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血管解剖为基础的额耳部皮瓣进行鼻缺损修复的原则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9例(18侧)尸体额、鼻和颞部血管解剖发现,滑车上动脉由两侧向内上行走,滑车上动脉的分支、眶上动脉的浅支和颞浅动脉额支的额眶支相互吻合成网即前额动脉吻合网,颞浅动脉主干及顶支发出2~3支耳支。根据上述解剖结果作了一些探索性研究,设计出几种类型修复鼻缺损的新皮瓣,改进了传统皮瓣,并将其应用于临床32例不同类型鼻缺损患者,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以双侧颞浅动脉额支为血管蒂的额部扩张皮瓣转移修复面中下部瘢痕的疗效.方法 选择额颞部皮肤正常,面中下部疤痕增生挛缩的成年男性患者6例,一期手术将扩张器植入额部将额部皮肤及其邻近的头皮一起扩张;二期取出扩张器形成双侧颞浅动脉额支为血管蒂额部扩张皮瓣转移修复面部疤痕;三期断蒂,双侧蒂部皮瓣回植于颞部,鬓角重建. 结果额部软组织扩张能很好的获得足够的组织量,皮瓣色泽接近面部正常组织,外形良好,胡须再造更好的掩盖了皮瓣周围疤痕,发际及鬓角疤痕被头发掩盖,较隐秘. 结论双侧颞浅动脉额支为血管蒂额部扩张皮瓣是修复面部疤痕较优良的方法.术后效果满意,充分满足了患者外观及心理上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逆流颞顶筋膜瓣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①在 12侧成人头颅标本上 ,对颞顶筋膜的形态和血供进行巨微解剖观测。②在 4侧头颅标本颞顶区的不同位置采集软组织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③分别以颞浅动脉的额支或顶支或额、顶支双蒂设计逆流颞顶筋膜瓣应用于临床修复头颅深度软组织缺损。结果 ①颞顶筋膜主要由颞浅动脉供血 ,额支与顶支是颞浅动脉的终末分支 ,颞浅动脉经额支、顶支与耳后动脉、枕动脉、眶上动脉、滑车上动脉及对侧颞浅动脉有丰富吻合。颞浅静脉由静脉额支和静脉顶支汇合而成 ,动、静脉额支及动、静脉顶支基本伴行。②以额支、顶支为蒂的逆流颞顶筋膜瓣可获得的面积分别为 ( 119 75± 2 1 19)cm× ( 59 70±10 16)cm、( 110 67± 2 1 61)cm× ( 58 64± 7 65)cm。③临床应用 4例逆流颞顶筋瓣均获成功。结论 逆流颞顶筋膜瓣供血可靠 ,具有采取方便、供区隐蔽等优点 ,适用于颅、顶、枕等处深度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4.
以颞浅动、静脉为蒂的额部皮瓣修复额面部皮肤缺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8例因外伤或肿瘤术后造成额面部皮肤缺损的患者,采用额面部病灶经手术切除后,残留的软组织缺损用颞浅血管为蒂的额面皮瓣修复,均得到满意的修复效果,术后随访9个月,皮瓣颜色与受区接近,疤痕增生不明显,弹性佳。结果表明.额部皮瓣是一块修复额面部皮肤缺缺损的好材料、安全、可靠,后期外观效果满意,以颞浅血管为蒂,增加了皮瓣转移的距离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选择理想的眉再造术式。方法通过对5年中46例73侧眉缺损不同手术方法修复的回顾性分析,遴选理想手术方案。结果颞浅血管额支头皮岛状皮瓣修复眉缺损的优良率为89%,其次为颞浅动脉顶支头皮岛状皮瓣、头皮游离移植、头发种植等方法。结论颞浅动脉额支头皮岛状皮瓣是修复眉缺损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6.
眉再造首选术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选择理想的眉再造术式。方法 通过对5年中46例73侧眉缺损不同手术方法修复的回顾性分析,遴选理想手术方案。结果 颞浅血管额支头皮岛状皮瓣修复眉缺损的优良率为89%,其次为颞浅析动脉顶支头皮岛状皮瓣、头皮游离移植、头发种植等方法。结论 颞浅动脉额支头皮岛状皮瓣是修复眉缺损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颞浅动脉及其分支皮瓣在修复头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设计颞浅动脉或其分支岛状皮瓣,通过带蒂转移,修复头面部软组织缺损16例,其中最小皮瓣2 cm×3 cm,最大15 cm×8 cm.结果 术后所有皮瓣均成活,随访3~6个月,患者头面部缺损修复,外形恢复良好.结论 颞浅动脉及分支皮瓣,用于修复头面部缺损,皮瓣血供可靠,修复后,皮肤颜色质地与受区接近,外形恢复佳,患者满意,是一种较好的修复头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报道额部皮瓣在面颊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根据面颊部缺损情况,利用颞浅动脉额支所滋养的额部皮瓣转移及创缘组织瓣翻转形成衬里加额部皮瓣转移进行修复。结果:本组12例,缺损最大10cm×cm,最小3cm×3cm。额部皮瓣转移修复面颊部皮肤缺损8例;面颊部洞穿性缺损采用局部黏膜或皮肤衬里加额部皮瓣转移修复皮肤缺损4例。除2例额部皮瓣远端出现瘀斑、表皮部分液化脱落外,余皮瓣成活良好,色泽正常,存在感觉,面额部外观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额部皮瓣血管走行恒定、表浅、血运丰富、血管蒂长、易于解剖和切取,是修复面颊部软组织缺损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用通常的局部皮瓣或邻近带蒂皮瓣转移修复头面部电烧伤引起的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比较困难.我科于1997年用吻合血管的胸脐皮瓣修复1例头面部电烧伤,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男,25岁,因左头面部电烧伤入院,积极治疗3周,左侧额部、颞部、眶部及...  相似文献   

10.
改良前额旁正中皮瓣鼻再造术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对滑车上动脉的解剖,进一步明确该血管的走行特点,为设计改良的额部旁正中皮瓣提供解剖理论依据.方法:采用7具成人尸体额部(12侧)滑车上动脉标本进行解剖研究,以眶上缘和前正中线为参考点分别记录滑车上动脉发出的位置,走行特点以及与其他血管的吻合情况.结果:所有滑车上动脉均由滑车上切迹,距前正中线(1.33±0.14)cm发出,与眶上缘水平成角约82°向内上方行走.以眶上缘水平和眶上缘水平上(0.93±0.23)cm为界限,其主干走行可分为三段:第一段行于皱眉肌与眼轮匝肌之间,第二段走行于额肌表面,第三段浅行于浅层皮下,并逐渐浅出至皮内.5具尸体(8侧)滑车上动脉于眶上缘水平上(1.26±0.20)cm向外上发出分支行于皮下.滑车上动脉与眶上动脉分支、颢浅动脉额支的分支相互吻合成网前额动脉吻合网.3具标本双侧滑车上动脉之间亦有广泛吻合.额肌内没有发现轴形走向的滑车上动脉肌支血管.结论:滑车上动脉主干在眶上缘水平以上均走行于额肌之上,可设计仅蒂部带少量额肌的改良额部旁正中皮瓣行鼻再造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阐述同种异体头皮、面颈部和双侧耳廓复合组织移植解剖学基础。方法:对4具8侧灌注的尸体标本及8具16侧新鲜尸体标本进行解剖,观察头皮、面颈部和耳廓等面部浅表器官的血管走行、分支及其分布。结果:头面部皮肤软组织以及头面部体表器官的血液供应均由颈外动脉分支提供的,其中颞浅动脉分支分布于额顶、耳颞、侧面颈等处,约占头面部57%的区域,面动脉供应颏部、唇部、鼻部以及眼睑等,两者间以及与其他颈外动脉分支间有丰富的交通支吻合。结论:颞浅动脉作为头皮、双侧耳廓及额颧颊颈部复合组织的血供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2.
眼轮匝肌蒂皮瓣修复眼睑及睑周组织缺损的解剖学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瑞东  熊绍虎  王琛 《实用全科医学》2007,5(3):191-192,F0003
目的为眼轮匝肌蒂皮瓣修复眼睑及睑周组织缺损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15具成人尸体的(30侧)头面部进行解剖,观测眼轮匝肌的形态和血供。结果眼轮匝肌血供来自面动脉系统和眶动脉系统的分支,这些动脉在眼睑形成动脉网,为以眼轮匝肌为蒂的肌皮瓣提供血供保障。结论眼轮匝肌蒂皮瓣可以用来修复眼睑及睑周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3.
眼轮匝肌颞区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眼轮匝肌蒂颞区皮瓣的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15具成人尸体的30例头面部进行肉眼解剖,观察岂的血供情况,并对15例活性行颈总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观察颞浅动脉分支与眼轮匝肌营养血管的关系,然后将信息输入计算机图像分析仪行图像分析。结果 (1)眼轮匝肌宽薄,分布广泛,血液由多个动脉分支供给,血运良好,位置表浅并以腱膜直接附着于皮肤,其中一部分可以被利用,使其可能成为肌皮瓣的蒂。(2)  相似文献   

14.
带血管蒂锁骨内侧端骨膜、骨瓣移位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带血管蒂锁骨内侧端骨膜、骨瓣转位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30侧成人尸体标本上 ,观察了甲状腺上动脉胸锁乳突肌支的走行、分支、分布及吻合 ,并在标本上模拟术式设计。结果 :恒定起源的甲状腺上动脉胸锁乳突肌支游离长度达 8cm以上 ,外径 1.4± 0 .3mm。 90 .0 %终支直接达锁骨 ,10 .0 %与颈横动脉 (肩胛上动脉 )锁骨支吻合间接达锁骨。结论 :以甲状腺上动脉胸锁乳突肌支为蒂锁骨内侧端骨膜、骨瓣转位修复下颌骨缺损或行颈椎前方植骨融合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32例游离肩胛皮瓣上的旋肩胛动脉,其起于肩胛下动脉,发浅、深分支。浅支又称肩胛皮动脉,穿三边孔后发出数小支供养肩胛区皮肤。深支入骨、肌肉。肩胛皮动脉一般有五条分支,其中内侧支和降支较恒定,口径较大。在活体上,于肩胛骨外侧缘距离肩胛下角8.4cm处,可扪及动脉搏动,此点可作为肩胛皮动脉的体表投影。  相似文献   

16.
在30侧成人上肢标本上,解剖观测了骨间前血管.重点观察了骨间前动脉旋前方肌复盖段至尺骨的分支分布.骨间前动脉贴骨间膜前面下行,至旋前方肌深面.分为主支和穿支.骨间前动脉至旋前方肌复盖段尺骨的分支,可以发自骨间前动脉本干、骨间前动脉主支和穿支.根据解剖观测结果,设计了带骨间前血管蒂尺骨远段骨(膜)瓣,用以修复肱骨下段、尺桡骨缺损和骨不连,逆行移位修复手舟骨和月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重建感觉的指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与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两种手术方法修复指端缺损的效果,为临床选择提供参考。方法自2012年8月~2013年9月,选择本科2~4指甲弧以远的复合组织缺损,指腹单纯软组织缺损者,采用重建感觉的指动脉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17例(20指)或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14例(16指),比较手术时间,术后皮瓣情况,随访两组皮瓣两点感觉,受区、供区外观及患指活动度等。结果①指动脉背侧支皮瓣组手术时间平均为78.6min,指动脉皮瓣组45min,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②指动脉背侧支皮瓣中有3例(3指)发生血管危象,指动脉皮瓣组中1例(1指)发生静脉回流障碍;③术后12个月时测量两组皮瓣静态两点辨别觉,指动脉背侧支皮瓣组6.2~10.4mm,平均8.3mm,指动脉皮瓣组8.5~12.4mm,平均10.45mm;④指动脉皮瓣组中术后患指怕冷、严寒疼痛现象发生率高于指动脉背侧支组。结论与指动脉岛状皮瓣相比,指动脉背侧支皮瓣可较好地重建指端感觉,应用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8.
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腓浅神经及其营养血管为蒂的筋膜皮瓣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30侧经股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了腓浅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的来源、走行、分布、吻合及外径;2侧成人新鲜下肢标本墨汁灌注,观测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的墨染范围。结果:腓浅神经有伴行营养血管,其伴行血管在其神经束间及神经旁相互吻合构成丰富的血管网,并借分支与筋膜皮支所形成的皮下筋膜血管网沟通,营养筋膜皮肤。结论:可设计带腓浅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的筋膜皮瓣,顺行或逆行转位修复邻近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9.
经颞浅动脉进行颈外动脉逆行插管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66具男尸(30~70岁),用1/20mm精确度的卡尺测量了以下内容:(1)颞浅动脉从耳屏前缘中点水平至上颌动脉、面动脉、舌动脉及甲状腺上动脉起始部上缘和至颈总动脉分叉点的距离;(2)颞浅动脉在耳屏前缘中点水平和颈外动脉干在其各主要分支起始部上缘处的最大口径(外径);(3)颈外动脉各主要分支起始部的最大口径;(4)颞浅动脉与上颌动脉间、颈外动脉主干间的角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上、下唇动脉的解剖学研究来说明以唇动脉弓为蒂的唇复合组织瓣修复唇缺损术式设计的科学性。方法对21具尸体唇部进行解剖学观测,研究唇动脉的起源、走行分布、外径及吻合情况。对42例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评价以唇动脉为蒂的唇复合组织瓣修复唇缺损术式的治疗效果。结果面动脉在口角处发出上唇动脉和下唇动脉,在上唇及下唇左右侧的唇动脉互相吻合形成一围绕口的冠状动脉环,位置恒定。42例唇复合组织瓣全部成活,伤口I期愈合,外形满意。结论唇动脉弓的位置恒定、变异较少,以唇动脉弓为蒂的唇复合组织瓣血供可靠,术后效果满意,是一种理想的修复口唇缺损的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