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以纯化的重组致密颗粒抗原6作为检测抗原,建立检测弓形虫IgM和IgG抗体的ELISA新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7年1月-2011年12月对59份弓形虫阳性血清标本进行检测,并与进口弓形虫ELISA-IgM和IgG试剂盒进行比较,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ELISA法优化检测条件为包被抗原浓度为40μg/ml;敏感度比较表明血清稀释度在1∶10~1∶80为优;特异性试验表明IgM阳性的抑制率为97.36%、IgG阳性的抑制率为97.98%;用rGRA6-IgM-ELISA对混合弓形虫IgM阳性和阴性血清的精密度检测表明,IgM阳性的变异系数(CV值)为2.76%,IgM阴性混合血清的CV值为0.45%;用rGRA6-IgG-ELISA对混合弓形虫IgG阳性和阴性血清的精密度检测表明,IgG阳性的变异系数(CV值)为2.89%,IgG阴性混合血清的CV值为1.65%;rGRA6-IgM-ELISA与进口试剂盒的总符合率为91.01%,rGRA6-IgG-ELISA与进口试剂盒的总符合率为94.59%。结论重组抗原rGRA6能被弓形虫感染患者血清IgM和IgG抗体所识别,用重组抗原rGRA6构建的试剂盒诊断弓形虫病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弓形虫血清抗体阳性弱智儿童机体免疫功能状况。方法:应用单向琼脂扩散法测定弓形虫血清抗体阳性弱智儿童血清IgG、IgA、IgM含量及补体C3含量。结果:弓形虫血清抗体阳性弱智儿童、弓形虫血清抗体阴性弱智儿童及正常儿童血清IgG、IgA、IgM含量无差异(P>0.05);弓形虫血清抗体阳性弱智儿童血清补体C3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儿童(P<0.01)。结论:血清抗体含量与弓形虫感染关系不大,血清补体含量降低与弓形虫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北京市朝阳区人群中新型冠状病毒血清抗体水平及意义。方法 选取2023年2月至2023年3月在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金盏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新型冠状病毒血清抗体检查的320例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人群均抽取5 mL静脉血,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 (immunoglobulin G,IgG)和免疫球蛋白M (immunoglobulin M,IgM)的水平,观察血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G和IgM的阳性率,观察年龄、性别、采集时间、采集地点等对人群血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G和IgM水平及阳性率的影响。结果 320例受试者中IgG阳性298例,占93.13%;IgM阳性13例,占4.06%;IgM和IgG均阳性12例,占3.75%;单纯IgG阳性286例,占89.38%,IgM和IgG均阴性21例,占6.56%。IgM和IgM均阴性人群年龄为54 (37.5~72)岁,非IgM和IgM均阴性人群年龄为41 (32~54)岁,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10,P=0.027)。不同性别、采集地点人群的IgG、Ig...  相似文献   

4.
徐晓青  蒋剑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0):3066-3067
目的:调查少数民族地区弓形虫感染状况及其对胎儿的影响。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孕妇血清弓形虫循环抗原(CAg)、IgM及IgG抗体水平。结果:86例病理妊娠的孕产妇中,3项指标阳性40例,阳性率为46.5%,血清中CAg阳性7例,阳性率为8.13%;IgM阳性12例,阳性率为13.95%;IgG阳性21例,阳性率为24.41%。结论:弓形虫感染对胎儿有较大危害,是引起胎儿流产、死胎及畸形的主要原因之一。少数民族地区不同民族孕产妇弓形虫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孕产妇弓形虫感染率与猫、犬接触史明显相关。基层地区加大孕妇弓形虫感染检测对民族优生优育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农村育龄妇女弓形虫感染分布特点和影响。方法用弓形虫抗体IgG、IgM金标诊断试剂和CAg-ELISA试剂,检测916名育龄妇女血清弓形虫IgM、IgG和CAg。结果弓形虫循环抗原(CAg)或抗体阳性156例,其中CAg阳性39例,IgM阳性69例,IgM、IgG均阳性44例,CAg、IgM两项阳性的4例。结论对孕期妇女,应强调在妊娠12周内进行弓形虫血清学检测,加强孕期监测,做好孕期保健和相关健康教育宣传指导,这对于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和优生优育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上海市弓形虫检测方法和试剂盒使用情况,分析孕妇弓形虫感染状况,为本市弓形虫病的监测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3—2010年上海市孕妇弓形虫感染筛查的方法和结果资料,分析孕妇弓形虫感染筛查情况。结果 2003—2010年全市30家医疗单位开展了孕妇弓形虫感染筛查检测工作,共检测717 391人次,抗体总阳性比例为1.46%,其中IgG和IgM阳性比例分别为2.46%(1.48%~4.96%)和0.83%(0.38%~1.48%)。IgM单项阳性和IgG、IgM双项阳性占41.74%。春、夏季节弓形虫抗体阳性比例高于秋、冬季节;不同性质和等级的医疗单位弓形虫抗体阳性检出比例不等。上海市应用较多的弓形虫抗体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化学发光法,且对弓形虫IgG和IgM抗体阳性检出比例不同;进口检测试剂盒筛检弓形虫IgM抗体阳性比例较高,而国产检测试剂盒筛检弓形虫IgG抗体阳性比例较高。结论上海市2003—2010年孕妇弓形虫抗体水平与以往调查结果接近,IgM抗体阳性比例较高,应引起重视。各医疗单位要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体系,选用质量稳定可靠的检测试剂盒,避免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2011-03/2012-03来东坡区计划生育服务站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2 156例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的检查,以了解本地区弓形虫感染情况.方法 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gG,IgM抗体.结果 IgG抗体阳性332例(15.4%);体阳性35例(1.6%),IG、IgM两者均为阳性15例(0.7%).抗弓形虫IgM抗体阳性提示近期感染,抗弓形虫IgG抗体阳性提示有弓形虫既往感染.结论 在本地区农村妇女中有部分人存在弓形虫感染,在孕前开展弓形虫抗体检测可对她们感染状况进行评估,在孕前进行健康教育,近期有感染及时治疗.在孕期定期监测,减少出生缺陷风险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贵州省育龄妇女弓形虫感染状况并鉴定弓形虫基因型,为贵州省育龄妇女弓形虫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729例育龄妇女外周血标本弓形虫循环抗原(CAg)、抗弓形虫抗体IgG、IgM,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弓形虫特异性基因片段(529 bp高重复序列)进行核酸检测,阳性标本则用多重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对弓形虫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479例孕妇外周血血浆中CAg、IgG和IgM阳性率分别为0.63%、7.10%和0.84%,总阳性率为8.56%。其中正常妊娠组样本弓形虫CAg、IgG和IgM阳性率分别为0.56%、4.47%和0.56%,有异常妊娠史组样本弓形虫CAg、IgG和IgM阳性率分别为0.83%、14.87%和1.65%,健康对照组中样本IgG阳性率为4.00%,未发现弓形虫CAg及IgM抗体。正常妊娠组1例、异常妊娠史组2例标本弓形虫核酸检测呈阳性,弓形虫基因分型为非典型虫株,即Chinese 1型(Toxo DB#9)。结论有异常妊娠史的孕妇弓形虫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孕妇及健康人群,提示异常妊娠与弓形虫感染密切相关,Chinese 1型弓形虫虫株可能是贵州育龄妇女人群中感染流行的优势虫株。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和掌握深圳地区外来劳务人员弓形虫病血清学IgG抗体水平、及相关知识、行为现况,为制定弓形虫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宝安区外来劳务工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ELISA检测弓形虫IgG抗体水平,同时对该人群的弓形虫相关知识、行为进行描述性研究。问卷由Epidata3.0录入,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642名劳务工,采集有效血清532份,阳性11份,阳性率为2.07%。不同性别、户籍、职业、文化程度的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业及户籍的人群弓形虫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深圳市外来务工人员弓形虫相关知识知晓率较差,应采取有效的综合防制措施,提高个人弓形虫知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减少人群弓形虫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新疆部分自然疫源地自然人群感染莱姆病螺旋体的自然进程及感染莱姆病螺旋体的基因型情况.方法 在2002年夏季完成的1406人莱姆病螺旋体感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2006年在上述1406人中的1390人阴性人群中,随机抽取119人,与2002年16例阳性(共计135人)为研究对象,在这两个时点收集的血清标本均应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WB)方法检测抗Borrelia burgdorferi抗体IgM和IgG,并完成莱姆病表现频率调查问卷.同时留取135份尿液标本,应用巢式PCR扩增尿液标本中莱姆病螺旋体5S~23S rRNA间隔区片段,对部分阳性产物测序分析,确定莱姆病螺旋体的基因型,并将PCR检测结果与血清学的检测结果相比较.结果 2002年1406份血清标本中,抗体阳性16份,阴性1390份,阳性率为1.14%(16/1406)(16例中IgM阳性12例,IgG阳性2例,IgM、IgG均阳性者2例).2006年上述16例抗体阳性的感染者中,有7例抗体转为阴性,阴转率为43.75%(7/16),4例由IgM阳性转为IgG阳性,IgM持续阳性5例,2002年抗体阴性的119人中,2006年有58例抗体转为阳性(IgM阳性14例,IgG阳性25例,IgM和IgG均阳性的19例),阳转率为48.74%(58/119),确诊为莱姆病2例.2006年抗B.burgdorferi抗体总阳性率为49.63%(67/135)(2006年阳性58例+2002年阳性9例).无症状IgG血清转换率为34.07% (46/135)(2002年IgM阳性转换为IgG阳性的4例+2006年IgG阳性的25例、IgM和IgG均阳性的19例,其中确诊莱姆病2例);3例发展为莱姆病(2.22%).135份尿液PCR检测,阳性22份,阳性率为16.30% (22/135).8份PCR阳性结果测序分析显示7份为B.garinii,1份为B.afzelii基因型.结论 新疆自然疫源地人群莱姆病螺旋体感染大多为隐性感染,自然进程较为良性,临床莱姆病少有发生.新疆人群莱姆病螺旋体感染基因型主要为B.garinii,其次是B.afzelii.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SARS康复者康复后及其1年内血清冠状病毒IgG、IgM抗体的产生水平及动态变化,为该病的下一步预防和疫苗的保护效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对SARS康复者冠状病毒IgG、IgM抗体进行检测,对IgG或IgM抗体连续两次检测都为阳性者继续随访1年;对二者连续两次都为阴性者放弃随访;随访结果用stata 7.0软件分析.结果 81.2%的康复者连续两次IgG抗体检测阳性;18.8%的康复者连续两次IgG抗体阴性;对311例IgG抗体阳性者进行了1年的随访,除1例在出院后85 d时抗体变为阴性外,其他310例康复者1年后IgG抗体仍为阳性,但抗体平均水平下降了约35.8%;22例IgG抗体阳性康复者(2003年4月3日~5月21日出院)进行了IgM抗体检测,2003年5月30日检测时,22.7%的康复者IgM抗体阳性,2003年6月14日检测时,IgM抗体全为阴性.结论 IgM抗体在康复后短期内很快消失;约有81.2%的康复者能够产生IgG抗体;1年随访中,除1例康复者IgG抗体由阳性转为阴性外,其他IgG抗体阳性者1年后该抗体仍为阳性,但抗体水平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2.
弓形虫病是一种多途径感染多组织损伤 ,引起临床多症状表现的全球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为摸清我市弓形虫感染情况 ,现将 2 0 0 2年检查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 :被检血清分别取自确诊的乙型肝炎患者、恶性肿瘤患者、肺结核患者、矽肺患者、精神病患者 ,对照组血清来自市中心血站检测合格的健康献血者 ,抗弓形虫抗体 (Tox Ab) ,试剂盒由三明市蓝波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采用胶体金标法 (全国第四届弓形虫会议制定的检测方法之一 )检测抗弓形虫抗体 (IgG IgM)。操作方法 ,严格按说明书进行 ,根据阳性对照、阴性对照、试剂失效对照板判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入伍新兵人群中丁型肝炎病毒(HDV)IgM和IgG抗体的流行分布情况,为今后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技术,对北京军区近5年来自12个省市的444名入伍新兵血清进行HDV IgM和IgG抗体检测,统计分析其阳性率.结果 发现各年间入伍新兵血清HDV IgM、IgG均未检出;对2006、2007年入伍的9169新兵中筛奁出的20名HBsAg阳性标本进行HDV IgM、IgG检测,均为阴性.结论 该军区入伍新兵人群中HDV感染概率低,危害小.新兵入伍期间,采取加强检疫、乙肝疫苗接种和健康教育等有效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巴楚县2001年新疆出血热疫情的血清学证实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以血清流行病学方法调查新闻出血热(XHF)病人,易感人群和主要宿主动物中疾病的感染情况。方法:分别收集2001年4-6月新疆巴县临床诊断为XHF的病人血清,易感人群血清和主要宿主动物的血清,用研制的诊断试剂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XHF特异性IgG和IgM抗体;用抗原捕获ELISA检测XHF病毒抗原。结果:病人血清IgG抗体阳性率为39.62%(21/53)。IgM抗体阳性率为20.75%(11/53),抗原获ELISA有1份血清为XHF抗原阳性;易感人群血清IgG抗体阳性主为21.05%(4/19),IgM抗体检测和抗原捕获ELISA全部为阴性;羊血清IgG抗体阳性率为70%(56/80)。结论:血清流行病学研究证实该次疫情确系XHF、流行地区人畜均有较高水平的隐性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弓形虫抗体检测在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的意义,降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方法按照国家《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技术规范》要求,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中弓形虫IgG、IgM抗体。以2012年孕前优生检测的育龄女性2 719例作为研究对象,由县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信息员将汇总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博爱县10个乡镇共有2 719例已婚待孕妇女接受弓形虫抗体检查,阳性率5.41%。IgG抗体阳性最高为月山镇8.21%(标准化率),最低为寨豁乡0.92%(标准化率)。结论 2012年博爱县检测的2 719例已婚待孕妇女血清弓形虫抗体5.41%,与全国弓形虫感染率4.0%~9.0%一致。应提高待孕夫妇对弓形虫抗体检测意义和弓形虫感染危害性认识,对弓形虫IgM阳性者要积极治疗,复查阴性再怀孕。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沧州市人群弓形虫感染现状。方法于2007年1—5月在沧州某医院留取门诊血清和医务人员血清共637份,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弓形虫IgG、IgM抗体。结果共检测637人,总阳性率为6.3%,IgG阳性率为5.2%,IgM阳性率为1.1%。19~24岁和49~60岁年龄段的人群感染率较高。居住农村、文化程度低、务农、做饭时生熟食刀具、砧板不分以及切完生肉后没有洗手习惯的人群阳性率较高(P<0.05)。结论本次调查人群存在弓形虫感染,阳性率与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居住地、卫生饮食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孕产妇弓形虫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山西省妇幼保健院)建卡及部分产时、产后原尚未建卡的98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孕产妇静脉血液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孕产妇血清弓形虫IgG及IgM抗体,同时对其开展问卷调查,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孕产妇感染弓形虫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弓形虫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纳入的980例孕产妇中,共检出弓形虫抗体阳性112例,阳性率为11.43%;其中IgM阳性27例,IgG阳性37例,IgM、IgG两者均阳性48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动物密切接触、有输血史及喜食生/半生肉是影响孕产妇弓形虫感染的危险因素;活动性感染组、急性感染组、既往感染组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分别为(14.58%)、(11.11%)、(13.51%),均高于无感染组(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90,P<0.05)。结论孕产妇是弓形虫感染的高危人群,与动物密切接触、有输血史及喜食生/半生肉是孕产妇弓形虫感染的危险因素。孕前、孕期开展血清学检查诊断弓形虫感染,对提高优生优育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流式微球分析技术鉴定免疫球蛋白同种型的方法,为其应用于单克隆抗体制备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绵羊红细胞致敏小鼠产生相应抗体,利用Mouse Immunoglobulin Isotyping CBA Kit检测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同种型及κ、λ轻链的表达。结果:阴性对照显示所有免疫球蛋白同种型检测阴性;标准样品1显示IgG1λ,IgG2bλ,IgAλ和IgG1κ,gG2bκ,IgAκ,IgEκ阳性,标准样品2显示IgG2aλ,IgG3λ。IgMλ和XgG2aκ,IgG3κ,IgMκ阳性;与标准一致。原血清检测显示所有免疫球蛋白同种型均阴性;血清1:10~1:10000稀释后检测结果显示IgMλ链及IgG1,IgG2a。IgG2b、IgG2b,IgG1,IgG2bκ链随稀释倍数不同有不同的表达。血清在1:1000~1:10000稀释范围检测结果较一致。其中又以1:5000为最佳检测浓度。而血清1:100稀释后虽然κ链的表达均能检测到,但与表达的水平不相关;血清1:100000稀释后只检测到IgG1,IgG2κ链的表达。结论:CBA方法分析免疫球蛋白同种型属于定性检测,方法灵敏、简便快速且便于大量检测,是目前鉴定免疫球蛋白同种型的较优方法。  相似文献   

19.
马鞍山地区不同人群戊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马鞍山地区不同人群中戊型肝炎病毒(HEV)流行株基因型的分布状况。方法对来自一般人群、有偿献血人群、吸毒人群的血清标本进行HEV IgG、IgM抗体检测并将HEV IgM阳性的血清标本进行RT-PCR扩增,PCR阳性标本进行基因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 HEV PCR扩增成功16份,其中HEV IgM抗体阳性病人和正常人群中10份标本阳性,吸毒人群和有偿献血人群中各3份标本PCR阳性,测序结果显示均为HEVⅣ型毒株感染。结论马鞍山地区不同人群中HEV流行株均为基因Ⅳ型,但不同人群内部的流行株存在较大变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登革热(DF)抗体的监测分析,了解珠海口岸DF流行规律,为防制提供依据。方法:用ELISA法检测不同人群血清中的登革热抗体。结果:检出DF IgM抗体阳性51例,IgG抗体阳性33例,人群登革热IgM、IgG抗体阳性率为9.14%、5.91%;在地区分布和职业分布上都是农村人群登革热IgM抗体阳性率最高,其次是输澳劳工。结论:首次病例为输入性病例;病例人群分布取决于该地区人群暴露机会及其职业构成;需进一步加大监测力度,做好登革热的检疫、防疫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