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贺海珊 《中国药房》2014,(42):3963-3965
目的:了解我院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例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6月儿科上呼吸道感染住院病历204份,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204例患者中,有193例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达94.6%,使用品种有25种;单用占69.9%,二联用药占29.0%,三联用药占1.0%;使用的抗菌药物总用量最多的为头孢替唑,用药频度(DDDs)排序第1位的为头孢硫脒,头孢菌素类的药物利用指数(DUI)<1。结论:我院儿科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医院需进一步加强儿科上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应用的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2.
我院6605例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谷清  富一兰  谢国辉 《中国药房》2008,19(11):821-824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查阅我院门诊西药房2006年1、4、7、10月全部处方,从中筛选出抗菌药物处方6605张(占17·26%),调查抗菌药物的种类及品种,并结合处方诊断、患者年龄,分析抗菌药物的用法、用量、疗程及联用情况。结果:共应用7类抗菌药物,涉及48个品种,用药与诊断适宜率为87·80%;给药途径以口服为主,占56·46%;剂量及给药次数95%以上符合要求,疗程以3~7d居多,占86·99%;药物以单用为主,占91·04%,二联用药占8·80%,三联用药仅占0·17%。结论:我院应用抗菌药物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改进,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医院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应用抗病原微生物药物情况,促进儿科用药规范化、合理化。方法抽取医院2013年1-12月儿科归档病历中所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历,对其年龄分布、入院前用药、抗病毒药物及联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种类进行分类汇总。结果共抽取病历123份,患儿以1-3岁居多,入院前用药率为91.87%,抗病毒药物选择以炎琥宁为主,联用抗菌药物比例为96.75%,合理率为40.34%,抗菌药物较多应用的为青霉素类及青霉素+酶抑制剂类。结论医院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抗病毒药物选择应用较为合理,联用抗菌药物仍旧存在一定问题,应加强合理用药宣传,促进临床用药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在治疗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上的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素。方法随机抽取儿科住院及门诊留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352例,对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进行了用药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达87.3%,其中头孢类药物使用率最高,其次为大环内酯类。结论笔者所在医院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存在给药频次错误、联合用药指征不明确、病原学送检率低等不合理用药情况,需要进一步规范管理,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5.
某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分析   总被引:21,自引:10,他引:21  
目的:评价某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方法:随机抽取2006年4~8月某院外科手术病例210例,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调查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情况。结果:该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率达98·10%,清洁手术抗菌药物应用率为96·97%,其他类手术抗菌药物应用率达100%;术前0·5~2h应用抗菌药物占25·73%,术后应用抗菌药物占21·84%,术中应用抗菌药物占52·43%;抗菌药物平均应用时间为3·17d,最长达13d。清洁手术、清洁-污染手术、污染手术术后应用抗菌药物的时间分别为1·40、3·60、8·19d;单独应用抗菌药物有23种,列前5位的分别为头孢呋辛、拉氧头孢、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米诺、去甲万古霉素。结论:该院抗菌药物应用率偏高,各类手术预防用药指征不明确,用药目的和针对性不强,亟待实施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院上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评价其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9年1~6月因上呼吸道感染住院的儿内科出院病历166份,对患儿基本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2.77%(154/166);不合理用药病历48份(28.91%),包括无指征应用抗菌药、品种选择不合理、给药次数或疗程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当.结论:我院上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抗菌药合理应用水平有待提高,要加强对临床用药的监督,发挥临床药师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7.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急性上感)是小儿科门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现就我院2003年5~10月小儿急性上感门诊病历630份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抗菌药物应用现状,以提高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1临床资料630例患儿的诊断符合王慕逖主编《儿科学》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应用抗生素516例(81.9%),抗生素联合应用336例(53.3%)。具体抗生素使用情况见表1。2讨论急性上感是鼻、鼻咽或咽、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多数由病毒引起,部分为细菌所致。本组资料显示,治疗中抗菌药物使用率高达81.9%,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率达53.3%,高于卫生部对三级医院住院病人…  相似文献   

8.
《抗感染药学》2017,(5):921-924
目的:分析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为儿科患者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1 20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患儿白细胞计数、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用药的合理性以及临床疗效。结果:1 200例上呼吸道感染儿科患者中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7.17%;经口服用药比例为37.97%和注射用药比例为62.03%;不包括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药物利用度指数(DUI)均<1;当患者白细胞计数较低时的抗菌药物使用率较低,白细胞计数超过15×109/L时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明显上升,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患儿康复率和有效率显著高于未使用抗菌药物(P<0.05)。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能够有效加快患儿的康复,提高了有效率,确保了患儿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我院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12年1月至12月儿科门诊病历中2400份上呼吸道感染病例,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达40.6%,共涉及3类18种;用药频度排序列前3位美洛西林舒巴坦、头孢呋辛酯、头孢克洛;其中,单用抗菌药物用药率为86.4%,二联及二联以上用药率为13.5%,注射用抗菌药使用率达55.4%。结论我院儿科门诊上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医院应加强对临床医生抗菌药物知识的培训与再教育,提高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10.
王国俊  罗宏丽  曾秘 《中国药业》2012,21(16):64-65
目的促进儿科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方法随机调查某三甲医院儿科门诊上呼吸道感染患儿943例,调查统计其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给药方式、药物类别、联合用药情况。结果各年龄段患儿抗菌药物使用率,0~6个月为75.36%,6~12个月为80.36%,1~2岁为73.89%,2~3岁为77.50%,3~7岁为92.86%,7岁以上为86.72%,平均83.03%;给药方式,口服给药占91.44%,肌肉注射给药占2.55%,静脉注射给药占6.00%;抗菌药物使用类别多为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头孢类占74.71%,青霉素类占20.05%;二联用药率为10.34%。结论对于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应注意根据患儿生理病理特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1.
田梅 《现代临床医学》2014,40(2):118-119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现状,为控制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3年7月17日对7月16日0点到24点期间住院病人进行现患率调查。结果 调查住院病人417例,医院感染15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6%;医院感染例次为16例,医院感染例次率为3.84%。其中,下呼吸道感染7例,占总感染例次的43.75%,为医院感染最多的部位。抗菌药物当日使用率为32.77%,一联用药占82.96%,二联用药占16.3%,三联用药占0.74%,感染性疾病抗菌药物治疗微生物检验标本送检率为46%。结论 该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较低,主要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应重点加强对重点科室侵入性操作的目标监测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监测,提高病原学的送检率,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我院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用药处方的合理性。方法:选取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附属陈村医院2016年8-10月儿科门诊明确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的1 039例患儿,对其用药类别、给药途径、药品费用、炎症指标及复诊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 039例患儿处方中,中成药处方使用最多为780例次,抗病毒药物处方672例次,解热镇痛药物处方633例,抗菌药物处方129 例次;抗病毒药物使用金额比例最高,占35.70%,中成药占27.69%;口服给药处方929例,静脉给药处方110例,静脉给药与口服给药患儿抗菌药物使用比例相近,但静脉给药患儿复诊比例高。结论:我院儿科门诊上呼吸道感染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但存在部分中成药重复用药使用和抗菌药物用药起点高、糖皮质激素静脉用药指征不明确等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抗生素的应用情况并分析其原因。方法抽查2007年1~7月在儿科门诊就诊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门诊病例536例,对其中抗生素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生素应用率达90.5%,单一用药率为36.6%,联合用药率为53.9%;静脉给药率达83.1%。平均疗程为5.4d。结论儿科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时存在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的现象,规范化管理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4.
抗生素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抗生素在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临床实践提出解决方案。方法按照随机化原则抽取本院2006年6月份至2008年12月份在儿科住院病例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700例住院患儿,对抗生素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生素应用率达93.43%,共涉及5类17种;用药频度排序列前三位的为美洛西林、美洛西林加舒巴坦和青霉素G;单一用药率为51.07%,联合用药率48.93%;实际应用率远大于存在抗生素应用指征所占比例,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过程中存在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的现象,抗生素应用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尽快解决。  相似文献   

15.
干小红  白映涛  叶云 《中国药房》2008,19(17):1303-1305
目的:评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实施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3年6~12月(干预前)与2005年6~12月(干预后)儿科出院病历各200份,按预先设计好的"抗菌药物应用对比调查表"填写,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后我院儿科抗菌药物应用率减少17.50%、联合用药率减少32.10%,合理用药率增加22.05%、药敏试验率增加11.84%,药物利用指数均≤1。结论:我院住院患儿抗菌药物应用渐趋合理,但仍需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精神科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6月我院1048例出院患者病历,对患者基本情况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1048例出院患者中,感染率为4.01%,主要为呼吸系统感染(59.51%);抗菌药物平均使用率为13.16%,使用强度为3.57DDD,使用频度较高的抗菌药物依次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为35.51%;临床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为61.59%。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仍存在不合理现象,应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及临床抗菌药物应用的监管,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儿科门诊上、下呼吸道感染抗菌药使用现状,促进儿科门诊合理应用抗菌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份儿科门诊呼吸道感染患儿共28069人次的抗菌药使用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分别有42.01%(7380/17569)和79.16%(8312/10500)人次使用抗菌药,两组中均以<1岁组总抗菌药使用率最低,分别为35.01%(1225/3499)和77.36%(2177/2814),两组中均以10~14岁组静脉抗菌药使用率最高,分别为31.72%(675/2128)和78.09%(303/388),两组中口服抗菌药均以三代头孢为主,分别占76.6%(2995/3910)和67.85%(1530/2255),两组中静脉抗菌药使用率最高的分别为青霉素类和大环内酯类,占比为36.67%(1361/3711)和21.09%(1556/7378)。结论 儿科门诊呼吸道感染抗菌药使用率较高,抗菌药使用存在年龄特点,应严格控制抗菌药的不规范应用,切实提高儿童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