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余姚市2000~2005年麻疹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大利 《浙江预防医学》2007,19(4):19-19,22
余姚市于1998年按《浙江省控制麻疹方案》建立了麻疹监测专报系统。8年来,通过不断完善麻疹主动监测系统功能,随着麻疹监测、控制质量的逐年提高和病例的积累,我们发现了一些带有趋向性的麻疹发病规律。为达到更具有针对性地提高麻疹疫情监测系统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本文以余姚市2000~2005年麻疹监测资料为依据,对199例麻疹确诊病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1999~2004年绵阳市麻疹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速麻疹控制工作,绵阳市从1999年开始按照《全国麻疹监测方案》建立麻疹监测系统,开展麻疹监测工作。为了客观评价麻疹监测系统现状,进一步完善麻疹监测工作,为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现将绵阳市1999~2004年麻疹监测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2000年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广东省麻疹监测工作的进展情况,以提高全省麻疹监测工作质量。方法 对2000年广东省麻疹监测系统和常规传染病报告系统以及麻疹疑似病例调查表等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广东省麻疹监测系统2000年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4935例,比常规传染病报告系统多报25.8%。麻疹疑似病例月报表和主动监测月报表报告率均为100%,及时率分别为100%和95.5%,监测覆盖率为99.9%。麻疹出疹后48h内报告率仅48.6%,共收到麻疹个案4491例,其中血清学确诊1627例,排除病例952例,临床确诊1912例,发病季节高峰为4-7月,发病年龄以8月龄-4岁为主,有88.7%的病例无免疫史或不详,结论 广东省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良好,敏感性,完整性逐步提高,今后应加强麻疹的免疫接种工作,尤其是流动人口的免疫接种,同时加强疫情监测,提高监测系统敏感性和及时性,预防和控制暴发。  相似文献   

4.
聊城市于1994年开始将麻疹纳入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并于1999年开始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及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开展麻疹监测合作项目。为了解聊城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加速麻疹控制工作,现将1999年—2003年麻疹发病和监测系统运转状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了加速我国麻疹控制进程,探索适合我国国情与消除麻疹策略相适应的麻疹监测工作经验,卫生部与WHO及美国CDC合作在我国开展麻疹监测试点合作项目。安庆市是安徽省2001年1月首批进入该项目的地区。为进一步完善麻疹监测系统总结经验,通过该市麻疹的流行病学特点,找出薄弱环节,掌握麻疹发病动态,现将安庆市2002~2006年麻疹发病情况和监测系统运转状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麻疹监测系统现状,为进一步做好麻疹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济南市1999~2001年麻疹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年中全市共报告麻疹病人74例,2001年的发病率为历史最低水平(0.27/10万);麻疹监测系统的敏感性、流行病学和实验室评价指标保持在较高水平。[结论]通过开展麻疹监测合作项目,使济南市的麻疹免疫、监测管理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2004-2006年麻疹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河南省2004—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评价河南省麻疹监测专报系统监测质量。方法对河南省2004—2006年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及麻疹专报系统报告的麻疹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42006年河南省麻疹监测专报系统敏感性低于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2004年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麻疹发病率为2.54/10万,处于较低水平,但2005—2006年麻疹发病率明显上升,达到8/10万。河南省中部地区麻疹发病率在近几年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发病季节主要在3—5月份、病例主要集中在小年龄组,〈8月龄和8月龄至1岁的麻疹病例所占比例逐年增加、无免疫史和不详的病例占全部病例的77.13%,流动人口麻疹病例占总病例数的18.23%,主要集中在郑州市。结论河南省应采取措施加强麻疹疫苗(MV)的基础免疫和复种工作,尤其是提高第一剂次MV的及时接种率,整合麻疹监测专报系统和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的各自优势,提高麻疹监测系统的监测质量。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菏泽市麻疹监测系统现状,了解现阶段麻疹流行病学特点,预测麻疹流行趋势,现对我市2005年麻疹监测与控制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及时总结和分析我市2005年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及麻疹流行病学特点,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我市麻疹监测系统报告质量,对我市2005年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对监测系统运转状况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0.
为及时总结和分析曲靖市2006年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及麻疹流行病学特点,进一步完善和提高麻疹监测系统报告质量,对2006年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对监测系统运转状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1.
麻疹是国家要求加速控制的疾病 ,攀枝花市根据卫生部《加速麻疹控制规划指南》和《全国麻疹监测方案 (试行 )》 ,从 1999年 1月 1日起 ,正式启动麻疹监测系统。经过 2年多的运行 ,该监测系统的灵敏性和报病及时性都有较大提高。为及时了解攀枝花市麻疹疫情动态和监测系统运转情况 ,现将2 0 0 1年麻疹发病和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分析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资料来源 全市麻疹监测系统上报的麻疹病例个案调查表、旬报表、麻疹暴发情况汇总表、麻疹主动监测月报、四川省卫生防疫站实验室的血清检验结果。1 2 方法 病例诊断标准按卫生部下发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风疹病例对麻疹监测工作的影响,风疹病例可否作为麻疹疑似病例纳入麻疹监测系统。方法:对麻疹疑似病例用酶联法测定麻疹IgM,同时测定风疹IgM。结果:364例疑似麻疹病例中,临床最初诊断麻疹137例,风疹为125例,其他或不详102例,经实验室检测,麻疹和风疹的符合率分别为56%和38%,存在麻疹、风疹的误诊情况。结论:如果不把风疹病例纳入麻疹监测系统,必然会漏掉真正的麻疹病例;把风疹病例纳入麻疹监测系统,增加了麻疹监测工作的投入,各地可根据所处控制麻疹阶段的不同,对麻疹疑似病例的定义作不同的变更。  相似文献   

13.
菏泽市2005年麻疹监测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菏泽市2005年麻疹监测系统现状,了解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流行原因。方法根据菏泽市常规传染病报告系统、麻疹疫情专报系统和年度麻疹发病统计表,对2005年麻疹监测与控制结果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年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442例,较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381例)多16.01%。麻疹疑似病例发病后7d内报告率为91.18%,报告后48h内调查率为87.56%,病例调查完整率为100%,8月龄-7岁儿童有麻疹免疫史者为40.79%。疑似病例血清标本采集率为56.33%。麻疹确诊病例为380例。麻疹发病呈散发和爆发并存的流行模式,部分高发县影响全市麻疹发病水平。麻疹病例主要集中在1~5月份。麻疹发病以学龄前和学龄儿童为主。8月龄~7岁年龄组的病例中,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分别占38.16%、21.05%。结论菏泽市部分地区麻疹疫苗实际接种率不高,是导致麻疹疫情上升的主要原因。应继续加强适龄人群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继续落实应急补充免疫的各项技术措施,继续加强麻疹监测与督导工作。  相似文献   

14.
曲靖市2003年麻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及监测系统状况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及时总结和分析曲靖市2003年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及麻疹流行病学特点,进一步完善和提高麻疹监测系统报告质量,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1资料来源曲靖市监测系统上报麻疹监测报表,人口资料来源于曲靖市统计局。2结果2.1麻疹病例流行病学特征2.1.1地区分布麻疹病例呈高度分散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罗湖区开展麻疹监测以来麻疹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对1998-2004年麻疹疫情和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998-2004年全区报告麻疹疑似病例670例,实验室和临床确诊37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7.79/10万,其中户籍人口年平均发病率为1.79/10万。发病高峰集中在每年3~7月,呈现低年龄组儿童和青壮年居多的“双相移位”现象,14.55%的病例无麻疹疫苗免疫史,68.78%的病例接种史不详。经分子生物学检测初步显示目前流行的麻疹病毒株为H1基因型。全区麻疹监测系统运转基本正常,敏感性较高,麻疹发病已控制在较低的水平。结论 为加速控制麻疹,今后要提高儿童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接种率和成人麻疹疫苗复种。  相似文献   

16.
根据卫生部《加快麻疹控制指南》和《河南省WHO/CDC麻疹监测合作项目实施方案》,从1999年起,平顶山市开始启动麻疹监测系统。为了解该市麻疹的流行病学特点和疫情动态,进一步加速麻疹控制工作。现将1999~2001年麻疹发病情况和监测系统运转状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自1994年起,山东省利用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开展麻疹疫情监测。1994~1996年,经专报系统共报告麻疹3516例,仅比常规传染病报告系统多376例,提示目前该系统对麻疹监测的灵敏度还很低。通过对监测系统各环节监督指标的比较,发现了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了分析。这将对今后如何完善麻疹的监测工作起到指导作用。另外,本文还分析了山东省1994~1996年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对今后进一步加速麻疹的控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掌握蓬莱市1956—2007年麻疹疫情动态和1993年以来的专报监测系统情况,为有效控制流行、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蓬莱市近50年法定报告资料和专报系统疫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通过接种疫苗,麻疹发病率、死亡率呈阶梯状急剧下降,19852001年的17年间为零病例报告。2002年后陆续出现散发成人和儿童麻疹病例。建立监测系统对控制疫情起到关键作用。[结论]1978年实施计划免疫后,蓬莱市麻疹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加强疫情监测和预测,提高疫苗的接种率,对控制麻疹发生和流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麻疹监测系统现状 ,为进一步做好麻疹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济南市 1999~ 2 0 0 1年麻疹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监测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 3年中全市共报告麻疹病人 74例 ,2 0 0 1年的发病率为历史最低水平(0 2 7/10万 ) ;麻疹监测系统的敏感性、流行病学和实验室评价指标保持在较高水平。 [结论 ]通过开展麻疹监测合作项目 ,使济南市的麻疹免疫、监测管理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20.
岐山县麻疹监测系统自1999年启动逐步完善.为了解该县麻疹流行态势,现对2003-2008年麻疹疫情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自岐山县常规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包括岐山县麻疹监测系统上报的主动监测表、麻疹监测月报表、疑似麻疹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