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指胃黏膜上皮遭到反复损害后导致的黏膜固有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的一种病证.其临床表现不规律,缺乏典型症状,反复发作,不易治愈;特别是 CAG 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有癌前病变之说,与胃癌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经大量研究观察证实[1],多数胃癌也同其他一些上皮肿瘤一样,遵循一种规律发生并发展,即从正常黏膜→癌前病变→早期胃癌→中晚期胃癌.如何逆转癌前病变是预防和降低胃癌发病的关键,故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地重视该课题的研究.中医药治疗本病有着独特的优势和科学实用价值,尤其是中医药复方的多层次、多环节、多靶点的整体调理和个体化用药,使中医治愈CAG 成为可能.但是由于其病因病机复杂、疗程长,治疗上常出现攻补两难、清温相悖的复杂局面.笔者经过20多年临床探索与实践,总结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独特的诊断、治疗体系及病机学说,具有一定临床实用性.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atrophicgastritis,CAG)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其特征为胃黏膜上皮遭到反复损害后导致黏膜固有腺体的萎缩(数量减少、功能降低)。在CAG基础上伴有中重度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者称为癌前病变,与胃癌发生有明显的关系,故积极治疗CAG是阻断其向胃癌发展的有效手段。由于CAG的病程较长,采用西药治疗短期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但是长期使用会出现很多毒副作用,且疗效较差,病情易反复。  相似文献   

3.
正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系指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导致固有腺体的减少,伴或不伴纤维替代、肠腺化生和/或假幽门腺化生的一种慢性胃部疾病~([1])。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已正式将CAG列为胃癌的癌前状态,若伴有中、重度肠上皮化生和/或异型增生则属胃癌前病变,与胃癌发生有明显的关系~([2])。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特别是严重的CAG或伴有上皮  相似文献   

4.
正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指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及伴有肠腺化生、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疾病,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难治病。其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伴有大肠不完全性肠化和不典型增生,属胃癌的癌前期病变,胃癌发生率高达9%~10%~([1]),目前西医对此病尚无特效疗法,治疗多以根除HP,缓解不适症状为主,但HP对抗生  相似文献   

5.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及伴有肠腺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疾病。CAG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确,可能与幽门螺杆菌、自身免疫、物理、化学以及遗传因素有关。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和异型增生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目前,国内外大多学者赞同慢性胃炎→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的发展模式。尤其是肠上皮化生,被认为是萎缩的典型标志以及胃癌的前兆。近年来,诸多中医药学者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了大量的、不同层面的研究,其报道日益增多,在诊断与治疗等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与发展。笔者在此着重讨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与中西医结合治疗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gastritis,CAG)是一种慢性胃病,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及难治病之一.临床上以上腹部不适、或胀或痛、纳少、消瘦乏力等为主要表现.病理主要表现为胃黏膜变薄、肌层增厚、腺体和黏膜上皮萎缩,伴或不伴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目前国内外学者大多认为CAG是胃癌的癌前病变1],积极治疗可阻断CAG向癌变发展,减少胃癌的发病率.现代医学对CAG尚无特效疗法,中医药在此方面显示了独特优势,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CAG的临床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杨志  李帅 《新疆中医药》2013,(5):109-112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及伴有肠腺化生、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疾病。本病临床症状不典型,与慢性浅表性胃炎难以区别,但危害较重,特别是胃粘膜萎缩并伴有肠化生或不典型增生的患者有发展成胃癌的倾向,  相似文献   

8.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难治性疾病。本病是胃粘膜上皮遭到反复损害后导致胃粘膜固有腺体萎缩、甚至消失的一种病症。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CAG定为胃癌癌前状态,故临床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和有效的治疗以防癌变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养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指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导致固有腺体的减少,伴或不伴纤维替代、肠腺化生和(或)假幽门腺化生的一种慢性胃部疾病[1]。临床症状复杂且多变,病程较长且反复。CAG主要由慢性浅表性胃炎发展而来,是发病率较高的肠型胃癌的一种早期发病类型[2],常被称为癌前病变。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但目前西医在临床中还  相似文献   

10.
孙唯玮  李慧臻 《河北中医》2010,32(11):1682-1683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rophic gastritis,CAG)是消化系统疾病中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发病率高,病情缠绵反复,症状复杂且不典型。其中伴有肠上皮化生(IM)、胃上皮不典型增生(GED)是从正常胃黏膜向胃癌转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癌变危险性增加,被列为癌前病变。随着异型增生严重程度的加重,其癌变率也在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1.
许颖 《河北中医》2010,32(11):1643-1644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及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胃病。CAG病程缓慢,病势缠绵,是胃黏膜上皮反复损伤后导致的固有腺体萎缩、消失的一种病症。临床上以上腹胀痛、纳少、嗳气、消瘦为主要表现,属中医学胃痛、痞满、腹胀、嘈杂、  相似文献   

12.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疾病中常见病难治病之一。国内外医学家一致认为CAG是胃癌最重要的癌前病变,尤其在与胃息肉同时存在时,CAG肠化合并中度至高度不典型增生时可发生癌变。现代医学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祖国医学有着丰富的治疗经验和优势。现对近几年来中医对CAG的治疗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浅谈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AtrophicGas-tritis,CAG)乃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是指胃粘膜上皮遭到反复损害后导致的粘膜固有腺体萎缩,甚至消失。该病检出率约占受检人数的13.8%,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故中老年人多发此病。本病可由慢性浅表性胃炎发展而来,也可两者并存。有的呈隐袭性,发现时即为本病。本病可能与遗传有关,常有家族中呈发病集中的趋势。本病反复发作,不易治愈。因其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1978年WHO将其列为胃癌的癌前疾病或癌前状态(Precancerousconditions),而在CAG基础上伴发的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m…  相似文献   

14.
王垂杰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癌前病变临证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黏膜变薄为特征的消化系统常见病,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异型增生),是胃癌的癌前疾病(状态)之一,而中、重度不完全性结肠型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是胃癌的癌前病变(PIGC),常在CAG基础上伴随发生。目前较为认可的胃癌发生模式是1988年Correa提出的:“正常胃黏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小肠型肠上皮化生-大肠型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中重度)-胃癌(肠型)”。西医对CAG及PLGC尚无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中医采用整体调理与个体化用药相结合,不仅能显著改善症状,而且对部分患者的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有逆转作用。王垂杰教授早年即参与国家“八五”攻关课题《胃癌癌前期病变研究》,  相似文献   

15.
李新钟 《河北中医》2000,22(10):745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道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普遍认为与胃癌的发展有较密切的关系,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列为"癌前病变”.CAG患者逐年增多,且反复发作,易伴发肠化生(IM)和不典型增生(ATP).笔者临床以自拟香茶菜汤为基本方,临证时根据病情随证加减治疗CAG35例,取得了颇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章敏 《山东中医杂志》1994,13(7):330-331
<正> 慢性萎缩性胃炎(简称CAG)是一种常见病,约占胃镜受检病例的14.2%左右,在胃癌高发区可达28.1%。世界卫生组织早已将CAG列为胃癌前状态,尤其是伴有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癌变可能性更大。徐采朴报道CAG伴有肠化生合并不典型增生者,其癌变率为5.4%。中外学者已将胃癌研究的重点转移到胃癌前病变、胃粘膜不典型增生与肠腺化生的演变。国外应用手术或西药治疗并不理想,而应用中医药治疗却有广阔前景。近年来报道甚多,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慢性萎缩性胃炎(以下称CAG)是一种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呈局限性或广泛性的萎缩、黏膜变薄、黏膜胍层增厚及伴有肠上皮化生(IM)、不典型增生(ATP)为特征的慢性胃病.中医学将本病归属于“胃脘痛”、“痞满”、“嘈杂”、“嗳气”等范畴.研究表明,CAG与胃癌发病关系紧密,其癌变率为2.55% ~7.46%[1].本文就近几年来中医药治疗CAG的研究进展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慢性萎缩性胃炎为胃癌癌前状态之一,伴有胃黏膜上皮不典型增生(异型增生)和(或)肠上皮化生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时,视为胃癌前病变。胃癌前病变发展为胃癌需要经历较为漫长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可逆性,积极进行胃癌前病变的防治,逆转其癌变,阻断胃癌的发生具有重大意义。"脾虚毒损胃络"是CAG癌前病变的基本病机,将健脾通络解毒法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防治,为临床CAG、PLGC的防治提供新思路,同时发挥中医"治未病-已病防变"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一种退行性胃黏膜病变,其主要特征性变化是胃黏膜慢性炎症和固有腺体萎缩,多因浅表性胃炎久治不愈或自身免疫等因素,导致胃黏膜发生萎缩性改变,常伴有不同类型的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CAG伴肠上皮化生列为胃癌前病变。现认为多灶性CAG和自身免疫性CAG均为胃癌  相似文献   

20.
健脾消萎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胃粘膜上皮遭到反复损害后出现的粘膜固有腺体萎缩。CAG伴肠腺化生或异型增生,常被认为是胃癌的前期状态。1998年以来,笔者运用自拟健脾消萎汤治疗CAG60例,并与胃复春治疗的30例做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