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54例。治疗组给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治疗4周。观察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的复常率和复常时间,同时观察2组治疗前后 ALT、AST 和 TBIL 水平。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 ALT 复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 ALT、AST、TBIL 复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 AST、TBIL 复常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ALT、AST 和 TBIL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第1、2、3、4周 ALT、AST 和TBIL 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组第2周 ALT 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与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4例)和对照组(84例),观察组给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ALT、AST、TBIL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较之复方甘草酸苷能更显著地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且无不良反应发生,是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理、安全、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将200例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在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的基础上加用门冬氨酸钾镁;对照组仅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观察2组ALT、AST、血清钾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4周、8周时,ALT、AST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明显,两者合用具有较强的降转氨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6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4例。治疗组接受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接受门冬氨酸钾镁治疗,4周后观察其乏力、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结束时,两组在症状改善恢复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TBIL、ALT、AST、肝纤维化指标等改善方面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慢性乙肝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王月花 《中国基层医药》2013,(23):3637-3638,I0002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注射液对酒精性肝病大鼠肝脏功能的影响,并探讨机制。方法40只雄性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安慰剂组、治疗组。采用高度白酒灌胃法制作酒精性肝病模型。治疗组大鼠每天灌胃丹参2.5g·kg^-1·d^-1,复方甘草酸苷9g·kg^-1·d^-1;安慰剂组大鼠灌胃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对三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胺转肽酶(GGT)、IV型胶原(IV-C)、层粘连蛋白(LN)和透明质酸酶(HA)检测,同时做组织学观察。结果模型组大鼠ALT、AST、TBIL、GGT、HA、LN、IV—C均升高,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安慰剂组大鼠ALT、AST、TBIL、GGT、HA、LN、IV—C也升高,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大鼠HA、LN、IV-C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LT、AST、TBIL和GGT升高,但与模型组和安慰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织学结果显示治疗组大鼠肝细胞索排列紊乱、少数细胞脂肪变性,但和模型组比较明显改善。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注射液能改善酒精性肝病大鼠肝脏功能、减轻肝纤维化,并减轻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五酯片治疗酒精性肝炎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10名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五酯片;对照组使用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的差别。结果①试验组总有效率(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治疗后ALT、AST、TBIL、γ-GT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治疗后,试验组ALT、AST、TBIL、γ-GT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五酯片可提高酒精性肝炎临床疗效.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片(帅能)口服治疗儿童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将5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组28例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1片/次,3次/d饭后口服;对照组26例口服护肝片、肌苷片。均为3次/d,疗程6个月。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谷丙转氨酸(ALT)与谷草转氨酶(AST)、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N末编肽(PⅢNP)。结果治疗前各项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9.2%和6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复方甘草酸苷片组治疗后血清ALT、AST水平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复方甘草酸苷片组治疗后血清ALT、AS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甘草酸苷片组治疗后血清HA、LN、ⅣC、PⅢ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片具有保肝、抗纤维化作用,能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儿的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23例临床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甘利欣一般对症支持治疗连续治疗9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甘草酸苷针100ml加入10%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共治疗4周,随后该用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剂,2片/次,3次/d,连续进行5周。观察两组的肝功能变化,并对HBV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复方甘草酸苷在TBIL、ALT、AST以及HBV的改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不明显。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慢性乙肝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β-体甘草酸(美能)与α-体甘草酸(甘草酸二铵,甘利欣)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20例临床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2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美能)治疗,对照组给予甘草酸二铵治疗,用药4周后观察2组的肝功能变化,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5.0%高于对照组的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TBiL)的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美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周可使TBiL、ALT、AST等主要肝功能指标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好转,疗效优于国产同类制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硫氨酸维B1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70例。治疗组给予甲硫氨酸维B1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甘草酸二铵联合还原性谷胱甘肽稀释后静脉滴注,均每天1次,4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症状恢复情况及肝功能。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纳差、乏力、肝区不适、腹胀、尿黄等临床症状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KP)、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硫氨酸维B1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利于肝细胞恢复正常生理功能,能促进黄疸消退和肝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患者1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1例。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观察24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参数、HBV-DNA转阴率和总有效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清ALT、AST及TBIL水平明显降低,总有效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两组HBV-DNA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能有效降低CHB患者血清ALT、AST及TBIL等肝脏酶学指标,改善患者症状,无明显不良反应,是治疗CHB安全、有效的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硫普罗宁钠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疗效。方法将82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1)与对照组(n=41),前者接受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硫普罗宁钠治疗,后者仅接受硫普罗宁钠治疗.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汁酸(TBA)、y-谷氨酰转肽酶(GG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LT、AST、TBA、GG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硫普罗宁钠可显著改善酒精性肝硬化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3.
徐承俊 《现代医药卫生》2009,(17):2622-2623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强肝胶囊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将4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单独用恩替卡韦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强肝胶囊,疗程24周,观测肝功能和肝纤维化主要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均有明显好转.与同组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而且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在TBIL、ALT和AST等指标上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肝纤维化也有明显好转.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下降(P〈0.01);而且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或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强肝胶囊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确切.改善了肝功能,缓解了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14.
李华  孙兴芝 《肿瘤药学》2011,(6):527-529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化疗药物所致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已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9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复方甘草酸苷与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4周后通过检测患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及总胆红素(TBIL)的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AST、ALT及TBIL的水平无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AST、ALT及TBIL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4%(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化疗药物性肝损伤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杨玉贵 《河南医药信息》2013,(12):120-120,122
目的研究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疗效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8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基础的保肝治疗,治疗组在基础保肝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结果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在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降酶、降黄,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较好,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6.
复方甘草甜素联合丹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  杨晶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1):3295-3295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甜素联合丹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166例慢性乙型肝炎随机分两组:对照组86例。基础治疗上给于丹参治疗;治疗组80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于复方甘草甜素,观察复方甘草甜素应用后的效果。结果:治疗组ALT和TBIL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甘草甜素联合丹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甘利欣治疗;治疗组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的下降情况,评估两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各项指标(ALT,AST,GGT,TBI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产生.结论 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明确,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刘敏  徐瀚峰 《中国药房》2011,(48):4563-4564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6月--2010年9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108例乙肝病毒e抗原(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6例)采取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52例)单用拉米夫定治疗。检测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BeAg、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治疗3、6、12个月后,治疗组ALT明显降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HBeAg72.HBV-DNA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86%)与对照组(73.0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有3例(5.36%)出现耐药性,对照组有9例(17.3%)出现耐药性(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降低耐药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胸腺肽α1对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影响。方法将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恩替卡韦治疗组(对照组)和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α1治疗组(联合组),比较两组患者ALT复常率、AST复常率、HBeAg阴转率、HBeAg血清学率、HBVDNA转阴率和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后ALT复常率、AST复常率、HBeAg阴转率、HBeAg血清学率、HBVDNA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在ALT复常率、AST复常率和HBVDNA转阴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患者头痛、疲劳、眩晕、恶心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胸腺肽α1可增强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对不良反应物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与复方甘草酸苷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临床症状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NAFLD患者11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7例,均给予对症综合治疗。对照组予以复方甘草酸苷静脉滴注,观察组予以异甘草酸镁静脉滴注,观察治疗8周后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叮一谷胺酰基转移酶(GGT)等指标及·临床症状改善状况。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ALT,AST,GGT等肝功能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乏力、纳差、消化道症状、肝区疼痛等临床症状、不良反应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疗效较复方甘草酸苷更优,能显著改善NAFLD患者的肝功能,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