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窒息新生儿脑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了10例正常和10例窒息新生儿出生后第一、二、三天的脑血流动力学。第一天窒息新生儿大脑动脉血流频谱和血流动力学参数有明显变化。仅有血流速度减慢的收缩期峰,无舒张期血流显示,呈单峰型频谱特征,部分大脑动脉舒张期血流速度减慢为零;阻力指数升高至1;脑血流量减少。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研究结果表明,窒息新生儿脑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对判断有否缺血缺氧性脑病(HIE)及其程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脑动脉阻力指数升高是脑缺血的标志。窒息后脑血流灌注减少是窒息后脑损伤的主要原因。阻力指数持续升高为1.00,是估计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脑血流动力学的状况,以早期诊断脑损伤性疾病。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40例窒息新生儿和25例正常新生儿的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末期速度(Vd)和阻力指数(RI)进行检测。结果轻度窒息新生儿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的Vs、Vd均低于正常对照组,RI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重度窒息组Vs、Vd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也低于轻度窒息组(P〈0.05),RI异常增高;与正常对照组和轻度窒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窒息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对判断新生儿有否缺血缺氧性脑病及其程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助于脑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窒息新生儿脑血流动力学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探讨窒息新生儿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49例患儿进行脑血流动力学的观察。方法:对49例窒息新生儿的大脑前动脉血流参数进行检测,并与20例健康新生儿进行对照。结果:出生后48小时内,窒息儿大脑前动脉收缩期、舒张末期,平均血流速度均下降,其中以舒张末期血流速度下降为明显,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对窒息儿脑血流动力学的观察,有助于对脑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32例窒息新生儿大脑中动脉的血流参数进行评估,探讨其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对32例窒息新生儿和22例正常新生儿大脑中动脉的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末期速度(Vd)和阻力指数(RI)进行检测,并对出院后窒息组新生儿行临床追综,追综最长时间60天。结果:试验组患儿24小时内大脑中动脉的Vs、Vd均低于正常对照组,RI高于正常对照组,与正常足月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新生儿大脑中动脉Vs、Vd升高,RI降低,8-10天后复查各数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愈出院新生儿电话随访新生儿一般情况均良好,发育正常。结论:窒息后新生儿脑血流动力学监测对脑损伤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窒息缺氧引起全身血液动力学改变及继发代谢紊乱,可导致多脏器功能不全是导致新生儿伤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1]。研究表明,新生儿窒息后各脏器的血流速度均显著减慢,肺动脉血流量减少,肺循环阻力显著增高,导致持续肺动脉高压[2],使肺功能受损,出现严重低氧血症。本院用多巴  相似文献   

6.
窒息新生儿多器官血流动力学和心脏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 研究新生儿多脏器损伤的机理,提供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应用Ultramark-9(HDI)采用超声诊断仪等研究同一窒息儿脑、肾、胃肠血流动力学和心脏功能的变化。结果:(1)新生儿窒息后各脏器血流灌流量均减少,但程度不一致,以肠道最先受累且程度重恢复最慢;(2)心功能障碍是窒息的常见并发症,其特点是舒张功能首先受累,收缩功能障碍则右室重于左室;(3)低氧血症是新生儿窒息的病理生理基础,且与各脏器  相似文献   

7.
经颅多普勒对精神分裂症及神经症患者脑血流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的器质性基础及神经症患者脑血管舒缩功能与脑血流的关系,旨在改进其治疗的问题。方法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A组)及100例神经症患者(B组)的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和椎动脉-基底动脉(VA-BA)血流速度,以及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并与60例健康受试者(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A、B组3条大脑动脉的血流速度均较对照组加快,而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呈A组减慢、B组加快。检查结果异常者在A组有81%(81/100),在B组有89%(89/100);而PI和RI值均属正常。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和神经症患者3条大脑动脉的血流速度均加快,提示脑动脉痉挛;精神分裂症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慢,可导致脑供血减少。这些血流动力学上的特征可能为进行改善患者脑血流循环的治疗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8.
运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对新生儿窒息脑、肾上腺、肾及肠系膜上动脉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了动态观察,并以正常新生儿作对照结果证实:新生儿窒息后生命及非生命器官的血液灌流量均减少,尤以舒张期最明显;但各脏器减少的程度不一致.非生命器官血流量减少的程度较生命器官更明显.动态观察发现生命器官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恢复较非生命器官快.提示:血流量减少是新生儿窒息各脏器损伤的主要原因,运用脉冲多普勒超声观察新生儿窒息各脏器血流变化,有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诊断大脑中动脉狭窄性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经CT或MRI检查提示存在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31例为病例组,设同期体检正常自愿者33例为对照组,采用SSD-3500彩色超声波检测仪、ACUSON SEQUOIA51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察两组大脑中动脉血管充盈情况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差异。结果:病例组CDFI检出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减低19例,显像呈现较暗淡的细窄血流,频谱形态分析示收缩期主波低钝,加速时间延迟,次峰消失;血流速度增高5例,显像呈现较明亮的细窄血流,收缩期第一峰(S1)为高尖充填频谱;无法获取血流频谱4例,显像仅见极稀疏的血流信号,无法测及峰值流速。病例组双侧大脑中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平均值均较对照组减低,而搏动指数则较对照组高,组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CDFI检测大脑中动脉狭窄的敏感度为87.3%,特异度为81.5%。结论:CDFI能清晰、直观、较准确地检测大脑中动脉有无狭窄及其程度,提供有价值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提示其可作为筛选大脑中动脉狭窄引起急性脑梗死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异常胎儿大脑中动脉及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状况的关系。方法选取胎心监护异常孕妇65例,其中35例设为研究组[胎儿大脑中动脉收缩期与舒张期流速比(S/D)3. 4,血流搏动指数(PI)1. 3,阻力指数(RI)0. 6]; 30例设为对照组(胎儿大脑中动脉S/D 3. 4,PI 1. 3,RI 0. 6)。比较2组分娩方式、羊水污染状况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研究组胎儿大脑中动脉的S/D、PI及RI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脐动脉的PI、RI及S/D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剖宫产率、羊水污染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胎心监护图形异常时,结合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能准确判断胎儿宫内缺氧状况,预防新生儿窒息的发生,降低新生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肾主动脉、段动脉和叶间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与窒息程度的关系,为临床无创性评价肾功能损害提供诊断依据。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分别监测窒息新生儿和正常新生儿出生后24h内的肾主动脉、段动脉和叶间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即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和阻力指数(RI)的变化,同时分析上述参数的变化与新生儿窒息程度的关系。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窒息组肾主动脉、段动脉和叶间动脉RI增大,PSV和EDV降低(P〈0.05);同时轻度窒息与重度窒息患儿的PSV、EDV和R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窒息新生儿肾主动脉、段动脉和叶间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表现为。肾血流灌注不良、RI增高,且在段动脉和叶间动脉处更为显著;窒息程度与肾内三级动脉的PSV和EDV呈负相关(r=-0.54,-0.79,-0.66,-0.79,-0.79,-0.82,P〈0.05),与RI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73,0.73,0.80,P〈0.05),窒息程度越高RI增高越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反映围生期低氧对新生儿心功能损害的敏感超声诊断指标。方法将我院45例窒息新生儿分为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采用二维及多普勒超声进行心功能测定,并以14例正常新生儿作对照。结果重度窒息组主动脉最大射血速度(PV)为(0.54±0.12)m/s,与正常组比较明显降低(F=3.551,t=6.787,P〈0.05);射血加速时间(AT)为(77.33±12.34)ms,与正常组比较明显延长(F=3.390,t=4.404,P〈0.05)。肺动脉PV为(O.71±0.10)m/s,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O.05);AT为(38.33±12.34)ms,显著低于正常组(F=3.451,t=2.433,P〈0.05)。结论围生期低氧能引起心脏血流参数的改变,而且这种改变在临床出现心力衰竭症状之前即已显现,AT及PV敏感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背景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脑梗死发生率较高,但缺少大样本的研究,尤其缺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研究.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颅外段脑动脉血管结构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并与健康人进行差异比较.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病例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1999-01/2002-05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总医院住院患者300例(脑梗死组),其中男242例,女58例.2000-02/2001-10在本院体检健康者105例(健康组),男50例,女55例.主要观察指标血管内径及颈总动脉内壁(内膜与中膜之和);血流参数测定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max)、舒张期最小血流速度(Vmin)、血管阻力指数(RI)、收缩期颈内动脉血流速度与颈总动脉血流速度的比值(VICA/VCCA).结果脑梗死患者梗死侧血管粥样硬化斑发生率(55.8%)明显高于非梗死侧(46.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4.487,P<0.05),侧向符合率高;其血流参数的改变以Vmin,VICA/VCCA及RI最为明显,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0.001).结论脑梗死患者梗死侧血管粥样硬化斑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梗死侧,侧向符合率高;血流参数的改变以MIN明显减慢、RI明显增高为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度以上狭窄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SSS)颅内外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方法选择正常成人及中度以上狭窄的SSS患者各15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观察其颅内动脉[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大脑后动脉(PCA)]和颅外动脉[椎动脉(VA)、肢体桡动脉(RA)]的彩色血流方向,并测量血流动力学参数。 结果(1)10例患侧颅内外VA双向血流(其中包括6例BA双向血流),5例患侧颅内外VA反向血流(其中包括2例PCA的P1段和BA反向血流),15例患者患侧RA均为单相血流(正常舒张早期为负向);(2)健侧颅内外段VA、RA较患侧平均流速增快且有明显差异(P〈O.05),而与正常人比较流速稍快但无明显差异(P〉O.05);患侧BA较正常人流速降低且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准确、实时评价SSS颅内外动脉的侧支循环方式及血供状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初步探讨孕11~13+6周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预测妊娠期糖尿病(GDM)的价值。 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2月在深圳市南山区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规律产检的孕妇154例,根据追踪随访结果将其分为正常组138例和GDM组16例。所有孕妇均于孕11~13+6周进行超声多普勒检查,测量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搏动指数(PI)、平均舒张期血流速度(MDV)和时间平均峰值流速(TAPV)。对GDM组与正常组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比较,并绘制ROC曲线,评估子宫螺旋动脉PI预测GDM的效能。 结果GDM组的子宫螺旋动脉PI值高于正常组(0.87±0.34 vs 0.64±0.1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6,P<0.05);GDM组的MDV和TAPV比正常组略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螺旋动脉PI预测GDM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37(95% CI:0.606~0.867,P<0.05),PI 0.70为最佳界值,其预测GDM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3.8%、45.8%。 结论孕11~13+6周出现的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可能与GDM的发生有关,子宫螺旋动脉PI值对预测GDM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高度近视眼血流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高度近视眼血流动力学及其在近视眼病理改变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ATL超9型彩色多普勒诊断仪对26例高度近视眼、17例轻中度近视眼及26例正常对照眼的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动脉(PCA)进行检测。结果:高度近视组、轻中度近视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流参数比较:OA血流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CRA、PCA的收缩期(PSV)、舒张期(EDV)、平均血流速度(AV)流速均减低, CRA的阻力指数(RI)升高(P<0.05)。轻中度近视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度近视眼患者CRA、PCA血流速度减低,表明视网膜及睫状血管系统血液灌注不足,可能是引起其病理性眼底改变的因素之一。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研究眼底血管、高度近视眼血流动力学变化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新生儿早期室管膜下出血(SHE)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价值.方法 检测早期SHE患儿25例,共35条大脑前动脉(ACA)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25例(50条ACA)无颅内疾患新生儿相应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并对15例单侧SHE患儿患侧与健侧ACA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SHE组患侧大脑前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SPV)及舒张期血流速度(DPV)高于正常新生儿SPV及DP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E组中单侧SHE患儿的患侧SPV及DPV高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HE患儿早期颅内血流动力学改变具有一定特征性,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对其进行评价,并可协助临床早期诊断SHE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眼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探讨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分型与外周末梢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76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按肝脏病变程度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分为星光型(12例)、岩层型(20例)、树枝光带型(18例)、结节型(26例)等4型,应用CDFI探查眼动脉,记录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和阻力指数(RI),并与30例健康成人(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树枝光带型和结节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眼动脉的PSV、ED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星光型和岩层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P<0.01,P<0.05),EDV增加的幅度高于PSV增幅,RI显著减低(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眼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对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分型及预后评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出生窒息的高危新生儿体液免疫、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影响及临床评估价值。方法:对本院病房出生的105例窒息高危新生儿进行分组研究,按监护人是否接受后期干预治疗的意愿,将70例足月窒息新生儿分为干预组A1(40例)和对照组A2(30例),35例早产窒息儿分为干预组B1(20例)和对照组B1(15例),于出生后1d、3个月、6个月,检测IgG、IgA、IgM、GH和IGF-1含量。结果:窒息高危新生儿出生后体液免疫物质、GH和IGF-1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治疗3个月、6个月后,干预组体液免疫物质、GH和IGF-1均高于非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出生窒息高危新生儿进行早期干预可以提升其体液免疫、GH和IGF-1的水平,有利于提高窒息高危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胎儿肺静脉(PV)血流参数在左心舒张功能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产科2017年7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HDCP患者137例(疾病组),其中妊娠高血压49例(A组),轻度子痫前期46例(B组),重度子痫前期42例(C组),选择同期于我院产检的健康孕妇40例(对照组)。对各组胎儿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比较各组胎儿PV血流参数,包括心房收缩期峰值流速(A)、心室收缩期峰值流速(S)、心室舒张期峰值流速(D),肺静脉搏动指数(PI)、肺静脉峰值流速指数(PVIV),分析疾病组各血流参数的相关性。并比较疾病组是否发生新生儿窒息胎儿的PV血流参数。结果 疾病组A峰流速低于对照组,PI、PVIV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