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前体L-精氨酸(L-Arg)单侧微量注入大鼠延髓腹面加压区(VSMp)对动脉血压(AP)、心率(HR)、肾灌流压(PPk)的影响及与L-谷氨酸(L-Glu)升压作用的关系。方法 采用延髓腹外侧部微量注射法,以整体灌流肾为模型观察与NO有关药物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结果 (1)VSMp内微量注入L-Arg(40~100nmol),AP和HR呈剂量依赖性下降,与生理盐水注入后的变化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如预先注入NO合酶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或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甲基蓝,L-Arg的降压效应被衰减。(2)VSMp内微量注入L-Arg(100nmol),PPk与AP同步下降,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3)VSMp内微量注入L-Glu(350nmol),AP上升。如预先注  相似文献   

2.
实验用300~350g雄性Wistar大鼠,氨基甲酸乙酯腹腔麻醉。电刺激或L-谷氨酸微量注射于切断双侧迷走神经的大鼠延髓腹面降压区(VSMd),在降压反应的同时,肾血管灌流压(PPk)下降。PPk的下降依赖于肾神经及肾血管内皮的完整性,并近似于特异性α_2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育亨宾灌流肾血管的反应。实验表明,VSMd的兴奋通过抑制肾交感神经对肾血管的基础紧张性影响,该影响依赖血管内皮,内皮损毁后,VSMd降PPk的效应被取消。  相似文献   

3.
实验用300~350g雄性Wistar大鼠,氨基甲酸乙酯腹腔麻醉。电刺激或L-谷氨酸微量注射于切断双侧迷走神经的大鼠延髓腹面降压(VSMd),在降压反应的同时,肾血管灌流压(PPk)下降。PPk的下降依赖于肾神经及肾血管内皮的完整性,并近似于特异性α2,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育亨宾灌流肾血管的反应,实验表明,VSMd的兴奋通过抑制肾交感经对肾血管的基础紧张性影响,该影响依赖血管内皮,内皮损毁后,VSMd  相似文献   

4.
刺激大鼠延髓尾端加压区对心率及肾血管紧张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大鼠延髓尾病加压区对肾血管紧张性和心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电刺激和微量注射法对大鼠延髓尾端加压区进行机能定位,以整体灌流肾为模型,观察该区兴奋对肾血管灌注压和心率的影响。结果(1)以电刺激(0.5ms,80 ̄100Hz,100μA,10s)并经L-谷氯酸(L-glu)检测性验证,提示大鼠处髓尾端升压区位于Ⅻ对脑神经根部联线下方0.8 ̄1.5mm,中线旁开1.2 ̄1.8mm的范围。(2)L-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延髓腹面尾端加压区(cVMP)对应激性高血压大鼠动脉压力感受反射的影响。方法在应激性高血压动物模型上,以递增频率电方波刺激主动脉神经,观察动脉压力感受有髓和无髓传入反射衰减的表现,并在延髓腹面尾端加压区(cVMP)微量注射谷氨酸钠(L-glu),观察其对被衰减的动脉压力感受反射的影响。结果(1)主动脉神经10Hz以上刺激的反射性降压效应随刺激频率的增高呈明显的衰减(P<0.01~P<0.001),而2~5Hz刺激的反射性降压效应无明显变化。(2)cVMP在L-glu兴奋作用下,易化被衰减和压力感受反射效应,其易化程度也随主动脉神经刺激频率增高而增大。结论应激性高血压早期动脉压力感受反射的衰减,主要是由于有髓纤维传入中枢机能的变化。cVMP的兴奋活动可以改善高血压早期动脉压力感受反射中枢性机能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延髓腹面尾端加压区(cVMP)对应激性高血压大鼠动脉压力感受反射的影响。方法 在应激性高血压动物模型,以递增频率电方波刺激主动脉神经,观察动脉压力感受有髓和无髓传入反射衰减的表现,并在延髓腹面尾端加压区(cVMP)微量注射谷氨酸钠(L-glu),观察其对波动衰减的动脉压力感受反射的影响。结果 (1)主动脉神经10Hz以上刺激的反射性降压效应随刺激频率的增高呈明显的衰减(P〈0.01~P〉  相似文献   

7.
实验在34只乌拉坦麻醉的雄性Wistar大鼠上进行,以肾灌流压(PPk)指标,观察皂角苷和酚妥拉明灌肾动脉对延髓腹面升压区(VSMp)兴奋诱发的肾血流阻抗增加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皂角苷灌流肾动脉几乎完全消了电刺激VSMp诱发的PPk增加效应;(2)在电刺激VSMp诱发的PPk升高期间,肾静脉收集液回灌同体肾动脉可提升PPk,(3)酚妥拉明灌流肾动脉后,可明显抑制电刺激VSMp及肾上腺素灌流  相似文献   

8.
采用脑立体定向和脑内微量注射技术研究了猫延髓嘴侧腹外侧区(rVLM)微量注射内皮素-1(ET-1),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肾交感染神经活动(RNA)的影响,结果表明,rVLM内微量注射ET-1(2pmol,0.5μl),可显著升高平均动脉压,增加心率和增强肾交感神经活动,并存在量-效间的正相关关系,双侧颈部迷走神经切断后,不影响上述结果,静脉预先给出α-受体阻断剂(Regitine  相似文献   

9.
实验在34只乌拉坦麻醉的雄性Wistar大鼠上进行,以肾灌流压(PPk)指标,观察皂角苷和酚妥拉明灌流肾动脉对延髓腹面升压区(VSMp)兴奋诱发的肾血流阻抗增加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皂角苷灌流肾动脉几乎完全取消了电刺激VSMp诱发的PPk增加效应;(2)在电刺激VSMp诱发的PPk升高期间,肾静脉收集液回灌同体肾动脉可提升PPk;(3)酚妥拉明灌流肾动脉后,可明显抑制电刺激VSMp及肾上腺素灌流肾动脉诱发的PPk升高作用;但对电刺激VSMp诱发PPk升高期间肾静脉收集液回灌肾动脉产生的提升PPk作用没有影响。提示VSMp提升肾血流阻抗作用依赖于血管内皮的存在。VSMp兴奋时可产生一种由α受体介导的内度依赖性,非α受体激动剂类的收缩因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延髓腹外侧头端区(RVLM)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在SHR大鼠血压调节及高血压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在16周龄SHR大鼠及WKY大鼠上进行,氨基甲酸乙酯麻醉,自主呼吸,暴露RVLM。RVLM经L-谷氨酸及组织学定位,微量注射人工脑脊液,AngⅡ和[Sar1,Thr8]AngⅡ至RVLM,观察给药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在SHR大鼠及WKY大鼠,RVLM微量注射人工脑脊液,不引起明显的心血管效应。注射递增剂量的AngⅡ(pmol:0.1,1.0,10,100),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增加。两组实验动物血压、心率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别。AngⅡ的效应可被预先注射[Sar1,Thr8]AngⅡ阻断。相反,RVLM微量注射不同剂量的[Sar1,Thr8]AngⅡ,引起血压、心率下降。在SHR大鼠,血压下降的幅度明显大于WKY大鼠(mmHg:-18±4,-23±5,-27±6,-33±6vs-11±3,-13±4,-17±5,-19±5),而心率的变化在两组动物中无显著差别。结论(1)大鼠RVLM内AngⅡ具有升高血压的作用。AngⅡ的升压作用是通过AngⅡ受体介导的。(2)SHR大鼠RVLM内神经元对内源性A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骨骼肌组织损伤的免疫机制。方法应用抗单个核细胞(MNC)亚群的系列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化SP法染色,分析18例PM/DM肌组织MNC亚群的分布和定位。结果10例PM中8例肌组织有单个核细胞浸润(80%),T淋巴细胞最多,巨噬细胞次之,B细胞最少,主要分布于肌内衣和肌束衣结缔组织中,T细胞亚群以CD8+T为主,CD8+/CD4+比值为0.25±0.067,并见表达Ia抗原的激活T8细胞侵入肌纤维;75%DM肌组织有单个核细胞浸润,以B细胞为主,T细胞次之,CD8+/CD4+比值为0.93±0.26,主要分布于肌束衣血管周围。结论免疫反应参与PM和DM病变过程,PM以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为主,DM以体液免疫为主。  相似文献   

12.
实验用300~350g雄性Wistar大鼠,氨基甲酸乙酯腹腔麻醉。电刺激(0.2ms40μA100Hz8s)并经兴奋性氨基酸L-谷氨酸(L-Glu)检测性验证,提示大鼠延髓尾端Ⅻ对脑神经丛第三支根部1mm×1mm区域为降压区(depressorareainventralsurfaceofmedullaoblongata,VSMd)。电刺激该区可见平均动脉血压(MAP)以16.99的斜率下降,最大百分数为26.82±8.93(P<0.01 。n=10).其下降率与刺激时间呈对数式关系。L-Glu微量注射后。在降压的同时心率(HR)减慢,分别为2.67±0.47kPa(P<0.01)和30.33±4.23min ̄(-1)(P<0.001,n=6)。切断双侧迷走神经后降压和减心率反应减弱,分别为1.46±0.45kPa和5.6±4.8min ̄(-1)(P<0.01;n=5);双侧损毁肾交感神经,基础MAP下降,同时降压反应被削弱,为1.81±0.49kPa(P<0.01)但对减心率反应无影响(P>0.05,n=5)。  相似文献   

13.
大鼠延髓腹侧面头端应用毒扁豆碱引起血压升高和心率加快,伴有延髓腹侧面头端胆碱酯酶活性降低和脊髓蛛网膜下腔灌流液中P物质样免疫反应活性升高。在延髓腹侧面头端应用阿托品或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P物质拮抗剂D-脯~2,D-苯丙~7,D-色~9-P物质均可阻断毒扁豆碱的心血管效应。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P物质抗血清或辣椒素均可减弱毒扁豆碱的升压反应。实验结果提示,毒扁豆碱作用于延髓腹侧面头端的M受体,兴奋了延髓-脊髓P物质能神经元下行通路,使之释放P物质,引起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从而使血压升高和心率加快。  相似文献   

14.
58只300~350g 雄性 Wistar 大鼠,氨基甲酸乙酯腹腔麻醉,电刺激(0.5ms,80~100Hz,8~10V,40s)并以 L-谷氨酸(L-Glu)或红藻氨酸(KA)检测性验证,提示大鼠延脑腹面加压区(VSMp)位于Ⅻ对脑神经根部联线上方1.0~1.8mm,中线旁开1.2~2.0mm 的范围;电刺激 VSMp 后在升压反应的同时骨骼肌血管阻抗上升37.08%(P<0.001);肾血管阻抗上升26.5%(P<0.01).实验证明VSMp 是维持外周血管紧张性的重要来源,在动脉血压的稳态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应用电脉冲或L-谷氨酸局部作用于大鼠延髓腹面升压区(VSM_p),在升压反应的同时,肾交感神经电活动和肾血管阻抗增加,该阻抗的增加依赖于肾神经的完整性。非特异性α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和特异性α_2受体阻断剂育亨宾阻断肾血管阻抗增加的反应,特异性α_1受体阻断剂哌唑嗪对其无明显影响。结果提示α_2肾上腺素能受体是肾神经传导VSM_P对肾血管紧张性影响的介导因素。  相似文献   

16.
46只300~400g 雄性 Wistar 大鼠,氨基甲酸乙酯腹腔麻醉,以肾交感神经电活动(RSNA),平均动脉压(MAP)为主要指标从延髓背面探查延髓腹面升压区(VSMp),观察 T_(8~10)蛛网膜下腔微量给药对 VSMp 兴奋诱发的 MAP,RSNA 的影响。结果表明:(1)VSM 升压区位于闩上2.0~2.5mm,中线旁开1.5~1.8mm,背面下3.5~4.0mm 范围内;(2)电刺激或 L-谷氨酸作用于 VSMp,增强 RSNA,提升 MAP 的效应;(3)诱发的 RSNA 增强、提升 MAP 的效应可被蛛网膜下腔 T_(8-10)节段微量注射哌唑嗪阻断,不受育亨宾影响。提示 VSMp 对外周交感紧张性调控作用属于神经元性,其下行性兴奋交感神经活动在脊髓的介导因素可能属于α_1受体。  相似文献   

17.
21只家兔,乌拉坦麻醉后,电刺激延髓腹侧表面加压区,均表现肾交感神经电活动和动脉血压的兴奋性反应,谷氨酸(L-Glutamate)局部作用的反应与电刺激一致,红藻氨酸(Kainic acid)做局部功能损毁时,先期表现与电刺激近似的兴奋性反应,后期肾交感神经电活动减弱,动脉压下降至脊髓动物水平。提示家兔延髓腹侧表面加压区的神经元结构是心血管交感紧张性活动的重要中枢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