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与糖尿病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56例(男101,女55)糖尿病患者作了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男性糖尿病组G6PD活性(12.08±3.62NBT单位),较对照组(13.44±3.65NBT单位)低,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5);女性糖尿病组(12.32±3.61NBT单位)也较对照组(13.98±3.87NBT单位)低,差异显著(P<0.01),糖尿病病人G6PD活性低于正常值下限7.69(X-1.645S)者男性组的发生率(11.8%)较对照组(3.4%)高,差异显著(P<0.01);女性组的发生率也有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2.
1病例报告 患者男,9岁.因持续发热1周伴面色发黄,收入院,患儿入院前1周无明显诱因开始发热,体温波动在39℃左右,热型不规则,不伴其他症状,未见皮疹及出血点,在当地医院给予抗感染处理.患儿症状改善不明显,到我院求治,以"发热待查"收入院.病后精神欠佳,睡眠可,饮食差,大便正常,小便黄,体力稍下降.既往史:曾接种乙肝疫苗,否认肝炎,结核接触史,两年前曾患皮肤感染.  相似文献   

3.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不同检测法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000份脐血用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与荧光斑点试验同时筛选,有 G6PD 缺陷的标本再经定量法核实。结果表明广州地区红细胞 G6PD 缺陷基因频率为0.0415,女性纯合子发生率为0.17%,女性杂合子发生率为7.96%,客家人群的发生率与非客家人群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作为筛选方法,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比荧光斑点试验更接近理论估计值,但三种方法都有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准确测定 G6PD 活性的方法还有待于探讨。  相似文献   

4.
5.
1984年以来,我们先后收治了3例新生儿因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所引起的严重溶血症,均为男性,在出生后4~7天发病,以母亲有吃蚕豆史及新生儿脐部感染为诱因,其中1例有较明显的遗传性缺陷家族史,血胆红素显著升高,临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早期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朝明 《海南医学》2005,16(7):159-160
目的通过脐带血检验早期诊断新生儿G6PD缺陷,了解G6PD缺陷的患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情况。方法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对足月健康新生儿断脐带血进行G6PD定量检验,对G6PD缺陷的患儿跟踪调查其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结果(1)在3018例新生儿中,G6PD缺陷216例,缺陷率为7.16%。其中,男性缺陷率为9.85%,女性缺陷率为4.34%,两者有极显著性的差异(x2=34.93,P<0.01)。(2)在216例G6PD缺陷的患儿中,发生高胆红素血症49例(22.69%);对照组中,506例G6PD活性正常的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10例(1.98%)。两者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有极显著性的差异(x2=86.64,P<0.01)。(3)在G6PD缺陷的患儿中,152例男性患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42例(27.63%);64例女性患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7例(10.94%)。两者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有极显著性的差异(x2=7.16,P<0.01)。结论通过脐带血检验对早期诊断新生儿G6PD缺陷并预防其发生高胆红素血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ABO溶血病合并红细胞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 (G6PD)缺陷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 14例ABO溶血病合并G6PD缺陷病 (ABO +G6PD组 )与 19例ABO溶血病 (ABO组 )、13例红细胞G6PD缺陷病 (G6PD组 )进行病例对照分析。结果 ABO +G6PD组黄疸出现时间与ABO组无差别 (P >0 0 5 ) ,较G6PD组出现早 (P <0 0 5 )。ABO +G6PD组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与ABO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与G6PD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ABO +G6PD组黄疸消退时间较ABO组及G6PD组长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3组无一例需换血治疗 ,均治愈出院。结论 新生儿ABO溶血病合并红细胞G6PD缺陷病时 ,黄疸程度重 ,消退时间长 ,临床应避免漏诊。  相似文献   

9.
10.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简称G-6-PD缺陷症,是一种性连锁不完全显性红细胞酶缺陷症,是红细胞酶缺陷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表现为溶血性贫血和由此产生的高胆红素血症。一般表现为未结合胆红素升高,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先后收治5例未结合胆红素明显升高的患儿,均除外了常见的肝脏疾病,血型不合溶血性疾病。红细胞形态均正常,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为不完全性显性伴性遗传病,患者常在一些诱因下发病,发病的主要表现为溶血性贫血和由此而产生的高胆红素血症,尤其是新生儿期发病,病情多凶险,且易引起核黄疸。本文对我院1999—2003年100例确诊为G-6-PD缺乏症新生儿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其早期诊断与防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者血液中输入正常红细胞后G-6-PD活性的变化,G-6-PD酶活性升高后患者红细胞抗氧化能力的改善情况。方法(1)G-6-PD酶活性用酶动力学法检测;(2)红细胞与氧化性药物在体外共同孵育,以出现溶血时间顺序判断抗氧化能力改善。结果(1)红细胞体外实验G-6-PD缺乏组孵育2h后出现溶血,而加入正常红细胞的混合组与G-6-PD缺乏对照、正常红细胞对照组一样孵育3天均未见溶血;(2)2例疟疾患者输血前红细胞G-6-PD酶活性分别为0.51 IU/gHb和0.49IU/gHb输血后G-6-PD活性分别为2.69IU/gHb和2.81 IU/gHb,输血后服用氯喹临床上未出现溶血症状和体征,血清胆红素未见明显变化(P〉0.05);另1例溶血患者输血后溶血未见持续,血清胆红素下降(P〈0.05)。结论加入正常的红细胞,可提高G-6-PD缺乏者血液中G-6-PD酶活性,从而能避免或减轻因血液中氧化性物质引起的溶血。  相似文献   

13.
王飞华 《广西医学》2004,26(6):903-904
红细胞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缺陷症(G 6 PD)是指红细胞G 6 PD活性降低和/或酶性质改变导致以溶血为主要表现的遗传性溶血性疾病[1] 。G 6 PD缺陷者常因进食蚕豆及其制品、服用氧化性药物等诱发急性溶血。严重者可出现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死亡[2 ] 。  相似文献   

14.
葡萄糖-6-磷酸(G6P)含量的变化可直接影响糖酵解的速率和还原型辅酶Ⅱ(NADPH)的生成。红细胞(RBC)内GBP含量极微。通常测定G6P水解后的无机磷(Pi)或葡萄糖(Glu)来推算GBP含量,但其特异性不高。色谱法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不宜推广。而酶法测定G6P快速、灵敏、特异性好、操作简便。现将方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婴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病的特点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婴儿红细胞葡萄糖 - 6 -磷酸脱氢酶 (G - 6 -PD)缺陷病的特点与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 1995~ 2 0 0 0年儿内科住院的 1周~ 2个月 (不含 2个月 )的婴儿 310 4例 ,其中G - 6 -PD缺陷病患儿 2 39例。结果 G - 6 -PD缺陷病占同期住院患儿的 7 70 % ,占间接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 17 5 9% ,病死率为 5 0 2 % ,与肺炎的3 5 7%相近 (χ2 =0 88,P >0 0 5 )。合并高胆红素血症的占 10 0 0 0 % ,合并感染性疾病的占 38 4 9%、继发胆红素脑病的占 13 81%。结论 婴儿中G - 6 -PD缺陷病很常见 ,是高胆红素血症和胆红素脑病的首要病因 ,病死率也很高 ,提议将其列入本地区儿童疾病综合管理的范围 ,制定并推广预防的常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熊彪  蔡其浩  蒙凯 《中外医疗》2008,27(23):56-56
目的 建立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酶偶联测定法.方法 用葡萄糖-6-磷酸作为底物启动酶促反应,于波长340nm连续监测NADPH生成速率.结果 酶的反应的最适pH 9.0,线性可达1000U/L,批内变异为3%~5%,回收率为98.9%~101.5%,与既往所述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相关,r=0.99,Y=0.989X+0.035.结论 应用酶偶联法测定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能较好的排除干扰、结果准确,是一种值得广泛推广应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之关系。方法:G6PD检测采用分光光度计酶活性法。结果:与正常人相比恶性淋巴瘤G6PD活性显著增高(P〈0.01),G6PD缺乏率显著增高(P〈0.05),儿童G6PD活性明显增高(P〈0.01),恶性淋巴瘤进展周期G6PD活性增高(P〈0.01)。结论:恶性淋巴瘤G6PD活性增高,且与年龄、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活性与2型糖尿病(T_2DM)患者血糖控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确诊的135例T_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其是否出现G6PD缺乏将其分为单纯T_2DM组(123例)与合并G6PD缺乏组(12例),而后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格检查的100例个体为健康对照组,经测定发现其中有9例存在单纯G6PD缺乏,而后分别对T_2DM组、合并G6PD缺乏组、对照组个体进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果糖胺(DMF)及G6PD活性检测,而后进行对比。结果:①健康对照组中G6PD阳性率与T_2DM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健康对照组中G6PD阴性患者其血浆HBA1C水平明显高于G6PD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合并G6PD缺乏组患者其HBA1C水平明显低于单纯T_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设置DMF水平一致,对比发现合并G6PD缺乏组患者其HBA1C水平明显低于单纯T_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6PD活性的降低能够引起T_2DM患者机体HBA1C水平下降,对血糖监测造成影响,因而建议联合G6PD及HBA1C检测,提高对T_2DM患者血糖水平的诊疗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昆明地区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G6PD)缺乏症与新生儿黄疸的关系,探讨发生新生儿黄疸的诱因、机制以及临床表现差异的原因,利用经皮测黄疸仪测定14例G6PD缺乏症新生儿及28例正常新生儿第1,3,5d黄疸指数并进行比较,对两组新生儿围产因素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新生儿第1,3d黄疸指数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第5d黄疸指数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新生儿剖宫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等转产因素发生率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昆明地区G6PD缺乏症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较低,且黄疸程度较轻,但进展快,临床表现可从无症状基因携带者到核黄疸,进行G6PD缺乏症新生儿的脐血筛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及及时治疗是减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和核黄疸发生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