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比较观察使用膀胱造瘘管胸腔闭式引流与其他两种常用胸腔闭式引流方法治疗气胸的效果。方法用膀胱造瘘管、粗硅胶管和中心静脉导管分别埘气胸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并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膀胱造瘘管治疗组有效率为95.4%;粗硅胶管闭式引流治疗组有效率为95.2%,均显著高于中心静脉导管组50.0%;粗硅胶管组不良反应则高于膀胱造瘘管组和中心静脉导管。结论膀胱造瘘管用作气胸胸腔闭式引流优于粗硅胶管和中心静脉导管。  相似文献   

2.
自发性气胸是临床常见疾病,对较轻的闭合性气胸通过胸腔穿刺术就可治愈,对张力性气胸、交通性气胸及症状较重的闭合性气胸,复发性气胸需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目前胸腔闭式引流术方法较多,有传统的外科切开置粗管,因其切口大,易感染,切口疼痛亦不敢深呼吸,影响肺复张,患者往往难以接受。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胸式引流术,又较贵。自2000年以来我们采用自制简易胸腔闭式引流装置治疗气胸38例,取得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的临床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治疗自发性气胸及胸腔积液,除病因治疗外,胸腔穿刺术亦为常规方法之一.我科自2003年3月至2004年3月采用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即行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持续闭式引流术,治疗113例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三种不同引流管在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自发件气胸中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择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126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根据采用不同引流管分为3组(中心静脉导管组、双腔导尿管组及硅胶管组),比较各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及并发症。结果中心静脉导管组治疗有效率较低。与其他组(双腔导尿管组与硅胶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程度比较,中心静脉导管组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腔导尿管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其他各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和双腔导尿管在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中有不同的优势,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相似文献   

5.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目的比较中心静脉导管与粗硅胶管行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25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行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28例行粗硅胶管闭式引流,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中心静脉导管与粗硅胶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相近,无显著性差异;但粗硅胶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并发症多。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行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是一种痛苦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舒适耐受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自发性气胸一般需立即采用胸腔穿刺抽气或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少数需手术治疗。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需要手术治疗,创伤大,并发症多。我们对3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林国娟  何李佳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1):1785-1786
目的观察和评价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48例(静脉导管组),与传统胸导管闭式引流45例(粗硅胶管组)比较两组疗效、并发症。结果静脉导管组气胸的总治愈率为91.7%,与粗硅胶管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心静脉导管组引流法可缩短肺复张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同时明显减少如胸痛、胸膜反应、皮下气肿、切口感染、血胸等并发症的发生(P〈0.05)。结论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种胸腔闭式引流术方法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应用价值和疗效、并发症比较。方法三种胸腔闭式引流术方法(粗硅胶管组、双腔带气囊导尿管组、中心静脉导管组)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各20例,在基本临床资料、疗效、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患者的肺复张天数、治愈率和转外科手术例数经)(2检验,P〉0.05,说明三组疗效无显著差异,平均肺复张天数为8天,总有效率达85-90%,转外科手术者约占14%。而术后并发症如皮下气肿、堵管、脱管、胸痛,双腔带气囊导尿管组、中心静脉导管组和粗硅胶管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明显优越性和舒适度。结论三种胸腔闭式引流术方法各有优缺点,治疗效果基本一致,但后两者对操作人员和器械无特殊要求,操作简单,病人舒适度好,更乐于接受,适用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联合持续负压吸引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对自发性气胸患者进行胸腔闭式引流联合持续负压吸引治疗,治疗组67例。对照组66例,行传统粗硅胶管闭式引流,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98.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自发性气胸临床疗效、肺复张时间相近,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粗硅胶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并发症。结论单腔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联合持续负压吸引治疗自发性气胸是一种操作简便,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自发性气胸常规的治疗方法有胸腔穿刺抽气、硅胶管闭式引流、胸膜粘连术、外科手术治疗等。2008年我科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微创术)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效果满意。该方法安全、方便、痛苦小、可胸腔注药及接负压吸引;由于管腔较细,管腔内气体引流缓慢,避免了快速抽气或粗管引流过快而导致的复张性肺水肿、胸膜反应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改进吴为逊王道成提出以下几点胸腔闭式引流术改进意见,供参考。1.插管的改进:目前常用于套管针插管术的导管多为硅胶管或橡皮管,我们取常用硅胶管加以改制用附图闭式引流器于临床,疗效良好(附图)。方法为:(1)取一段长25cm,内径≥3mm...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三种胸腔闭式引流方法用于自发性气胸的疗效观察。方法 9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A组:传统硅胶管胸腔闭式引流术,B组: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C组:一次性带针胸管引流术。结果 A、C组复张成功率相同,且均高于B组,堵管例数A、C组相同,且均低于B组,切口感染数、皮下气肿数B、C组相同,且均低于A组。结论一次性带针胸管引流术有较多优越性,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3.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福森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2):1646-1646
目的比较中心静脉导管与多次胸腔穿刺抽气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41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行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43例行胸穿抽气,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中心静脉导管与多次胸穿抽气治疗自发性气胸比较,疗效显著,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行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是安全、损伤小、疗效满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于1996年8月至1997年12月,采用中心静脉导管作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24例,与传统的胸腔插管闭式引流26例相比较,现将疗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祝斌  汪政文  金柱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7):1011-1011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作用。方法对5例自发性气胸进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结果 5例中有3例需要加用电动负压吸引(60%)。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只能适合单纯闭合性气胸,效果不佳时需加用电动负压吸引。  相似文献   

16.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穿刺术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俊霞 《山东医药》2009,49(25):91-91
传统的胸腔闭式引流术采用带侧孔的硅胶管,手术创伤大,易出血,患者疼痛明显,且容易感染。2005年3月以来,我科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取得良好效果,患者疼痛明显减轻。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自发性气胸指在没有有创伤或人为因素的情况下,肺组织或和脏层胸膜发生自发性破裂,空气进入胸膜腔,导致肺组织受压的一种病理状态。我科于2002年1月-2006年6月应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自发性气胸38例,临床疗效满意。再将疗效观察结果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素溶液防止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导管阻塞的效果。方法选择单县东大医院和单县南城人民医院两院呼吸科因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患者232例,分为治疗组(113例)和对照组(119例)。术后两组每日均间断挤压导管,治疗组每日沿导管引流端注入1次肝素溶液10ml。观察两组患者导管阻塞几率、气胸闭合时间、气胸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气胸闭合时间几乎相同,一般3~6天,导管阻塞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患者出院后随访3年,气胸复发率无显著差异。结论自发性气胸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每日沿导管注入少许肝素溶液可以防止导管阻塞,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经皮胸腔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联合胸膜粘连剂治疗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发性气胸患者32例作为治疗组,行经皮胸腔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联合胸膜粘连剂治疗气胸;随机抽取既往采用常规粗硅胶管闭式引流粘连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30例(93.7%),无效2例(占6.3%);对照组有效28例(87.5%),无效4例(12.5%),2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胸痛时间、伤口愈合时间、胸膜腔气体吸收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肺复张时间、复发率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经皮胸腔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联合胸膜粘连剂治疗气胸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ABLE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2012年我院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93例,将其随机分为ABLE引流管组36例、中心静脉导管组32例、粗硅胶管组25例。对3组患者分别置管引流,观察其疗效、并发症以及管腔堵塞、导管滑脱、皮下气肿、继发感染、胸膜反应、穿刺点出血等情况。并记录患者完全肺复张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等。结果 ABLE引流管组并发症、管腔堵塞、导管滑脱、皮下气肿发生率及完全肺复张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中心静脉导管组,并发症、皮下气肿、继发感染、胸膜反应、穿刺点出血发生率及完全肺复张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粗硅胶管组(P0.05)。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LE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肯定、操作安全简便、并发症少,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