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目的:研究日光性角化病的皮肤镜表现及组织病理变化.方法:对入院患者皮损部位进行组织病理检测,并通过单反相机及皮肤镜对患者皮损部位进行取像观察.结果:56例临床诊断疑似日光性角化病患者,其中46例皮肤镜与病理结果一致均为日光性角化,10例皮肤镜诊断日光性角化,而组织病理结果为:2例基底细胞癌,7例脂溢性角化症,1例湿疹,皮肤镜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2.14%.其中,女性患者22例(47.83%),男性患者24例(52.17%).患者发病年龄在40~82岁,其中40~50岁发病患者5例(10.87%),51~60岁发病患者6例(13.04%),61~70岁发病患者24例(52.17%),71~82岁发病患者11例(23.92%).患者多为老年男性,发病年龄集中在60~80岁,占本次研究人数的74.23%.病程最长患者为20余年.患者在职业上有明显差异,农民患者最多,有38例(82.61%).日光性角化病大多发病于暴露部位,颈部发病患者6例(13.04%),手背部发病患者3例(6.53%).主诉患病部位有疼痛感患者6例(13.04%),有瘙痒感患者32例(69.57%),无明显不适感患者8例(17.39%).患者皮损大小0.4~3.3cm,表现为红色或黄棕色斑片或丘疹,皮损部位较干燥,损害呈鳞屑性,且常出现过度角化及疣状特征.部分患者皮损部位出现溃烂结痂症状.同时,皮损部位周围皮肤出现日光损伤特点,如皮肤萎缩、色素改变及血管明显扩张等.病理诊断结果统计发现,肥厚型患者8例(17.39%),萎缩型患者13例(28.26%),色素型患者4例(8.70%),指样型患者5例(10.87%),鲍温样型患者13例(28.26%),棘刺松解型患者3例(6.52%).皮肤镜表现中,红斑背景下假网格结构33例(71.74%),毛囊口角质栓围绕白圈28例(60.87%),毛囊口周围点状结构25例(54.35%),表现有鳞屑者39例(84.78%),表现有红斑者34例(73.91%),草莓样结构者36例(78.26%),有卷曲的血管者37例(80.43%).结论:皮肤镜检查对日光性角化病的诊断与病理组织检查结果存在较好的一致性.日光性角化病皮肤镜表现及组织病理变化具有明显的特征性,可通过相关检查确诊疾病,及早进行治疗,降低患者病情恶化、癌变的风险,检测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是小的无包膜嗜上皮性双链环状DNA病毒,人是其唯一宿主。随着HPV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及其相关疾病中不断被发现,尤其在疣状表皮发育不良、光化性角化病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HPV与皮肤鳞状细胞癌的相关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4.
1临床资料 患者男,65岁,无明显诱因掌趾进行性角化,红斑,轻痒,伴少量脱屑,行局部皮肤活检.临床诊断为慢性皮炎.2月后病人感胸闷、胸疼、轻咳伴少量痰液来院就诊.体检:老年男性,掌趾皮肤多处红斑,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肝脏未触及.听诊:左肺呼吸音粗,右肺闻及哮鸣音.CT示右肺中心型占位性病变.行纤支镜取病理.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总结国人日光性角化病在皮肤镜下的特点,为临床皮肤镜鉴别色素性皮损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皮肤镜诊断及病理确认为日光性角化病的病人的皮肤镜图像。结果:在表现有非色素性皮损的17例日光性角化病患者中17例(100%)表现为“草莓样表面"模式,红斑背景下的伪网格状结构为74.5%,周边有白圈的白色毛囊为43.1%,靶形毛囊,草莓样的表面;红斑在非色素性日光性角化病中常见(82.4%)。在色素性例日光性角化病患者中,表现为毛囊口周围点状或球状结构为52.6%,“环形颗粒状"结构为31.5%,表现有褐色或黑色伪网格结构为36.8%。结论:皮肤镜可在结合临床病史基础上提高诊断日光性角化病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手术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鳞状细胞癌(SCC)和日光性角化病(AK)的疗效。方法对34例患者皮损采取手术切除,于术后第2d开始ALA-PDT,每周1次,共3-7次,随访15-36月。结果所有患者治疗结束后均为完全反应(完全反应率100%),随访仅1例SCC患者复发(复发率5.26%),AK患者无复发。结论手术联合ALA-PDT治疗SCC和AK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干细胞转录因子Oct-4皮肤鳞状细胞癌(SCC)、脂溢性角化病(SK)的组织表达,分析其表达差异及与肿瘤干细胞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Oct-4在35例SCC、21例SK及15例正常对照皮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Oct-4在正常皮肤组织表达为阴性,在SCC、SK之间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间接反映SCC、SK的恶性程度不同。结论 SCC、SK中表达Oct-4基因的细胞很可能是SCC、SK的干细胞,这将为其最终分离和鉴定人SCC、SK干细胞提供重要基础,将有助于揭示SCC、SK的肿瘤起始细胞,从而对预防和治疗SCC、SK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P^53蛋白,Bcl-2蛋白在皮肤鳞状细胞癌(SCC),基底细胞癌(BCC)及脂溢性角化病(SK)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S-P法分别对12例SCC,BCC,SK进行免疫组化P^53蛋白,Bcl-2蛋白检测。结果:12例SCC,BCC中分别有9例,11例P^53蛋白表达阳性有10例,11例Bcl-2蛋白表达阳性,12例SK中有1例P^53表达阳性,11例Bcl-2表达阳性,P^53蛋白在SCC,BCC中表达显著高于SK(P<0.01)。结论:P53蛋白基因突变和Bcl-2蛋白的过度表达(即细胞凋亡机制)在皮肤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明胶酶在皮肤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应用SP法检测10例正常皮肤组织、10例BCC、30例SCC组织石蜡标本中明胶酶的表达水平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明胶酶的表达在SCC...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CCA(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1和SCCA2 mRNA的表达,探讨其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临床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观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PCR的方法定量分析60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和3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SCCA1和SCCA2 mRNA的表达,并分析二者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SCCA2 mRNA的表达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较正常子宫颈组织中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SCCA1 mRNA的表达则无统计学差异。SCCA2 mRNA的表达随着临床分期的增高而增高(P<0.001),SCCA2 mRNA的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组较无淋巴结转移组高(P<0.05),SCCA2 mRNA的表达与病理分级和年龄无关(P>0.05),SCCA1 mRNA的表达与年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SCCA2 mRNA的表达可能为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提供更为准确的判断信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埃兹蛋白(Ezrin)和水通道蛋白3(AQP3)在皮肤鳞状细胞癌(S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65例皮肤SCC(患者中男36例,女29例;高分化24例,中分化23例,低分化18例;有颈淋巴结转移9例;均无合并症且未经治疗)和2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Ezrin和AQP3的表达情况。结果:SCC组织中Ezrin、AQP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5%(53/65)和86.2%(56/65),2者在正常皮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为5.0%(1/20),SCC组织中Ezrin和AQP3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皮肤组织(χ2分别为38.669,45.598,P均<0.001)。Ezrin的表达与SCC的分化程度有关,分化程度越低阳性表达率越高(P=0.024);且与淋巴结转移无关(χ2校正=0.022,P=0.881)。AQP3蛋白的表达与SCC的分化程度有关,随SCC分化程度的增高而升高(P=0.012);与淋巴结转移无关(χ2校正<0.001,P>0.999)。SCC组织中Ezrin和AQP3的表达呈正关联(rP=0.446,P<0.001)。结论:Ezrin和AQP3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皮肤SC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并与其恶性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和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HIT)蛋白在皮肤鳞状细胞癌(SCC)中的作用及其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SCC和癌旁组织皮损中HPV及FHIT蛋白的表达。结果HPV和FHIT蛋白在癌旁正常皮肤鳞状上皮组织、非典型增生组织、原位癌及浸润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且FHIT蛋白在分化不同的肿瘤组织表达具有差异性(P<0.01);HPV和FHIT蛋白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HPV和FHIT共同参与了SCC的发生,FHIT表达状况与SCC的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
杨冰  叶元  何丽霞  尹茳平 《华夏医学》2011,24(5):537-539
目的:研究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在复发性宫颈鳞癌患者临床诊治及监测中的意义.方法:分析2006年11月至2009年1月32例宫颈鳞癌复发患者的全部病历及随访资料,分析患者复发时,复发后治疗中、治疗后的SCCAg水平与患者2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宫颈癌患者复发时血清SCCAg水平、血清SCCAg是否提前升高及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与早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对391例行根治性手术的早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测术前SCCAg水平,并将其与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SCCAg水平在FIGO分期、肿瘤直径、肌层浸润深度、子宫颈旁有无受侵及淋巴结有无转移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肿瘤的组织学分级和脉管有无浸润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有肿瘤直径(P=0.001 5)和淋巴结转移(P=0.000 1)是影响SCCAg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淋巴结转移比肿瘤直径对SCCAg水平影响更大.在Ⅰb1期,当选择截断值为2.5 ng/ml时,有较好的灵敏度(0.54)和特异度(0.83),Youden指数(0.37)最高,预测效果最佳;而在Ⅰb2和Ⅱa期,当选择截断值为4.5 ng/ml时,有较好的灵敏度(0.55)和特异度(0.79),Youden指数(0.34)最高,预测效果最佳.结论:术前SCCAg水平对评估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价值.在Ⅰb1期和Ⅰb2+Ⅱa期,分别选择截断值为2.5 ng/ml和4.5 ng/ml时,有最佳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上皮钙粘素和β-连环蛋白在皮肤Bowen病、鳞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上皮钙粘素(E—cadherin)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皮肤Bowen病(BD)、鳞癌(SCC)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15例正常皮肤、28例BD、18例SCC标本中E-cadherin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根据染色强度、阳性细胞比率和胞质染色对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与正常皮肤相比,E-eadherin和β-eatenin在BD和SCC肿瘤细胞膜上的表达显著降低。而在SCC和BD肿瘤细胞的胞质或胞核β-catenin表达显著升高。结论 E—cadherin/catenin复合体的异常表达在BD和SCC中常见。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TIG2(tazarotene induced gene-2)在皮肤鳞癌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正常皮肤组织,未受累组织及鳞癌皮损中TIG2蛋白和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TIG2蛋白和mRNA表达于正常组织及未受累组织的表皮全层;在鳞癌的边缘皮损中,可见TIG2表达于角质层,棘层上中部,而不表达于棘层下部及基底层;在Ⅰ-Ⅱ期鳞癌中,TIG2可轻度表达于分化较好的角化珠周围;而在Ⅲ~Ⅳ期鳞癌中无表达.在正常组织和未受累皮肤中,TIG2的表达高丁鳞癌组织中的表达(P<0.01);边缘皮损基底层中的表达低于正常组织及未受累组织基底层中的表达(P<0.01);在Ⅲ~Ⅳ期鳞癌中的表达明显低于鳞癌边缘皮损中的表达(P<0.01).结论:TIG2可能参与鳞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董红  施幽林  龙明生 《海南医学》2014,25(1):125-128
目的探讨PTEN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其f临床意义。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Library、Embase、PubMed、CNKI、VIP、万方、CBM等数据库,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研究文献,并对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以病例组及对照组比值比(OR值)为效评价应指标,然后应用RevMan5.0.1软件对各研究原始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进入Meta分析的文献13篇,其中口腔鳞癌组7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32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PTEN在口腔鳞癌组与正常口腔黏膜对照组[OR=0.03,95%CI(0.01,0.06)]、VI腔鳞癌高、中分化组与低分化组[OR=5.08,95%CI(2.16,11.95)]、口腔鳞癌淋巴结转移组与非淋巴结转移组[OR=0.27,95%CI(O.09,O.85)]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目前相关研究,PTEN蛋白表达的下调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其表达的异常可作为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SCC在宫颈鳞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宫颈鳞癌患者血清中鳞状细胞癌抗原 (SCC)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2 0 4例宫颈鳞癌患者采用微粒子酶免疫法检测血清SCC值 ,结合临床资料分析该抗原改变的临床意义。结果 宫颈鳞癌、宫颈腺癌和慢性宫颈炎患者SCC阳性率分别为 64 2 1 %、 1 8 1 8%和 1 0 0 0 % ;三个阳性率间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 ;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与SCC间均有相关关系 (P <0 0 1 ) ;有淋巴转移与无淋巴转移者的SCC阳性率间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结论 SCC量有随宫颈鳞癌患者病情加重、病理分级的增高而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