊  朱毅  郭海英  张建斌 《中国康复》2012,27(3):239-240
南京中医药大学于2008年开设康复治疗学专业,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和实习医院联系,推进康复治疗专业实习工作和专业发展,经过3年的教学实践,我校于2011年11月在校本部举行了实习教学会议。学院领导和康复治疗、养生康复教研室教师均参加,同时邀请13家实习点康复医学科科主任或治疗师  相似文献   

6.
王文丽  敖丽娟  杨磊  罗秋 《中国康复》2011,26(2):158-159
临床实践教学是医学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包括基本技能的训练和临床思维的培养两方面。为了培养与国际接轨的康复治疗专业人才,我院在康复治疗学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设置临床阶段性见习和毕业总实习两段式临床实践教学模式,为学生逐渐从理论过渡到临床实践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3届学生的实践教学,积累出一些经验,笔者就此做一介绍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刘永兵  臧娴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2):381-381,F0004
针对信息化、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学生的学习特点,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将SPOC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新模式应用于《康复护理学》教学过程中,从SPOC在康复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要求、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SPOC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详细阐述线上线下优势互补、相互结合的教学规律,以提高《康复护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为加强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本院根据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围绕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基地建设,对理论教学、见习教学和临床实习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和探索。形成了一套与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体系和实践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假肢与矫形器学》在康复治疗学专业四年制本科课程设置中,作为学生的必修课,是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旨在培养高水平的康复医学治疗师和技术人才.笔者在《假肢与矫形器学》课程的教学体会,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王尊  王磊  郭海英  顾一煌  王彤 《中国康复》2011,18(6):478-479
目的:了解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专业英语学习和双语教学意愿,为双语教学工作提供信息和思路。方法:选取我校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104例,其中大二学生43例(A组),大三学生61例(B组),自制调查问卷了解2组学生英语水平,对专业外语学习兴趣的投入和双语教学的要求等。结果:B组学生英语水平达四、六级的例数明显多于A组(91.8%、47.5%与69.8%、0,P〈0.05,0.01);87.5%的学生希望进行双语教学。B组学生在有兴趣查阅专业英语文献、积累专业英文单词和用英文表达,并能坚持英语和专业英语学习例数明显多于A组(均P〈0.05)。结论:康复治疗学专业双语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大三开始双语教学可能更有利。  相似文献   

11.
为加强医学生的康复医学观念,改善康复医学教育现状,提高康复医学教学效果,作者总结了多年的康复医学教学经验,提出了关于康复医学教育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我国康复护理的现状及康复护士的作用。目前康复护理的培训对象多是具有注册护士资格证书和一定临床经验的护士,在大专院校尚未进行康复护士的培养。通过对教育培养目标、教学模式的分析,认为在大专院校进行康复护理人才培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高职《康复评定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康复评定学》是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如何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之一。笔者从课程教学培养目标制定、课程教学内容确定、课程教学大纲制定、课程教学资料配备、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论述,提出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康复评定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思路和体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组教学在康复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在康复护理教学中,以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实验组采用小组教学,对照组进行传统教学。采取调查问卷、考试成绩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小组教学在康复护理教学中的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的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调查问卷显示,小组教学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等综合能力,同时小组教学的实施有助于教学相长。结论在康复护理教学中运用小组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刘春龙  余瑾  谢芹  李素荷 《中国康复》2012,27(2):148-150
目的:评价在康复评定学教学中采用标准化病人(SP)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康复治疗专业二年级本科生为研究对象,2006级学生67人采用传统教学法(传统组),2007级学生(SP组)60例采用SP的教学法。课程结束后运用DREEM量表及考试成绩评价教学效果。结果:SP组学生DREEM量表的总分及各下位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0.01),且SP组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得分和操作考试得分显著高于传统组(P<0.01)。结论:SP教学法适用于本科康复治疗专业学生的康复评定学教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把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起来是造就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应贯穿教学的始终。本文重点阐述如何将科研思路贯穿于康复医学教学的各个章节,时刻注意在康复医学的教学之中把科研的理念和思路传授给学生,激发学生们对临床科研的兴趣,让学生们在学习中了解科研的思路,从而产生科研的灵感,为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科研的思维从教学开始,在临床实践中形成,在临床工作中得到应用,这才是我们培养21世纪优秀医学人才的正确思路。  相似文献   

17.
张菁  黄燕  秦凯  陈歆  宫晨  黄露露  刘美 《中国康复》2020,35(4):221-224
目的:探讨Seminar结合案例教学法(CBL)教学法在肿瘤康复教学中的教学效果,及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的评价。方法:60名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Seminar联合CBL教学法。实习结束后进行命题考试,包括理论知识和病例分析;并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教学方法进行评价。结果:实习结束后,观察组的理论知识、病例分析考核和总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在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团队协作、提高沟通和表达能力、提高自学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师生交流这6个维度的评价中,观察组赞成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0.01)。在加强理论知识的掌握方面,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约73.33%的观察组学生认为采用Seminar联合CBL教学法,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eminar结合CBL教学法应用于肿瘤康复教学中,可提高教学效果,且学生认同度高。  相似文献   

18.
朱毅  李凝  励建安 《中国康复》2012,27(2):151-153
目的:研究评价基于QQ实时网络平台实景教学的康复治疗学教学效果。方法:将南京中医药大学康复治疗学专业67名学生,随机分为课堂教学组(课堂组)34名和QQ网络平台实景教学组(网络组)33名,分别采用普通课堂教学法与QQ实时网络平台实景教学法。2学时教学后采用教育环境测量(DREEM)表调查问卷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课堂组和网络组分别收回31份(91.2%)、29份(87.9%)有效问卷。DREEM显示2组总分均较高,但网络组明显高于课堂组。各单项目分中,网络组在学习、教师、环境及学术自我知觉以及总分5方面评分均明显高于课堂组(P〈0.05)。结论:实时网络平台实景教学可提高学生学习动机,改善教育环境和教学质量,是一种新型、有效、便捷、低成本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OTD教学法在康复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OTD教学法,即以临床观察(observation)、理论学习(teaching)、病例讨论(discussion)为中心的循序渐进的学习法,在康复医学《运动学》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价。方法110名康复医学专业学生被分为传统教学组(56名)和OTD教学组(54名),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和OTD教学法,通过理论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分别对两种教学法进行评价。结果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和个人问卷调查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OTD教学法在康复医学教学中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且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综合能力等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