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放射野内肿瘤复发、第二原发肿瘤或邻近重复癌的根治性放疗,需要了解二次放疗的耐受性。综述了上皮和间质组织、肺、心脏、膀胱、肾、脊髓和脑放射性损伤修复及再照射的耐受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放射野内肿瘤复发,第二原发肿瘤或邻近重复癌的根治性放疗,需要了解二次放疗的耐受性。综述了上皮和间质组织、肺、心脏、膀胱、肾、脊髓和脑放射性损伤修复及再照射的耐受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放射治疗是肿瘤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 但周围的健康组织由于也受到一定剂量的照射, 可能造成放射性损伤, 甚至个别患者程度较为严重。可注射的水凝胶有望通过将邻近器官与肿瘤部位实现"间隔(Spacing)", 提高靶区的放射剂量, 降低放疗期间周围健康组织和器官受到辐射损伤的风险, 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是降低放疗相关不良反应潜在的有效治疗策略。本文对水凝胶在不同肿瘤放射治疗中发挥间隔和保护作用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放射性脊髓炎的潜伏期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临床放射性脊髓炎是肿瘤放射治疗中的严重并发症。尽管在模拟定位机使用后已经少见。但是了解其预后仍是非常必要的。笔者分析了 65例食管癌放射治疗后发生放射性脊髓炎的潜伏期与预后 ,以期对临床放射性脊髓炎有更多的了解。一、材料和方法1 病例入选标准 :①食管癌根治剂量放疗后出现脊髓损伤症状。②脊髓在放射野内。③脊髓损伤必须有运动障碍 ,仅有Lhermitte征以及感觉异常者除外。④脊髓损伤的症状与照射的脊髓水平段相符合。⑤从临床症状、实验室各种检查结果、病程发展以及手术探查或尸检能排除肿瘤转移引起的脊髓症状。2 …  相似文献   

5.
放射诊疗新技术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利益,放射性介入操作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类新技术.然而在放射性介入操作的过程中,患者受照剂量在医用X射线诊断和治疗中是最高的,其剂量可能大到能引起皮肤和眼晶体辐射损伤,而且其防护也是目前职业辐射防护中最困难的.目前有60%左右的介入术是在心血管病的治疗中开展,心血管病介入操作时患者的辐射防护问题已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重视,并开展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心血管病放射性介入操作可能给患者造成值得重视的高剂量辐射.但是许多研究都是集中在表面剂量,这个量对评估患者的风险是远远不够的.在外照射情况下,当人体受穿透力强的辐射(X射线、γ射线、中子)照射一定剂量时,可造成深部组织和器官损伤,因此在研究表面剂量的同时,研究深部组织和器官的剂量也是至关重要的.由于放射性介入操作可能引起肿瘤和遗传这类随机性效应损伤,因此需要估算其有效剂量.  相似文献   

6.
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照射野内肿瘤复发、第 2原发或邻近照射野的第 2原发肿瘤的根治性放疗问题 ,这需要了解根治性放疗后较长时间内组织器官的放射性损伤的修复和对再放射的耐受性问题。同一部位的再放疗 ,特别是根治性放疗后的再放疗通常认为会带来不可逆转的放射损伤而被认为是禁忌的 ,但近来越来越多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资料表明许多正常组织对放射损伤是能够修复的 ,因而对“禁忌论”提出了挑战。尽管如此 ,放射肿瘤学家仍心有余悸 ,这主要是因为缺乏第一程放疗的确切数据如放疗的时间、剂量、组织照射后修复放射损伤的时间等等。是否要进…  相似文献   

7.
放射性脊髓病又称放射性脊髓炎 ,是由于脊髓组织受到放射线照射 ,并在多种因素的联合作用下使神经元发生变性、坏死而引发的疾病。根据放射治疗结束到脊髓出现损害症状的间隔时间又可分为 :急性放射性脊髓病 (1个月内 )和慢性放射性脊髓病 (1年以上 ) ,其中慢性放射性脊髓病更为多见。目前 ,随着肿瘤放射治疗的普及 ,放射性脊髓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据报道放射性脑脊髓病发生率高达2 8 5 % [1 ] ,致使许多病人不是直接死于肿瘤 ,而是死于放射性损伤 ,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笔者就近年放射性脊髓病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一、病因与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8.
调强适形放疗(IMRT)能更好地提高靶区剂量,减少靶区周围正常组织的剂量,特别适宜头颈部这些比较靠近重要器官的肿瘤的治疗.在头颈部肿瘤的治疗中,IMRT比常规放疗有更好的剂量分布优势,在不影响肿瘤控制率和无瘤生存率的情况下,能够降低临近重要器官毒性,从而降低脑、脊髓损伤以及口干等副作用的发生率.IMRT显著提高了靶区的覆盖范围和避开正常组织,然而在头颈部肿瘤的治疗中局部复发依然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分析了1999年以来关于头颈部肿瘤局部复发的文献资料,对使用IMRT治疗头颈部肿瘤病人的局部复发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调强适形放疗(IMRT)能更好地提高靶区剂量,减少靶区周围正常组织的剂量,特别适宜头颈部这些比较靠近重要器官的肿瘤的治疗。在头颈部肿瘤的治疗中,IMRT比常规放疗有更好的剂量分布优势,在不影响肿瘤控制率和无瘤生存率的情况下,能够降低临近重要器官毒性,从而降低脑、脊髓损伤以及口干等副作用的发生率。IMRT显著提高了靶区的覆盖范围和避开正常组织,然而在头颈部肿瘤的治疗中局部复发依然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分析了1999年以来关于头颈部肿瘤局部复发的文献资料,对使用IMRT治疗头颈部肿瘤病人的局部复发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放射性肺损伤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引起的并发症,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早期急性放射性肺炎和后期放射性纤维化.发病机理研究主要为病理学观察,归纳起来主要有分子生物学机制、肺Ⅱ型上皮细胞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和自由基等.损伤的发生与照射野、放射剂量、分割方式等有关.总照射剂量低于36GY无放射性肺炎发生,低于40GY无纤维化发生.其病理改变随着照射后时间延长逐渐加重,肺泡是主要受损部位.基本病变为肺充血、水肿、肺间质增厚纤维化.CT、X线是临床最常用检查方法,表现为毛玻璃样斑片状高密度影, 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放射性肺损伤不可逆转,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放射性肺损伤各方面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比格犬急性放射性肠病的损伤模型,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犬急性放射性肠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5只比格犬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10 Gy单独照射组(B组)、12 Gy单独照射组(C组)、14 Gy单独照射组(D组)、10 Gy照射后干细胞治疗组(E组)、12 Gy照射后干细胞治疗组(F组)及14 Gy照射后干细胞治疗组(G组),每组5只。对比格犬腹部进行X线调强照射,观察单独照射、照射后干细胞治疗的比格犬的临床特点、肠镜表现、生存时间,并采用组织病理学评分对放射造成的肠损伤程度进行评估。结果比格犬肠损伤程度与放射剂量呈正相关。E、F组干细胞治疗后肠损伤组织病理学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G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格犬生存时间与放射剂量呈负相关。F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C组(P<0.05);E组与B组、G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放射剂量增大,比格犬急性放射性肠病加重,生存时间缩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在12 Gy剂量的急性放射性肠病的治疗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16例放射性肺损伤资料的总结,讨论了照射剂量、照射野面积等因素与肺放射性损伤的发生及时间的关系,分析了肺损伤X线改变的动态表现,认为:(1)放射性肺损伤与放疗剂量及照射野面积关系密切,照射野面积大,能产生肺损伤的剂量相对就小,(2)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多在放疗后1个月内出现;慢性肺纤维化平均在放疗后4.23个月出现,半年内纤维化发生率约为85.7%。(3)肺损伤的临床表现与X线征象不平行,临床表现程度一般较X线征象轻,此外,依据放射性肺损伤的X线表现及动态发生,还对肺损伤与肿瘤的间质性肺转移、普通肺炎及肿瘤放疗后复发的鉴别诊断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采用放射性^125I粒籽源永久性植入治疗恶性肿瘤,使肿瘤部位受照剂量高,有助于肿瘤的整体杀灭,而对周围正常组织造成损伤较小,在我国已有研究报道。本研究采用热释光剂量学方法,研究放射性^125I粒籽源治疗恶性肿瘤的剂量及剂量分布,为临床近距离治疗提供科学的剂量依据。现将单颗^125I粒籽源的剂量分布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水凝胶在前列腺癌和宫颈癌放疗中对直肠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放疗是前列腺癌和宫颈癌的重要治疗方法,但是有效治疗肿瘤的同时会造成周围危及器官损伤,以直肠损伤最为常见。有报道在前列腺癌和宫颈癌放疗中,将水凝胶注射在前列腺与直肠、阴道与直肠之间增加间隙距离,可以降低直肠照射剂量,减少发生放射性损伤的风险。本文就水凝胶在前列腺癌和宫颈癌放疗中的应用、对直肠等危及器官的保护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放射治疗是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低,提高剂量可望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三维适形放疗可适当提高靶区剂量,降低靶区周围正常组织的受照射剂量,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对正常组织的受照射剂量提供一个量化的体积一剂量分布图,根据它能够判断某一治疗计划产生正常组织并发症的可能性(NTCP),即肺放射损伤即急性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肺纤维化。笔者针对4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根治性放疗,对其临床观察,同时借助于相关的NTCP模型分析放射性肺损伤情况。  相似文献   

16.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放射治疗中 ,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和重要器官不可避免地要接受一定的照射剂量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这些组织和器官的损伤 ,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随着适形和调强技术及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在放射治疗临床上的应用 ,可以更好地保护重要器官免受高剂量照射 ,并且通过治疗计划系统可以给出正常组织和器官所接受的剂量及其剂量分布。借助于一定的数学模型 ,由其剂量分布可获得正常组织并发症出现的概率 (NTCP)。这种模型必须能适用于正常组织和器官受到非均匀照射 ,并能反映出对组织类型的依赖性和较好地解…  相似文献   

17.
医用加速器治疗中的质量保证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卫生部发布的《放射治疗卫生防护与质量保证管理规定》保证了放射治疗的健康发展,也是加速器治疗质量保证的指南。加速器治疗的质量保证是指临床放疗医师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及加速器放射线治疗的特点,拟定出治疗方案,经物理人员核定照射剂量而设计出一套精确的治疗计划,由放疗技术人员准确完整、地执行,从而给患者的肿瘤区域以足够的科学的治疗剂量,最大可能地杀灭肿瘤细胞,同时尽可能地避免或最小限度地使周围健康组织及器官受照射,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局部复发率及放射性并发症。据文献[1]报道,肿瘤照射量减少3%,肿瘤局…  相似文献   

18.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在肿瘤放疗或意外照射事故中, 皮肤会受到不同剂量的辐射, 造成放射性皮肤损伤(RISI)。临床上对RISI的治疗主要采取对症治疗, 缺乏有效的针对性药物, 因此研究安全、有效的RISI防治药物极为重要。笔者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RISI防治药物的研究进展, 旨在为RISI防治药物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腹部脏器肿瘤行术中照射时,照射野内常包括大血管、神经和脊柱,这些组织给予一次大剂量照射后的远期放射损伤问题报道甚少。为此进行动物实验,结合临床治疗经验,提出了预防胰腺癌术中照射时上述组织晚期放射损伤的治疗原则。动物实验:以狗为对象,模拟胰腺癌的术中照射,射野包括部份脊椎,下腔静脉及左坐骨神经,术中照射(IORT)用6MeV 电子束,配合6MVX 线外照射(EBRT),观察2~5年后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发现:①IORT35 Gy 或IORT 27Gy 加EBRT50Gy 可使50%狗的腹腔大动脉发生剥脱性动脉瘤或血栓形成;而<80Gy 的单纯EBRT 组并不出现上述变化,50Gy 的EBRT 相当于3Gy 的IORT。②IORT28.5 Gy 或IORT14.4 Gy 加EBRT50Gy 可使50%狗的椎体骨空隙形成;放射性骨肉瘤常在照射后4~5年发生。IORT47.5Gy以上组的4例中有1例发生骨肉瘤,而IORT25Gy  相似文献   

20.
放射性皮肤损伤是肿瘤放射治疗中不可避免的并发症,其损伤程度取决于放疗剂量大小、疗程长短、照射面积大小、个人对放射线的敏感程度等因素。严重的皮肤损伤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又会影响治疗的连续性,因而成为肿瘤放疗疗效的限制性因素。如何从护理的角度减轻该并发症是肿瘤专科护理人员应该认真探索的问题。本文对16例因Ⅲ度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而中断治疗的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并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